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吉安市水槎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C.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参考答案:D2.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在一块农田里间行种植等数量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A的a分别控制显性状和隐性性状,AA、Aa表现型相同且不存在致死现象)在收获的子代玉米中该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应接近
A.1:3
B.5:8
C.1:1
D.7:9参考答案:D3.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举例合理的是()A.催化﹣﹣抗体 B.运输﹣﹣唾液淀粉酶C.免疫﹣﹣血红蛋白 D.调节﹣﹣胰岛素参考答案:D【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担负着多种多样的功能,有些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有些蛋白质在具有催化作用,有些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解答】解:A、抗体的作用是免疫功能,A错误;B、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是催化功能,B错误;C、血红蛋白运输氧气,是蛋白质的运输功能,C错误;D、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D正确.故选:D.
4.CCTV“人与自然”节目报道,1998年8月湖北省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一只雄麋鹿和七只雌麋鹿放生保护区,回归大自然,经过一年来的追踪观察,这些麋鹿已经适应野生生活。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无意外灾害,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种群B.这些麋鹿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显然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可以预见,该麋鹿种群发展过程中种群密度将增大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要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参考答案:B5.右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核中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参考答案:D6.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B.除部分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生物细胞中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参考答案:D7.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参考答案:A【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种生物总和构成种群,所以生物构成群落,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企鹅种群密度会有明显变化,企鹅与磷虾的种间关系为捕食.【解答】解:A、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南极冰藻由硅藻等多种藻类植物组成,故不能组成一个种群;故A错误; B、企鹅以磷虾为食,其数量增多会导致磷虾数量减少,磷虾减少后又可导致企鹅数量减少,二者数量最终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动态平衡,故B正确; C、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故C正确; D、南极冰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在﹣2~2℃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群落、种间关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8.α1-抗胰蛋白酶是肝脏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缺乏会引起肺气肿。某公司成功培育出转基因羊,这种羊进入泌乳期后,其乳汁中含有人类的α-抗胰蛋白酶,可用于治疗肺气肿。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获取目的基因,需要在肝细胞中提取___________,通过反转录产生cDNA,再通过___________技术进行快速扩增。(2)将α1-抗胰蛋白酶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_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然后通过___________技术,导入羊的受精卵中(3)受精卵通过早期胚胎培养,一般发育到___________阶段通过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宫孕育。为选育出能泌乳的雌羊,移植前需从胚胎的___________部位取样,通过DNA鉴定分析性别。(4)α1-抗胰蛋白酶是一种结构较复杂的糖蛋白,上述生产方法与传统的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比较,其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mRNA
(2).PCR
(3).启动子
(4).显微注射
(5).桑椹胚或囊胚
(6).滋养层
(7).羊细胞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具备蛋白质加工的能力【分析】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解】(1)α1-抗胰蛋白酶是肝细胞表达的一种蛋白质,故可以先提取肝细胞的mRNA,在反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DNA,再通过PCR进行目的基因的扩增。(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想让目的基因在乳汁中表达,故需要把目的基因与乳腺蛋白的启动子相连,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动物的受精卵中。(3)通常早期胚胎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进行胚胎移植。若要进行性别鉴定,可以取囊胚期滋养层细胞进行DNA鉴定。(4)该技术选用的受体细胞是真核细胞,相对于转基因大肠杆菌来说,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和众多的复杂的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成熟加工,更有优势。【点睛】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法;微生物—钙离子处理法;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9.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特异行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B.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摄取、处理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参考答案:D10.研究发现,VPS4B(一种蛋白质)能够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在癌细胞培养过程中,下调VPS4B的含量,细胞分裂周期各时期比例变化如下表。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细胞分裂周期各时期细胞数目比例(%)
G1期S期G2期对照组51.5433.1315.33下调VPS4B组67.2419.7812.98
A.VPS4B的缺失或功能被抑制可导致细胞周期缩短B.核糖体中合成的VPS4B不需加工即可发挥调控作用C.下调VPS4B的含量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D.VPS4B可能在S期与G2期的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考答案:C【分析】由题文描述和表格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癌变与防治、细胞周期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详解】在一个细胞周期中,G1期是DNA复制前期,S期是DNA复制期,G2期是DNA复制后期。与对照组相比,下调VPS4B组的S期细胞明显减少,说明VPS4B的缺失或功能被抑制可导致细胞周期的阻滞,A错误;VPS4B是一种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后需加工才可发挥调控作用,B错误;与对照组相比,下调VPS4B组的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说明,下调VPS4B的含量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C正确;综上分析,VPS4B可能在G1期与S期的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认真分析表格数据,抓住“对照组”与“下调VPS4B组”的相应细胞时期所对应的数值这一解题的切入点,采取对比法,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将“变化规律”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11.a→b→e→d是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测得a、b、c、d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分别为、、、。对这一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所固定的太阳能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B.、、、之和为该食物链的总能量C.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多少是a>b>c>dD.能量沿该食物链单向流动参考答案:答案:B12.下图表示某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参考答案:C13.某人生病的时候,医生开给他抗生素,医生总是告诉他一直服用抗生素,直到服完为止,其原因是
A.避免浪费
B.病毒需要高剂量的抗生素才能被杀死
C.让更多的对抗生素容忍的细菌生存将促进对抗生素具抗性的细菌的进化
D.长期服用抗生素才能防止病毒的二次感染参考答案:答案:C14.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参考答案:C15.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两亲本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C.两亲本杂交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0D.两亲本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32参考答案:D由题干信息可知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所以香味性状(aa)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由图形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B正确;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其后代不可能出现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aaBB,C正确;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香味相关的基因型为1/4AA、1/2Aa、1/4aa,分别去自交得到aa的概率为3/8,子代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型为1/2Bb和1/2bb,所以自交得到BB的概率为1/8,所以得到能稳定遗传的香味抗病植株的比例为3/8×1/8="3"/64,D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分析柱状图,图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后代中:1、抗病和不抗病的比为50:50=1:1,说明亲本相关基因型是Bb与bb;2、无香味和有香味的比值为75:25=3:1,说明亲本相关基因型是Aa与Aa.3、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16.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均为12个。则下列装置正确的是参考答案:D17.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两者都能表达外源基因,产生分泌蛋白。下列有关两者产生分泌蛋白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氨基酸都在核糖体上进行脱水缩合反应 B.都会涉及生物膜的转化和融合C.都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D.都需要消耗细胞内的ATP参考答案:B【分析】以真原核生物的比较为接切入点考查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原核生物的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过细胞膜上的酶的作用加工成熟后释放出去,该过程是个耗能的过程;而真核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涉及到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结构同时需要线粒体供能。【详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所以氨基酸都在核糖体上进行脱水缩合反应,A正确;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故不会涉及生物膜的转化和融合,而酵母菌是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其分泌蛋白的合成涉及生物膜的转化与融合,B错误;C、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尽管不会涉及生物膜的转化和融合,但也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酵母菌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也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
D、两种生物体内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的ATP,D正确。故选B。【点睛】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结构上的区别是本题的关键所在,而这个问题往往是学生的易错点。
18.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
B.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不是3:1
C.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
D.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参考答案:C19.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B.细胞衰老、代谢减弱;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C.细胞衰老,膜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
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参考答案:B20.(09长沙一中、雅礼中学联考)下图1为某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请在图2中选出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图像参考答案:答案:B21.在一个矿区废弃地的治理过程中,甲地移栽草本植物和灌木,乙地未进行移栽,一年后两地的情况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地区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物种数个体数甲862713919.8乙3928119
A.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属于初生演替B.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甲、乙两地的无机环境保持不变C.甲地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结果D.甲地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参考答案:C【分析】由图可知,与乙相比,甲植被覆盖率较高,物种种类较多,个体数较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详解】甲和乙发生的演替均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甲和乙地的无机环境会发生改变,B错误;甲地和乙地的区别在于甲地移栽草本植物和灌木,故小型土壤动物增多是移栽植物的结果,C正确;甲的的群落演替慢慢的会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一直加剧,D错误。故选C。22.取成熟到第2天和第4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c试管中各加5mL第2天的提取液,在b、d试管中各加5mL第4天的提取液。如图:在a、b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在c、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观察比较颜色变化,结果是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浅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浅A.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浅;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浅B.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深;c、d拭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浅C.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浅;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深D.a、b试管呈蓝色,且a比b颜色深;c、d试管呈砖红色,且c比d颜色深参考答案:B23.花生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花生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改变了花生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困的自由组合D.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困的基因频率增大参考答案:D【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选择育种对基因频率的影响,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结合题图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等于1,选择育种对其无影响.A描述错误.B、由于基因频率改变,基因库改变,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因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B描述错误.C、自由组合发生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并且自由组合也不是人能定向诱导的.C描述错误.D、选择育种淘汰含油量低的个体,使高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D描述正确.故应选D.24.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经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参考答案:B2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②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分解
③酶在发挥作用后即被分解
④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B26.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C.用同位素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D.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标记的DNA,但检测不到标记的蛋白质参考答案:D27.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示意图,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乙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的信息交流方式B.图丙中靶细胞若是神经细胞,则细胞之间可以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图甲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若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是全身的组织细胞D.上图三种方式中信息的传递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膜的功能.【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解答】解:A、卵细胞能够识别同种生物的精子,所以图乙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的信息交流方式,A正确;B、图丙中靶细胞若是神经细胞,则细胞之间的结构为突触,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所以可以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C、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合成糖原,肌肉细胞和肝脏细胞是合成糖原的主要部位,C正确;D、上图三种方式中信息的传递都需要细胞膜上受体的协助,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8.如图为葡萄糖浓度与细菌生长速率的关系图,造成葡萄糖浓度高于5μm后,生长速率渐趋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A.直接影响DNA的复制B.直接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膜输入葡萄糖的能力趋近饱和D.对细胞分裂所需的酶产生毒性参考答案:C29.下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类型的细胞,下列对这些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丙3种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染色体上B.甲、乙两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丙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C.甲、丙细胞具有细胞壁,乙细胞没有细胞壁D.甲、乙、丙细胞内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构成了生物膜系统参考答案:C30.下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的淀粉B.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C.两实验中只有恩格尔曼的实验设置了对照D.两实验均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参考答案:B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但萨克斯的实验是为了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而恩格尔曼的实验是为了用极细的光束照射,A错误;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B正确;两实验中均设置了对照实验,萨克斯的实验中照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形成对照,C错误;恩格尔曼的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萨克斯的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D错误。31.下列有关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③柳树成熟筛管细胞中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参考答案:D32.下列根据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可以表示植物细胞内储能物质b和糖原a的关系B.若乙中a和b分别代表DNA和RNA,乙图可以代表原核细胞内的核酸C.丙图可体现出细胞生物膜系统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D.丁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核糖核酸b的关系参考答案:B33.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B.固定化细胞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都可在细胞外起作用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活性迅速下降参考答案:C34.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参考答案:D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属于竞争,不属于免疫;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有抗体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35.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DNA分子复制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分别位于两个
A.同源染色体上B.非同源染色体上
C.非姐妹染色单体上D.姐妹染色单体上参考答案:D36.在其他条件具备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限制性内切酶D.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参考答案:D
37.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导致机体出现异常症状,此项成果将可能为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综合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找到新途径,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DNA不含可以转录、翻译的基因B.线粒体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线粒体因子MTERF3通过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综合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参考答案:D【考点】2D: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线粒体含有少量DNA,可以进行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完成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孟德尔遗传规律是针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说的,线粒体、叶绿体基因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解答】解:A、DNA的表达包括转录、翻译过程,题干信息说明线粒体DNA可以进行表达,A错误;B、线粒体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错误;C、由题意知,线粒体MTERF3通过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C错误;D、由题意知,线粒体因子﹣﹣MTERF3的发现将可能为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综合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找到新途径,说明糖尿病病、心脏病和帕金森综合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D正确.故选:D.
38.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参考答案:D39.酶能够A.
影响化学反应最终分子浓度B.
影响化学反应方向C.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D.
使原本不能的化学反应发生参考答案:C40.在空气中含氧充足的环境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乳酸菌发酵
B.人体内局部组织进行无氧呼吸
C.蛔虫进行有氧呼吸
D.酵母菌产生大量酒精和二氧化碳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目前,英国研究人员利用最新的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活体胚胎干细胞。实验证明,这些干细胞仍能保持着人体胚胎干细胞的正常分化能力。科学家使用活体卵子及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实验室已成功克隆出数个人体胚胎,进而可以开发出有研究价值的胚胎干细胞。请回答:(1)自然状况下的胚胎干细胞是由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或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2)上述过程中要应用到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
、
。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
明显;在功能上具有
。(3)将胚胎干细胞用于检测有毒物质是否引起了基因突变,在分子水平上需要采用
技术。(4)若选用囊胚进行胚胎分割,要注意对其做到均等分割。(5)胚胎移植是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为胚胎在受体内存活提供可能的生理基础是。参考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共15分)(1)原始性腺(1分)(2)动物细胞培养
(体)细胞核移植核仁
发育的全能性(3)DNA分子杂交(基因探针)(4)内细胞团(5)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试题分析:(1)胚胎干细胞的来源是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2)科学家使用活体卵子及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体)细胞核移植形成重组(杂交)细胞,再利用动物细胞培养克隆出数个人体胚胎,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3)要检测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上,需要采用DNA分子杂交(基因探针)技术,通过观察杂交带进行检测(4)若选用囊胚进行胚胎分割,要注意对其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内细胞团是全能干细胞,若分割不均,可能影响分割后胚胎的发育(5)胚胎移植时,为胚胎在受体内存活提供可能的生理基础是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销售合同文本及解读
- 酒店餐饮菜品质量检测流程
- 物业管理设备维护年度计划范文
- 三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设计
- 英语听说能力提升练习卷
- 信息技术创新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 医疗质控Westgard多规则应用
- 水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方案
- 高中物理教师学期教学总结范文
- 经典中国对联鉴赏与创作指导
-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复习要点
- 吉林省珲春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导游资格考试冲刺复习宝典
- 2025至2030年中国活性二氧化硅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度全国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高校后勤管理规范及服务标准
- 危险品运输资格(装卸管理人员)考试2025年题库及答案
- 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进展讲课文档
- 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泌尿外科健康宣教
- 间歇充气加压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