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_第1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_第2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一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通过教师的案例讲解,学生了解到气旋与反气旋分布的时空特点。(二)综合思维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够准确的说出常见天气系统所带来的天气现象。(三)地理实践学生通过绘制气旋与反气旋的示意图,理解气旋与反气旋形成与发展以及运动的过程。(四)人地协调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环境要素中的一环,认识到最终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新知教学方法:四环节教学法问答法情景塑造法小组合作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媒体:视频、图片等媒体素材课本等教学素材文本素材教学过程自学导航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教师通过设计一定的自学题目,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教师导学案提供的材料,完成教师安排的知识填空。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中的知识点填空。教师活动:教师活动: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准备知识精讲所需要的板书、板图。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有从充足的时间准备板图板画。自学检测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教师通过自学导航中,设计的知识点进行题目的设计,对接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不在单纯的以填空题为主,而是一定数量的选择题与解答题,另外考虑到课标要求,可以选择一道读图题目。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掌握,完成教师准备的习题,已达到巩固知识,检测学习情况的目的。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学生习题检测的情况了解到学生知识薄弱的地方,并且结合预先设计的教学重难点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设计意图:通过习题的检测,一方面,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能更好的把握学生知识点的学习。精讲释疑环节气旋与反气旋的判读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教师活动:通过题目案例进行探究,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Q1:在图中指出气旋与反气旋?教师:低压或气旋是对同一天气系统不同方面的的描述,低压是针对气压场状况进行描述,气旋则是针对气流运动状况进行描述。Q2:你能绘制出图中低压与高压气流运动状况吗?教师:请同学上黑板上画一画,如果学生不懂得教师可以适当的提醒学生绘制步骤。(绘制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近地面的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发生偏转,判断的手势是南左北右;)Q3:简单描述一下气流的运动状况?辐散——下沉与辐合——上升Q4:绘制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带来的天气现象:知识拓展:为什么气旋中心呈现出上升气流?空气从气压高的地区流向气压低的地区,位于气旋中心处,气压最低,因此从周围较高气压来的空气便源源不断的会汇集与气旋中心,而这些空气无法再流向四周因此只好被迫上升,使得中心出现上升气流。Q1降水天气Q2:那么反气旋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呢?受到反气旋控制多晴天Q3气旋——台风反气旋——伏旱、寒潮当堂达标环节: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以下两题。1.24小时后甲地主要(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201311830号超强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莱特省沿海,之后1115日,“海燕”4460人死亡,921180万。回答以下四题。形成此次灾害的天气系统是( )判断台风“海燕”能否登陆我国东南沿海,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 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当台风中心移动到我国宁波东部海域时,宁波市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海燕”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是( )7、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及A,B,C,D四个不同方位的风向图”(阴影部分表示风向出现的几率),完成下列问题。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等压线值由大到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