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2023年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202320231(1382)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蓝色:CuSO4o5H2O蓝色:CuSO4o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液态固态O2(淡蓝色)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绿色:FeSO4o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绿色:FeSO4o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pHSO2有臭鸡蛋气味:H2S有臭鸡蛋气味:H2S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③红褐色沉淀:Fe(OH)3③红褐色沉淀:Fe(OH)3Fe(OH)2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CO2+2NaOH==Na2CO3+H2O(H2CO3+2NaOH==Na2CO3+2H2O)、SO2+2KOH==K2SO3+H2O、H2SO3+2KOH==K2SO3+2H2O、SO3+2NaOH==Na2SO4+H2O、H2SO4+2NaOH==Na2SO4+2H2OCO2+2NaOH==Na2CO3+H2O(H2CO3+2NaOH==Na2CO3+2H2O)、SO2+2KOH==K2SO3+H2O、H2SO3+2KOH==K2SO3+2H2O、SO3+2NaOH==Na2SO4+H2O、H2SO4+2NaOH==Na2SO4+2H2O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SO3+H2O==H2SO4N205+H2O==2HNO3(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CuO+2HCl==CuCl2+H2O、Cu(OH)2+2HCl==CuCl2+2H2O、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CuO+2HCl==CuCl2+H2O、Cu(OH)2+2HCl==CuCl2+2H2O、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K2O+H2O==2KOHNa2O+H2O==2NaOH、BaO+H2O==Ba(OH)2CaO+H2O==Ca(OH)2Mg(OH)2==MgO+H2OCu(OH)2==CuO+H2O、2Fe(OH)3==Fe2O3+3H2O2Al(OH)3==Al2O3+3H2OMg(OH)2==MgO+H2OCu(OH)2==CuO+H2O、2Fe(OH)3==Fe2O3+3H2O2Al(OH)3==Al2O3+3H2O202320232(2596)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120℃~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会120℃~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会0.1ml材多次使用”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2、托盘天平:分度盘、指针、托盘、平衡螺母、游码、标尺、2、托盘天平:分度盘、指针、托盘、平衡螺母、游码、标尺、0.1g①调平:称量之前要调整天平至两边平衡①调平:称量之前要调整天平至两边平衡②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②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③被称物不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固体可用称量纸,易潮解、腐蚀性药品用玻璃器皿),不能称量热的物体;③被称物不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固体可用称量纸,易潮解、腐蚀性药品用玻璃器皿),不能称量热的物体;④添加砝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④添加砝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⑤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用后放回砝码盒内;⑤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用后放回砝码盒内;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使用前应该注意: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使用前应该注意:(1温度计可能被胀破;若待测物的温度低于温度计能测的最低温度,则(1温度计可能被胀破;若待测物的温度低于温度计能测的最低温度,则测不出温度值。(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这样,用它测量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温度值。(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这样,用它测量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温度值。a.a.壁,否则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bb稳定后再读数。cc上表面相平。上表面相平。4、(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4、(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2(2瓶三种)、锥形瓶(也叫锥形烧瓶或三角烧瓶)。补:常见试管都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具有可受热,操作方便,应的容器,也可以收集少量气体。缺点是容易碎裂,因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骤冷或受热不匀时均能引起炸裂,使用时有以下注意事项:补:常见试管都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具有可受热,操作方便,应的容器,也可以收集少量气体。缺点是容易碎裂,因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骤冷或受热不匀时均能引起炸裂,使用时有以下注意事项:(1)为便于振荡,常温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2;(1)为便于振荡,常温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2;1/3,防止液体沸出(2)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加热前必须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不能接触灯芯。否则都能引起试管炸裂(2)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加热前必须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不能接触灯芯。否则都能引起试管炸裂(3)加热液体时管口要对着斜上方无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溅出伤(3)加热液体时管口要对着斜上方无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溅出伤45(4)加热固体时,要使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加热固体时,要使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5、烧杯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是:5、烧杯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是:(1)做常温下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但液体量不得超过(1)做常温下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但液体量不得超过2/3。(2)做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固体和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2)做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固体和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1/26、蒸发皿是瓷质的受热容器,常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也可用于干燥固体。可以直接用火焰加热,但不能骤冷,以防炸裂。灼热的6、蒸发皿是瓷质的受热容器,常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也可用于干燥固体。可以直接用火焰加热,但不能骤冷,以防炸裂。灼热的7、试管架是放置试管和控干试管的专用支架仪器,有木质和铝制之分。洗净待用的试管应口朝下插入试管架的孔眼内(或套在立木7、试管架是放置试管和控干试管的专用支架仪器,有木质和铝制之分。洗净待用的试管应口朝下插入试管架的孔眼内(或套在立木8、试管夹由木材或竹板、钢丝弹簧以及内衬绒布制成,主要用1/38、试管夹由木材或竹板、钢丝弹簧以及内衬绒布制成,主要用1/3能按在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使用时应注意防止烧损或锈蚀。广口瓶(均为无色,带有配套的磨口玻璃塞)、滴瓶(有棕色和无色之广口瓶(均为无色,带有配套的磨口玻璃塞)、滴瓶(有棕色和无色之多现用现配,一般不长期保存。多现用现配,一般不长期保存。9、漏斗种类很多,可分为三角漏斗(短颈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安全漏斗、吸滤漏斗等。通常人们所说的漏斗就是指三角漏斗,三角漏斗由于漏斗颈比较短。三角漏斗的主要用途有两方面:一是向细口容器内加注液体(如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或密度比空气大向烧杯内侧倾倒二氧化碳气体),二是与滤纸配合用于过滤。9、漏斗种类很多,可分为三角漏斗(短颈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安全漏斗、吸滤漏斗等。通常人们所说的漏斗就是指三角漏斗,三角漏斗由于漏斗颈比较短。三角漏斗的主要用途有两方面:一是向细口容器内加注液体(如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或密度比空气大向烧杯内侧倾倒二氧化碳气体),二是与滤纸配合用于过滤。10、表面皿是由普通玻璃材料制成的中间下凹的圆形玻璃器皿,防止液体损失。10、表面皿是由普通玻璃材料制成的中间下凹的圆形玻璃器皿,防止液体损失。11璃容器之间,以使玻璃容器均匀受热;也常用于承接炽热的固体生成11璃容器之间,以使玻璃容器均匀受热;也常用于承接炽热的固体生成物,或将灼热的蒸发皿等放在石棉网上冷却。1212在气体中进行燃烧实验(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镊子一般用于取用不干净,防止污染试剂,也防止被锈蚀。放置时,要使夹持物体或药品的尖部朝上,以免下次使用时污染试剂。干净,防止污染试剂,也防止被锈蚀。放置时,要使夹持物体或药品的尖部朝上,以免下次使用时污染试剂。13、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液体、引流、沾取液体等操作,不管用于何处,都要注意随时清洗,用于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以免打破容器。13、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液体、引流、沾取液体等操作,不管用于何处,都要注意随时清洗,用于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以免打破容器。202320233(2316)同学们对于原子团的知识还熟悉吗?下面老师带大家一起来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同学们对于原子团的知识还熟悉吗?下面老师带大家一起来进行知识点的回顾。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常见的原子团:SO42-CO32-NO3-OH-MnO4-MnO42-ClO3-PO43-HCO3-NH4+常见的原子团:SO42-CO32-NO3-OH-MnO4-MnO42-ClO3-PO43-HCO3-NH4+碳酸氢根碳酸氢根硫酸氢根磷酸氢根二氢根(H2PO4-)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学习哦。学习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发生装置:(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CO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起爆炸。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三大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两种绿色能源两种绿色能源(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C2H5OH3O22CO23H2O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最理想的燃料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最理想的燃料最理想的燃料最理想的燃料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202320234(3610)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2Al2O35.5.+O22H2O6.6.+5O2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9.9.+O2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10+O22CO2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4OH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4OH+3O22CO2+3H2O二、几个分解反应:二、几个分解反应:13132H2↑+O2↑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H2O+CO2↑15152KCl3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0202CuO2Cu+CO2↑21212Fe2O34Fe+3CO2↑2222Fe3O43Fe+2CO2↑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2525Fe3O43Fe+4CO2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几种单质1、碳的几种单质(1(1(C钻探机的钻头等。(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同。同。COCO和CO2(3(3木炭,活性炭,炭黑等。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1)常温下的稳定性。(1)常温下的稳定性。(2)可燃性:(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3)还原性:C+2CuO═2Cu+CO2↑(置换反应)(3)还原性:C+2CuO═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4Fe+3CO2↑2Fe2O3+3C═4Fe+3CO2↑3、二氧化碳的制法3、二氧化碳的制法(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①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①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②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②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③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③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④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④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4、二氧化碳的性质4、二氧化碳的性质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2)化学性质: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石蕊试液变红,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用于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用于检验二氧化碳。④与灼热的碳反应:④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2CO(吸热反应)C+CO2═2CO(吸热反应)(3)用途:灭火(3)用途:灭火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初中化学知识重点初中化学知识重点化合反应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2Al2O344+O22H2O55+5O22P2O5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88+O22CO99+CO22CO1010+O22CO21111H2O===H2CO3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1414+Cl22NaCl分解反应分解反应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17172H2↑+O2↑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1919高温CaOCO2↑置换反应置换反应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2121ZnH2SO4ZnSO4H2↑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4242CuO2Cu+CO2↑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高温H2+CO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高温H2+CO27272Fe2O34Fe+3CO2↑202320235(4983)一、溶液和乳浊液一、溶液和乳浊液11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部分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离出来离出来注意:注意:(1)溶液的关键词:均一、稳定、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1)溶液的关键词:均一、稳定、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2)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溶液,一般看以下两点:(2)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溶液,一般看以下两点:①是否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①是否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②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②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3)(3)CuSO蓝色。(4)一种溶液中可以含一种或多种溶质,但只有一种溶剂。(4)一种溶液中可以含一种或多种溶质,但只有一种溶剂。3、溶液的组成3、溶液的组成①从宏观上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①从宏观上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②从微观上看,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溶剂分子之间。②从微观上看,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溶剂分子之间。③溶液、溶剂和溶质之间的量的关系③溶液、溶剂和溶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质体积+溶剂体积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质体积+溶剂体积4、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4、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①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植物油的汽①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植物油的汽油溶液中,植物油为溶质,汽油为溶剂;当溶剂为水时,水可以省略,如食盐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油溶液中,植物油为溶质,汽油为溶剂;当溶剂为水时,水可以省略,如食盐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②若固、气体与液体混合,一般习惯将液体看作为溶剂,固、气体看作溶质②若固、气体与液体混合,一般习惯将液体看作为溶剂,固、气体看作溶质③若是由两种液体混合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③若是由两种液体混合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注意:注意:a、一般水溶液中不指名溶剂,如硫酸铜的溶液就是硫酸铜的水a、一般水溶液中不指名溶剂,如硫酸铜的溶液就是硫酸铜的水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生成物硫酸锌,而不是锌;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生成物硫酸锌,而不是锌;5、影响因素溶解的因素有:5、影响因素溶解的因素有:①温度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搅拌③搅拌6、乳浊液6、乳浊液和豆浆。和豆浆。基本特征: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两种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基本特征: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两种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乳化作用:乳化剂所起的作用。乳化作用:乳化剂所起的作用。7、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7、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2424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注意:注意:①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和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①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和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③饱和溶液概念中的“不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达到了最大限度,不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能”则限度。③饱和溶液概念中的“不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达到了最大限度,不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能”则限度。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是否能继续溶解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是否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一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该溶质(一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溶液为不饱和溶液)3、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3、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同一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同一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液液4、转化4、转化一般规律:饱和→不饱和:加溶剂、升温一般规律:饱和→不饱和:加溶剂、升温特殊规律(熟石灰):特殊规律(熟石灰):三、溶解度(三、溶解度(S)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100g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词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有意义。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词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有意义。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①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①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②外部因素:温度(与其他量无关)②外部因素:温度(与其他量无关)3、溶解性3、溶解性2020中的溶解能力叫做溶解性。(0—0(0—0以上:易溶)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液必然是饱和溶液液必然是饱和溶液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较(在较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2)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2)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度”比较“陡”如KNO3度”比较“陡”如KNO3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NaCl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NaCl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可以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①可以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③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③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④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下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④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下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5、气体的溶解度5、气体的溶解度(1)(1)1013kPa1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2)影响因素温度: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温度: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压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四、溶液浓稀的表示四、溶液浓稀的表示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22/×100%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3、关系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3、关系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注意:注意:①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①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②溶质、溶剂、溶液量均以质量为单位表示,单位要统一②溶质、溶剂、溶液量均以质量为单位表示,单位要统一晶析出的物质的质量晶析出的物质的质量=(S/S+100)=(S/S+100)×100%=【已溶解的量/(溶剂质量+已溶解的溶质质量)】×100%4、溶液的稀释和增浓问题4、溶液的稀释和增浓问题(1)关于溶液的稀释计算:因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若设浓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关于溶液的稀释计算:因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若设浓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Bg,则Ag×a%=Bg×b%其中B=A+m水(2)溶液增浓的计算水(2)溶液增浓的计算①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溶质Bg①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溶质Bgb%溶液,则Ag×a%+Bg=Ag+Bb%蒸发Bgb%溶液,则Ag×a%=(Ag-Bg)×b%Ag×a%=(Ag-Bg)×b%之和。所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浓溶液的质之和。所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浓溶液的质量为Bg,量为Bg,溶质质量分数为b%,c%的溶液,则Ag×a%+Bg×b%=(Ag+Bg)×c%注意:溶液的质量和体积换算:密度=质量/体积注意:溶液的质量和体积换算:密度=质量/体积五、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五、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1、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2、误差分析:2、误差分析:(1)导致溶液质量分数偏小:天平使用不正确,如药品砝码放反;(1)导致溶液质量分数偏小:天平使用不正确,如药品砝码放反;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烧杯不干燥,原来内部就有一些水;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烧杯不干燥,原来内部就有一些水;(2)导致溶液质量分数偏大:砝码生锈;(2)导致溶液质量分数偏大:砝码生锈;杯中时,一部分洒在外面等。杯中时,一部分洒在外面等。六、结晶现象六、结晶现象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2、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随2、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体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体注意:结晶后得到的滤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注意:结晶后得到的滤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七、混合物的分离七、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不溶性杂质1、过滤法: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不溶性杂质基本操作: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基本操作:溶解、过滤、蒸发、结晶2、结晶法:两种固体都是可溶的2、结晶法:两种固体都是可溶的注意:注意:①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①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三靠: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颈靠在烧杯壁上三靠: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颈靠在烧杯壁上②在蒸发过程中要用到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②在蒸发过程中要用到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到出现大量晶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余热蒸干。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到出现大量晶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余热蒸干。202320236(3372)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10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12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14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二、初中化学中的“三”二、初中化学中的“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1010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2、三大化学肥料:n、p、k12、三大化学肥料:n、p、k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1414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1616(理想(有毒甲烷(常用)。1717co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212122222323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2626co22727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31313232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3434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高于滤纸边缘。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1)温度,(2)是否搅拌(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3)固体颗粒的大小40404141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3、煤气:一氧化碳(co)3、煤气:一氧化碳(co)4、天然气:甲烷(ch4)4、天然气:甲烷(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fe2o3)8、铁锈:(fe2o3)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1、氯化钠(nacl):食盐1、氯化钠(nacl):食盐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4、氧化钙(cao):生石灰4、氧化钙(cao):生石灰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7、氢氯酸(hcl):盐酸7、氢氯酸(hcl):盐酸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10、甲烷(ch4):沼气10、甲烷(ch4):沼气11、乙醇(c2h5oh):酒精11、乙醇(c2h5oh):酒精12、乙酸(ch3cooh):醋酸12、乙酸(ch3cooh):醋酸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14、汞(hg):水银14、汞(hg):水银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202320237(3017)【生活中常见的酸【生活中常见的酸】1、盐酸(HCl):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1、盐酸(HCl):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⑴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⑴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略带黄色。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略带黄色。③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③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2、硫酸(H2SO4):汽车的铅蓄电池中含有盐酸。2、硫酸(H2SO4):汽车的铅蓄电池中含有盐酸。⑴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有酸味。⑴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有酸味。⑵浓硫酸:⑵浓硫酸: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加。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加。②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能夺取纸张、木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使用时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3%——5%的碳酸氢②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能夺取纸张、木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使用时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3%——5%的碳酸氢钠溶液NaHCO3。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原因是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会使水沸腾,硫酸溶液向四周飞溅伤人。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原因是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会使水沸腾,硫酸溶液向四周飞溅伤人。性做干燥剂(不可干燥氨气)。性做干燥剂(不可干燥氨气)。3、酸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3、酸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与活泼金属反应:(2)与活泼金属反应:通式:金属单质+酸——盐+氢气(臵换反应)通式:金属单质+酸——盐+氢气(臵换反应)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2Al+3H2SO4=Al2(SO4)3+3H2↑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2Al+6HCl==2AlCl3+3H2↑(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通式:酸+金属氧化物——盐+水通式:酸+金属氧化物——盐+水(稀盐酸除锈(稀盐酸除锈(稀硫酸除锈(稀硫酸除锈3+3H2O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4)与碱反应(4)与碱反应通式:酸+碱——盐+水(中和反应)通式:酸+碱——盐+水(中和反应)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5)与某些盐反应:(5)与某些盐反应:通式: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通式: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一、中和反应一、中和反应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2成水,即H+OH==H2O3、中和反应的验证实验:3、中和反应的验证实验:10ML10ML可观察到无色酚酞变红,再用滴管说明反应恰好完成;说明反应恰好完成;②有关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②有关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③问题与反思反思:③问题与反思反思:止。止。再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再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氯化钠或氯化钠和氯化氢。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氯化钠或氯化钠和氯化氢。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良酸性土壤壤: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碳酸水浇灌植物,改良碱性土壤;1、改良酸性土壤壤: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碳酸水浇灌植物,改良碱性土壤;2、处理工厂的废水:硫酸工厂的废水中的硫酸用熟石灰中和处理;2、处理工厂的废水:硫酸工厂的废水中的硫酸用熟石灰中和处理;3、用于医疗:用含碱性的药物中和胃酸:如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和胃酸反应: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氢氧化镁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HCl+Mg(OH)3、用于医疗:用含碱性的药物中和胃酸:如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和胃酸反应: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氢氧化镁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HCl+Mg(OH)减轻痛痒。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PH1、PH0—14PH==7PH==7(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7(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显酸性,但不是酸)22PHPH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注:注:①不能把PH试纸浸泡在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①不能把PH试纸浸泡在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变稀,溶液的酸碱性减弱;变稀,溶液的酸碱性减弱;③PH③PH3、酸碱度的意义:3、酸碱度的意义:⑴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在一定的PH溶液里才能进行;⑴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在一定的PH溶液里才能进行;⑵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一定⑵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一定PH775.6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的原因;酸雨的PH5.6。⑷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⑷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如血浆的PH7.35—7.45;胃液的PH0.9—1.5。202320238(8395)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溶解性、导电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2.物质的组成2.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物质的分类3.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成的(化合物)。(2)单质和化合物(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3)氧化物、酸、碱和盐(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4.化学用语4.化学用语(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子的排布规律(2)元素符号的意义(2)元素符号的意义①某一种元素。①某一种元素。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S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SP(3(3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6)化学反应类型(6)化学反应类型(7)质量守恒定律(7)质量守恒定律5.溶液5.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量+溶剂的质量量+溶剂的质量(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一般规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般规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5)(5)100100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6.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6.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如:AB=A+B如:AB=A+B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如:A+BC=AC+B物的反应。物的反应。如:AB+CD=AD+CB如:AB+CD=AD+CB7.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7.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8.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8.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9.9.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变)变)10.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10.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11111001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1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Cl-如:HCl==H++Cl-HNO3==H++NO3-HNO3==H++NO3-H2SO4==2H++SO42-H2SO4==2H++SO42-如:KOH==K++OH-如:KOH==K++OH-NaOH==Na++OH-NaOH==Na++OH-Ba(OH)2==Ba2++2OH-Ba(OH)2==Ba2++2OH-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KNO3==K++NO3-如:KNO3==K++NO3-Na2SO4==2Na++SO42-Na2SO4==2Na++SO42-BaCl2==Ba2++2Cl-BaCl2==Ba2++2Cl-1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1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氧化物。氧化物。14.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FeSO4·7H2O14.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FeSO4·7H2O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1515着火点。着火点。二、基本知识、理论二、基本知识、理论1.空气的成分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0.03%。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NO2、COSO2、.H2SNO3.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3.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CONH3COCO2(CH4(SO2(二SO3NONO2H2S(硫化氢)、HCl(氯化氢)。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NO3-CO32-(ClO3-SO42-NO3-CO32-(ClO3-MnO4-MnO42-PO43-Cl-(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一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氟-1,溴为-1)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0)5.化学式和化合价5.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b.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c.c.)He氖(气)Ne)Ar素符号右下角写几。素符号右下角写几。2O2N2H2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NaCl(氯化钠)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利工程师职称考试《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市场推广渠道经理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年煤气考试历年真题集锦4套合1(附带答案)卷46
- 2025年车工题库大全及答案(可下载)
- 2025年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招聘工作人员17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风险管理师《风险评估》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知识》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新版客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52道题目
- 复印设备制造工冲突管理考核试卷含答案
- 资产处置培训课件
- 医疗健康体检服务投标书标准范本
- 建筑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模板
- 滴灌设备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68)
- 学堂在线 实绳结技术 章节测试答案
- 责任担当斗争精神自查问题清单
- 全国IP地址段中国IP地址段各省IP段IP段最全精编版
- GB/T 5271.31-2006信息技术词汇第31部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 GB/T 210.1-2004工业碳酸钠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业碳酸钠
- GB/T 16930.2-2009盲杖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