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教师通讯稿_第1页
先进教师通讯稿_第2页
先进教师通讯稿_第3页
先进教师通讯稿_第4页
先进教师通讯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进教师通讯稿【篇一:优秀教师通讯稿】缘于艰苦,所以精彩——xx职业高级中学校教师xxx她是一个质朴、平易、热心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领导称赞:“实在、勤恳、有责任心,是个工作狂”;同事们提起她时推崇倍至:“真诚、进取、热情,是个好同事”;学生们更是尊敬无比:“善良、慈祥,就像妈妈一样”。她就是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的蔡老师。在剑阁职教的热土上,辛勤耕耘了整整18年。18年来,饱尝了职教的困难、艰辛、成功和精彩。一、毅然回归家乡献身职业教育1995年,蔡老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作为当时新兴产业的大学生,蔡老师放弃了东南沿海大都市大企业的就业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剑阁,供职于剑阁县成人中专学校从教,教授学校电子专业。作为教师,她深深懂得这一职业选择的本身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奉献的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但她无怨无悔。18年来,她先后担任校总辅导员、班主任、专业部部主任,专业部书记。凭着年轻人的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她挑起了,并且不断的告诉自己:“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于是凭着她的执着、凭着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踏踏实实地在教育这块土地上,一干就是18年。二、克服艰苦育英才,真情感动汉藏学生剑阁职中地处剑阁县普安镇中坪村的山上,交通不便,生活艰苦,学校工作条件不好,学生基础很差。认识蔡老师的人都说,她是个乐观向上、积极肯干、有着很强责任心的人。她总是这样说:“一个人的责任心,决定事业的心态;一个人的倾情付出,决定干事业的成就。”她是一个工作狂。蔡老师每年都是班主任,最多的时候一周32节升学班《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这期间,她还是电子专业部德育部主任、电子专业部党支部书记。18年来,再苦,蔡老师都没有抱怨过工作任务繁重,也没有对剑阁职中的生活条件有过怨言。在教学中一直保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良作风;教学工作积极主动、勇担重任,历年高考所教专业课考试成绩居广元市内同专业的前茅,曾先后有四十名中职生考入全国各地的本科院校,三百多名中职生考入专科学校,她用行动教育了一批一批优秀职高生。2009年,她还负责电子专业部藏区“9+3”教育工作,一对一帮扶两名藏区“9+3”学生。她以母亲般的关怀帮助藏族学生杨玉虎、泽让多吉,思想上加强沟通,学习上给予帮助,生活上给予关怀。为此,她牺牲了节假日,付出了心血,甚至是物质上解决藏区学生远离家乡的困难。现服役于西藏军分区的泽让多吉说:蔡老师就是我离开家乡的亲人,是我的好妈妈!三、专业发展勤钻研,教育奉献结硕果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蔡老师的职业教育生涯创造了属于她的精彩,她被上级本门多次表彰。2006年评为县级模范班主任,2007年评为县级模范班主任,2008年评为县骨干教师,2009年评为市级骨干教师,2010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党员,2011年评为省级青少年读书活动优秀辅导员,2013年评为广元市藏区“9+3”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因为艰苦,所以精彩”。她也委屈过,但她始终没有抱怨,她一直在在忙碌中进取,在困难中坚强,收获成功中的喜悦,憧憬职业教育美好的明天。【篇二:教师节通讯稿】教师节通讯稿为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与社会风尚,提高对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贡献的认识与评价,增强教师对投身教育事业的荣誉感,2013年9月10日,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隆重举办了2013年教师节联欢会庆祝活动,全校师生共同迎接了教师节的到来。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学生们为老师献上了自己的礼物,只是亲手做的一份点心、雕的一束花,或是字迹笨拙的卡片,但是礼轻情意重,当老师们收到这些礼物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感动的笑容与泪水。在教师节联欢会上,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校长出席了庆祝仪式并致辞,校长代表学校向全校老师致以亲切的问候并表示感谢,校区各级领导出席参加了本次盛会。校长在发言中表示,教师是神圣而伟大的职业,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在过去的一年,经过成都新东方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无私奉献,学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骄傲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教育教学成果有目共睹。作为学校教育向前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全体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教师联欢不仅有力地展现出老师们与精神面貌,同时也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为成都新东方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其间,学校对近期工作表现突出的老师给予了表彰,部分优秀教师获得了“2013最美教师”的光荣称号,进一步激励了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增强了老师们投身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在技术交流活动中,老师之间积极交流、畅所欲言,分享了各自的教学心得,提出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交流中,老师们从中学到了先进的教学心得与方法,促进彼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共同进步,更好地培养学生,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本次教师节联欢会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与全校教师的精心准备、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盛大的教师节联欢会留给老师们的不仅是感动的泪水与快乐的回忆,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收益良多,使自身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最后,这场隆重、简单、富有深意的庆祝活动在歌声中缓缓落下了帷幕。【篇三:优秀教师通讯稿】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记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系主任潘高峰93年毕业留校,03年出国学习,09年学成归校,如今已经是2013年,不惑之年的他仍旧实践着自己的诺言,耕耘着自己的汗水,在自己敬爱的母校做着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春去秋来,十几年如一日,他搞教学创新、他搞创新教学、他兢兢业业、他诚诚恳恳,他说:“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创新教育,一切为了学生潘老师俨然一位合格的老师,从93年留校以来,他不断充实自己,为化工院系也为我们的学校做出了我们有目共睹的贡献。作为化工学院培养的学子,他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回报给自己的母校。在课堂上,他反对传统的“灌入”式教学,他希望自己的学生的不仅仅是将老师的知识单纯的“复制”在他们的脑海中,而是搞创新教育,这是他一直坚持的信念。他常常都告诉学生说“最重要的是应用”。所以在教课的过程中,他往往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力求生动而实用性强。为了更好地授课,在课外,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教学资料,总结教学经验。执教以来他先后讲授过《化工热力学》、《工程热力学》、《化工过程控制基础》、《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开发》等理论课程,他将自己当年在学校获得知识,加以自己的创新力理解,在执教的岁月中更生动的交给了自己的学生们。他常常为自己的学生报名各种省级,国家级的化工类的比赛,“以赛代练”在实践竞争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012年他指导吉林省首届化学化工类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获特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并且在各种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成功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乐趣。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吸收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活动,为他们分编科研小组,亲自指导学生查阅和收集国内外先进的科技资料,带领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中获取科技创新灵感,大胆构建新实验课题,亲自尝试过程开发与设计的过程。将自己的创新教学扎扎实实的融入自己工作中。学高为师,潘老师用自己高水平的教学,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为化工系培养了一群又一群的优质学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在那三尺讲台站出了学生永远不能忘怀的身姿。不辞辛劳,一切为了系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学院的龙头专业,他作为系主任肩膀上的重担是不言而喻的。2008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参加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认证可以完成不仅会提高专业的知名度,更可以给我们学校带来荣誉。为了可以尽快完成工程认证,他无偿的奉献了自己的假期,付出了的不仅仅的汗水更是他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忱。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学校终于成为吉林省第一个完成工程认证的高校。2012年学校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总体验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沉甸甸的担子又一次压在了他的肩头,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我们只知道硕士点的申报成功为我校的更添了一份光彩,我们只知道收获成功的喜悦,却不了解此时我们的潘老师又放弃了多少的假期。硕士点的成功申报,也让他把自己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相连接的教育理念放到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平台之上。他是工作繁重的系主任,此时也是时刻不忘创新教育的人民教师。在他担任系主任期间,还先后于2012年组织参加该专业全国工程教育认证延期工作申报工作,2010年组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十一五”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验收,“十二五”国家级特色专业申报,应且申报成功;2011、2012年组织申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并正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尽管工作任务重,可以的休息时间少,但是他仍旧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3项,教研项目3项,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硕果满枝。坚忍不拔,一切为了信念好的教育,优秀的老师或许不是对学生知识上的充实,而是对学生品质的教导。素质教育于潘老师来说不是简单的空喊口号,而是真正的言传身教。在和他接触的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他让我知道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坚忍不拔,谦逊儒雅,以及一名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对自己学生的期待。在短短的采访中,潘老师一直强调“坚持”。他相信只要坚持,定不负苦心人。2003年他独自去日本横滨大学攻读硕士,又在取得硕士学位之后继续博士的学业,在结束为期六年的学业后重新返校。据93年毕业后十年之久,他又一次踏上求学的路途,而这一次似乎更加艰辛。国外的环境和国内有很大的差别,在外求学的六年,生活习惯的不同,文化的巨大差异,包括家中父母的健康状况都令他一度想要放弃。而此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