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荀彧少有才名。及天下乱,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闻曹操有雄略,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以为奋武司马。荀彧曰:“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今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操乃西迎天子。操问彧以策谋之士,彧荐颍川郭嘉。初,郭嘉往见袁绍,绍甚敬礼之,居数十日,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不复言,遂去之。操召见,与论天下事,喜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十七年冬十月,董昭言于曹操曰:“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乃与列侯诸将议,以丞相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荀彧以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操由是不悦。及击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操军向濡须,彧以疾留寿春,饮药而卒。彧行义修整而有智谋,好推贤进士,故时人皆惜之。臣光曰: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而独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荀彧佐魏武而兴之,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而杜牧乃以为“彧之劝魏武取兖州则比之高、光,官渡不令还许则比之楚、汉,及事就功毕,乃欲邀名于汉代”。臣以为孔子称“文胜质则史”,凡为史者记人之言,必有以文之。然则比魏武于高、光、楚、汉者,史氏之文也,岂皆彧口所言邪?用是贬彧,非其罪矣。且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B.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C.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D.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尘,蒙被尘土。文中比喻帝王流亡在外或失位,遭受垢辱。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首领也自称为孤。C.九锡,古代天子赐给大臣的最高礼遇,有车马、服饰、乐器等。D.生民,指百姓,相类似的称呼还有“黎民”“黔首”“黥面”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彧列举了奉迎汉献帝的好处,非常符合曹操的政治需要,达到从民望、服群雄、弘德义的目的。B.荀彧不但精于计谋,而且明于知人,推贤进士,他择明主而投,并为曹操举荐了郭嘉这样的能人。C.荀彧忠于汉室,劝迎天子,但在加九锡的问题上,与曹操内心不合,被闲置不用,最终饮药而死。D.荀彧不图赏赐,选择牺牲生命来换取名声,司马光认为此观点是前人的言论加以修饰,不值得相信。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5.荀彧死后,人们为之感到可惜的原因是什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袁绍与操书,辞语骄慢。操谓荀彧、郭嘉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嘉对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故羽虽强,终为所禽。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操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嘉又曰:“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彧曰:“不先取吕布,河北未易图也。”操曰:“然,吾所惑者,又恐绍侵扰关中,西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彧曰:“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腾最强,彼见山东方争,必各拥众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虽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东,足以不动。侍中、尚书仆射钟繇有智谋,若属以西事,公无忧矣。”操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为陈祸福,腾、遂各遣子入侍。(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也/B.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也/C.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儿度胜也/D.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也/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羌胡,古代的羌族和匈奴族。泛指我国古代西北部的少数民族。B.尚书仆射,为尚书省的副官,辅佐尚书令处理朝政,兼纠弹百官,权任甚重。C.汉祖,即汉高祖刘邦,高祖是刘邦的谥号。桓、灵,指汉桓帝、汉灵帝,桓、灵是这两位皇帝的庙号。D.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想讨伐袁绍,但担忧没有袁绍强大。郭嘉用刘邦的势力不如项羽却最终战胜项羽的先例鼓励曹操,坚定曹操的决心。B.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对比鲜明,说理透彻,曹操听后笑着说:“像你所说的这些,我有什么德行来承当呢。”这可以看出曹操一贯的谦逊低调的行事风格。C.“十胜”中的第三胜是“治胜”。郭嘉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D.曹操和袁绍开战之前,郭嘉和荀彧的建议大同小异。郭嘉认为可以趁袁绍攻打公孙瓒时,派兵进攻吕布。荀彧认为要想夺取河北,必须先拿下吕布。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②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建安元年八月,曹操在许,谋迎天子。众以为山东未定,未可卒制。荀彧曰:“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操乃遣扬武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十月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愬戊辰,以绍为太尉,绍耻班在曹操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挟天子以令我乎!”表辞不受。四年六月,袁绍欲以攻许。许下诸将闻绍将攻许,皆惧。孔融谓荀彧曰:“绍地广兵强,许攸为之谋,审配任其事,颜良统其兵,殆难克乎!”彧曰:“绍兵虽多而法不整,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颜良一夫之勇耳,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五年九月,曹操出兵与袁绍战。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而行。操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多叛归绍者,操与荀彧书,议欲还许。或报曰:“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操乃坚壁持之。十七年正月,曹操还邺。诏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十月,董昭与列侯诸将议,以丞相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荀彧以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不宜如此。操由是不悦,表请彧劳军于谯。彧以疾留寿春,饮药而卒。臣光曰: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自子路、冉求门人之高第,令尹子文、陈文子诸侯之贤大夫,皆不足以当之,而独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化乱为治,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十月/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愬/B.十月/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愬/C.十月/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愬/D.十月/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愬/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安元年,为年号纪年。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元年专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B.橹,文中指军中用以侦察、防御的高台。“流血漂橹”中的“橹”则指的是盾牌。C.趋,小步快走。臣子入朝以此表示恭敬,“入朝不趋”是皇帝对大臣的一种殊遇。D.管仲,字仲,名夷吾,春秋时任齐国国相,辅佐齐桓公使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彧认为忠义之士想要保全汉室,百姓也怀念过去,应在此时迎接天子,从而顺从民众的心愿。B.袁绍认为他对曹操有救命之恩,但曹操却挟持天子命令他,于是上表拒绝了朝廷授予的太尉一职。C.荀彧认为曹操在与袁绍交战的关键时刻不应撤回许都,应抓住时机,继续坚守,但曹操坚持撤回。D.司马光认为汉末时局动荡,荀彧辅佐曹操举贤任能,使混乱的局面转为安定,功勋不在管仲之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2)操由是不悦,表请彧劳军于谯。14.荀彧认为袁绍攻许不足为惧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答案1、B句意:真的应该借此时机,奉迎天子来顺从民心,这是顺应时势的行动;用最大公无私的态度使天下百姓心悦诚服,这是远大的谋略;恪守君臣大义而招揽天下英才,这是高尚的德行。(这样,)尽管四方还有叛逆的人,但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主上”是专有名词,做“奉”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逆节”是“有”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2.D“黥面”不是百姓之意。“黥面”指在脸上刺字、涂墨,是古代部分地区的风俗,或多用为对犯人的刑罚。3.C“被闲置不用”说法有误,根据原文“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可知,曹操并没有完全闲置荀彧。4.(1)曹公您的本意是兴举义兵来匡扶朝纲、使国家安宁,应该怀有忠贞的诚心,坚守退让的实意。(2)(项脊轩)一共遭到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吧。5.眼光前瞻;知人之明;忠贞之诚。参考译文:荀彧从小就有才名。到天下大乱时,袁绍用对待上宾的礼节接待荀彧。荀彧料定袁绍终究难以成就大业,(他)听说曹操有雄才大略,就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与他谈话后,非常高兴,说:“这是我的张良。”于是任命他为奋武司马。荀彧说:“自从天子流离在外,将军首先倡导兴起义军,如今忠义之士有保全汉室的思想,百姓也有怀念过去的悲哀。真的应该借此时机,奉迎天子来顺从民心,这是顺应时势的行动;用最大公无私的态度使天下百姓心悦诚服,这是远大的谋略;恪守君臣大义而招揽天下英才,这是高尚的德行。(这样,)尽管四方还有叛逆的人,但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决定,使(天下的)英雄豪杰生出(奉迎天子的)念头,以后就算再费尽心思,也来不及了。”曹操于是向西(到洛阳)迎接献帝。曹操请荀彧推荐谋略之士,荀彧推荐了颍川的郭嘉。原先,郭嘉前往拜谒袁绍,袁绍对他非常尊敬,几十天以后,郭嘉说:“智谋之士应该慎重地选择主人,因此才能保全自己、建立功名。袁绍只想要仿效周公礼贤下士(的做法),但不懂得用人的奥秘。他想法很多却难以把握要点,喜欢谋略却缺少决断。想要和他一起拯救天下危难,建立王霸大业,太难了。”不再说话,就离开了。曹操召见了他,和他谈论天下大事,高兴地说:“使我成就大事的人,一定是这个人了!”郭嘉出来,也高兴地说:“这真是我要找的明主了。”建安十七年(212)冬季十月,董昭对曹操说:“自古以来,任何臣下救国匡世,从来也没有立下(您)今天这样(大)的功劳;而立下(您)今天这样(大)的功劳,从来没有能久居于臣下地位的人。”于是就与列侯、诸位将领商议,认为丞相(曹操)应该加封爵位为国公,(由皇帝)赐给他九锡之物,用以表彰(曹操的)特殊功勋。荀彧认为“曹公的本意是兴举义兵来匡扶朝纲、平定国乱,应该怀有忠贞的诚心,坚守退让的实意。君子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所以在对曹公封赏的问题上)不应该这样。”曹操因此而心中不高兴。等到进攻孙权时,(曹操)上表请求让荀彧在谯县劳军,趁势留下了他,让他以侍中、光禄大夫的身份,持符节来参与丞相府的军务。曹操大军向濡须前进,荀彧因病留在寿春,服毒药而死。荀彧品行高尚而有智谋,喜欢推荐选拔贤士,所以当时人都(为他的死)深感惋惜。臣司马光说:孔子谈到“仁”时是很慎重的,唯独称赞管仲的仁德,难道不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广泛地救助百姓吗?荀彧辅佐曹操而使他兴起,他的功劳难道在管仲之下吗!可是杜牧却认为“荀彧在劝曹操攻取兖州时把他比作汉高祖与光武帝刘秀,在官渡之战时不让曹操撤退回许都还将他比作项羽、刘邦,等到大事已经完成,(荀彧)才想在汉代留下尽忠的声名”。臣认为孔子曾说“文采胜过内容则是史家浮华的说辞”,所有写历史的人记载人们的言论,必然有加以修饰的地方。那么所谓把曹操比作汉高祖、汉光武帝、项羽、刘邦的说法,只是史家的修饰,哪能都是荀彧说的话呢?用这些话贬低荀彧,是强加罪名。况且假使曹操称帝,那么荀彧将成为开国功臣,应与萧何享有同等待遇;荀彧不图赏赐却选择牺牲生命来换取名声,难道这是人之常情吗!6、D句意: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猜忌,用人好猜疑,任用的多是他的亲戚子弟;您外表平易,但内心机敏,用人不疑,任人唯才,不分关系远近亲疏,这是在度量上胜过他。“所任唯亲戚子弟”,“所任”是“唯亲戚子弟”的主语,其间不可断开,排除BC;“用人无疑”是对曹操的评价,对应前面对袁绍“用人而疑之”的评价,结构应一致,应在“疑”后断开,排除A。7.C“高祖是刘邦的谥号”“桓、灵是这两位皇帝的庙号”错误,高祖是刘邦的庙号,桓、灵是这两位皇帝的谥号。8.B“这可以看出曹操一贯的谦逊低调的做事风格”错误,这里只是曹操的客套话。9.(1)袁绍喜欢高谈阔论,讲究谦虚礼让,以此来获得好的名誉,那些华而不实的士人大多投奔他。(2)这样我就要唯独凭借兖州、豫州来对抗天下六分之五地区的敌人了,那该怎么办呢?参考译文:袁绍给曹操写信,言辞骄横傲慢。曹操对荀彧、郭嘉说:“现在我想讨伐袁绍,但没有袁绍强大,怎么办?”郭嘉回答说:“刘邦的势力不如项羽,您是知道的。但汉高祖刘邦的智慧胜过项羽,所以项羽虽然强大,最终还是被打败。现在袁绍有十条失败的因素,您有十条胜利的因素。袁绍虽然很强大,也没有多大作为。袁绍讲究烦琐的礼节仪式,您待人接物从容而不做作,这在为人处世的思想上胜过他。袁绍的行为是叛逆,您是奉天子之命来统率天下,这在道义上胜过他。自汉桓帝、汉灵帝以来,政令上的失误在过于宽大,袁绍以宽大来弥补宽大,所以缺乏纲纪;您用严厉的法令来纠正,所以上下都遵守法纪,这在治理权术上胜过他。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猜忌,用人好猜疑,任用的多是他的亲戚子弟;您外表平易,但内心机敏,用人不疑,任人唯才,不分关系远近亲疏,这是在度量上胜过他。袁绍谋略多,但优柔寡断,往往错过有利时机;您有了正确的策略就立即施行,能随机应变,这是在谋略上胜过他。袁绍喜欢高谈阔论,讲究谦虚礼让,以此来获得好的名誉,那些华而不实的士人大多投奔他。您以诚心待人,不说虚情假意的话,那些忠诚正直、有远见、有真才实学的士大夫都愿意为您效力,这是在品德上胜过他。袁绍见到人饥寒交迫,怜悯之心从他的脸上就能看出,但对于他看不见的,就不考虑了;您对于眼前的小事,有时会忽略,但对于大事,与天下各地交往时所施加的恩惠,往往超过他们的期望值,即使看不到的事情,考虑得也很周到,这就在仁义上胜过他。袁绍的大臣争权,他经常被谗言迷惑,混淆是非,您管理下属有方,不听信谗言,这在明智上胜过他。袁绍不知道是非,您是非分明,对有功之人以礼相待,对有过之人用法律来惩罚他,这在以文教治理方面胜过他。袁绍喜欢虚张声势,不懂用兵之道,您以少胜多,用兵如神,将士们依赖您,敌人害怕您,这是在军事能力上胜过他。”曹操笑着说:“像你所说的这些,我不敢当。”郭嘉又说:“袁绍正在北方攻打公孙瓒,可以趁他远征的时候,向东进攻吕布。如果袁绍进攻我们,吕布支援他,这是很大的忧患。”荀彧说:“不先灭吕布,河北也不容易夺取。”曹操说:“你们说得对,但使我感到为难的是,恐怕袁绍侵扰关中,联合西边的羌人、胡人,引诱南方的蜀汉叛乱,这样我就要唯独凭借兖州、豫州来对抗天下六分之五地区的敌人了,那该怎么办呢?”荀彧说:“关中的将帅有十多人,各自为政,只有韩遂、马腾最强,他们看到山东地区正在混战,必然会拥兵自保。现在如果用恩德来安抚他们,派遣使臣和他们联合,即使不能够长久相安无事,但在您平定山东的时候,足以让他们不发生骚乱。侍中、尚书仆射钟繇有智谋,如果把关中的事情交给他,您就不用忧虑了。”曹操于是上表推荐钟繇以侍中兼任司隶校尉,持节监督关中各军,授予他不受法令制约的特权。钟繇到长安后,给马腾、韩遂等人文书,向他们说明归顺和叛逆的利害关系。马腾、韩遂就各自送儿子到朝廷侍奉天子,充当人质。10、B句意:十月,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书给袁绍,责备他“地广兵多,结党营私,没听说有出兵救护天子的行动,只是擅自相互讨伐”。袁绍上书辩解。“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承前省略下诏书的人——曹操,根据文意“责”的主语也应是曹操,而不是“袁绍”,袁绍是被责备者,故应在“责”前断开,排除AC;“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中,“树”为动词,作谓语,其宾语为“党”;“闻”为动词,其宾语为“勤王之师”,故应在“不闻”前断开,排除CD。11.A“元年专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不准确,元年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或改元的第一年。12.C“但曹操坚持撤回”错,应是曹操选择继续坚守,原文表述是“操与荀彧书,议欲还许。或报曰:‘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操乃坚壁持之”。是曹操于是继续坚守营寨。13.(1)将军首先倡议义兵讨伐叛逆,只是因为崤山以东的地区诸将混战,来不及远行迎接天子。曹操因此很不高兴,上表请求派荀彧去谯县慰劳军队。14.①法令不严格;②官员不得力;③内部不团结。参考译文:建安元年八月,曹操在许,准备迎接汉献帝。众人认为崤山以东的地区还没有平定,不能马上制服。荀彧说:“将军首先倡议义兵讨伐叛逆,只是因为崤山以东的地区诸将混战,来不及远行迎接天子。现在忠义之士有保全汉室的思想,百姓也有怀念过去的悲哀。在这个时候迎接天子,顺从民众的愿望。”曹操于是派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军西进,去洛阳迎接汉献帝。十月,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书给袁绍,责备他“地广兵多,结党营私,没听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远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6年安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宿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年淮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年云南省特种作人员取证培训以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证培训考试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复习题库及答案
- 上饶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沈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汉中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怒江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淮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测绘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内蒙古国贸集团招聘1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海南中考试卷历史及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麦芽糖醇粉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蜀道集团笔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精诚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含答案)
- 2026年中考英语复习必背人教版初中单词默写
- 教育行业职业规划指南
- 医院物价员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电动葫芦安全操作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