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振”等11个生字。2.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题,了解“立志”目的出示课件(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课文,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目标!(有),好,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快乐学习吧!师:请大家把课题读一读。谁来说说“中华”和“崛起”分别是什么意思?假设:“中华”是“中国”的意思,“崛起”是“兴起、振兴”的意思。师: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为了中华的振兴而读书。师:让我们坚定有力地再读一次课题。(齐读课题)师:周恩来为什么要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呢?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呢?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了解一下吧。课件出示:众所周知,我们国家以前一穷二白,非常的落后,人民受尽了欺凌,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它的意思正好与“中华崛起”的意思相反。(板书:中华不振),师:具体在哪一段?请把它圈起来。课件出示:周恩来,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他立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过渡句:进入正文前,我先来检查大家生字预习情况,请看白板】检查生字预习情况课件出示:崛起模范魏校长清晰效仿淮安疑惑训斥严肃振奋胸怀赞叹非凡顾客全班齐读大家读的真有气势,现在同桌间开小火车读一读这些生字宝宝。老师个别抽查读课文重点片段,初步感知【今天的生字宝宝有点调皮哦,它们藏在某些段落中,看看大家能不能把它们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师:准备好了吗?生:时刻准备着1.课件出示: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师:请四位同学来读魏校长和同学们说的话,我来读旁白。其他同学请注意听,是否读对,读的不够好我们向她挑战。师:这几句话陈述了一件事,谁能快速找出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爱动脑的孩子最棒)假设:发生在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地点是在修身课上。师:这几段话里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呢?(魏校长、周恩来)师:他们在谈论什么呢?(谈论:为了什么而读书?)师:同学们都在回答魏校长的问题,可是有一位同学的回答让魏校长为之一振。课件出示:(师读)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全班读】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少年周恩来发自内心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响亮而坚定)师:请一位同学响亮并且坚定地读一读这句话【你的朗读声情并茂,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表现出来了】师:魏校长当时是怎样为周恩来叫好的?课件出示:(师读)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全班读】师:校长让同学们效仿少年周恩来的什么?假设:远大的志向、爱国情怀。师:也就是这时候,周恩来立志要——振兴中华。(板书:振兴中华)课件出示: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师:后来,有远大志向的周恩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过渡)师:十二岁那年,周恩来在奉天上学时,伯父仔细叮嘱周恩来千万不要去一个地方,那是什么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课件出示: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师:伯父仔细叮嘱周恩来千万不要去一个地方,那是什么地方呢?假设: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租界地。师:伯父为什么不让他去租界地玩呢?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假设:“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师:用4个字来概括就是——“中华不振”(师指板书“中华不振”)师:这几句话也陈述了一件事,谁能再次快速找出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爱动脑的孩子依然最棒)假设:发生在十二岁那年,是在奉天发生的。师:这里主要讲了哪两个主要人物?(周恩来、伯父)师: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旁白、周恩来和伯父的话。读出周恩来疑惑不解的语气,还有伯父无奈的语气。(过渡)师:周恩来从伯父那里听到了(师指板书)“中华不振”为什么伯父会这么说呢?疑惑不解的周恩来,背着伯父,和同学闯进了外国租界地,他在租界地亲眼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3课件出示: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全班齐读)师:同学们,为什么这个妇女这么可怜,死了亲人却无处伸冤?最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指着板书:中华不振)生:中华不振。师:为什么肇事的洋人轧死了人却事不关己,得意洋洋?是因为?生:中华不振!师:为什么中国巡警不声张正义,反而无情地训斥受害者?还是因为?生:中华不振!师:周恩来正是因为亲眼看到“中华不振”,(师板书:中华不振)所以,从租界地回来之后,周恩来立下了自己要为之奋斗一生的誓言(师指板书:振兴中华)。在一次修身课上,他终于向同学们和校长表明了心志,那就是为什么而读书?(指着课题,生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我们了解了文中的三件事,看看谁能快速找出三件事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任务。课件出示表格(出示表格后,每完成一件事,就依次板在板书处,补充“立志、耳闻、目睹”)【过渡句:我们学习了三件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现在请大家根据主要人物和事件,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根据课文讲述的三件事,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之所以在修身课上,明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因为听()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在被()看到的场景才让()真正体会到()的含义。【这节课,我们还有生字书写这一关还没闯,有没有信心通过?(有),好,请看白板】四、指导书写出示课文要求会写的生字肃析振胸怀赞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