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琵琶行并序
【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姻然(min)憔/(cui)温溃口(pu)商夏云集(9U)
B.转徙(xl)迁谪(zh6)铮铮然(zheng)东船西期(fdng)
C.幽吧(ye)铁腕(qi)水浆送(beng)钿头银篦(bi)
D.红绡(xiao)阚干(IGn)怕无言(qiao)轻拢慢珞(nia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文身霓红灯泡心沥血百尺竿头
B.坐落纸捻子歪门邪道稳操左券
C.沾辱暧烘烘雍容大度躬逢其盛
D.萤居唱双篁悚人听闻一诺千金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溢浦口B.口为长句,歌以赠之
C.蚓无小学之利,筋骨之强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D.转徙于江湖间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客出刀枪鸣B.门前遂落鞍马稀
C.擎顿衣裳起敛容D.明年秋,送客渝浦口
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快:赶忙
B.曲罢胭然悯然:忧郁的样子
C.低眉信手缓缓弹续续:一个接一个
D.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随便地,轻易地
7.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渭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
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
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
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
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琵琶行(节选)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弦弦覆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
B.低眉值手续续弹信手:随手
C.大弦嗜晴如急雨嘈嘈:形容声音的轻细
1).静叫泉流冰下难幽咽:形容遏塞不畅的水流声
2.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3.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
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
广阔的想像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
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二、阅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节选,完成各题。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C.“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2.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3.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用夜静和月色惨淡烘托琵琶女身世凄凉。
B.与开头一段写到的“夜”“船”“月”相呼应。
C.与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之间宕开一笔,写环境使行文有波澜又层次分明。
D.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烘托悲凉的氛围。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橘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1.联系《琵琶行(并序)》一诗,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歌女,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B.两诗都用秋江月夜之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都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C.《琵琶行(并序)》在表现手法上正面描述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而这首诗基本上采用的是白描手法。
I).《夜闻歌者》以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的少妇形象。
2.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
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日:“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土君子多之,
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说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
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
疏切谏,疏入不报。
上又欲加河东王铐平章事,居易谏日:“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铐诛剥民财,以市恩泽,
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铐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人,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
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日:“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
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日:“居易所以不避死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
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日:“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五六时,独文一编袖:名词动用,袖中藏着
B.箴时之病,补政之缺箴:针硬,规诫
C.而土君子冬之多:多于
D.而往往流闻辇中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示白居易勇于进谏的一项是()
①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土君子多之②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④上令
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⑤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
也⑥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
A.②©⑥B.①②⑥
C.①@③D.②⑤⑥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白居易由“翰林学士”而“拜左拾遗”,属于越级提拔,所以白居易打算用生平所有学问报答皇上给予
的恩惠。
B.对元稹的被贬,白居易曾多次上疏,恳切地劝谏皇上,他的奏疏虽然送入宫中,但却无人向皇上报
告。
C.白居易不论大事小事都敢冒死劝谏,先后打消了皇帝封河东王镑为宰相的念头、请罢河北用兵等,这
些正是他报答皇上恩遇的表现。
D.因为白居易急切地劝谏皇帝不可提拔承璀做招讨使而惹得皇帝不高兴,经李绛一番解释,皇帝对白居
易的嫌隙才涣然冰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片段写作】
请你发挥想象,将白居易《琵琶行》"沼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扩写成散文。
要求:
(1)用第一人称。
(2)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感情和景物意境要忠实原诗。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不少于200字。
18琵琶行并序
【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姻然(min)憔停(cui)温溃口(pu)商夏云集(ga)
B.转售(xl)迁谪(zh6)铮铮然(zheng)东船西期(ffing)
C.幽口鸟(ye)铁强(qi)水浆送(beng)钿头银尊(bi)
D.红绡(xiao)网干(Ian).无言(qiao)轻拢慢掺(nian)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A.“溢泄口(pu)w应为“pH。C.“铁哪(ql)w应为“j
i”。
D.“怕无言(qido)”应为"qido”故选B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文身霓红灯汹心沥血百尺竿头
B.坐落纸捻子歪门邪道稳操左券
C.沾辱暧烘烘雍容大度躬逢其盛
D.萤居唱双篁悚人听闻一诺千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辨析形近字的能力。A.“霓红灯”的“红”应是
“虹”;“泡心沥血”的“混”应是“呕”。B.全都正确。C.“沾辱”的“沾"应是“玷D.唯居”的“萤”
应是“蛰”,“唱双篁”的“篁”应是“簧”,“悚人听闻”的“悚”应是“耸”。故选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温浦口B.口为长句,歌以赠之
C.蚓无小牙之利,筋骨之强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
一年。B.因为:古义,两个词,因,于是,就。为,写,创作。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C.爪牙:古义,
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帮凶。D.何以:古义今义均为:怎么,用什么。故选D。
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D.转徙于江湖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宾语前置句,“胡为”即“为胡”。
B.状语后置句,“难于上青天”即“于上青天难”。C.状语后置句,“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即“尝于穆、
曹二善才学琵琶”。D.状语后置句,“转徙于江湖间”即“于江湖间转徙”。故选A。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客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
C.馨顿衣裳起敛容D.明华秋,送客流浦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的能力。A.“突出”,古义:突然冲出;今义:超出一般。
B.冷落:古今意义相同,都是“冷清,不热闹”的意思;C.“整顿”,古义:整理,理一理,用在小方面;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用在大的方面。D.“明年”,古义:第二年,过去式;今
义:今年的下一年,将来时。故选B。
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快:赶忙
B.曲罢娴然悯然:忧郁的样子
C.低眉信手绫缘弹续续:一个接一个
D.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随便地,轻易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快:畅快。故选A。
7.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身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
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
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
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
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
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反问”应为“设问”。故选D。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琵琶行(节选)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弦弦撞即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
B.低眉值手续续弹信手:随手
C.大弦嘈呼如急雨嘈嘈:形容声音的轻细
D.静叫泉流冰下难幽咽:形容遏塞不畅的水流声
2.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3.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
涩强化J'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
广阔的想像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
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答案】1.C2.C3.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诗文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嘈嘈”解释为“形容声音的轻
细”错误,正确的解释应为“声音沉重抑扬”,此句大意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
理解错误,正确的理解应为“以声写声”,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来比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故”给人以
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觉”理解也错误。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音乐结束”错误,结合下文可知,此时音乐并未结束,只
是短时休止。“‘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理解有误。正确的理解应为“无声胜有声”指
“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此处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陶醉在乐声之中的状态。故选B。
二、阅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节选,完成各题。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情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C.“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2.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3.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用夜静和月色惨淡烘托琵琶女身世凄凉。
B.与开头一段写到的“夜”“船”“月”相呼应。
C.与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之间宕开一笔,写环境使行文有波澜又层次分明。
D.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烘托悲凉的氛围。
【答案】1.B2.C3.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B.“别有”句表达了琵琶女的“幽愁暗恨”之情,而不
是听众内心的愁思和怨恨。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C.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
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句的能力。A.此句出现时琵琶女尚未叙述身世。故选A。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橘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1.联系《琵琶行(并序)》一诗,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歌女,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B.两诗都用秋江月夜之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都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C.《琵琶行(并序)》在表现手法上正面描述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而这首诗基本上采用的是白描手法。
D.《夜闻歌者》以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的少妇形象。
2.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
【答案】1.D
2.本诗塑造了一位年轻美丽、孤独凄凉的歌女形象。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说法错
误。本诗中的女子形象只是一个剪影,没有琵琶女的形象丰满完整。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要抓住两个特点一一“颜如雪”“娉婷十七八”以
及“愁绝”“泣”“独”“凄切”分析。这首诗的题目是“夜闻歌者”,“歌者”点明了女主人公形象的身份。
“有妇颜如雪”写歌女肤色白皙,非常美丽。“娉婷十七八”中的“十七八”她很年轻,“娉婷”形容女子姿
态美好的样子。本句写出了歌女姿态美好、年轻。“发调堪愁绝”是说歌女歌声中含有非常深的忧愁,“夜泪
似真珠,双双堕明月”的意思是眼泪如两行晶莹的珍珠,又像晶莹皎洁的月亮一样落下。写歌女唱歌时的表
情,表现她内心凄切之情。“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写歌女唱歌时歌声凄切,内心孤独凄
凉,以致她低头垂泪不语。所以,本诗塑造的“歌者”是一位姿态美好、年轻美丽的十七八岁的孤独凄凉、
情感凄切的歌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
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日:“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土君子多之,
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谎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
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粮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
疏切谏,硫入不报。
上又欲加河东王铐平章事,居易谏日:“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铐诛剥民财,以市恩泽,
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铐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
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日:“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
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日:“居易所以不避死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
轻言也。陛下欲开谏停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日:“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五六时,钟文一编袖:名词动用,袖中藏着
B.熊时之病,补政之缺箴:针硬,规诫
c.而土君子冬之多:多于
D.而往往流闻辇中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示白居易勇于进谏的一项是()
①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土君子多之②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④上令
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⑤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
也⑥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工程承包与节能环保合同
- 智能仓储货架智能盘点与库存管理合同
- 网红面包店品牌推广与区域代理合作协议
- 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诚信保证书
- 生态农业土壤改良与有机肥料施用施工合同
- 《心理调适与应对》课件
- 《初中生法制教育课件》
- 《成长手册》课件
- 免除责任协议
- 《慢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 2025年高考预测猜题 数学(新高考Ⅱ卷专用)01 含解析
-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深度学习在电子领域的应用-深度研究
- 通信施工培训课件
- 专题18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小题综合(学生卷)-2025年高考之近十年真题数学分项汇编
- 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电泳涂装工艺》课件
- 2025年度咖啡厅员工培训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档案安全知识培训
- 夏粮收购仓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