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老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 神经调节_第1页
2022-2023年老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 神经调节_第2页
2022-2023年老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 神经调节_第3页
2022-2023年老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 神经调节_第4页
2022-2023年老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 神经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

/~01\强基础增分策眉

容(02;增素倘精准突磺

\O3\悟考情演练真题

/1'04)研专项前沿命题

知考向明考情提素养重考能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通过分析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兴

生命

和调节过程奋的传导的联系,建立结构与功

观念

2.阐明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能相统一的观点

传递

全国卷

3.简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4实验观看反射过程的动画分析研究反射弧的结构模型,归纳概

容要求科学

反射弧的组成括兴奋的产生和传递原理,培养

思维

5.实验通过资料分析神经系统受科学思维习惯

损对人体运动等行为的影响,探究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近五年探究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与传

2021全国乙(4)、2020全国III(30)、科学

全国卷递的过程及特点提高实验设计

2019全国I(30)、2018全国III(3)探究

考情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罹基福增分策眉/

一、反射、反射弧及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

(1)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由令突触小泡,

包哀为神经递床

t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i

,了

、------------r--------------------------✓

4,---、

久``}神}

卢'1:夕又:

凸尸-才工I

床!

召X、\\`梦,;!梢}

~.11----------------------------------、一一一,,,...

,,,--

-----------------`//、、『:少而长(一般为一条),}

:树突多而短:l主

'I叶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i

!它可接受兴奋,}`、

-----------------------------------/

\传向细胞体

-------------------,,,}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

的规律性应答,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

(3)反射类型及其快速判断

印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快速判断“三看“法

是不是“先天性”:如果是先天性的(即生来

就形成的),则为非条件反射;如果是后

天性的,则为条件反射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如果需要其参与

则为条件反射,否则为非条件反射

是否需要不断强化: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

反射的基础之上,建立后要不断强化,否

则为非条件反射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神经节:可作为判浙传入神经的标志

,.-

{,>感受器:接受适宜的刺激后产生兴奋

,一、1%传入神经:传导兴奋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厂传出神经:传导兴奋至盖应器

它f

应4肌肉或腺体等

器1功能:对刺激作出应答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心电位:-------内负外正

}静息时}

`、--------I言言言』{@机理:立望

刺激

迫过K筵追(协助扩牧)外流,`

气激

,___}一一一一、

:兴奋时}·卢兰兰严{心电位:内正外负

`、I

--------

一一一一一一一十@机理:N旷内流个

迫过Na十迫追(协助扩牧)由流`

局部电流方向[CD传导形式:局部电流(电信

+++今-上言++号:神经冲动)

--y__...二二二号昙芸:二二@传导过程:静息电位一刺

i兴奋}十++之二了文之土++激云力作电伲吨位差-局部电流

谨曼沫兴奋区兴奋区未兴奋区

◄►{@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兴奋传导方向

l@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

的方向关系:膜外相反,

、膜内相同

提醒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差别

(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并且反射弧中存

在突触,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沿反射弧方向单向传导的。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结构及相关概念

而经元的轴突末突触小体内含有一些膜状小

梢的膨大部分泡,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少、

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_

放大)o[\Ir突触小体

突触间隙-----._(o~o歹,,,,\l的膜

突触后膜

犬用虫

,^、

三细胞体膜、树突膜或其

细胞体、树突等一起形成的结构他细胞的膜

(2)突触类型

效应器中的突触类型:轴突—肌肉型、轴突—腺体型

轴突—细胞体型,简画为0---<0--<

111

a、b间构成

轴突—轴突

型突触

/'、树突

,//

、\/'/

``/

轴突—树突型,简画为0---<-0----<

(3)突触处兴奋传递过程过程信号转变

A神经元兴奋

电信号

突触小体的突

突触小泡触小泡

与前膜融合

,,'

突触前膜勹',,'

释放神经递质

方式:胞吐

00飞申经递突触而顾勹加庇掣宿号

,扩散

突触后膜

|

受体识别

B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电信号

(4)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

团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千突触后膜。

@突触延搁: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要经过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的转变,因此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5)神经递质

r兴奋性递质:使下一神经元兴奋如乙酰胆

碱,产生“外正内负一外负内正"的转化

心种类{

抑制性递质:使下一神经元抑制,如甘氨酸,

\.强化“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释放方式:一般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受体化学本质:糖蛋臼。

@作用: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去向: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旁栏边角

(必修3P17“思考与讨论“改编)剖析“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

提示也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

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易错辨析

(1)(2021全国乙,4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

(2)(2021河北,llC)内环境k十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

差增大。(X)

若内环境k十浓度升高,则神经细胞膜内外的K十浓度差减小,K+外流减少,故

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差减小。

(3)(2020江苏,4C)作为递质的天冬氨酸可贮存在突触觉泡内,并能批量释放

至突触间隙。(✓)

(4)(2019全国I,4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千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5)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6)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7)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X)

山千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存在突触延搁,从而使得同一反射弧中感受

器的兴奋和效应器的反应并不是同时发生。

(8)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9)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长句应答

1请思考下列关千反射和反射弧的相关问题。

(1)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还能否完成?为什么?

(2)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是否能反应?属千反射吗?破坏传出神经,刺激

感受器,效应器能否反应?大脑能产生感觉吗?

提示(1)大脑皮层受损,仍可完成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因为这两种反射的

神经中枢都在脊髓。

(2)能;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不能;大脑皮层可产生感觉。

2辨析下列图示,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在箭头处给予刺激+十一十一十一1+-+十一+-十一+-+I十一+I++l

时,兴奋传导的方向如何(用数++++---++++++++

@

字和箭头表示)?自然状态下在心@

人体内是否存在这种情况?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突触局部模式图

什么?甲乙

(2)突触后膜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吗?图中@发挥作用后的

去向如何?

提示(1)传导方向为印-L一@。自然状态下人体内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在

人体内总是由感受器接受剌激并沿反射弧传导的。

(2)不一定,也可能是传出神经元支配的肌肉细胞膜或腺体细胞膜。@发挥作用

后将迅速被降解或被回收进细胞。

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1神经系统的下丘脑

分级调节(有体温调节中枢、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

(1)各级神经还与生物节律等的

大脑皮层

控制有关)

中枢的功能(调节机体活动

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

(有维持身体平衡

的中枢)

脑干脊髓

(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调节躯体运动

中枢,如匣吸中枢心血

的低级中枢)

管运动中枢)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调节机体活动的呆高级中枢

f

大脑皮层

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

=小脑II脑勹巨产堕

含有许多神经中枢

控叽(相互联系与调控)

控制

=饲含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人脑的高级功能

(1)感知外部世界,产生感觉。

(2)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3)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叩语言功能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

不能写字)

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看懂

V区-

、,俞

即\\了文字)

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

读,不能听懂话)

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讲话)

@学、

习和学习和记忆1V已忆物一基

质础涉某及些脑种内类卒蛋申经递质

的作用以及

臼质

的合成

堡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

记忆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的一

型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类型

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

建立有关

旁栏边角

(必修3P22“基础题2”)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

促。在小脑、脑于和大脑三个结构中,与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

是大脑、小脑、脑干。

易错辨析

(1)(2021河北,ll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

话。(✓)

(2)(2019全国I,4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

心脏活动。(✓)

(3)(2017全国II,5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X)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受损后,膝跳反射仍可完成。

(4)脊髓、脑干属千中枢神经系统。(✓)

(5)位千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X)

呼吸中枢位千脑干。

(6)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控作用。(✓)

(7)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小脑、下

丘脑、脑干和脊髓。(✓)

应用提升

(必修3P20“教材内容“拓展)下图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并回答下

列问题。

!g大脑皮层

(1)婴儿会尿床,也就是膀胱内尿满了就会.fh

排出,没有控制的意识那么婴儿的排尿

c祗髓排尿中枢

反射的过程是a一b一c一d一e(用字母

和箭头表示)。食

b传入神经1神国传出神经

(2)成年人在医院做尿检时能主动排尿,其经·

过程是g一h一c一d一e(用字母

和箭头表示)。职效应器)

a膀胱壁感受器I.,,.,.,_..,

(3)若某患者神经系统h处受损,其还能完成排尿反射吗?能否产生尿意?

提示能,该患者神经系统h处受损时,参与排尿反射的初级反射弧仍然完整;

能,因为产生尿意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仍然完整。

(4)某小孩对妈妈说“我想小便",参与该过程的大脑皮层中枢主要有

提示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及言语区中“S“区

/增素倘精准突破/

:能力解读4`

包括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感受器-----♦-传入神经~经

反射弧}}

反射及兴效应器-—传出神经-4中枢

奋的传导

与传递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严必具有双向性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卢立具有单向性

.

<命题解读4`

反射及其类型判定

关注老教材

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

高频考向

兴奋产生及其传导与传递机制

关注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链接新高考丿

衍生考向强化神经调节相关实验探究,

注重科学探究素养提升

.

角度一、反射与反射弧

考向探究

考向l反射现象分析

1.(2012全国I)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

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

答案C

解析这一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大脑皮层是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唾液腺

是效应器;其刺激是对视觉的刺激,通过大脑皮层再作用于中枢而不是直接

对神经中枢的刺激,完成该反射活动,需由多个神经元参与,当兴奋经过突

触时,即发生“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

考向2反射类型判定

2现象I某同学手指不小心碰到注射针头立即将手缩回;

现象II,该同学去医院体检时将手伸出让医生取血化验。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选项比较项目现象I现象II

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

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走r而女争画

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

D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多少

.

答案B

解析现象I、现象II的缩手反应都能够完成,这说明参与现象I和现象

II的反射弧完整,反射弧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反射活动。现象I是可

以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低级反射,现象II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现象I参

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少;现象II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与缩手相关的

肌细胞数量两个现象应当一样多。

.

考向3反射弧组成及判定

3.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印@@表示反射弧中的部分结构。下列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1--_____1

,一—大I-`:`.

l、一b

a!_____\4___---......._jc/

心@@

A.图中@是位千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

B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传导的方向是心~@~@

C给b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不会发生反射

D.b点刺激适当增强,反射强度基本不变

.

答案A

解析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不仅可以位于大脑皮层,也可以位于脊髓,A项错

误;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途径为感受器一传入神经一神经中枢一传出

神经一效应器,图中也是传入神经迄)是神经中枢急)是传出神经,B项正确;

人体在完成某一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

现障碍,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C项正确;对b点剌激适当增强,不会对反

射强度造成影响,D项正确。

.

考向4反射及其反射弧实例分析

4.(2021广东,节选)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

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

互协调而完成。如'臼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

张。图示为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Ia类纤维脊髓

-------------------1

(传入神经):

三言譬言伸肌

肌梭

(感受器)

...__________________』

.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

梢。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

(2)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

是,使屈肌舒张。

.

答案(1)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外负内正(2)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

屈肌运动神经元

解析(1)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题图中反

射弧的效应器是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神经系

统兴奋时,Na十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2)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屈肌运动神经元受抑制,因此屈肌肌群舒张,完

成伸肘动作。

.

方法突破误认为所有生物都有反射。只有具有中枢神经

系统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如植物和单细胞动

1.规避反射与物没有反射,只有应激性

反射弧的五个

误认为所有反射都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只有条

认识误区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中枢是

五个认识误区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如下丘脑、脊髓等

误认为只要效应器有反应就是反射。反射弧的

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反射弧不完整,

如传入神经受损,刺激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

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不是反射

误认为传出神经未梢就是效应器。效应器是指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误认为所有的反射弧都有中间神经元,最简单

的反射弧是由两个神经元组成的二元反射弧.

2.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

B

c

A感受器

A

B传入神经

C神经节

FD突触

DE传出神经

EE效应器

.

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四个判断方法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e---”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

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远离中枢

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近中枢的位置,肌

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

神经

.

3.“反射”形成的两个必备条件

(1)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任何一部分受损,均不能完成反射。

(2)要有适宜刺激(含刺激种类及刺激强度均适宜)。

下图所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

律:

赵咄实空Sg拦世器

ST

s6

S5

娱lS4

S3

S2

S1

。。

时间时间

.

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

解读产生动作电位

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即使刺激强度增加,

动作电位也基本不变

.

易错警示反射#反应#感觉

(1)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如用针剌脚趾引起的

缩腿行为。

(2)反应是指生物体对内、外剌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如用针剌坐骨神经引起的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肌肉的收缩。

(3)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传

出神经和效应器未参与此过程。

.

角度二、兴奋的产生、传导与传递

考向探究

考向1兴奋传导或传递过程及机制

1.(2021全国乙)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

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

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c.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

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

答案A

解析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十内流,形成动作电

位,A项错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神经冲动传至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内的

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可释放乙酰胆碱,B项正确。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

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

突触后膜电位变化,C、D两项正确。

.

2.(2021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下课铃声响起,声波进入正在上课的小明

耳朵内,听觉感受器产生的信号通过上图所示的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听

觉。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声波`/'---------...、文r-----""'t

亡气歹主_-j

耳高级中枢

A.声波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图示的反射

B图示过程发生K舟流和N旷内流,两个过程无ADP产生

C兴奋在小明的耳与高级中枢之间进行单向传递

D.在图示突触处信号的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

答案A

解析反射需要依靠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图示缺少传出神经及效应器,

不属于反射,A项错误;声波剌激听觉感受器前,由于K十外流,神经元处于静

息状态,声波剌激听觉感受器后,由于Na十内流,产生动作电位,K+外流和Na+

内流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消耗ATP,无ADP产生,B项正确;在小明的耳

与高级中枢之间具有突触,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C项正确;在图示中

突触处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D项正确。

.

考向2兴奋传导或传递综合分析

B

3.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拦+40

刺激千

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

C

~时间/ms

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

中间神

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代表两个神-60

经元的局部放大。下列叙述错误图l图2

的是()

图3

.

A若图1中各突触前膜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给予中间神经元一定强度

的刺激后,C点将持续兴奋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千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该实验,图2中B点对应的纵

坐标值将会变大

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有效刺激时,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

D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

答案D

解析若图1中各突触前膜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刺激中间神经元,C点产

生兴奋,兴奋经中间神经元能再次引起C点兴奋,即C点表现为持续兴奋,A

项正确;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该实验,意味着神经纤

维膜外的Na十浓度增大,有利于Na十内流,会导致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大,即图2

中B点对应的纵坐标值将会变大,B项正确;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有

效剌激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导致下一个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C项正确;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生物

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项错误。

.

器窑『于(NUI3.vm)l1I

十一

101

考向3膜电位变化分析

4.(2021湖南)研究人员利用电压钳技术改变枪乌贼神经纤维膜电位,记录

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图a为对照组,图b和图c

分别为通道阻断剂TTX、TEA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N

I(2

UI3.Vm)1

_,,日

z流3

/

',夕伟的:电.vm)

I/+

/lOOl

/

\-妄皿郔

\/l

\语护器

,/内向电流

012345012345

012345

时间/ms时间/ms

时间/ms

图a图b图c

.

A.TEA处理后,只有内向电流存在

B.外向电流山钠通道所介导

C.TTX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

D.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旷浓度高千膜外

答案A

解析据题图分析可知,TEA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只有内向电流存在,A项

正确;TEA阻断钾通道,外向电流消失,说明外向电流与钾通道有关,B项错

误;TTX阻断钠通道,内向电流消失,C项错误;据分析可知,内向电流与钠通

道有关,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Na十浓度低,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

Na十浓度依然低于膜外,D项错误。.

考向4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丈一蔽

的综合分析与探究心@

尸三三戈》旦否黏膜下神经丛m

5人和高等动物的小肠肠壁内分

@

布着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黏膜下

神经丛,该神经丛可以接受来自脑腺体

小肠黏膜

干的神经支配,同时也参与腺体分

泌等局部反射活动如图所示。~小肠肠腔

(1)当来自脑干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丛时,通过神经末梢释放,引起

神经元@产生兴奋,当兴奋传到m点时,m点膜外电位的变化

是。神经元@兴奋不能引起神经元@出现电位变化,

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

(2)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可通过局部反射活动引起腺体的分泌。若图中腺

体对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无法作出反应,但来自脑干的兴奋仍可使其分泌,

现已确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某突触异常,则由图可知,出现异常的突触

在神经元(填图中序号)之间。已知用电极刺激神经元可使其产

生兴奋,请设计实验证明该突触异常,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现象:

.

答案(1)神经递质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

放,作用千突触后膜(或:神经递质只能由神经元@的突触小体释放,作用于

神经元@的胞体)(2)@和@用电极刺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腺体不

分泌(或用电极刺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腺体不分泌;用电极刺激神经元

@的胞体,腺体分泌)

.

解析(1)神经末梢含突触小泡,兴奋时会释放神经递质。m点静息状态下

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兴奋时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因此膜外

电位的变化过程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神经元@兴奋

不能引起神经元@出现电位变化。(2)由题意可知,腺体与脑于之间的神经

传递正常,说明神经元@@团@正常;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腺体无法作出

反应,说明出现异常的突触在神经元@和@之间。用电极剌激神经元@的

轴突末梢,腺体不分泌;用电极刺激神经元@的胞体,腺体分泌,说明@和@

之间的突触异常。

.

方法突破

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的产生

扑息时,如胞膜主要对K十有迫选性,即K筵追开放,

k外流,膜电位未现为外正向负

A

胞外@`占用归鑫©@心9@

胞内--丁妙受枣u@

玺©@N·a十通道

含k通道-严

©.

流,

泵入

膜电位

Na

k

@@

l

通道

@@

j

Na

,,

,旦雪

L

膜外侧

%

的浓度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