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鉴赏(2015年上课用)精讲_第1页
咏史怀古诗鉴赏(2015年上课用)精讲_第2页
咏史怀古诗鉴赏(2015年上课用)精讲_第3页
咏史怀古诗鉴赏(2015年上课用)精讲_第4页
咏史怀古诗鉴赏(2015年上课用)精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08年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学习目标1.提炼咏史怀古诗的情感主旨;2.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常用手法。咏史怀古诗概念: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抒发感慨的诗歌。代表作家:(魏晋)左思(唐)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宋)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辛弃疾等形式标记: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辅以“咏怀”、“怀古”等字样。提炼情感主旨1.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背景介绍】《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接连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深厚怨恨。提炼情感主旨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抒发年华老去、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也表现了作者的旷达之心。提炼情感主旨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背景介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主动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当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事实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不被重用的苦闷和建功立业的渴望。提炼情感主旨4.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难过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背景介绍】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不遗余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此诗写于应召途中。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和怜悯提炼情感主旨5.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照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背景介绍】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所作。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峻。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斗争的成功,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长庆元年(821年)至二年(822年)河北三镇又复原了割据局面。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赞颂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劝诫统治者警醒藩镇割据。提炼情感主旨6.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乏累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精彩的战将在受重创、险绝境的时候,应包羞忍辱、百折不挠。项羽已失去人心,不会有成功的希望。归纳情感主旨借古伤己叹时间易逝、年华老去叹功业未就、壮志未酬、明珠暗投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借古伤今叹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昔盛今衰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关切怜悯百姓疾苦借古讽今指责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荒淫劝诫统治者吸取教训,勿重蹈覆辙理性分析发表独特观点,启迪世人1.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务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可从相像点或从相反方始终找。留意点2.要领悟区分感情看法。或仰慕颂扬、或批判嘲讽、或怜悯怜惜等等。读懂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步骤1.疏通大意,弄清古人古事,2.结合背景,揣摩写作意图;3.推敲词句,领悟情感主旨。迁移运用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释:⑴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很多重要政治主见,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⑵宣室: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本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思想感情?

讽刺了唐朝统治者的昏庸,不顾民生、不任贤才;抒写诗人明珠暗投的感慨。迁移运用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4分)

手法上,都将从前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败加以对比;情感上,都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更、盛衰无常的感慨。3.(07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1)①对比的手法。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特殊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煦如春。其次首今昔(或时间)对比:从前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芜。(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其次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手法对比用典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咏史怀古诗小结内容分类借古伤己借古伤今借古讽今理性反思思想感情大致方向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叹功业未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叹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昔盛今衰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关心同情百姓疾苦批评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荒淫劝诫统治者吸取教训,勿重蹈覆辙发表独特观点,启迪世人主要表现手法对比;用典;借古讽今;借景抒情解读注意点寻找连接点;区分情感态度积累典故知人论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