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辐射育种_第1页
第十三章辐射育种_第2页
第十三章辐射育种_第3页
第十三章辐射育种_第4页
第十三章辐射育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辐射育种演示文稿第一页,共三十九页。(优选)第十三章辐射育种第二页,共三十九页。自然界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遗传重组;染色体数量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第三页,共三十九页。人工诱变的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人工诱变的思路染色体结构变化染色体数量变化基因突变转基因操作第四页,共三十九页。人工诱变的技术措施:辐射诱变化学诱变空间诱变基因工程第五页,共三十九页。辐射诱变

利用物理辐射能源处理植物材料,使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进而从中筛选变异进行品种培育的育种方法。第六页,共三十九页。1.辐射育种的特点提高突变频率,扩大突变谱;能改变品种单一不良性状,而保持其它优良性状不变;增强抗逆性,改进品质;辐射后代分离少,稳定快,育种年限短;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结实性。第七页,共三十九页。2.花卉辐射育种的有利条件观赏植物的多样性;遗传的复杂性;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测试简单;花而不实的材料的改良途径。第八页,共三十九页。3.射线的种类及其特征电磁波辐射粒子辐射γ射线X射线α、ß

射线中子电离射线非电离射线ß

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紫外线、激光第九页,共三十九页。第十页,共三十九页。

射线

射线射线中子

x射线紫外光激光

射线

射线

射线

水泥墙第十一页,共三十九页。3.1射线

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氦原子流。氦原子与空气分子碰撞便丧失能量,因此可以很容易地被一张纸挡住。第十二页,共三十九页。3.2射线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粒子或捕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裂变。粒子流是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流。可以被铝箔或玻璃挡住。中子衰变质子电子反中微子中子质子衰变中子正电子中微子质子类似的还有宇宙射线、中子射线、统称粒子射线。第十三页,共三十九页。ß射线:又称乙种射线。它是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重量很小,在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电离作用较γ射线、X射线强。3.3射线衰变的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又称丙种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很短(10-8—10-11厘米)。穿透力强,射程远、以光速传播。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3.4X射线是由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X射线与γ射线很相似。它的波长比γ射线长,射程略近。穿透力不如γ射线强。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3.5中子:中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流在自然界里并不单独存在,只有在原子核受了外来粒子的轰击而产生核反应,才从原子核里释放出来。3.6紫外线:

是一种穿透力很弱的非电离射线,可以用来处理微生物和植物的花粉粒。第十六页,共三十九页。3.7激光:

能使生物细胞发生共振吸收,导致体内某些分子原子的能态的激发,或原子、分子离子化,进而引起生物体内部的变异。

第十七页,共三十九页。4.辐射的作用理论

4.1电离辐射的物理作用:

光电效应:入射的光量子把它的全部能量转移到一个原子体系的电子上,使电子脱离原子而运动,释放出来的电子统称光电子,光电子能使与其相遇的原子产生电离。hv第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康普顿Compton散射:能量相当高的光子与物质作用时,产生比光电子能量高得多的反冲电子和能量减弱的散射光子。反冲电子在穿过物质时能引起电离,同时散射光子根据本身的能量值也可由于光电吸收或新康普顿散射而与物质相互作用。hv第十九页,共三十九页。电子对的产生:

光子能量大于1.02百万电子伏的硬射线能与原子核相互发生作用,结果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负电子,光子整个消失,这叫电子对的产生。负电子可使介质中的原子电离并消耗其全部能量。正电子存在的时间很短,当其速度近于或等于零时,则和一个负电子结合而转化成光子,这叫光化辐射。hv-e+e第二十页,共三十九页。4.2电离辐射的化学作用:由于活的生物组织含有约75%的水,因此水就成为电离辐射的最丰富的靶分子。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4.3辐射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染色体断裂;基因突变;细胞分裂异常。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九页。5.辐射剂量和剂量单位

5.1辐射剂量: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空气吸收的能量。5.2吸收剂量: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被照射物质中所吸收能量的数值称为吸收剂量。D=E/M(尔格)D–吸收剂量E–被照射物质吸收的能量M–被照射物质的体积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九页。5.3剂量单位:辐射剂量的单位常因不同射线的不同计量方法而不同:伦琴:简称伦或用R符号表示,它是最早应用于测量X射线的剂量单位。拉特:也称组织伦琴,用rad表示。它是对于任何电离辐射的吸收剂量单位,一拉特就是指一克被照射物质吸收了100尔格的能量。积分流量:中子射线的剂量计算,一向以每平方厘米上通过多少个数来确定的,其单位以中子数/厘米2表示。居里:是放射性强度的单位,用Ci或C表示。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九页。5.4剂量率剂量率在辐射育种中很重要,往往用同一剂量处理同一个品种的种子,剂量率不同,辐射效果也不相同。剂量率即单位时间内射线能量的大小。单位以伦/分或伦/小时来表示。P=D/TP—剂量强度D—放射剂量T—照射时间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5.5辐射剂量PXT致死剂量(LD):全部致死的剂量值。半致死剂量(LD50):50%存活时的剂量值。生长指数(GR50):生长量比对照降低50%的剂量值。活力指数剂量(VID50):辐射后种子活力指数比对照下降50%所需的剂量。活力指数VI=SGi

发芽指数Gi=Gt/Dt

S–

根长或苗高;Gt–

第7天的发芽数;Dt–

达到指定发芽数的日数。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6.辐射材料的选择选择材料的原则综合性状好,个别性状有待改善;杂合子材料;易产生不定芽;对辐射较为敏感的材料。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九页。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科、属、种的敏感差异;品种间敏感差异;不同发育阶段差异;不同组织器官差异。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九页。影响植物材料敏感性的因素:氧:如果使种子或植物在完全无氧的空气中受照射,则诱变效率可以提高,而染色体损伤相对减少。如希望产生较多的染色体畸变,最好在有氧的条件下处理。含水量:在种子辐射处理时,欲得到较高的诱变率,可将种子含水量调到1.3——1.4%左右;如希望得到较高的染色体畸变率,则可钭种子含水量降低水平。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九页。温度:在种子受照射后,对种子进行处理,即在75℃或85℃处理15分钟,此种处理称“热击”,可以降低照射后在有氧条件下吸水所产生的敏感性。核体积(包括植物的多倍性):辐射敏感性与“间期”染色体体积之间呈负相关,即“间期”染色体体积愈大,辐射敏感性愈小,否则相反;辐射敏感性亦与DNA含量成负相关,即DNA含量越多,辐射敏感性越差,所以多倍体植物比较辐射。

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7.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

辐射处理分外照射内照射两种形式。外照射:是指被照射的种子、球茎、鳞茎、块茎、插穗、花粉、植株等所受的辐射来自外部的某一辐射源。目前外照常用的是X射线,ß射线、快中子或热中子。外照方法简便安全,可大量处理,所以广为采用。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九页。外照射处理植物的部位和方法:①种子照射种子的方法有处理干种子、湿种子、萌动种子三种。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处理干种子。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九页。处理干种子的优点是:能处理大量种子;操作方便;便于运输和贮藏;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经过辐射处理过的种子,没有污染和散射的问题。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九页。②无性繁殖器官许多园林植物是用无性繁殖的,而且有部分园林植物从来不结种子,只依靠无性繁殖的.

诱变育种是对这类材料进行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在诱变育种中只要得到好的突变体,就可直接繁殖利用。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九页。③花粉照射花粉与照射种子相比,其优点是很少产生嵌合体,即花粉一旦发生突变,其授精卵便成为异质结合予,将来发育为异质结合的植株,通过自交,其后代可以分离出来许多突变体。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九页。④子房射线对卵细胞影响较大,相引起后代较大的变异,它不仅引起卵细胞突变,亦可影响受精作有时可诱发孤雌生殖。第三十六页,共三十九页。内照射:

是指辐射源被引进到受照射的植物体的内部。照射源:32P、36S、14C等放射性元素的化合物。照射方法:浸泡种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