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初步设计_第1页
泵站初步设计_第2页
泵站初步设计_第3页
泵站初步设计_第4页
泵站初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11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修订本)xxx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甲级设计证书编号:xxxxxxxxxxx二○xx年十二月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修订本)批准:核定:项目负责人:xxx专业审查人:xxx主要参加人员:xxxxxx二0xx年十二月

目录TOC\o"1-2"\h\z\u1综合说明 11.1绪言 11.2水文气象 51.3工程地质 51.4工程任务及规模 61.5工程设计 61.6水力机械、电工及金属结构 71.7消防 81.8工程施工 81.9环境保护 81.10水土保持 91.11劳动安全与卫生 91.12节能设计 91.13工程管理 91.14工程投资概算 91.15工程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 101.16工程综合评价与特性 102水文 172.1自然地理概况 172.2水系及河流 172.3气象、水文 182.4雨量计算 182.5流量计算 202.6泵站特征水位 232.7泵站施工期围堰挡水水位 293工程地质 313.1工程勘察概述 313.2区域地质概况 313.3地层结构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24工程任务和规模 744.1工程任务 744.2工程现状、存在问题及鉴定结论 754.3工程建设必要性 894.4工程标准 904.5规模确定 914.6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915工程布置与建筑物 935.1设计依据及基本资料 935.2xx站 975.3胜利站 1135.4街集站 1165.5代沟站 1215.6毛墩站 1245.7杨庄站 1276水力机械、电工及金属结构 1326.1水力机械 1326.2电工 1616.3金属结构设计 1887消防设计 1967.1工程概况及特征 1967.2消防设计依据和原则 1967.3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1967.4工程消防设计 1967.5主要消防设施 1978工程管理 1988.1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 1988.2管理职责 1988.3管理范围 1998.4管理人员 1998.5管理设施 1998.5管理设施建设 2009施工组织设计 2019.1施工条件 2019.2施工导截流 2019.3主体工程施工 2039.4施工交通及施工布置 2059.5施工进度计划 20610工程占地与移民安置 20710.1工程占地 20710.2实物指标调查 20710.3临时占地复耕规划 20910.4投资概算 20911环境保护设计 21211.1综合评价 21211.2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1211.3施工期环境保护 21311.4施工期环境监测 21611.5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21712水土保持设计 21912.1编制依据及标准 21912.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21912.3水土流失预测 22012.4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22212.5水土保持概算 22313劳动安全与卫生 22413.1编制依据 22413.2工程概况 22413.3劳动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22414节能设计 22614.1节能设计依据 22614.2节能措施 22614.3节能评价 22815工程投资概算 22915.1工程概况 22915.2编制依据 22915.3工程单价编制 23015.4主体工程概算编制 23115.5其他 23215.6编制结果 23216工程经济评价 23416.1费用计算 23416.2工程效益计算 23516.3工程经济评价 23716.4财务分析 23717工程招标 23917.1招标基本情况 23917.2招标初步方案 24018附件 242附件一: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投资概算 242附件二: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图册(另册) 2421综合说明1.1绪言1.1.1工程概况xx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徐州与连云港之间,北与山东省郯城县接壤,东接东海县和沭阳县,西临邳州市,南至骆马湖与宿迁宿豫县为邻,地处东经117º59′~118º39′,北纬34º06′~34º26′,东西最大跨度62.9km,南北最大距离41km。xx市处于欧亚大陆桥陇兰经济带东部,被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列入2000年全国建设重点的中小城市,是江苏省东陇海沿线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陇海铁路、徐海一级公路、京沪高速G2、霍连高速G30均在区内交汇,周围有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枣庄、临沂等大中城市,距离在60~160km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为xx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xx市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境内山丘、平原、圩区洼地约各占三分之一,除马陵山和踢球山在中部隆起外,全市地势一般走向为北高南低,起伏变化平缓。境内流域性河湖有沭河、沂河、xx河、中运河、骆马湖,俗称“四河一湖”;区域性河道有老沂河、浪青河、xx、新墨河、臧圩河、黄墩河、大沙河、淋头河、白马河、新开河、泥墩沟等17条。xx排灌区西邻沂河,东依沭河,地面由北向南倾斜,地面高程在30.0~21.5m之间,行政分属xx市瓦窑镇、北沟镇、合沟镇、港头镇、新安镇等乡镇。区域两面环水,中间有xx、新墨河南北贯穿。在骆马湖建成蓄水后,抬高行洪水位,沿河地区减少丧失自排机会,往往因洪至涝;降雨量年际分布不均,季节分布不平衡导致东北部xx上游及沭河塔山闸上高亢地区规律性缺水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排区排涝、灌溉泵站的改造建设显得尤为重要。xx泵站由xx站、胜利站、街集站、代沟站、毛墩站、杨庄站等6座站组成,总装机69台套,装机功率5950kW,设计灌排流量53.1m3/s。主要承担xx排灌区内37.5Km2的排涝和36万亩的灌溉任务。xx泵站现状装机情况统计见表1:表1.1xx泵站现状情况统计表序号泵站名称工程级别站数装机台数功率(kW)流量(m3/s)泵型机型建站年份1xx站1172550251974其中:南站1314301326HB-40Y355L-12-1101974北站411201236ZLB-2.8-6.7JSL-14-12-28019882胜利站191035520Sh-28JS-116-619713街集站111605620HB-40J-82-4-55JO2-91-4-5519604代沟站1116056.120HB-40Y250M-4-5519605毛墩站112660620HB-40Y250M-4-5519596杨庄站194955.020ZLB-70/20HB-40JO2-91-6-55/JO2-91-419601967合计669595053.1经水利部重新核定,最终同意xx泵站群中xx站、胜利站、街集站、代沟站、毛墩站、杨庄站等6座站纳入本期全国大型泵站改造规划中,设计排灌流量53.1m3/s,包括灌溉泵站xx站25m3/s、胜利站5m3/s、街集站6m3/s;排涝泵站代沟站6.1m3/s,毛墩站为6m3/s,杨庄站为5.0m3/s。各站的基本现状如下:(1)xx站位于xx市瓦窑镇境内新戴运河两侧,装机17台,装机功率2550kW,设计流量25.0m3/s,设计扬程7.0m。其中南站安装26HB-40型混流泵13台配Y355L1-12型110kW电动机,建于1974年,1995年对混流泵房进行了改造,更新了水泵;北站安装36ZLB2.8-6.7型轴流泵4台配JSL-14-12型280kW电动机,建于1988年,1990年投运。(2)胜利站位于xx市北沟镇官庄村,建于1971年。安装20Sh-28A型水泵9台配JS-116-6型115kW电动机,装机功率1035kW,设计流量5.0m3/s,设计扬程13.5m。1980年更新4台机组;1981年更新5台机组;1997年更换3台机的出水管道。(3)毛墩站建于1959年,1972年更新水泵,1987年更换电动机和双回路进线。现安装20HB-40水泵12台配Y250M-4型55kW电动机,装机功率660kW,设计流量6.0m3/s,设计扬程5.9m。该站1999年更换一台S9系列变压器.;2007年更换了低压开关柜。(4)代沟站建于1960年,1988年和1991年对部分机电设备进行了更新。现安装20HB-40型6台配Y-250M-4型55kW电动机、丰产50型混流泵5台配Y-250M-4型55kW电动机,共11台,装机功率605kW,设计流量6.1m3/s,设计扬程4.3m。该站1988年更新水泵6台、电动机6台、S7-系列变压器1台、QJ系列补偿器11台;1991年更新电动机5台。(5)街集站位于瓦窑镇境内,建于1960年。安装20HB-40型混流泵11台配JO2-91-4型55kW和J-82-4-55型55kW电动机,装机功率605kW,设计流量为6.0m3/s,设计扬程5.0m。1980年曾更新电动机6台。(6)杨庄站位于xx市合沟镇杨庄村,建于1960年,1967年扩建轴流泵。现安装20HB-40型混流泵4台配JO2-91-4型55kW电动机、20ZLB-70轴流泵5台配JO2-91-6型55kW电动机,共9台,装机功率495kW,设计流量为5.0m3/s,设计扬程4.0m。2003年更新了1台变压器。xx站、胜利站、街集站、代沟站、毛墩站、杨庄站均损坏严重,技术状态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能满足抗震安全和安全运行的要求。根据《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316-2004),已评定xx站轴流泵房建筑物为三类,机电设备、金属结构为四类,综合评定为四类;其余泵站建筑物、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安全类别均为四类,综合评定为四类。为了从根本上改变xxx灌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连年受灾的现状,提高该区域农业生产水平,对灌区内的排灌站进行更新改造势在必行。1.1.2编制过程受xx市水利局委托,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xx年3月6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水利厅在宁主持召开了《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形成《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我公司根据审查意见对可研报告进行修改,编制《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上报审批。20xx年8月江苏省发改委和江苏省水利厅以苏发改农经发[20xx]1143号文《关于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批准同意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实施。xx市水利局组织工程设计招投标工作,经评审及谈判,确定由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设计中标单位,并签订工程设计合同。我公司根据设计合同及可研批复文件进行初步设计,编制《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上报审查。20xx年11月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对《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咨询,形成《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初步咨询意见》(20xx年11月),我公司根据初步咨询意见对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修改,编制《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修订本)》上报审批。1.1.3编制依据1.1.4.1高程系统本工程高程系统采用废黄河高程系统。1.1.4.2、设计依据文件(1)《江苏省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规划》(江苏省水利厅);(2)《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意见(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中心,20xx年5月);(3)《江苏省徐州市xx泵站安全鉴定报告书》(2009年12月);(4)《江苏省徐州市xx泵站安全鉴定报告复核结论》(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2011年5月)(5)《关于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苏发改农经发[20xx]1143号)(6)《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勘察设计投标文件及勘察设计合同》1.1.4.3设计依据的规程、规范和规定(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T5020-2007);(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平原、滨海部分)(SL252-2000);(3)《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5)《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08);(6)《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539-2011);(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11)《水利工程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J705-81);(12)《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13)《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SL41-2011);(14)《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2007);(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6)《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8)《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范》(GB50055-93)(1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L214-98)等。1.2水文气象xxx泵站工程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19.8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46.3mm,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降水主要发生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因受季风影响,风力最大为8级,最大风速为17.1m/s,冬季最大冻土深度为28cm,积雪厚度为15cm左右。多年平均气温为140C,最高气温40.30C。75%灌溉保证率条件下灌溉模数为=0.95m3/s/万亩,取1.0m3/s/万亩。设计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排涝模数采取《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附录C(C.0.2-4)公式计算。各排涝泵站排涝模数0.5m3/s/km2.。1.3工程地质拟建xx泵站工程场地位于沂沭泗河冲洪积平原区南部,徐州市xx市境内,该工程包括6座泵站,分别为xx泵站、胜利泵站、街集泵站、戴沟泵站、杨庄泵站、毛墩泵站,拟在原址扩建,分别位于新戴村西、向阳村西侧、刘阳庄北侧、南毛墩西南侧、戴沟村北侧和支庄北侧。该工程位置地形开阔、地势低平,湖底高程18.0~21.0m,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年平均水位21.5m,平均水深3.4m,西堤及其相邻的老沂河左右堤、xx河右堤堤顶高程27.5m~29.8m,堤内地面标高20.6~23.9m。各建筑场地属近入湖口段河流冲洪积及湖洼沉积型地貌单元,表层及其浅部以壤土、粘土、淤泥质土沉积为主,次为砂壤土、粉细砂土,下部为上更新统粘性土和砂性土。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区》的规定,xx泵站工程所处场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20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1.4工程任务及规模通过对xx泵站的改造,恢复或提高排灌区域内各排灌站的排灌能力,使其达到规划要求,从而确保该地区的排涝和农田灌溉,使泵站机组和进、出水建筑物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改善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丰产丰收创造有利条件。xx泵站更新改造所涉及的各站排灌规模原则上保持与原流量规模相当。表1.2xx泵站各站规模表站名排涝面积(km2)灌溉面积(万亩)原设计流量(m3/s)新计算流量(m3/s)设计采用流量(m3/s)备注xx站25252525胜利站555.05街集站6666代沟站136.16.56.1毛墩站1467.06杨庄站10.555.255合计53.153.1沿xx河排涝区内除本次改造代沟站、毛墩站、杨庄站外,还有多座小泵站,由于不满足改造泵站流量要求,未列入本次泵改计划。代沟站、毛墩站、杨庄站按照原设计流量改建满足该地区5年一遇排涝标准要求。1.5工程设计本次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拟拆除重建泵站6座,分别为xx站、胜利站、街集站、代沟站、毛墩站、杨庄站。xx站设计流量25m3/s,采用堤后式布置,块基型结构。泵房内安装5台1400ZLB5.5-7.5型轴流泵,水泵叶轮直径1200mm,单机流量5m3/s,配套电机功率560KW,总装机容量2800KW。出口挡洪涵洞拆除重建。胜利站设计流量5m3/s,采用堤身式布置,块基型结构。泵房内安装6台KQSN600-M27型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出水口径为600mm,转速990rpm,单机流量0.84m3/s,配套电机功率200KW,总装机容量1200KW。街集站设计流量6m3/s,采用堤后式布置,块基型结构。泵房内安装6台650HW-7型混流泵,单机流量1.04m3/s,配套电机功率110KW,总装机容量660KW。代沟站设计流量6.1m3/s,采用堤后式布置,块基型结构。泵房内安装6台650HW-5型混流泵,单机流量1.08m3/s,配套电机功率90KW,总装机容量540KW。毛墩站设计流量6m3/s,采用堤后式布置,块基型结构。泵房内安装6台650HW-7型混流泵,单机流量1.01m3/s,配套电机功率90KW,总装机容量540KW。杨庄站设计流量5m3/s,采用堤后式布置,块基型结构。泵房内安装3台800ZLB-70型轴流泵,水泵叶轮直径750mm,单机流量1.8m3/s,配套电机功率180KW,总装机容量540KW。1.6水力机械、电工及金属结构1.6.1水力机械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共6座排灌站,涉及所有排灌站,本次更新改造工程的水力机械包括6座灌排泵站的水泵机组及辅助设备。根据更新改造的技术参数,考虑工程运用的具体情况,选择水泵机组时,设计工况点尽可能处于机组高效区运行,同时保证在最大扬程和最小扬程工况下机组能稳定运行。根据各泵站的流量、水位和扬程的要求,结合泵站布置的具体情况,考虑工程投资、管理水平、运行费用、设计流量等因素综合,确定各排灌站的水泵型号、台数、单机流量和配套功率。见表1-1表1-3xx各泵站主水泵选型汇总表泵站名称设计流量(m3/s)设计净扬程(m)装机台数单机设计流量(m3/s)水泵型号电机功率(kW)转速(rpm)备注xx256.355.01400ZLB5.5-7.5560375立式胜利站512.5560.84KQSN600-M27200990卧式街集站66.2561.0650HW-7110485卧式代沟站6.12.5361.02650HW-590450卧式毛墩站63.6161.0650HW-7(削叶轮方案)90450卧式杨庄站54.9631.67800ZLB-70180580立式1.6.2电工江苏省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共有排灌站6座。其中大多数已经年久失修,机械设备老化,损坏严重,变压器、配电柜、电动机等电器设备都是超期工作,且属淘汰型,发生故障时配件无法更换,严重影响运行安全。本次更新改造中对泵站电气设备以及电缆予以更换。1.6.3金属结构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涉及的主闸门采用平板焊接钢闸门,检修闸门采用平板焊接钢闸门,钢闸门采用喷锌防腐。启闭机选用定型通用产品,以便于维修和管理。闸门埋件采用型钢和钢板焊接,外露表面喷锌防腐。拦污栅采用型钢和板条焊接,喷锌防腐。1.7消防xx泵站更新改造后,排灌区位于xx市周边区域,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xx站设置消防系统,其它泵站设置干式灭火器。1.8工程施工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在原站址上进行,交通便利;建筑物工程施工场地比较开阔,有利于场地布置,施工临时设施可充分利用现有排灌站管理区,施工条件较好。工程建设总工期为24月,计划20xx年12月开工,20xx年12月底完成,大体上分四个阶段: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1.9环境保护本工程各排灌站均为在原址拆除重建或加固改造,各排灌站的功能、调度运用的原则基本与原泵站相同,因此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甚微。施工期内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施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对于施工后留下的裸露取土区和弃渣区,采用植被覆盖等措施进行水土保持,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1.10水土保持在工程建设期间,因挖河、拆建站、涵等将改变原地貌、破坏植被、形成裸露地表,产生水土流失。根据项目主体工程设计及所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以水土流失预测成果为依据,结合工程特点,合理配置各防治区的水土保持措施。1.11劳动安全与卫生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在日常管理运行及维护检修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防火防爆、防机械伤害等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并对上岗工人组织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防患未然。1.12节能设计对水利工程进行节能设计,在减少能量资源使用量,减少能源危机,扩大能源容量空间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加强节能工作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加强工程项目的设计评估以及审查工作是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合理利用能源、提高利用效率,杜绝能源浪费,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工程节能设计本着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水泵选用半调节式叶片,加大水泵进出水管直径,降低流速,减少水损;电机、变压器选用节能产品;建筑节能依据国家合理用能标准和有关节能设计规范进行。1.13工程管理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所涉及的6座站,除xx站外其它5座皆由乡镇政府自行管理。待x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后,实行排灌区统一和行政区划分级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设xxx泵站泵站管理处,统一管理xx泵站。1.14工程投资概算本工程要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开挖土方16.6万m3;回填土方10.73万m3;砌石313m3;砂石垫层814m3;现浇砼及钢筋砼23785m3;钢结构96t;更换主机泵32台套。主要材料用量:P32.5水泥1739t;P42.5水泥7291t;钢筋1315.3t;柴汽油312t;电力58.4万度;黄砂1.59万t;碎石2.95万t,块石1071t。工程概算静态总投资8505.78万元。其中工程部分8293.9万元,工程占地及移民安置168.3万元,水土保持工程13.09万元,环境监测及保护30.49万元。1.15工程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xx泵站更新改造后,将极大地改善xx市周边地区的生产条件,改善农田作物生长环境,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将改变xx泵站长期以来高耗能低出力的局面,减小损耗,提高效益,同时xx泵站更新改造后,消除了安全隐患,改变了排灌区内各排灌站带病、带险运行的现状,方便了管理,提高了安全运行保证,从而提高了泵站的工程效益。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要求,编制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详见《xx泵站治理工程投资概算表》。概算结果,xx泵站治理工程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20.81,经济净现值(ENPV)为1.08亿元,效益费用比(EBCR)为1.45。本项目在国民经济上合理的和可行的。1.16工程综合评价与特性

表1.3xx泵站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xx站1灌溉设计流量m3/s252特征水位设计水位(进水池/出水池)m21.2/27.5最高水位m23.1/27.5最低水位m20.3/27.0平均水位m21.8/27.5三十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m27.78/26.529.12(出口挡洪闸20年一遇)3泵房结构结构型式下部为块基型,上部为排架结构地基特性及处理方案主泵房持力层为含砂粘土层上主泵房尺寸(长×宽×高)m20×25.8×12.9进出水流道型式肘型流道进水、钢管出水断流方式对开拍门站身底板顶高程m16.64泵站机组特性机组台数台套5水泵型号1400ZLB5.5-7.5电动机型号异步电机YL630-16-5605清污机扇53.8×9总净宽(孔数×单孔净宽)孔×m5×3.8m6挡洪涵洞闸孔数孔3闸门宽×高3×4平面钢闸门启闭机QPQ2×100KN卷扬式启闭机7输变电工程输电线路长度KM主变所变站变S11-4000/35/10SC10-160/35/0.4SC10-250/10/0.48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

表1.3xx泵站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胜利站1灌溉设计流量m3/s52特征水位设计水位(进水池/出水池)m25.95/38.5最高水位m26.92/38.5最低水位m25.0/38.0二十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m29.5/38.53泵房结构结构型式下部为块基型,上部为排架结构地基特性及处理方案主泵房持力层为岩石主泵房尺寸(长×宽×高)m6.75×18.5×16.0进出水流道型式钢管进水、钢管出水断流方式拍门站身底板顶高程m24.504泵站机组特性机组台数台套6水泵型号KQSN600-M27电动机型号200KW5清污机扇总净宽(孔数×单孔净宽)孔×m7输变电工程输电线路长度KM0.510KV线路主变站变SCB10-1600/10/0.4SC10-50/10/0.48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

表1.3xx泵站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街集站1灌溉设计流量m3/s62特征水位设计水位(进水池/出水池)m21.25/27.5最高水位m23.15/27.5最低水位m20.4/27.0二十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m25.0/27.5挡洪涵洞27.55m3泵房结构结构型式下部为块基型,上部为排架结构地基特性及处理方案主泵房持力层为含砂礓粘土主泵房尺寸(长×宽×高)m6×32.8×5.3进出水流道型式钢管进水、钢管出水断流方式拍门站身底板顶高程m22.34泵站机组特性机组台数台套6水泵型号HW650-7电动机型号110KW5清污机扇总净宽(孔数×单孔净宽)孔×m6输变电工程输电线路长度KM主变站变SCB10-1000/10/0.4SC10-50/10/0.47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

表1.3xx泵站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代沟站1排涝设计流量m3/s6.12特征水位设计水位(进水池/出水池)m22.0/24.53最高水位m23.0/26.58最低水位m21.0/23.7二十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m23.0/26.63泵房结构结构型式下部为块基型,上部为排架结构地基特性及处理方案主泵房持力层为含砂礓粘土主泵房尺寸(长×宽×高)m6×32.8×2.6进出水流道型式钢管进水、钢管出水断流方式拍门站身底板顶高程m22.54泵站机组特性机组台数台套6水泵型号HW650-5电动机型号90KW5清污机扇总净宽(孔数×单孔净宽)孔×m6输变电工程输电线路长度KM主变站变SCB10-800/10/0.4SC10-50/10/0.47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

表1.3xx泵站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毛墩站1排涝设计流量m3/s6.02特征水位设计水位(进水池/出水池)m22.5/26.11最高水位m24.0/28.2最低水位m22.0/24.6二十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m24.0/28.23泵房结构结构型式下部为块基型,上部为排架结构地基特性及处理方案主泵房持力层为含砂礓粘土主泵房尺寸(长×宽×高)m6×32.85×2.6进出水流道型式钢管进水、钢管出水断流方式拍门站身底板顶高程m23.74泵站机组特性机组台数台套6水泵型号HW650-7(削叶轮方案)电动机型号90KW5清污机扇总净宽(孔数×单孔净宽)孔×m6挡洪涵洞闸孔数孔1闸门宽×高2.5×3平面钢闸门启闭机QLW100KN螺杆式启闭机7输变电工程输电线路长度KM主变站变SCB10-800/10/0.4SC10-50/10/0.48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表1.3xx泵站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杨庄站1排涝设计流量m3/s5.02特征水位设计水位(进水池/出水池)m23.5/28.46最高水位m24.3/30.62最低水位m23.0/25.6二十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m24.5/30.83泵房结构结构型式下部为块基型,上部为排架结构地基特性及处理方案主泵房持力层为含砂礓粘土主泵房尺寸(长×宽×高)m7×11.1×5.1进出水流道型式钢管进水、钢管出水断流方式拍门站身底板顶高程m21.04泵站机组特性机组台数台套3水泵型号800ZLB-70电动机型号180KW5拦污栅扇3总净宽(孔数×单孔净宽)孔×m2.5*46挡洪涵洞闸孔数孔1闸门宽×高2.5×3平面钢闸门启闭机QLW100KN螺杆式启闭机7输变电工程输电线路长度KM主变站变SCB10-800/10/0.4SC10-50/10/0.48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2水文2.1自然地理概况xx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徐州与连云港之间。西与邳州市为邻,东与东海县毗邻,南接宿迁市,北界山东省。xx市处于欧亚大陆桥陇兰经济带东部,被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列入2000年全国建设重点的中小城市,是江苏省东陇海沿线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陇海铁路、徐海一级公路、京沪高速G2、霍连高速G30均在区内交汇,周围有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枣庄、临沂等大中城市,距离在60~160km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为xx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xx市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大豆、花生、和蔬菜,另外还有板栗、油桃等经济林果。xx泵站位于江苏省xx市中部,由xx站、胜利站、毛墩站、代沟站、街集站、杨庄站等6座站组成,共装机69台,总装机功率5950kW,设计流量53.1m3/s,同属xxx排灌区,由xxx北站管理所统一管理。xx泵站排灌区西邻沂河,东依沭河,地面由北向南倾斜,地面高程在24.0~21.5m之间,行政分属xx市瓦窑镇、北沟镇、合沟镇、港头四乡镇。区域三面环水,中间有xx南北贯穿,常年处在骆马湖、及沂河高水位之下。2.2水系及河流xx泵站位于沂沭泗水系,涉及的河流有沂河、新戴运河、沭河、黄墩河。沂河发源于山东沂蒙山区,经山东省的沂源、沂水、沂南、临沂、郯城,自北向南在邳州市齐村西进入江苏省境内,在xx市苗圩附近入骆马湖,全长333km,控制流域面积11820km2,其中江苏境内长度45.5km,流域面积1048km2。沂河沿线50年一遇防洪主要控制点水位为:省界37.86m,港上36.17m,华沂漫水闸31.15m,铁路桥29.70m,堰头26.47m,苗圩25.26m(江苏省防洪规划)。新戴运河是xx市为从骆马湖引水而开挖的一条河道,其引河在棋盘境内,然后经港头、瓦窑至马港船闸,长度24.0km。新戴运河因在取水口没有建控制性的建筑物,故受到沂河的倒灌影响,它既是沿岸的灌溉水源,也是沿岸80km2涝水排入的河道。新戴运河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位为26.5(沂河入口)~27.6m(马港船闸),堤顶高程28.0~29.2m。南由人民胜利堰闸控制南下至口头入xx河。沂河沿线50年一遇防洪主要控制点水位为:省界32.61m,新安镇桥30.01m,塔山闸上28.15m,王庄闸上21.25m,xx河入口16.58m(口头)(江苏省防洪规划)。黄墩河发源于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区,向南流至省界,入xx市始称黄墩河,经陇海铁路、205国道、霍连高速公路于塔山闸北入总沭河,全长21km,流域面积117km2。xx市境内12.84km,流域面积83km2,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位为28.09~29.93m,堤顶高程29.51~31.43m。2.3气象、水文xx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4℃,年极端最高气温39.9°,年极端最低气温-22.4°。区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19.8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46.3mm,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降水主要发生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因受季风影响,常年主导风向东北偏东,风力最大为8级,最大风速为17.1m/s,冬季最大冻土深度为28cm,积雪厚度为15cm左右。2.4雨量计算2.4.1灌溉及排涝标准根据《江苏省防洪规划》及泵站设计规范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泵站设计排涝标准5年一遇,灌溉保证率75%。2.4.2设计暴雨计算设计暴雨计算采用资料为《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1984年)和《江苏省暴雨参数图集》(2005年)中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参数。暴雨计算成果如表2-1:表2-1不同频率3日点暴雨计算表项目2%3.33%5%多年平均最大三日暴雨均值(mm)145145145模比系数Kp2.582.262.1设计点暴雨(mm)374.1327.7304.52.4.3面净雨量面净雨量的计算采用《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提供的计算方法,用土壤前期影响雨量Pa作为参数,建立P+Pa~R的相关关系,相关曲线采用了不通过原点的双曲数学模型,曲线上方以45。线为渐进线,参数Cp为相关曲线在(P+Pa)轴上交点的坐标,参数(Ci+Cp)为相关线的渐进线在(P+Pa)轴上的截距,计算公式为:R=[(P+Pa-Cp)3+Ci3](1/3)-Ci式中,P为面平均次雨量(mm);Pa为前期雨量(mm);R为净雨量(mm);Ci、Cp为降雨径流相关曲线的参数。邳苍平原区Ci=110mm,Cp=15mm净雨量计算采用《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1984年)中“苏北旱地次降雨径流关系曲线”的邳苍平原区线。各河道不同频率面净雨量见表2-2、2-3、2-4。表2-2新戴运河面净雨量计算表地点项目2%3.33%5%xx站街集站流域面积(km2)10点净雨(mm)313.1267.6244.8点面折算系数0.999面净雨(mm)313.0267.3244.6沂河流域面积(km2)80点净雨(mm)313.1267.6244.8点面折算系数0.999面净雨(mm)313.0267.3244.6

表2-3黄墩河面净雨量计算表地点项目2%3.33%5%胜利站(徐海公路)流域面积(km2)55.39点净雨(mm)313.1267.6244.8点面折算系数0.999面净雨(mm)313.0267.3244.6沭河流域面积(km2)117点净雨(mm)313.1267.6244.8点面折算系数0.998面净雨(mm)312.5267.1244.32.5流量计算流量计算采用总入流槽蓄法,对流量峰值进行24小时削峰得采用流量。2.5.1新戴运河流量计算表2-4新戴运河流量计算表地点Mm2%3.33%5%Qm(m3/s)Q(m3/s)Qm(m3/s)Q(m3/s)Qm(m3/s)Q(m3/s)xx站、街集站0.01650.130.042.825.739.223.5沂河0.011275.4165.3235.2141.1215.3129.12.5.2黄墩河流量计算表2-5黄墩河流量计算表地点Mm2%3.33%5%Qm(m3/s)Q(m3/s)Qm(m3/s)Q(m3/s)Qm(m3/s)Q(m3/s)胜利站(徐海公路)0.0125216.7130.0185.1111.0169.4101.6沭河0.009329.1197.4281.5168.9257.2154.32.5.3泵站流量计算2.5.3.1灌溉模数计算灌溉泵站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灌溉模数计算如下:根据灌区灌水率计算表2—6,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3.1.7的规定,全年各次灌水率大小比较均匀,以累计30天以上最大灌水率为设计灌水率,短期峰值不应大于设计灌水率的120%。水稻设计净灌水率q净=0.57m3/s/万亩,旱作物设计净灌水率q净=0.49m3/s/万亩。由于灌区内水旱田均有,水旱比例为1:1.68计算加权平均值q净=(1×0.57+1.68×0.49)/2.68=0.52m3/s/万亩,考虑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55,则灌溉模数为=0.95m3/s/万亩,取1.0m3/s/万亩。表2-6灌区主要农作物(P=75%)灌水率计算表作物种植比例(%)灌水次数灌水定额(m3/亩〉灌水时间(日/月)时间(天)灌水率(m3/s/万亩)始终中间日小麦5712516/1219/1217/1240.4922511/314/312/340.4932510/413/411/440.494251/54/52/540.49水稻341809/621/615/6130.7622322/623/620.54323.524/626/620.55423.527/628/620.555154/75/720.35621.511/713/75/730.3971818/719/720.43821.531/72/81/830.399187/88/88/820.43102512/813/820.59113615/817/816/830.57123618/821/819/830.57135022/824/823/830.7914372/93/920.8715286/97/920.66162812/913/920.66棉花6127.58/58/58/510.23227.520/620/620/610.23327.55/75/75/710.23427.524/824/824/810.23玉米9121.912/613/620.14221.98/79/720.14321.97/88/820.142.5.3.2排涝模数计算设计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排涝模数采取《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附录C(C.0.2-4)公式计算。各排涝泵站排涝模数计算成果见表2-7。qj=(PA-h1Aw-h2A2-h3A3-EwA1-FAW)/3.6TtAqj—排涝模数(m3/s/km2);P—设计暴雨(mm);A—排水区总面积(km2);h1—水田滞蓄水深(mm);Aw—水田面积(km2);H2—河网、沟塘滞蓄水深(mm);A2—河网、沟塘水面面积(km2);H3—旱地及非耕地的初损与稳渗量(mm);A3—旱地及非耕地面积(km2);Ew—历时为T的水面蒸发量(mm);A1—河网、沟塘及水田水面面积(km2);F--历时为T的水田渗漏量(mm);t—水泵在1天内运转时间(h);T—排涝历时(d)。表2-7排涝泵站排涝模数计算表参数毛墩站代沟站杨庄站P160.8160.8160.8A141310.5h1808080Aw4.764.423.57H2110011001100A20.70.650.53H3959595A38.688.066.51E121212A15.465.074.1F222t888T111计算qj0.4970.4980.48取用qj0.50.50.5表2-8泵站流量计算表站名排涝面积(km2)灌溉面积(万亩)原设计流量(m3/s)新计算流量(m3/s)设计采用流量(m3/s)xx站25252525胜利站555.05街集站6666代沟站136.16.56.1毛墩站1467.06杨庄站10.555.255沿xx河排涝区内除本次改造代沟站、毛墩站、杨庄站外,还有多座小泵站,由于不满足泵站流量要求,未列入本次泵改计划。代沟站、毛墩站、杨庄站按照原设计流量改建满足该地区5年一遇排涝标准要求。2.6泵站特征水位2.6.1xx站特征水位2.6.1.1防洪水位xx站为中型灌溉泵站,采用堤后式布置,站身布置在xx堤防上,直接挡下游xx洪水,开敞式出水池与新墨河相连,出口处设挡洪涵洞。根据《江苏省防洪规划报告》(2011年)要求。新墨河、xx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对照《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xx泵站设计流量25m3/s,为中型灌溉泵站,进水池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出水池最高水位采用河道防洪水位或最大流量对应水位。综合考虑现有堤防防洪标准、《江苏省防洪规划报告》(以下简称《防洪规划》)、《泵站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泵站防洪标准确定为30年一遇设计。根据xx30年一遇流量、入沂河处50年一遇水位26.5m推算至站下洪水位27.78m,站上根据新墨河20年一遇流量推算至涵洞出口处洪水位29.12m(河道糙率:河槽0.0225,滩面0.033),考虑新墨河已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完成,堤顶超高1.5m,故该处涵洞顶高程30.60m。至于校核防洪水位,由于设计防洪水位按xx30年一遇洪水配沂河50年一遇洪水位组合计算,标准较高,参照《泵站设计规范》“平原、滨海区的泵站,校核防洪水位可视具体情况和需要研究确定”的要求,该站校核防洪标准不作要求。2.6.1.2泵站运行特征水位(1)设计运行水位站下按南水北调二期工程骆马湖最低北调限制水位21.7m通过xx送水至xx站下为21.4m;xx站送水沿xx经入沭闸进入塔山闸上沭河,供沿线灌溉。塔山闸汛限水位26.5m,非汛期控制水位27.5m,常水位27.0m,站上水位采用塔山闸常水位27.0m推算至站上新墨河挡洪涵洞处新墨河水位27.25m。(2)最高运行水位站下按骆马湖最高蓄水位23.5m送水至xx站为23.30m;站上水位采用塔山闸常水位27.0m推算至站上新墨河挡洪涵洞处新墨河水位27.25m。(3)最低运行水位站下采用骆马湖死水位20.5m,站上水位采用塔山闸常水位26.5m推算至站上新墨河挡洪涵洞处新墨河水位26.8m。(4)平均运行水位站下按沂河苗圩站多年实测日平均运行水位22.26m,送水至xx站为22.0m,站上水位采用塔山闸常水位27.0m推算至站上新墨河挡洪涵洞处新墨河水位27.25m。2.6.1.3泵站特征水位表项目站下河道(m)站上河道道(m)备注运行水位设计21.427.25站下水位对应骆马湖水位21.7m,站上为新墨河设计水位。平均22.027.25站下为实际运行水位均值.最高23.3027.25站下水位对应骆马湖水位23.5m。最低20.526.8站下水位对应骆马湖死水位净扬程设计5.85站上设计-站下设计平均5.25站上平均-站下平均最高6.75站上最高-站下最低最低3.5站上最低-站下最高防洪27.78站下进水池30年一遇(骆马湖25.0m,堰头26.5m)26.5站上出水侧低水位注:站下为进水侧,运行水位为进出水河道水位。2.6.1.4泵站出口挡洪涵洞水位表项目站上渠道(m)新墨河侧(m)备注送水27.3527.25泵站前池至涵洞450m渠道,按15cm复核渠道断面防洪25.026.82新墨河5年一遇排涝26.529.12新墨河20年一遇洪水2.6.2胜利站特征水位2.6.2.1防洪水位胜利站为灌溉泵站,采用堤后式布置,站身、进水池与黄墩河相连,直接挡洪,开敞式出水池与灌溉渠道连接。《防洪规划》要求黄墩河防洪标准20年一遇。对照《规范》,胜利站设计流量为5m3/s,为小型灌溉泵站,相应进水池侧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出水池防洪水位采用渠道最大流量对应水位。进水池侧防洪水位采用黄墩河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配入沭河处50年一遇洪水位(28.09m)进行推算至站下29.5m。2.6.2.2泵站运行特征水位(1)设计运行水位站下按沭河塔山闸上汛限控制水位26.5m送水至胜利站为25.95m;站上水位为原泵站设计水位38.5m。(2)最高运行水位站下按塔山闸上沭河设计最高蓄水位27.5m送水至胜利站为26.92m;站上水位为原泵站设计运行水位38.5m。(3)最低运行水位站下按塔山闸上沭河多年实测日平均最低水位25.52m送水至胜利站为25.0m;站上水位为原泵站设计运行水位38.0m。2.6.2.3泵站特征水位表项目站下(m)站上(m)备注运行水位设计25.9538.5站下水位对应塔山闸上常水位26.5m,站上为原设计位。最高26.9238.5站下水位对应塔山闸上最高蓄水位27.5m,站上为原设计高水位。最低25.038.0站下水位对应对应塔山闸上多年低水位26.5m,净扬程设计12.55站上设计-站下设计最高13.50站上最高-站下最低最低11.08站上最低-站下最高防洪29.50站下进水池20年一遇(塔山闸上50年一遇28.09m)38.5站上出水渠最高水位注:站下为进水侧,运行水位为进出水池水位。2.6.3街集站特征水位2.6.3.1防洪水位街集站为灌溉站,采用堤后式布置,站身布置在xx堤防后,通过涵洞与xx连接,利用xx堤防及穿堤涵洞挡洪,站身、进水池不直接挡洪;开敞式出水渠与灌溉渠道连接。对照《规范》,街集站设计流量为6m3/s,为小型灌溉泵站,相应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出水池防洪水位采用渠道最大流量对应水位。新戴运河为沂河的支流,其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根据新戴运河流量及其入沂河处的水位(26.5m)推算至街集站(河道糙率:河槽0.0225,滩面0.033),20年一遇防洪水位27.55m。2.6.3.2泵站运行特征水位(1)设计运行水位站下按南水北调二期工程骆马湖最低北调限制水位21.7m通过xx送水至街集站涵洞处为21.4m;站上水位为泵站原设计水位27.5m。(2)最高运行水位站下按骆马湖最高蓄水位23.5m送水至街集站涵洞处为23.30m;站上水位为原泵站设计运行水位27.5m。(3)最低运行水位站下采用骆马湖死水位20.5m,站上为原泵站最低运行水位27.0m。(4)平均运行水位站下按沂河苗圩站多年实测日平均运行水位22.26m送水至街集站涵洞处为22.0m,站上为原泵站设计运行水位27.5m。2.6.3.3泵站特征水位表项目站下河道(m)站上河道(m)备注运行水位设计21.427.5站下水位对应骆马湖水位21.7m,站上为原设计位。平均22.027.5站下为实际运行水位均值.最高23.3027.5站下水位对应骆马湖水位23.5m。最低20.527.0站下水位对应骆马湖死水位净扬程设计6.1站上设计-站下设计平均5.5站上平均-站下平均最高7.0站上最高-站下最低最低3.7站上最低-站下最高防洪27.55站下进水池20年一遇(骆马湖25.0m,堰头26.5m)注:站下为进水侧,运行水位为进水涵洞水位。2.6.4代沟站特征水位2.6.4.1防洪水位代沟站为排涝泵站,采用堤后式布置,站身布置在沂河堤防后,沂河堤防处设穿堤挡洪涵洞,利用沂河穿堤涵洞挡洪,站身、出水池不直接挡洪;开敞式进水池与内部河道相连。对照《规范》,代沟站设计流量为6.1m3/s,为小型排涝泵站,出水池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进水池按最高内涝水位确定。代沟涵洞防洪水位按沂河50年一遇防洪水位确定,为26.6m。2.6.4.2泵站运行特征水位(1)设计水位站下按进水河道5年一遇排涝至站下计算,为22.0m;站上水位以骆马湖水位23.0m为起点,采取沂河20年一遇洪水推算至挡洪涵洞,为24.33m。(2)最高运行水位站下按进水河道水位低于地面1.0m计算,为23.0m;站上水位以骆马湖水位25.0m为起点,采取沂河20年一遇洪水推算至挡洪涵洞,为26.38m。(3)最低运行水位站下最低运行水位为流域范围有受涝即抽排的原则拟定,为21.0m;站上取沂河滩面高程23.5m。2.6.4.3泵站特征水位详见下表项目站下河道(m)站上河道(m)备注运行水位设计22.024.33站下为5年一遇排涝水位,站上沂河20年一遇水位(骆马湖23.0m)。最高23.026.38站下按地面高程确定,站上沂河20年一遇水位(骆马湖25.0m)。最低21.023.5站下、站上按地面高程净扬程设计2.33站上设计-站下设计最高4.38站上最高-站下设计最低0.5站上最低-站下最高防洪26.6站上沂河堤防防洪50年一遇(骆马湖25.0m注:站下为进水侧,站上河道水位为沂河穿堤涵洞出口沂河河道水位。2.6.5毛墩站特征水位2.6.5.1防洪水位毛墩站为排涝泵站,采用堤后式布置,站身布置在沂河堤防后,出水池出口、沂河堤防处设出水涵洞,利用沂河堤防挡洪,站身、出水池不直接挡洪;开敞式进水池与内部河道相连。对照《规范》,毛墩站设计流量为6.0m3/s,为小型排涝泵站,出水池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进水池按最高内涝水位确定。毛墩站站上防洪水位按沂河50年一遇防洪水位确定,为28.2m。2.6.5.2泵站运行特征水位(1)设计水位站下按进水河道5年一遇排涝至站下计算,为22.5m;站上水位以骆马湖水位23.0m为起点,采取沂河20年一遇洪水推算至泵站,为26.01m。(2)最高运行水位站下按进水河道水位低于地面1.0m计算,为24.0m;站上水位以骆马湖水位25.0m为起点,采取沂河20年一遇洪水推算至泵站,为28.1m。(3)最低运行水位站下最低运行水位为流域范围有受涝即抽排的原则拟定,为22.0m;站上取沂河滩面高程24.5m。2.6.5.3泵站特征水位详见下表项目站下河道(m)站上河道(m)备注运行水位设计22.526.01站下为5年一遇排涝水位,站上沂河20年一遇水位(骆马湖23.0m)。最高24.028.1站下按地面高程确定,站上沂河20年一遇水位(骆马湖25.0m)。最低22.024.5站下、站上按地面高程净扬程设计3.51站上设计-站下设计最高5.6站上最高-站下设计最低0.5站上最低-站下最高防洪28.2站上沂河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