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现代农业茶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招商方案_第1页
四川省现代农业茶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招商方案_第2页
四川省现代农业茶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招商方案_第3页
四川省现代农业茶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招商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四川·南江四川省现代农业茶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招商专案南江县人民政府四川省现代农业茶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一、总论(一)项目名称四川省南江县现代农业茶业示范园基地建设(二)项目单位概况项目业主:四川省南江县农业局法人代表:陈晓初单位类型:行政事业单位(三)项目建设地点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境内的元潭镇(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该项目总投资万元人民币。新建茶园亩,改造低产茶园亩;新修支道千米,作业道千米;建蓄水池个立方米,排灌渠千米。新建年生产吨名优绿茶和吨工夫红茶厂房平方米。安装加工机械设备台套。配套建设冷冻库房、茶文化博览馆、精品展厅、茶叶质量监测中心、茶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形成以茶生产加工为主、茶文化为辅的茶艺表演、茶文化交流、科技咨询、质量检测、信息交流、茶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基地。(五)项目建设年限本项目建设期限为年(年月年月)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省、市的政策和行业规划,是优化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这对进一步提高项目区茶叶产业的生产效益、生态效益和投资效益,具有现实意义。该项目的实施,将加速南江县及周边县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民科学种植、规范种植,改良茶树品种,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竞争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推进南江县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二)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地理区位条件四川省南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地跨北纬°'-°',东经°'-°',东邻通江,南接巴中市区,西界旺苍,北与陕西省宁强、南郑县毗邻,是时代先锋王瑛生前工作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地震重灾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项目区元潭镇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最低海拔米,最高海拔米,地势中间低周边高,呈梯级分布,年降雨量—。全乡辖个村、个社区居委会、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户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占全乡总人口,是典型的农业大乡。、交通区位条件项目区元潭镇位于巴(州区)南(江县)交界处,距巴中市公里、南江县公里,距国家著名风景名胜区光雾山、诺水河公里,是南江的南大门,素有“君子乡”的美誉,乐巴铁路、巴陕高速横贯全境。境内乡村道路硬化率达。道路铺设网络完善,交通便利。巴中—阴灵山——元顶子茶场的旅游公路横穿园区。、水利条件全乡有山坪塘口,年汛期前共维修加固山坪塘口,目前新建渠堰条米,新建微水池口,完成了个村人饮工程处,解决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项目茶叶产业条件依托元顶子茶场资源优势,改造九泉村毛坝子茶场亩,已在五梁、九泉、石寨村新栽南江大叶茶亩,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南江大叶茶种植面积,达到亩的种植规模。、政策环境条件连续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难得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科技扶贫政策,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政策在四川省的全面实施,为南江茶叶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和环境条件。四川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把茶叶产业列为全省十大农业支柱产业(第五位)来抓,印发了《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川府发【】号)文件,巴中市委、市府制定了全市茶叶产业发展“双百”工程规划,这为川茶及南江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种茶助农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使茶农从事茶叶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为四川省和南江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南江县为全国个地震重灾县之一,恢复灾后重建后,有国家、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亦有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建设环境十分宽松。(三)项目建设的资源条件评价、农民具有种植茶叶的基础茶叶是南江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当地农民有着丰富的茶叶种植经验。目前全镇茶园面积已达万亩,生产茶园万亩,年均可提供茶叶鲜叶吨(干品万吨)。、市场前景广阔南江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是四川省重点产茶县之一。明朝正德年间,南江“金碑茶”就作为贡茶贡奉朝廷,至今我县还流传着“一金碑二落垭,早茶出于盐井坝”之说。近年来,县委、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已把富硒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年,南江被全国高科技食品产业化委员会誉名为“中国富硒茶之乡”,年南江大叶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证明商标、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万亩,茶叶产量达到万公斤,产值亿元。所以通过现代农业茶业示范园基地建设可带动周边地区茶叶产业发展,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三、建设规模本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新建茶园亩,改造低产茶园亩;新修支道千米,作业道千米;建蓄水池个立方米,排灌渠千米。新建年生产吨名优绿茶和吨工夫红茶清洁厂房平方米。安装加工机械设备台套。配套建设冷冻库房、茶文化博览馆、精品展厅、茶叶质量监测中心、茶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及宾馆等基础设施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形成以茶生产加工为主、茶文化为辅的茶艺表演、茶文化交流、科技咨询、质量检测、信息交流、茶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四、建设方案、茶园建设()原则:“总体维持梯田面貌不变,适度调整地形”。()技术要求:水稻田:必须倒田埂,深开排水沟(包括背沟和顺沟,其中沟深),采用挖机对园地进行左右的深翻(打破犁底层,加强园地的排水)。对冷水田和常年易积水沟边田不适宜种茶,可建立荷田(但不能继续种水稻)。田埂保护以生物保护为主,工程建设为辅,以利于茶园排水。旱地:按梯地现状调整,直接按标准开沟、施肥、种植。种植标准:原则上采用双行单株标准种植。大行距离(沟心对沟心),每个种植沟种行(小行距离),株距左右。()茶园改造:改造现有茶园亩。完善作业道和排灌设施。、交通建设()支道:按规划图分区建设,支道与主道相接,并连接聚居区(如到石寨子三社、九泉到六社);宽度。()操作道(游步道):由沿山水平道路和纵向道路构成路网。水平道路宽,适宜小型农用车(区内农资及茶园机具运行),纵向道路宽,主要是园区人员及茶园机具运行。、水利建设()水源建设:分为主水源和次水源。主水源按每亩建左右的蓄水池作为主水源,主水源选择地势较高、水源较充足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