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有运输、免疫、催化、传递信息等功能,说明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B.蛋白质和DNA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后均不可逆,功能也都会随之丧失C.DNA的遗传信息包含在其脱氧核苷酸序列中,也包含在其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中D.细胞中的RNA都是通过转录而来,某些病毒的RNA复制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由A、a控制),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如图为某家族部分系谱图,其中已故男女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无法获知,Ⅱ6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Ⅱ5个体的基因型为AA或AaC.Ⅱ4和Ⅲ10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D.Ⅲ8和Ⅲ9再生一个孩子患病概率为3/43.如图所示为某一动物体内3个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甲细胞的均等分裂可以判断该动物为雌性个体B.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该细胞最终能产生4个子细胞C.丙细胞为第一极体,其产生的子细胞可参与受精作用D.甲细胞在增殖的过程中会出现四分体和交叉互换等现象4.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运用了对比实验B.对比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的结果通常都是事先未知的C.对比实验往往没有对照组,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D.对比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无关变量只需相同即可5.某同学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同学操作如下:①从Ⅰ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小球的字母;②从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小球的字母;③将操作①②过程中的小球字母组合并记录。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过程①和②均模拟了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过程B.操作③过程模拟了F1自交产生F2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C.Ⅰ和Ⅱ桶内的小球总数相等,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也相等D.重复300次,操作③理论上会出现四种字母组合,且每种约占1/4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DNA都是游离状态的DNAB.大分子物质都是以胞吞或胞吐方式通过生物膜的C.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D.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并不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参与7.某地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约有19%携带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基因A。大量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假设该种群中非抗性个体全都死亡,存活个体繁殖一代后,抗性个体所占的比例约为()A.280/361 B.9/19 C.10/19 D.81/3618.(10分)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二、非选择题9.(10分)近年来烟草叶绿体基因工程在提高光合效率、抗性和品质等方面取得了研究进展。下图是将拟南芥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简称“醛缩酶基因”)转人烟草叶绿体基因组的部分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同答下列问题:(1)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_______图1中,利用PCR技术扩增拟南芥醛缩酶基因时,应选用的引物是_______。(2)图2重组质粒中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____,构建该重组质料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_______。(3)将拟南芥醛缩酶基因导人烟草叶绿体基因组时,一般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包裹在金粉上,通过轰击进入叶绿体中,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基因区和基因间隔区,应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基因间隔区,其原因是____。(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该项技术用到的基因探针的制作方法是:在____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做标记。10.(14分)酒精性肝炎是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一种肝脏疾病,患者会发生肝细胞损伤、肝脏炎症反应甚至肝衰竭。研究人员发现酒精性肝炎患者粪便中粪肠球菌占菌群的1.19%,而健康人粪便菌群中此类细菌仅占2.223%,据此认为酒精性肝炎与粪肠球菌有关,并开展了系列研究。(1)肝细胞能够____,在人体的血糖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肝细胞还具有分泌胆汁和解毒等重要作用。(2)某些粪肠球菌能够分泌一种外毒素——溶细胞素,研究人员根据溶细胞素基因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对三组志愿者的粪便进行PCR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①图1中对照组是____的志愿者。检测结果显示酒精性肝炎患者组____________显著高于另外两组。②继续追踪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存活率(图2),此结果表明____________。这两组结果共同说明粪肠球菌产生的溶细胞素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发病和病情密切相关。(3)为进一步研究酒精、粪肠球菌和溶细胞素与酒精性肝炎发展的关系,研究人员将小鼠分为4组,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实验处理1234灌胃溶液成分不产溶细胞素的粪肠球菌产溶细胞素的粪肠球菌不产溶细胞素的粪肠球菌产溶细胞素的粪肠球菌灌胃后提供的食物不含酒精不含酒精含酒精含酒精肝脏中出现粪肠球菌个体所占比例2283%81%肝脏中出现容细胞素个体所占比例2228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长期过量摄入酒精能够使肠道菌群中粪肠球菌所占比例显著升高,而且酒精能够破坏肠道屏障,导致____,使酒精性肝炎患者病情加重。(4)为进一步检验溶细胞素对肝脏细胞的毒害作用是否依赖于酒精的存在,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肝脏细胞、提纯的溶细胞素和酒精进行了实验。①请写出实验的分组处理及检测指标____________。②若实验结果为____,则表明溶细胞素和酒精对肝脏细胞的毒害作用是独立发生的。11.(14分)近日,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东非蔓延,对东非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而造成本次蝗灾的罪魁祸首就是沙漠蝗虫。如图为东非某草原蝗灾期间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分解者与无机环境未画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此食物网包含了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狼位于第_____营养级。(2)此食物网中,牧鸡与蛙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3)目前,控制沙漠蝗群和蝗蝻带的主要方法是,主要使用汽车和空中喷雾器以小剂量(称为超低量(ULV)配方)施用有机磷化学品,此方法属于______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具有快速、高效、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不建议频繁使用,为什么?__________(至少2点)(4)相比于杀虫剂治蝗,中国的“牧鸡治蝗”有效又环保,此种治蝗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5)若牧鸡的食物40%来自沙漠蝗虫,40%来自蜘蛛,其余来自蛙,那么牧鸡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草和水稻多少克?________12.某地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树林,成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某科研小组对该地区生活在弃耕农田的动物甲进行了十年的调查与研究,甲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该种动物的数量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可知,t5之后动物甲的环境容纳量是_________,环境容纳量的含义是___________。(3)在以上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_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4)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储存在生产者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______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恢复生态学的目标是,重建某一区域历史上曾经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其主要利用的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高温等条件可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高温还可以使DNA变性,但是降温后,DNA又可以复性,恢复双螺旋结构;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病毒的RNA复制仍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蛋白质有运输、免疫、催化、传递信息等许多功能,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A正确;B、高温、强酸、强碱等条件可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高温可以使DNA变性,但是降温后,DNA又可以复性,恢复双螺旋结构,B错误;C、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C错误;D、病毒的RNA复制仍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错误。故选A。2、D【解析】
由题干“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遗传图谱可知为常染色体遗传。“Ⅱ6号不带致病基因,Ⅱ5患病,两者后代都患病”可知Ⅱ6是纯合子即aa,该病为显性遗传。【详解】A、由题“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遗传图谱中男女发病性别比例无差异,所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B、由Ⅲ7基因型为aa推知Ⅱ4为Aa,则Ⅰ1和Ⅰ2基因型可能都为Aa,所以Ⅱ5基因型为AA或Aa,B正确;C、由Ⅲ7基因型为aa推知Ⅱ4为Aa,Ⅱ5基因型为AA或Aa,Ⅱ6为aa,Ⅲ10一定为Aa,因此Ⅱ4和Ⅲ10个体基因型相同,C正确;D、Ⅱ3已故,只能推断出Ⅲ8基因型是AA或Aa,Ⅲ9基因型是Aa,再生一个孩子患病概率为1或3/4,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及遗传概率计算。答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和遗传图谱判断遗传病的方式,并分析遗传图谱中的基因型。3、B【解析】
甲中有同源染色体,并且姐妹染色单体分裂,是有丝分裂后期,乙同源染色体朝两极分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A、不能根据有丝分裂的图像判断性别,根据乙是不均等分裂,所以该动物是雌性,A错误;B、乙是初级卵母细胞,可以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B正确;C、第一极体的子细胞是两个极体,不参与受精作用,C错误;D、甲是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四分体和交叉互换等现象,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4、D【解析】
对照试验:除了一个因素之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是对照实验;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试验中往往没有对照组,而是设置2个或2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详解】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运用了对比实验法,A正确;B、对比试验中每个实验组的结果通常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来说明问题,B正确;C、对比实验往往没有对照组,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相互对照,C正确;D、对比实验的因变量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无关变量需相同且适宜,D错误。故选D。5、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Ⅰ小桶中小球上的字母代表一对等位基因A、a,Ⅱ小桶中小球上的字母代表一对等位基因B、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两个小桶中随机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而将两个小桶中取的小球组合到一起,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两个小桶中的两种小球代表了等位基因,操作过程①和②都从各个小桶中随机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F1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过程,A正确;B、操作③过程将两个小桶随机取的小球组合到一起,模拟的是F1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机结合的过程,B错误;C、两只小桶内小球总数量要相等,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也要相等,C正确;D、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因此重复300次,操作③理论上会出现四种字母组合,且每种约占1/4,D正确。故选B。6、B【解析】
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运输的通道。3、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绝大多数信息交流需要的结构,但胞间连丝不需要。【详解】A、原核细胞的DNA没有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处于游离状态,A正确;B、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出核膜,B错误;C、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C正确;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绝大多数信息交流需要的结构,但胞间连丝不需要,D正确。故选B。7、A【解析】
基因频率是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比例;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详解】种群中有19%的个体携带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基因A,则群体中隐性个体(aa)占81%,A基因的频率为0.1,a基因的频率为0.9,AA个体占1%,Aa个体占18%。当群体中的非抗性个体全部死亡后,A基因频率变为10/19,a基因频率变为9/19,繁殖一代后,aa个体占81/361,Aa和AA个体占280/361,A正确,故选A。8、C【解析】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生了基因重组,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两个实验中都没有诱发基因突变,B错误;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C正确;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9、加热至90~95℃引物甲、引物丙复制原点HindⅢ和BclI基因枪法避免对叶绿体自身的基因组的表达造成影响DNA分子杂交技术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单链片段(或“与目的基因互补的RNA单链片段”)【解析】
(1)目的基因的获取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昰: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绌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利用高温条件使模板DNA解链为单链,即加热至90~95℃条件下使模板DNA解旋,图1中,基因中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故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应该选基因上下游、方向相反的一对引物,故所选的引物是引物甲、引物丙。(2)重组质粒应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等,图2重组质粒中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复制原点,由图2可知,BamHI会破坏标记基因,结合图1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切点可判断构建该重组质粒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应选择HindIII和BclI。(3)将目的基因导入烟草叶绿体基因组时,一般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包裹在金粉上,通过轰击进入叶绿体中,这种方法称为基因枪法。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基因区和基因间隔区,为避免对叶绿体自身的基因组的表达造成影响,应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基因间隔区。(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记,以此作为探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把握PCR扩增技术的操作过程,识记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和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理解细胞内目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和探针的制作原理,能够根据图示选择正确是限制酶,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10、合成和分解肝糖原(储存和利用肝糖原)不摄入酒精(不饮酒)粪便中含有溶细胞素个体所占比例溶细胞素可降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存活率粪肠球菌转移到肝脏中,某些粪肠球菌分泌溶细胞素毒害肝细胞将肝细胞分为四组第1组:只加入细胞培养液,第2组:用加入溶细胞素的细胞培养液,第3组:用加入酒精的细胞培养液,第4组:用同时加入酒精和溶细胞素的细胞培养液培养,定期取样检测四组细胞的死亡率或损伤率第2、3组细胞死亡率显著高于第1组;第4组细胞死亡率高于第2组、第3组,但不超过两组之和(第4组细胞死亡率等于第2组、第3组之和)【解析】
肝脏细胞能通过合成或分解糖原来调节血糖稳定,肝脏细胞还具有解毒功能。根据图1实验结果可知,长期摄入酒精过量组溶细胞素阳性在群体中的比例比对照组增加,而酒精性肝炎患者组溶细胞素阳性在群体中的比例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可推测酒精性肝炎与粪肠球菌有关。图2实验结果显示溶细胞素阴性的个体存活率较高,而溶细胞素阳性的个体随时间的延长存活率明显降低。说明溶细胞素可降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存活率。【详解】(1)血糖升高时,肝细胞能够合成肝糖原,使血糖降低;血糖降低时,肝细胞内的肝糖原可分解形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2)①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酒精性肝炎与粪肠球菌有关,而酒精性肝炎是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一种肝脏疾病,所以本实验的对照组应为不摄入任何酒精的正常个体。由图可知酒精性肝炎患者组粪便中含有溶细胞素个体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另外两组。②由图可知,与不含溶细胞素的对照组相比,溶细胞素存在时间与患者存活率成反比例增长,说明溶细胞素可降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存活率。(3)1、3组对比可知酒精会让粪肠球菌转移至肝脏,3、4组对比可知粪肠球菌可在酒精环境下产生大量溶细胞素毒害肝脏。(4)本实验目的是为进一步检验溶细胞素对肝脏细胞的毒害作用是否依赖于酒精的存在,所以自变量为是否加入酒精和溶细胞素,因变量为肝细胞的死亡率或损伤率,实验过程中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和等量原则,故实验的分组为:将肝细胞平均分为四组;第1组:只加入细胞培养液培养肝细胞,第2组:用加入溶细胞素的细胞培养液培养肝细胞,第3组:用加入酒精的细胞培养液培养肝细胞,第4组:用同时加入酒精和溶细胞素的细胞培养液培养培养肝细胞。检测指标应为四组肝细胞的死亡率或损伤率最。②若第2、3组细胞死亡率显著高于第1组;第4组细胞死亡率高于第2组、第3组,但不超过两组之和(第4组细胞死亡率等于第2组、第3组之和),则表明溶细胞素和酒精对肝脏细胞的毒害作用是独立发生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肝细胞的作用和对溶细胞素作用条件的实验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设计和分析实验的关键是分清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11、6四、五捕食与竞争化学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蝗虫对化学药剂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可能会对其他种类的生物造成伤害生物12800g【解析】
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不体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其图中可以发现6条食物链:草→沙漠蝗虫→蜘蛛→牧鸡→狼;草→沙漠蝗虫→牧鸡→狼;草→沙漠蝗虫→蛙→牧鸡→狼;水稻→沙漠蝗虫→蜘蛛→牧鸡→狼;水稻→沙漠蝗虫→牧鸡→狼;水稻→沙漠蝗虫→蛙→牧鸡→狼。【详解】(1)据分析可知,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其中狼处于第四、五营养级。(2)图中牧鸡以蛙为食,同时牧鸡和蛙均捕食沙漠蝗虫,因此二者之间是竞争和捕食的关系。(3)施用有机磷化学品属于化学防治,有机磷化学品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蝗虫对化学药剂可能会产生抗药性,也可能该化学品会对其他种类的生物造成伤害,因此该种防治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灯具购销合同样本
- 2025年:固定与无固定合同模式的探讨与应用
- 2025年大规模开源软件开发工程师认证考试题解
- 漏水修复施工方案怎么写
- 安徽窗台防水施工方案
- 辽宁旧房屋拆迁施工方案
- 台州设计速冻库施工方案
- 山西省临汾市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珠宝首饰单票物流承运合同范本(适用于珠宝商与物流服务商)
- 2025建筑工程监理协议
- 风电并购协议书
- 企业微信在电脑上使用课件功能
- 2025-2030年中国天然冰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成考学位日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健康体检信息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 微生物组与卵巢癌关联-全面剖析
- 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 《投标文件产品质量保证措施:方案与实施》
- 五金零售行业O2O模式研究-全面剖析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常见疾病诊疗与社区医疗管理试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