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2018年一轮复习习题:5-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含答案_第1页
高中历史2018年一轮复习习题:5-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含答案_第2页
高中历史2018年一轮复习习题:5-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含答案_第3页
高中历史2018年一轮复习习题:5-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含答案_第4页
高中历史2018年一轮复习习题:5-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历史所能赋予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和平缔造者”,这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69—1974年任总统)的墓志铭。尼克松在任总统期间,改善了中美关系,结束了越南战争,同苏联强调谈判代替对抗。尼克松缔造“和平”的实质是()美国对外战略目标的根本改变以和平为幌子推行霸权主义淡化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实力相对下降下的战略调整1947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处处长乔治•凯南发表文章指出,苏联政策的重点是“确保在世界权力大势中每一个角落和隙缝,它都有一份。但是,如果它发觉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也能在哲学上接受它们,自我调适。且我们见不到苏联心理上有任何痕迹,透露这些目标必须在任何特定时间去达成”。乔治•凯南意在说明()苏联制度是不合法统的对外强硬源自苏联哲学美国遏制苏联的必要性苏联对外在世界有敌意哲学家霍布斯说:“战争,并不只限于战斗行为;事实上,只要战斗意愿明白可知,这段时间都可算作战争。”以下不属于上述第二个“战争”内涵的是()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华约组织D.朝鲜战争1962年,美国针对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的行为,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这反映了()美苏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战争和冲突成为美苏争霸的主要手段冷战格局下美苏双方构成了战略制约美苏从局部的地区争夺走向全球争霸1970年,美国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作为补偿,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B•美国放弃了全球称霸战略C.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D•美国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向欧洲6.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宣称要与美苏决裂B.倡议建立欧洲联盟C.企图称霸欧洲大陆D.主张欧洲独立自主7.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时间1950年1960年1970年1973年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与西欧国家的贸易+2.0+10.7—5.8—17.8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对日本采取了强制拆解工业设备,对战胜国进行赔偿等压制措施。1948年后,美国则采取减免战争赔偿,将拆解的设备发还日本,提供生产所需物资和资金等扶持措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亲日派执掌政权意识形态斗争加剧日本的战略地位提高经济全球化的推动9.对于德国的统一,美国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强调德国统一必须在联邦德国继续同北约和欧共体保持联合的情况下实现,“不应以中立换取统一”。而英法对德国的统一最初则持消极和不支持的态度。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统一势必影响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德国统一利于巩固原有欧洲均衡体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政治分歧日益加剧多极化趋势严重挑战战后的世界格局10.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冯•魏茨泽克宣布把德国“战败日”改为“解放日”,2015年德国议会主席拉迈特对此加以重申。这一变化有助于德国()走出战争阴影,重塑大国形象直面纳粹罪行,承担历史责任淡化战争记忆,满足政治需求联合欧洲国家,应对冷战形势11.有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开始于1914年,结束于1991年。据此判断,其历史分期的依据是()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技术革命的影响程度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二、非选择题(共5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材料二作为一个务实的政治家,阿登纳很注重从历史出发来研究及处理法德两国的关系。从近代以来,法德两国一直为争夺欧陆霸主地位而厮杀不休,结下了深深的仇怨。二战以后,目睹德国战败的惨状,阿登纳深深地感觉到,法德之间的关系必须改善,必须走出冤冤相报的怪圈。他认为,法德和解是欧洲和平与稳定的关键,是联邦德国走出外交困境,获取主权和实现经济复兴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是推动西欧联合的核心力量。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阿登纳审时度势,纵横捭阖,终于使法德两国消除了历史积怨,两国关系也从“破冰解冻”发展到最终和解。——摘编自梁瑞平《阿登纳与法德和解(1949—1963)》材料三我们只要看看今日德国,虽然两度沦为战败国,又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今天在欧洲的地位,却远比1945年前军事强权的德国稳固多了。——(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德国外交政策实行的历史背景。(8分)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德国外交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原因。(10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今天在欧洲的地位……稳固多了”的主要表现;概述二战结束以来德国对欧洲发展的贡献。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德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有何认识?(1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瞭望塔铁丝网IQ哨沟舊黔柏林当年的柏林墙示意图瞭望塔铁丝网IQ哨沟舊黔柏林当年的柏林墙示意图依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提炼一个或多个主题,并予以分析。(20分)答案1D2C3D4C5A6D7C8B9A10A11A12C13(1)背景:统一国家,确立君主立宪制,保留军国主义传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垄断资产阶级争夺殖民地和霸权。(2)变化:由对外侵略扩张到对外谋求和解。原因:吸取历史教训;两极格局下,面临保障自身安全和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发展经济的需要;执政者的战略眼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3)表现:经济发达;政治较民主;与周边国家保持良好关系。贡献:推动了欧洲的联合,使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认识: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德国利益。14主题:柏林墙和“三八线”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产物。分析:1949年,在美苏主导下,分别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为防止东德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