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洞庭》教案(3篇)《望洞庭》优秀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2、读懂古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风光,体会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风光。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预备】
1、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翻阅书籍,了解洞庭湖的相关学问。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洞庭湖吗?你们了解洞庭湖吗?谁能介绍介绍。
2、今日,我们和唐代闻名诗人刘禹锡一同去洞庭湖看看。
二、读通古诗
1、生自由练读古诗。
2、录音范读古诗。
3、指名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出节奏:223。
三、读懂古诗
1、生借助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说说古诗的意思。
2、分组汇报古诗的意思。
四、品读古诗
1、指名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2、学生汇报,课件逐一展现。
3、设问:
⑴为什么会把没有风的湖面比作没有磨过的铜镜?
⑵为什么把洞庭湖的山水比作白银盘里的一青螺?
4、生借助课件展现的情境作答。
5、从古诗中,你体会到当时的心情。
五、会读古诗
1、这首诗,你认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2、试读古诗。
3、指读点评。
4、背诵古诗。
六、课外拓展
1、链接刘禹锡的其他古诗。
2、让学生自由读读背背。
七、课堂小结
【教后记】
本节课,我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古诗教学中,课堂中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胜利之处地于:
1、课前上网搜集资料既拓宽了学生的学问面,超出了文中所能供应的学问内容,又能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
2、录音范读为学生供应标准的朗读,便于学生仿照。
3、课件的使用,使学生对古诗中描绘的景物有了直观而形象的了解,更能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课文中两个比方所用的精妙之处。
4、课件链接了刘禹锡其他的诗,让学生对刘禹锡有了更全面地了解,丰富了学生的积存。
《望洞庭》优秀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熟悉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风光。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教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爱的古诗。
(教师相机评价)
2、刚刚大家背了许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许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状况下写成的。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日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闻名的诗人刘禹锡。
3、简洁介绍:
刘禹锡,唐代闻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
你把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示别人留意这些读音?
2、学习一下生字词:
正音:和hèhéhuóhuò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3、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
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忙别人。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忙的。
4、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⑴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留意:
①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后一句是一个比方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模糊的意境美。
⑵白银盘里一青螺:
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亮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漂亮?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爽,很宁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留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由于对于洞庭山水的喜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漂亮。
四、通过学习,信任同学对于洞庭山水肯定奇怪,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很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很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布置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句中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仔细背诵诗歌,认真观看插图,绽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风光写下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望洞庭》教学设计五,古诗词三首,盼望对你有帮忙!
《望洞庭》优秀教案篇三
【教材阅读】
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风光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眺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方,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写洞庭湖诗大多气概宏伟、境地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天地日夜浮。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严厉秀美。
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湖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漫之美。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全诗设想新颖,化大为小,色调淡雅。
【教学理念】
1、把握好两点:
⑴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育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力量。(《新课标》)
2、诗歌教学从三方面抓:
⑴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
⑵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
⑶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熟悉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思路】
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
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
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存内化,拓展迁移。
3、大致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终背《望洞庭》:
1、解题,了解诗人:
⑴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
(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⑵介绍诗人:
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爽,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初读:
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湖光秋月两相和:
感受和──和谐、协调。
你读出时间了吗?
(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读出当时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亮透亮,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非常安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
(湖光与秋月)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安静的气氛,一派和谐之美!
⑵潭面无风镜未磨:
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
(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准确的比方,你读出来了吗?
(把潭面比作铜镜)
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漫。为什么?
(一是月光下不真实;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漫之美!
⑶眺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眺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致绝伦。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月夜眺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犹如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严厉之景。
4、积存内化,迁移运用:
⑴朗读、背诵。
(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根底,重点放在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族医药研发保护责任书6篇
- 2025年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智能VR体验设计推广能力考核试卷
- 2025年制造业中小企业供应链库存优化与管理智能化升级认证考核试卷
- 煤层气开发用压裂设备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考核试卷
- 2025年品类毛利率管理实体零售升级能力考核试卷
- 2025年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继续教育AI生成内容版权保护下游应用开发者版权责任考核试卷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专项练习试题(解析版)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章节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建筑传感器网络结构安全合同协议
- 整合营销视角下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策略研究
- 《站姿坐姿走姿礼仪》课件
- 沈阳博仕医院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第四讲-外国古近代军事思想概述
- 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
- 永安市启胜矿产重晶石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 随班就读学生个人档案
- 《高速铁路客服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QCR 9524-2018铁总建设〔2018〕35号发布
- GB/T 28653-2012工业氟化铵
- GB/T 25706-2010矿山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 GB/T 156-2017标准电压
- 2022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