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范文:化学与材料研制_第1页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范文:化学与材料研制_第2页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范文:化学与材料研制_第3页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范文:化学与材料研制_第4页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范文:化学与材料研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页共28页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范文:化学与材料研制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范文:化学与材料研制。课题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目的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才能目的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开展的亲密关系1.以材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2.对学生进展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3.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材料的观念。教学重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难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在家里已经看见并且使用过一些材料,如玻璃,陶瓷、水泥、塑料、混泥土等等。教具学具四种材料的生活物品。教法学法自学,讨论,练习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材料的开展日新月异,材料的使用与我们的生活亲密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材料的一些知识。一、用处广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各种玻璃二、来自石油的有机合成材料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2、纤维包括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三、新能优良的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四、随堂检测题1在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中,可用做食品袋的是。鉴别两者的方法及有关现象、结论。2、就以下材料,各举一例并说明用处。1)金属材料;2)无机非金属材料;3)合成材料。3、玻璃,有机玻璃,玻璃钢,不锈钢四种物质,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处。2、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处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自学才能、思维才能和表达才能,开展学生科学探究的才能。教学重难点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教学工具学生查阅资料,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瓷器。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板书: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活动探究一师: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请同学们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投影展示学生填写的表格并汇报讨论结果。师:我们将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flash动画演示: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师: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拟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活动探究二师: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学生实验:撕扯塑料薄膜撕扯方向用力程度撕口形状原因分析^p加热塑料片所用样品操作步骤现象分析^p原因塑料袋片锅柄碎片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小结:链状高分子都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纤维;网状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幻灯片展示:1.“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制品。2.具有热固性的尿素甲醛制品。3.电线的包皮聚氯乙烯。4.聚苯乙烯制成的灯饰。5.____铃木汽车公司制造的全塑汽车。活动探究三师:我们穿的衣服通常由纤维织成,实验台面上的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都是纤维制品。学生实验:燃烧不同颜色的线线的颜色燃烧时的现象结论师:买衣服时,怎样知道面料的种类呢?生1:根据燃烧时的不同现象判断。生2:可以看服装标签。幻灯片展示:服装标签师:穿不同布料的服装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生1:涤纶衣服挺括,不易皱,易洗易干。生2:棉纶衣服弹性好,耐磨,烫后会变形。生3:棉织衣服吸水、透气,感觉很舒适,但易皱。活动探究四幻灯片展示:人工割胶图师:树木最忌割皮,人们却常常在清晨割这种树的皮,它是什么树?生:橡胶树。师:对!树皮是它的产胶组织,流出的汁就是天然橡胶。学生实验:拉扯橡皮筋,你发现橡胶具有性。用砂纸打磨网球鞋底,你发现橡胶具有性。燃烧车轮外胎碎片,你发现。实验桌面上铺了一层橡胶,是因为。幻灯片展示:汽车、飞机、轮船、垫圈、运输带等。师:轮胎主要由天然橡胶制成,弹性好,外胎由丁苯橡胶制成,耐磨;飞机轮胎由顺丁橡胶制成,弹性好,耐磨;轮船利用了橡胶的防水功能;垫圈多由丁腈橡胶制成,耐油、酸碱;运输带由氯丁橡胶制成,耐油、耐高温、耐老化。小结过渡: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诞生,20世纪30~40年代合成了许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开展迅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19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现,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辩论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师:由于塑料废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学生小组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师: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如何解决白色污染?学生讨论幻灯片展示:1.医用可水解的手套。2.加了淀粉可生物降解的饭盒。3.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标志。欣赏录像录像播放新型有机合成材料。师:将来社会离不开有机合成材料,新型材料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溶解度溶解度〔第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的方法,理解结晶现象。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p现象→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开展的思想观点来对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详细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才能,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安康心态。重点和难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实验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假设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mL水〕、玻璃棒1根、5gNaCl〔预先称好〕、5gKNO3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CAI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设计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实验准备投影仪、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范文:化学元素与人体安康教学目的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安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拟、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别人进展交流和分享。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元素对人体安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开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奉献。重点和难点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安康的关系。教学准备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学生:①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②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上课带来。③搜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瓶(或牛奶袋),上课带来。教材分析^p课题2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安康的影响两局部内容,着重表达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安康的影响(如钙、钠、钾),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安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对待。教学设计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教学目的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消费、生活和社会开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参加其他元素可以改进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通过比拟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才能,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通过资共享,鼓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处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处。实验准备老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现象。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响,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响;能用置换反响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根本过程,能进展初步的探究活动。2.课堂中,老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4.初步学会运用比拟、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展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考虑、勇于创新理论、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3.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消费的亲密关系,进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难点初步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新的化学反响及反响类型。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铁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试管(假设干)。教学过程一、知识回忆铁、镁等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二、新课导入师:铝和铁相比拟,具有哪些优良性能?为什么饮料罐通常都用铝做而不用铁?目前一些人在一些黄金市场能用黄铜冒充黄金进展诈骗,为什么有些人会受骗?可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生甲:黄铜与黄金的密度不同,测一下它们的密度即可区别。生乙:黄铜与黄金的硬度不同,把它们互相刻画,硬度大的为黄铜,小的为黄金。生丙:“真金不怕火炼”。用火烧一下,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师:甲、乙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丙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师: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个课题我们学习和研究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三、新课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响课件展示黄金项链、银戒指、学生用的小刀、镁条等金属物品。学生观察其外表颜色。师:是谁给纯洁的金属穿上了“外衣”呢?生:是空气!师:确切地讲,是空气中的氧气。【实验探究1】步骤:1.分别把镁条、铝片、铜片用砂纸打磨后放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现象。2.用坩埚钳夹住镁条、铝片、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现象:1.镁条、铝片外表变暗,铜无变化。2.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铝片外表失去光泽;铜片外表变黑。结论:金属可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响。[学生活动]请三位同学上黑板书写:2Mg+O22MgO4Al+3O22Al2O32Cu+O22CuO师:铁在纯氧中点燃能反响吗?假设能,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板书]3Fe+2O2Fe3O4师:根据上面的反响,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生: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响。[讨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响,但反响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一样吗?生: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响;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响,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响;“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响。[讲解]金属与氧气反响的性质除了可用于鉴别物质(如黄铜与黄金的鉴别)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用处。如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就是由于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在其外表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铝能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如此大幅度的进步,并被广泛应用,除了因为改进了铝的冶炼方法,使其本钱大大降低,以及铝的密度较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师: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为什么不宜用钢刷、砂等来擦洗铝制品?生: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铝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响,使其外表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假设用钢刷、砂等来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师: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化铝”实际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铝外表形成加厚的氧化铝保护层的铝制品。[板书]二、金属与酸的反响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里煮了会变黑;苹果和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外表也会变黑。请问这是为什么?资料:绿豆、苹果和梨子等水果的细胞里含有一种物质叫鞣酸,鞣酸能与铁反响生成黑色的鞣酸铁。【实验探究2】探究金属能否与酸反响(将学生分成A、B两大组)实验步骤:A组:在四支试管里分别放入适量的打磨过的镁条、锌粒、铁片和铜片。各参加约5mL的稀盐酸,观察现象。比拟反响的剧烈程度;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现象。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展实验,比拟反响现象。[实验记录]A组:课件展示B组:课件展示[结论]1.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响,而且还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响。2.不是所有金属都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响。镁、铁、锌等金属能与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响,而铜等金属却不能与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响。3.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检验是氢气。4.金属种类不同,反响的剧烈程度不同。镁、锌、铁与盐酸或硫酸反响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响最剧烈,锌次之,最后是铁。5.与酸反响时,能生成氢气的金属活动性强,否那么就较弱。反响的剧烈程度也可以反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三、置换反响[提问]请大家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如单质和化合物的角度,分析^p上述四个反响有什么共同点,与我们学习的化合反响和分解反响是否一样。生:这些反响的特点: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响,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响和分解反响。[板书]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响,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响叫做置换反响。特点:A+BC===AC+B课后小结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化学性质的两个方面:一是与氧气反响,二是与酸反响,同时还学习了置换反响。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学习如何用比拟的方法分析^p归纳问题,找出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逐步认识不同金属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化学元素与人体安康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2)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安康的重要作用。(3)理解人是如何摄取这些对人体安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拟、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2)主动与别人进展交流和分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开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安康方面的重大奉献。(2)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元素对人体安康的影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对人体安康的影响。【教学难点】1.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安康的重要作用。2.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教学工具【教具准备】坩埚钳、酒精灯、10%的稀盐酸、鱼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几类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同时理解了水和无机盐也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那么,今天我们来理解无机盐的重要作用。【提出问题】人体生长过程中需要6种营养素,根据营养素的组成元素,你认为人体中含有哪些元素?【学生答复】由水可知人体内有H、O两种元素,由糖类的组成可知人体中含有C元素,由蛋白质的组成,可知人体内含有N元素。【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7~p98,并答复以下问题:(问题以多媒体展示)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多少种?它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2.人体中含量的非金属元素是什么?人体中含量的金属元素是什么?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学生答复】1.50多种,除C、H、O、N以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水、油脂形式存在外,其余都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2.氧元素、钙元素。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超过0.01%的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阅读记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8,理解常量元素中钙、钠、钾三种元素对人体安康的作用。【活动与探究】师生共同完成演示实验取两根鱼骨,其中一根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燃烧,另一根放在10%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一会,10分钟后取出。【交流答复】学生观察实验,描绘现象、进展归纳、得出结论:鱼骨中含钙元素。【提出问题】钙元素是人体需要量很多的常量元素,假设人体缺乏钙元素,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还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补充足够的钙元素呢?【学生答复】牛奶、骨头汤、绿色蔬菜、肉类、豆类都含有钙元素。【归纳总结】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含量较少,但对人体的安康影响却很大。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必需元素,假设人体缺乏,就会生病。【课件展示】出示一些患者的图片,请学生根据教材p99的表格,答复各是由于缺乏哪种微量元素而导致的。【提出问题】同学们,当医生不能只是看病,不开药,请问要补碘、补氟应该怎么补充?【学生活动】积极考虑,踊跃发言,说出了许多种做法:如食用海带、紫菜、碘盐补碘,常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交流讨论】组织并指导学生讨论教材p100的讨论题目。【学生答复】前后四人一小组,得出结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元素过量也会得病。课后小结【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一些元素与人体安康的关系,知道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它们主要靠食物摄入,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我们安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溶解度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2.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p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2)树立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教学难点】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教学工具【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只有在“两个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有确定意义?【交流答复】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互相转化。【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才能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才能也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才能。【活动与探究1】1.向盛有20°C水的烧杯中参加NaCl,向盛有40°C等量水的烧杯中参加KN03都到达饱和状态。比拟NaCl与KN03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拟二者的溶解才能?2.向40g20°C水中参加NaCl,向100g20°C水中参加KN03,都到达饱和状态。比拟它们溶质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拟二者的溶解才能?3.向100g20°C水中参加NaCl直到饱和,向100g20°C水中参加KN03配制成不饱和溶液。比拟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拟出二者的溶解才能?【归纳总结】定量描绘物质的溶解才能(即溶解度)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等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