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1页共51页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姑娘的朋友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姑娘的朋友。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2.熟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明白为什么小狗不愿跟小姑娘做朋友的原因。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难点: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珍惜彼此间的友谊,要真诚持久。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导语:有一个小姑娘,她有一个好朋友,就是大公鸡。她跟她的好朋友相处得怎样呢?二、板书课题,初步感知课文。1.板书课题:小姑娘的朋友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3.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把生字做上记号。三、出示生字卡片,学习会写的字。1.借助拼音读词。2.指名读,师生听后纠错。3.自学生字,考虑如何记忆字形。学生甲:我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了“邻”是“令”加上“阝”。学生乙:我比较“钉”、“盯”后记住了“盯”和“钉”的偏旁不同。学生丙:居是“尸”加上“古”组成的。4.老师对难字进展指导。孩:左右构造,右边的笔顺是换:左右构造,右边的笔顺是澡:左右构造,右边上面是“品”,下面是“木”。5.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指导。四、出示认读字,读准字音。1.出示认读字卡处。wōzhuómánchuíquānāikēngdèngdǐ喔啄馒垂圈哎吭凳底2.老师教读,自由练读,指名读。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上节课学的生字、词。二、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小姑娘前后换了几个朋友。1.听老师读课文,看小姑娘有哪几个朋友。在文中做上记号。2.同桌互相交流。3.指名答复。学生甲:小姑娘共有3个朋友。学生乙:小姑娘的3个朋友是大公鸡、鸭子、小狗。三、“公鸡、鸭子”被换掉后有什么表现?学生甲:公鸡伤心地垂下翅膀。学生乙:鸭子是伸着脖子,生气地叫了起来。四、你知道小狗为什么偷偷地跑了呢?1.引导学生理解:小姑娘不珍惜朋友间的友谊,见了新朋友,就不要老朋友。小狗想过不了几天,它也会换掉,所以它就偷偷跑了。小狗跑了后,小姑娘还有朋友吗?她会怎样?学生甲:小姑娘不珍惜朋友,结果一个朋友也没有。学生乙:小姑娘没有了朋友,她会很伤心。启发教育学生:要珍惜朋友间的友谊,朋友间要真诚持久。2.拓展。你愿意跟这个小姑娘交朋友吗?假如愿意你会怎样帮助她?第三课时一、看拼音,写汉字línjūháizixiǎogǒuhuànyí〔〕〔〕〔〕〔〕二、组词。令()()孩()()居()()邻()()狗()()句()()三、把以下词语连一连。牵游戏交朋友做小狗看打电视四、给以下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里打“√”。馒{mán()màn()圈{quān()juǎn()底{dǐ〔〕dī()啄{zhuō〔〕zhuó〔〕五、先读句子,然后用上加点词,写一句话。以前,我有一个公鸡朋友,后来用它换了鸭子,如今,又用鸭子换了你。以前,,后来,如今。f132.更多教案延伸阅读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理解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妈妈做事情的过程中长大的故事,学习小姑娘独立自理的精神,培养独立自理的才能。2重点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内只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3学习课外中的生字。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内只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学生谈体会:长大了好不好?直接切入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而理解课文的重点。抓住第二段来理解。小姑娘做了什么?帮助妈妈作了什么?重点抓住第9自然段“小姑娘每天早晨自己洗脸叠被吃早饭”第10自然段“她买菜西碗做粥”第11自然段“她擦玻璃刷厨房拾掇衣柜还帮助妈妈送奶”这些重点句来理解。二、联络实际可让学生联络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回做那些事,自己会帮别人做那些事。还应该让学生说说自己做这些事情时的想法。老师要不失时机地表扬独立性强,懂得关心照顾别人的学生,鼓励每个学生都尽自己的力量使家庭,使班级变得更好。三、自读《一朵小花》四、谈一谈在你成长的经历中,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最伤心的一件事是什么?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1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围绕中心词来说,如:这件事为什么是满意〔伤心想做〕的?第二课时一、学习生字1注意字的写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叠”上面是三个“又”,下面是“宜”字少一点;“辫”可与“辩”“辫”区别记字;“晒”字右边是“西”而不是“酋”2在课文中找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然后在组词,鼓励学生多组,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3结合“语文天地”的抄一抄,学习词语,并鼓励多做摘抄。如:聪明经常叠被虚弱漫步赞美二、学习课文后,可向学生推荐罗大里的《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等作品。板书设计: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不愿长———还得再长大些——长大的感觉也不错关心别人照顾别人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优秀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的:1、能在语言环境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梳、胳、玻、刷、良”五个生字;积累“聪明伶俐、自言自语、不知不觉”等词语;写出“要是、漂亮、赞美”三个词语的近义词。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小姑娘爱妈妈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家人做事是爱妈妈、爱家的表现。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掌握三个词语的近义词。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流利地朗读写做几件事情的句子,并加以积累。教学准备:老师方面的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你们想不想长大?过渡:有一个小姑娘开场也不愿长大,可后来她又希望自己快快长大,这是为什么呢?2、提醒课题:16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逐节试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老师随机出示相关的生字。2、读生字、新词。“缠、梳、粥、刷、厨”都是翘舌音;“擦”是平舌音。动作演示理解“缠”的意思。〔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1、自由读全文,理解:小姑娘开场为什么不愿意长大,后来又为什么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了呢?2、读后交流,理解主要内容,并结合学生答复理解词义:缠、自言自语、不知不觉。3、学习重点局部:“但是,小姑娘心疼妈妈呀!”——“她每天都这样想,果然又长高了一些。”〔1〕读读这一局部,看看课文几次写小姑娘“想长大”,用“——”划出她想的句子。〔2〕根据交流,出示句子她想:要是我能长大一点就好了!她想:要是我能再长大一点就好了!小姑娘自言自语:“唉!没有方法,我还得再长大一些,这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妈妈。”〔3〕读读句子,看看课文,完成填空。A.出示填空:当她时,她希望自己;当她时,她希望自己;最后为了,她希望自己。B.交流。C.读读想想:这三次想法有什么不同?〔4〕读到这儿,你觉得这个小姑娘怎样?〔5〕小结:小姑娘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懂事。〔6〕再读这一局部,找找写小姑娘能干的句子。〔7〕出示句子小姑娘每天早晨自己洗脸、叠被、吃早饭。她买菜,洗碗,做粥。她擦玻璃、刷厨房、拾掇衣柜,还帮助妈妈送奶。A.指导读句子。B.找出句子的一样点。C.老师小结:这些句子的特点是用一句话写一个人做几件事。〔8〕分角色读。〔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引读最后一节。2、启发想象:大家是怎么赞美她?提供语言材料:大家翘起大拇指,称赞她说:“”3、小姑娘的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吗?你想对小姑娘说什么?出示语言材料:小姑娘啊,我。〔五〕稳固练习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梳”。3、写字练习。4、根据句子,写出“要是”、“漂亮”、“赞美”三个词的近义词。篇二教学目的:1、知识和才能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姑娘通过做事情使自己不断长大。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教给预习、合作、朗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进步朗读程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严密联络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小姑娘理解、谅解、关心、体贴父母的思想。教学重难点: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是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体会小姑娘关心体贴父母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独立自理的才能。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老师准备写有合作学习提示的小黑板。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师:一年级我们学了《我又长大一岁》这篇课文,同学们还记得吗?〔记得〕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你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你们愿意长大吗?〔随机指名说〕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出示课题,板书,齐读。二、学习“不愿长大”局部1、师:小姑娘为什么不愿长大?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指名说。要求根据课文内容来说。2、找出课文讲小姑娘不愿长大的自然段。〔第七自然段〕3、师:可以说课文的前七段都是写小姑娘不愿长大的。板书:不愿长大。4、分角色读17自然段。师读旁白,男生读妈妈的话,女生读小姑娘的话。5、同桌分角色读。不读旁白,一位当小姑娘,一位读妈妈。6、指名同桌读。7、师提示语气词,指导读。小姑娘从奇怪地问、不明白地问到不快乐地说,妈妈从耐心地解释到有点不耐烦了。8、生齐读。三、学习“愿意长大”局部1、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看出小姑娘其实是愿意长大的。用符号标出来。生边读边标。2、自由说。〔文中第9、10、11自然段各有一句〕3、师: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小姑娘是愿意长大的。板书:愿意长大。4、师:刚刚小姑娘才因为妈妈没带她去动物园而不快乐,如今却愿意长大了,什么原因?大家找找课文。〔她心疼妈妈。〕谁能用“心疼”说句话。指名说。5、师引读:她心疼妈妈啊,她对妈妈说:〔指名读〕6、师:我们一起当小姑娘,心疼地对妈妈说,好吗?7、齐读小姑娘的话。8、师:可以看出小姑娘愿意长大的原因是心疼妈妈。板书:心疼妈妈。9、师:小姑娘心疼妈妈而愿意长大,有没有长大呢?长成什么样的?〔高个、漂亮〕板书:高个漂亮师:小姑娘心里快乐吗?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生有感情朗读。四、合作学习“怎样长大”小黑板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小姑娘是怎样长大的呢?”1、小组齐读9――12自然段。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自由反应。师归纳:通过做事情。板书:做事情。1、小姑娘做了那些事?读第9自然段。生反应。指导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齐读第9自然段。2、指名读10――11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小姑娘做的事情。指导朗读。读出小姑娘关心体贴妈妈的感情。同桌读。3、男女生比赛读。4、师:难怪大家都赞美她:仁慈能干。相机板书。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出示书中插图。师:面对这么仁慈、能干的小姑娘,我们有什么话对她说呢?生自由说。六、布置作业。写下想对小姑娘的话:小姑娘,我想对你说板书设计: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不愿长大愿意长大高个漂亮仁慈能干篇三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指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承当责任。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指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承当责任。教学方法:谈话法引导法讲授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歌曲欣赏,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放音乐〕听完了,有谁能来说一说这首歌唱了什么?生:唱的小松鼠快长大师:对,说的非常好,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小松树快长大》,唱出了小松树想要快快长大的愿望,那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为什么?生:想〔不想〕………..师:同学们师是各有各的想法,有一个小姑娘呀她开场不愿意长大,可后来她又希望自己快快长大,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二、展示目的,明确任务听录音跟着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考虑: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解疑、品读感悟1、〔自学提示一:〕自学内容:第1—7自然。自学方式:分角色朗读、独立考虑考虑:小姑娘为什么不愿长大?在生活中,假如你的爸爸妈妈工作忙时,不能带你去玩,你会怎么想?导语:小姑娘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自学提示二:〕自学内容:第8—12自然段。自学方式:自读、同桌讨论考虑:课文哪些句子表现了小姑娘想长大的愿望?用“_________”画出来。自学时间:5分钟师:她不是不愿意长大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师: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体会小姑娘是因为心疼妈妈,关心妈妈,爱妈妈,才越来越盼望自己长大。〕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师:为什么她觉得长大的感觉也不错?师:认真观察课文两幅插图中小姑娘的变化,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四、单元回归拓展延伸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小姑娘仁慈,能干,独立,懂事,可以帮助妈妈做许许多多的事情,那同学们和小姑娘做一个比照,小姑娘会做的事情,你会做吗?除了这些,你还会做些什么?师:小姑娘是怎样长大的?“长大”是什么意思?畅所欲言:在你成长的经历中,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最伤心的一件事是什么?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学生答复师:我们的同学也挺不错的,但是还有许多缺乏的地方要向小姑娘学习,成为一个能独立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父母分担,勤劳的好孩子。师:带着感情朗读全文,在读中体会小姑娘的成长经历。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假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醒课题1.提问引入:同学们知不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你们最喜欢马良什么?你知道他用神笔画了些什么吗?2.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设文中的小作者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23课“假设”。〔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1.范读。师:你们想知道诗的内容吗?先听老师读一遍。我读书前,你有什么悄悄话告诉我吗?〔让学生逐一说出朗读时的详细要求〕你们要边听边考虑:假设有什么?〔待学生答复后〕师:课文中几次出现了“假设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2.整体感知,识字读文。〔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语。师:你们也想像李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如今有几个小淘气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用铅笔勾出生字词语。〔2〕说出生字朋友的名字。师:这几个小淘气都找到了吗?你们的这些小淘气朋友叫什么名字呢?请看课后“我会认”里的生字。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你刚刚读的时候发现了什么?〔3〕送生字”回家”。师: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蹦蹦跳跳地又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快!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4〕找“朋友”。师:你们在课文中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分开课文你还认识吗?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找朋友”,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找,找到一个领着大家读两遍,并把生字卡贴在黑板上。师:9个生字都找到了,你们仔细看看有些字是好朋友,组在一起是个词。如今从这9个生字中找朋友组词。〔寻食、安康〕文中说:“谁到哪里去寻食?”在文中找出含有“安康”的句子读一读。〔5〕识记生字朋友的样子。〔小组讨论交流〕师:9个生字朋友都认识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想方法记住它们的样子,不然的话你会叫错朋友的名字,多不好意思啊!请四个人为一组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6〕与生字广交“朋友”,并送“朋友”回家。师:这些得意的小淘气可以交许多朋友〔组词〕,请你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淘气帮它找朋友,再把你找的朋友送回家。〔就是用组成的词说一句话〕〔7〕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三、读文感悟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如今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考虑:这首诗共写了几小节?写了小作者的几个美妙的愿望?〔待学生读文答复后〕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2.小组内互读。师:在这三个小节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小节?〔抽人读〕请大家在小组中读一读,四个人每人读一小节,看看谁是小小朗读员。”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认读生字。二、有感情朗读课文1.小组内交流。师:在你读的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假设你是小树〔或小鸟、西西〕,你心里会怎么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在小组内讨论交流。2.感悟句子。师:读读句子。你喜欢哪个句子,能说说为什么吗?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3.拓展说话。师:你能用”我要给……”说一句话吗?4.创设情境诵读这首诗。〔1〕第一小节。师:马良的神笔可真好啊!能画出这么美的画。请女生看图,男生读第一小节。〔2〕第二小节。师:你们喜欢得意的小鸟吗?会学鸟叫吗?男生小声学鸟叫,女生轻声读第二小节。〔3〕第三小节。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与这首诗有关的画面〔抽人读〕,你好似看到了什么?5.赛读。师:你们敢跟李老师比比吗?我读两行,你们读两行。一、二组与三、四组赛读;男生与女生赛读;学生边读边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演读。6.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7.指导背诵,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三、拓展活动1.假设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些什么呢?2.大家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会画得更好对吗?请你用小画笔把你们的美妙愿望画出来,能写的小朋友呢,把你的想法像书上的格式写一写。3.抽学生上台展示。师:你画的什么?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注意下边有老师和同学,你该怎么说?四、指导书写1.复习要写的字。记住字音,认识字形,扩词、用词语说句子。2.小组交流。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3.指导书写。重点提示: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双:左边的“又”写得稍窄些,捺变点。食:上面的“人”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是点。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得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加强范写指导。五、总结师:假如我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妙。附:板书设计:假如〔有神笔〕画太阳让小树成长画谷粒让小鸟吃饱画好腿让西西奔跑……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称赞教材分析^p:本课包括一篇课文,10个会认的字,会写8个生字。《称赞》使我们懂得要学会欣赏别人,称赞别人。你看,本课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小獾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小刺猬说:“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看来,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目的: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2.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教学准备:头饰。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结合拼音读准生字,结合图和语言文字,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指导朗读。教学目的:1.感悟课文,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出示:课文四幅插图〕2.师音配画,讲故事,简单讲述课文内容。3.你喜欢这个小故事吗?〔喜欢〕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8课吧!4.板书课题,齐读。二、学生自学:1.你想来读读课文吗?〔想〕用你喜欢的方式开场读吧?注意可要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呀!2.成果交流:①出示生字:谁来考考大家?〔选不同的方式:开火车、想记字方法等〕②长句训练:小刺猬连忙从背上取下两个大苹果。③汇报读课文情况,学生评议。三、指导书写:1.课文和生字都会读了,相信这一课的生字一定也难不倒你!2.出示“田字格”3.学生自学:〔1〕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板、椅、但、傍”是既要求认读又要求书写的生字,可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字形特点,并结合已学过的“饭、奇、骑、旦、旁、膀”等字识记字形。〔2〕写字指导: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怎样写好它?①写正确。“采”字上面是爪字头,注意中间一点与竖不要相连。“背”字下面的月字底撇变成竖。②写美观“采”字最后两笔“撇”和“捺”要对称、舒展。“背”字上宽下窄,上短下长。其余六个字的构造都是左窄右宽。注意“但”的“日”要写小些,“清、消”右边的部件,要比三点水高。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开火车读字卡。2.训练识字方法:猬、板、椅、瞧,你是怎样记住的?〔偏旁表义〕二、学习课文:1.你还记得“称赞”这个小故事吗?想不想把它表演出来?2.想演好要注意什么?〔动作、语气、表情〕3.台词也很重要,我们先把课文读好,才行!先来表演1~4自然段。〔一〕学习1~4自然段:1.同位分角色练读。2.师生配合表演1~4自然段,学生当导演指导朗读。〔1〕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小刺猬的话:“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小獾的话:“真的吗?”措施:你指导的真好,能来读读吗?3.师及时鼓励评价4.师生共同表演〔带头饰〕〔二〕学习5~10自然段:1.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交流。2.请小组上台展示,生生互评。〔1〕动作指导:“拉手”“闻苹果”....〔2〕表情:不好意思〔3〕语气:a.“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b.“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结合看图〕三、表演读全文:1.请三位同学上台表演。2.看第四幅: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你想说些什么?3.发散思维:假设小刺猬一开场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结果?四、理论活动:1.自己选一位同学〔平时表现不太好〕,夸夸他的优点。2.读读写写:闻一闻一个比一个好瞧了瞧一棵比一棵壮了一比一了一比一五、课外延伸:回家后用恰当的方式称赞家人。教学内容: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学会欣赏别人。板书设计:18.称赞刺猬小獾消除疲劳增加自信教后记:本课以学会欣赏别人、学会称赞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教学时,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是小刺猬称赞小獾小板凳做的好,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第二局部是小獾在小刺猬的鼓励下小板凳做的越来越好,并称赞小刺猬的苹果好吃。这一局部采用表演的方法,来表达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是一种美德。从本课看,学生已能结合语言文字来表演,这说明已掌握了表演的方法,前段的训练已初见成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读“稻”、“藏”、“催”三个字。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秋天的特点。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熟塘报落岸”。2、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秋天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提醒课题。1、老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秋天的录像片,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秋天有关的课文,老师板书课题:秋天,请同学们读一读。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2、同桌之间开展互相间的学习:(1)翻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假如读得不正确,进展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互相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3、老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蓝天池塘岸边电报运动场熟了当作底下金子往下落(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老师板书。蓝: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监”字第一笔是竖。注意与“篮”字区分。塘:左右构造,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唐”字。“唐”字的第七笔是竖,要出头。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熟:这是左右构造的字,左上是一点一横,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笔要写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点底。报:左右构造,右边的笔顺是:横折钩竖横撇捺落:上下构造,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洛”字,这是一个上形下声的形声字。动手书空。老师进展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展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互相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5)认读“稻”、“藏”、“催”三个字。稻:稻子,水稻。农作物的一种,我们吃的大米就是水稻脱壳后的米粒。藏:捉迷藏,藏起来。就是躲着不让找到的意思。催:急着、催促的意思。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2、同桌之间进展互查。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4、老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四、指导学生进展书写。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2、老师让学生进展板演,进展评价。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提出不懂的问题。附:板书设计秋天熟塘报落岸蓝金池底当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按照一定的顺序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步学生的观察才能。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理解秋天的的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比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秋天的特征。2、使学生知道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叶子发黄落下,留鸟南飞等一些自然现象发生在秋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抓住秋天的特征,联络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2、体会秋天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稳固1、老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蓝天池塘岸边电报运动场熟了当作底下金子往下落二、学习课文1、从整体入手学习,老师伴着音乐范读。(1)让学生边听边在文中标出自然段。(2)考虑:秋天到了,自然界的景物有哪些变化?2、老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出示相应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3、逐段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看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秋天来了,天又高又蓝,还有一朵朵白云。老师板书:天:蓝高云:白(3)老师出示句子让学生进展比较: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a.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b.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知道加上“高高的”使句子更详细。c.指导朗读,突出蓝天的特点。(4)让学生观看画面,欣赏秋天的天空。(5)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秋天的美丽,读出语气。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展评价。第二自然段:(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怎么样?秋天,稻谷熟了,一片金黄,像是铺上了一层金子一样。(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喜欢的语句,谈看法,体会粮食丰产的景象。(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互相交流。(4)老师和学生一起进展归纳“一眼望不到边”说明稻田所占面积大,是好大一片,使人看不到边际。“黄澄澄”是写稻田的颜色,这是稻子成熟的表现,说明了粮食的丰产。“铺了一地金子”说明稻子长得好,满地都是,用比喻的方式说明稻子成熟。板书:稻田:一眼望不到边,一片金黄。(5)师小结:秋天,稻子成熟了,大地一片金黄,远远的看不到边际,就像是金子洒满地,面对这一切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运用读的方式,体会那种丰收的喜悦。而后指名读,进展评价。第三、四自然段(1)以小组为单位进展学习a.读这两个自然段。b.想一想,告诉我们什么?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和有关语句谈一谈秋天大自然的变化。(2)各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一片一片树叶从树上落下,小鱼藏在落叶下边把落叶当作了伞,小蚂蚁在落叶上爬来爬去,来回跑着,把落叶当作了运动场。燕子看到了落叶,把落叶当作了电报,它们要到南方去过冬了。板书:黄叶:落下来。小鱼——伞小蚂蚁——运动场燕子——电报(3)师小结:这些语句使我们感受到:秋天来了,自然界里的小动物,小昆虫们那种欢快的心情,还有秋天那特有的迷人风光。(4)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小动物、小昆虫们那种欢快的心情,还有秋天那特有的迷人风光。注意指导:黄叶从树上落下来。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a.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b.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知道加上“一片一片的”可以说明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是一片接着一片往下落,陆陆续续的感觉。)c.老师和学生一起用实物演示。d.指导朗读,突出落叶的特点。大家评议。三、组织学生观看秋天的录像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秋天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四、布置作业1、看图说说图的意思。2、在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而后互评。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北京》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课前准备:自制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如今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玩耍。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1、老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2、听老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2、检查自读情况。3、指名朗读课文。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考虑: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北京的什么?〔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合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3〕朗读。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3〕指导学生带着喜欢、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1〕哪儿美?爱什么?〔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8、齐读第五段,读出热爱北京的语气。五、指导背诵1、怀着热爱、赞美的感情,朗读全文。2、北京真美!我们都爱她。让北京美丽的风光留在我们记忆里,好不好。〔1〕指名读三、四自然段。〔2〕老师引背。〔3〕同桌互相背。〔4〕齐背。〔5〕闭上眼睛,想着北京的美景背诵。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检查生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识记字形,指导写字三、课堂练习,说说写写1、课后练习第2题。2、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两三句话。3、自由扩展。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话。〔同桌说、老师说、指名说〕4、抄写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的图画》重庆市巴南区南温泉小学校喻萍一、学习目的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欢、赞美之情。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的美丽。二、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新课师:孩子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呢?〔春、夏、秋、冬。〕孩子们真棒!春天的时候,到处鲜花盛开,姹紫嫣红,美丽极了。夏天的时侯,烈日炎炎,但是海边却是一片清凉。冬天,白雪皑皑,大树都披上了白白的厚棉袄,孩子们也可以痛痛快快地堆雪人、打雪仗。〔课件展示春、夏、冬的美景〕那秋呢?秋天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时点拨,让学生能初步学习描绘环境。师:对,你们都是擅长观察的好孩子。学会观察生活,真是个好习惯。说到秋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树叶黄了,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课件同步展示树叶飘落下来的美景。〕其实秋天不仅仅是这样的凄凉,它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课件展示课题《秋天的图画》〕今天,我们就走入大自然,去看看像图画一样美丽的秋天。谁能大声读读这个生字。〔课件将生字“画”变色,强化孩子们的生字的认读,请孩子来读“图”字,读课题。〕师:你读得声音洪亮,字音准确,真棒!大家能像他那样再读一读课题吗?孩子们连续读几遍。〔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字,如“燃、勤”与“笼、浪、粱”。直接出示课后“我会认”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不会的可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来解决。看,秋天来了,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展示苹果。〕哦,是果园的苹果成熟了。淘气生字宝宝们也快乐地躲在苹果后面和大家捉迷藏呢?看看哪些聪明的孩子能认出这些生字宝宝?〔课件展示,随意____苹果,请孩子认读,没有读准确,____生字,显示拼音,注意边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生各种方式认读生字。〔三〕词语认读注意指导“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师:词语宝宝们也想挑战大家,大家愿意承受挑战吗?展示词语,请孩子们认读。课件展示,注意指导“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反复请孩子练习轻声的正确读法。告诉孩子们,生字宝宝有时要变声哟!〔四〕初读课文1.孩子们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同桌纠正字音,或圈出读得好的字词。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老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2.质疑,秋天来了,哪里有美丽的图画?孩子们自由讨论。孩子们眼睛真巧,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课件展示,美丽的山野。〕为什么说,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呢?〔孩子们自由发言,老师适时点拨。〕和孩子们一起议论山野美景,归纳孩子们的发言:山野的颜色丰富多彩,有深绿色,浅绿色,黄色,粉色……就像一幅美丽的画一样。山野有丰富明朗的各种线条,形状,就像画一样……看到这美丽、丰收的山野,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快乐,喜悦……”对,人们是喜悦的心情。那孩子们能读出人们喜悦的心情吗?请孩子有感情地朗读“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读出“喜悦”之情。〔五〕细品课文1.研读重点句子,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秋天风光的勃勃活力,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看,山野里,成熟的稻谷,金灿灿的,一大片的一大片的,大家觉得像什么呢?引导孩子想象,就像金黄的大海。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孩子描绘出: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用动作让孩子体会动词,体会句式。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那山野里还有什么成熟了呢?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孩子描绘: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高粱举起红红的火把。2.读读说说。指导朗读:“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高粱举起红红的火把。”读出丰收的热闹,喜悦。反复朗读这几个句子,认识动词、描写颜色的词语;认识比较句。〔六〕升华、拓展1.大家觉得秋天美吗?不仅山野,秋天到处是美景,下面大家来欣赏欣赏美丽的秋天。〔课件播放美丽的秋天景象。〕质疑:谁使秋天这样美丽?〔指导朗读疑问句。〕孩子们自由讨论。课件展示答案。“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答复,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似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2.〔课件展示〕引导孩子们表达出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对勤劳的人们的喜欢之情。梨树说:“勤劳的人们把我变成金黄的灯笼。”苹果说:“勤劳的人们让我______________。”稻海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BIM模型在施工质量验收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建筑电工职业技能竞赛建筑电气物联网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民用航空无人机监管与安保措施考核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达标测试试题
- 学校公众号信息发布与运营管理制度(2025年版)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同步测试试题(含详解)
- 2025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合同协议
- 郑州益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 2024年环境监测质量目标管理考核试卷
- 102.《短视频剪辑节奏与背景音乐卡点考核》
- 2025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汽车充电桩场地安全使用协议书9篇
-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 酒店海鲜供应配送合作合同5篇
- 幸福食堂运营补贴申请书
- 2025年中国盐业集团招聘面试模拟题集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目
- 电梯安全应急预案培训课件
- 七上数学期中复习压轴题小纸条【空白】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决策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基于知识、能力、素养培养的2026届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