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辛亥革命_第1页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辛亥革命_第2页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辛亥革命_第3页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辛亥革命_第4页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辛亥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6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辛亥革命一、单选题1.(2017·北京四中高一期末)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是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甲午中日战争2.(2019·北京·101中学高一期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B.后者扩大了总统的行政权力C.二者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D.二者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3.(2019·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末)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相同目的是A.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B.增加捐税,提高政府收入C.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 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维护清朝统治4.(2012·北京·101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是近代中国某政治组织的成员证,其中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等字样。据此判断这一政治组织是A.兴中会 B.同盟会 C.国民党 D.共产党5.(2019·北京·101中学高一期末)章永乐在《旧邦新造》中说:从实力政治上,南方进了袁世凯的“瓮”,而从法律上,则是袁世凯进了南方的“瓮”。袁世凯进了南方的“瓮”指的是A.接受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 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C.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D.逼迫宣统帝下诏退位6.(2017·北京四中高一期末)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光复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国民党7.(2019·北京·101中学高一期末)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A.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B.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C.推动了社会移风易俗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8.(2018·北京·101中学高一期末)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传统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A.终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清除了欧美列强的在华势力C.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D.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9.(2018·北京·101中学高一期末)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的资产阶级政党是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10.(2017·北京四中高一期末)孙中山说:“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中“恶劣政治的根本”是指A.满洲贵族统治B.军阀割据混战C.君主专制制度D.外国列强侵略11.(2018·北京·人大附中高一期末)《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A.清末新政失败B.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扩大C.清朝统治覆灭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12.(2019·北京·101中学高一期末)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左图和右图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1.C【详解】辛亥革命结束了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先河,C正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排除;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B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排除。故选C。2.B【详解】由“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到“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可以看出总统的行政权力得到扩大,故选B;后者并不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排除A;后者中总统权力过大,不能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排除C;后者的颁布是袁世凯意图为复辟帝制做的准备,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排除D。故选B。3.D【详解】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护清朝统治,遏制革命形势发展,先后推行了“新政”和“预备立宪”,D项正确;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与解决国内经济危机、提高政府收入和适应帝国主义需要无关,ABC三项错误。4.B【详解】依据材料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知是中国近代史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故B正确;兴中会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提出“振兴中华”的主张,排除A;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纲领不是材料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排除C和D。故选B。5.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条件之一是接受民主共和和遵守《临时约法》,所以从法律上,南北议和和统一,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是袁世凯进了南方的“瓮”,B项符合题意;袁世凯并没有接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他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强迫宣统帝下诏退位,与袁世凯进入南方的“瓮”,法律受南方的限制无关,ACD三项错误。6.C【详解】根据所学,1905年在日本建立的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C正确。7.A【详解】解题时抓住“辛亥革命”,由此可以判断出材料中“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指的是封建等级思想消失,“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强调了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指的是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A选项的表述符合题意。B选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要内容;C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D选项错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新中国成立之后。8.D【详解】朝代国家指的是君主立宪制,“共和国家”指的是民主法治形式,说明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故D正确;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B中清除说法绝对,排除;C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大改造完成。9.D【详解】材料中十六字方针是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故D正确;其他三个均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排除。10.C【详解】根据材料“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说明孙中山认为恶劣政治的根本在于君主专制制度,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评价三民主义:1、从理论上讲,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这也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2、从实践上讲,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但是由于三民主义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的一系列斗争都失败了。11.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官话报》也支持共和,这是由于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扩大而造成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清末新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未体现出清朝统治覆灭,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是后来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官话报》的立场是支持共和。12.C【详解】试题分析:①错误,因为武昌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11月起义已经结束,排除A项和D项;②项不选,通过图片中的广告只能看出时局变动,但不能说明商人投入政治变革中,排除A项和B项;③正确,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土崩瓦解,民主共和成为历史的趋势,商人抓住这个变局将广告由“本世纪的贫血症之良药”改为了“专制与共和之过渡”,所以③④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