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伞一秋雨_第1页
一人一伞一秋雨_第2页
一人一伞一秋雨_第3页
一人一伞一秋雨_第4页
一人一伞一秋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一人一伞一秋雨2022年5月14日11时47分,震中地带四川茂县上空4999米。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第一个跳出机舱。在高原繁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犹如天神般从天而降,创造了空军史上高空盲投的奇迹。

近日,《廉政�望》特约记者独家采访李振波的妻子盛亚玲,听她陈述抗震救灾期间有关丈夫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丈夫第一个跳出机舱

“我安好到达。”

“你现在在哪里?”

“成都,明天到汶川。”

“记得随时给家里报平安。”

“好的。”

5月14日11时24分,一架大型运输机从成都某军用机场起飞,飞向此次地震重灾区四川省茂县。

茂县县城坐落在峡谷中,两边多是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高山,且能见度很低;风速达成每小时100到300公里;这就是以李振波为首的15名勇士务必完成空降的地方,不成预料的因素、不成预知的风险……

30年来,李振波跳过空降兵现有的全体伞型和机型,可以说,任何飞行险情和伞降困难他都能够生动应对。然而,茂县如此险恶的地形,让他自己也捏了一把汗。平日的训练高度只在1000米以下,这次却不得不在4999米的高空,探索实施伞降的机遇。

灾情就是命令!在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的条件下,48岁的李振波首先跃出机舱,扑向苍茫的大地。紧接着,战士们一个个跃出机舱……

此时此刻,湖北孝感,李振波的妻子盛亚玲正慌张地看着电视。虽然看不清跳下去的是谁、电视里也没有说明,但她分外确信,这里面确定有丈夫,“危急时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的。”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5月13日凌晨1:30,正在睡梦中的盛亚玲突然接到丈夫的电话:“加紧帮我拾掇一两件衣服,把跳伞要用的高空作业表、指南针等找出来,我要出门!”

10分钟后,身着迷彩服的李振波回到家,来不及和妻子说上一句话,拿起东西就走。盛亚玲这才意识到:丈夫可能要奔赴地震灾区了。

13日晚10时半,苦苦等候的盛亚玲终究接到丈夫的电话。

14日早上,盛亚玲从电视新闻得知,有关部门作出伞降灾区救援的命令。那边天气不符合伞降条件,丈夫对那边地形也不熟谙,伞兵出身的盛亚玲不禁为他们惦记。盛亚玲试着拨打丈夫的电话,话筒里传来的始终是盲音。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吃不下饭,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下午3时,盛亚玲的手机响了,传出丈夫气喘吁吁的声音:“一切平安,我们15个人安好着陆。”刚说完电话就挂了。

一刹那,盛亚玲眼圈红了。“我了解他的天性,干什么都冲锋在前。为了救援受困群众,他确定会跳下去。”

实际上,盛亚玲所不知道的是,李振波在伞降过程中曾发生一幕惊险的意外!

跃出机舱后,李振波的主伞迟迟没能开启,他的身体在空中一落千丈,耳边风声呼呼,生命危在旦夕。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冷静地开启了备用伞。风鼓着伞衣向前飘了大约八九分钟后,降落在距投跳点约5公里的一处悬崖边上,他和降落伞都挂在树枝上。正是由于树枝的作用,他才没有掉到悬崖深处。

15名伞降勇士告成降落并顺遂会合后,急速在茂县开展救援,并依靠携带的两部海事卫星电话,每半小时与指挥部联系一次,向外界传递最新的茂县灾情。

大校与妻子的“灾情对话”

盛亚玲也曾是名伞兵,退伍后,现是孝感市中心医院心功能室的一名医生。

谈起丈夫,盛亚玲一脸骄傲:“他是名优秀的军人。”她说,由于对待工作的热忱,丈夫不得不牺牲掉了陪家人的时间。到现在为止,全家人只一起出去玩过一次,那还是女儿中考后爸爸兑现对她的承诺。

那几天一有空,盛亚玲会不自觉地拨打丈夫的手机,尽管明知灾区有些地方通讯断了,她还是梦想能通通话。

15日晚11时,盛亚玲终究再次等来了丈夫的电话。

“我们已经从茂县徒步到了汶川,我们周边一边是山洪,一边是悬崖。目前的救灾形势很严峻……”

“要留神安好,你的挚友、战友都打电话,为你和战友祈福……”

妻子话还没说完,那边电话又挂了。“他断定又去执行任务了。”盛亚玲又是一夜未眠。

其次天,她试着回拨卫星电话,不通。晚上7点左右,丈夫用自己的手机打来了电话,她奇怪惊喜。“连忙要去都江堰了。”“你现在在干什么?”“指挥采集、侦察信息,向上级汇报,救助重伤员。”

5月17日晚20时,虽然知道丈夫此刻正在一线繁忙,盛亚玲仍忍不住拨通了他的电话。

“今天往都江堰途中碰见泥石流、山体滑坡,现在要撤回到汶川,明天赶往成都。”

“你们现在怎么样?”

“不管走到哪里,百姓对我们都分外好。这几天没洗过脸,没换过衣服,晚上实在困了,就用伞做帐篷、睡袋睡一会。”

“现在就怕发生疫情,你要留神防范。”

“明白。放心,我会把14人安好带回部队!”

“我相信你确定会带回来的。”盛亚玲哽咽着交代丈夫:“不要惦记家里的事情,梦想你和战友安心执行任务,早日凯旋。”

这次4分多钟的通话,是抗震救灾以来,夫妻俩通话时间最长的一次。

爸爸是航天英雄的伞降教官

谈到父亲启程前后那一段时间,女儿李�记忆犹新:“我爸以前启程执行任务,之前一般都会跟我说,但这次走得很匆忙,什么都没说。直到他执行完伞降任务,我才知道他们是在那样的处境下伞降到灾区的。当时不知道他们面临的险境,所以也没怎么惦记,现在看电视,报纸的报道才有些后怕。”

小时候,女儿常问妈妈:“怎么别人家的爸爸都能陪他们呢?”盛亚玲总是抚慰她。现在女儿长大了,也能理解父亲了。

作为空降空投总指挥,李振波参与指挥了2022年与俄罗斯的联合反恐演习,以及2022年上海合作组织六国的反恐演习等大型演习。现在新一代伞兵主战伞就是在他的领导下研究完成的。

2000年5月初,时任空降兵空降空投四处长的李振波,成为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等我国首批14名宇航员的跳伞训练主教官。

李�说,“他几乎每天都在忙,我上高中时一般早上6点钟上学,晚上下了晚自习回家已经是11点钟了,即便这样我也很少看到父亲,他走得比我还早,回得比我更晚。”女儿说她从来都没怪过父亲,“我知道他是很心疼这个家的,只不过他没有那么多时间来陪我和妈妈。”

“振波最愧疚的就是母亲离世时他没能在身边。”盛亚玲说,由于工作特殊,他多年不能回老家,母亲病重时,每日谈论他,终究等到他回来,刚在床头侍奉了一天,就接到了去俄罗斯加入联合反恐演习的命令,直到母亲合眼也没能赶回来。

2022年李�高考填志愿时,盛亚玲生病,李振波又在外地,由于没人指导,她劳绩虽然高于重点线40分,却差点落了榜,最终通过调剂才进入大学。对于这件事,李振波一向耿耿于怀,觉得自己亏欠女儿太多……

李�说:“不管我爸怎样,在我眼里他只是我爸,没有别的。”在报纸上看到父亲头上的白发,李�的心猛地抽了一下。从报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