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八年级(下)期末物

理试卷

1.首先发现杠杆原理的是()

A.阿基米德B.牛顿C.帕斯卡D.焦耳

2.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有用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B.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D.对机械进行改造完善,可以使其效率达到100%

3.如题图所示,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用等大

的水平力轻推瓶盖,瓶子翻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受力面积

4.园艺工在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较粗的树枝时,会把树枝尽量靠近转轴,这是为了

()

A.增大阻力臂,更省距离B.减小动力臂,更省距离

C.增大动力臂,更省力D.减小阻力臂,更省力

5.图示为一种硅胶制成的免打孔门吸,将其套在门背后的

把手上,并使吸盘紧压在门后的光滑墙壁上,门就会被

固定。下列事例的工作原理与此门吸原理相同的是()

A.飞机升空

B.热气球升空

C.用吸管吸饮料

D.用茶壶向茶杯倒水

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锤子敲击钉子,将钉子钉入木板中,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A.钉尖很尖锐是为了减小压强

B.钉入木板后的钉子没有惯性

C.敲击过程中钉子对锤子无作用力

D.敲击过程中锤子对钉子做功

7.图示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冰雪五环缓缓上升的情景。在冰雪五环匀速

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雪五环的动能增大B.冰雪五环的重力势能增大

C.冰雪五环的机械能减小D.冰雪五环的机械能守恒

8.2022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IU型浮空艇,从青藏高原海拔

4270,*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升空,顺利升至9032〃?,超过珠峰高度,创造了浮空艇

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该浮空艇通过一条缆绳与地面的锚泊设备连接,利用所受

的浮力和缆绳的拉力控制可实现升空和驻空。忽略浮空艇体积的变化,在其匀速直

线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浮空艇周围的大气压不变B.浮空艇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C.浮空艇所受浮力大小不变D.浮空艇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9.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夺冠,再次站在了亚洲之巅。如图是女足比赛

时的场景。下列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顶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作用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第2页,共16页

C.足球鞋底大都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球鞋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D.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被顶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10.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用5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10N的物块由

A点匀速直线运动到8点,在B点将拉力增大为10M在C点撤去拉力。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一»尸

,),,,,,),,,,,,,,,,,,〃,,,,,,»,,,,,,,,,",,,

ABC

A.物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5N

B.物块在BC段所受到的摩擦力大于5N

C.在C点撤去拉力后,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块在BC段运动的越来越快

11.将两个相同物块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

两容器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二二聿/对

A.甲中物块受到的浮力等于乙中物块受到的浮力

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上飞,习">手斗,〃

甲乙

C.甲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乙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D.放入物块后,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12.如图所示,小华用滑轮组水平向左匀速拉动A物体,A物体5s内移动了100cm,且

A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2N,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拉力尸大小为5N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4m/s

C.拉力尸做功的功率为3W

D.拉力尸在5s内对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4J

13.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

请画出该过程中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14.如图甲所示为搬花神器,用它把花盆抬起时,相当于一个绕。点转动的杠杆。其简

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在乙图中画出:

(1)花盆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为其重心);

(2)杠杆平衡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i及其力臂人。

15.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两次实验的示意图如图甲、

乙所示,钢球A、8的质量OIAATHB,释放高度砥1>九8,木块移动距离”>SB。

(1)实验中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选填字母)。

4钢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区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木块被撞击后的动能

。.撞击后木块和钢球共同的动能

(2)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

(3)小明通过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的结论。他的实

验方法是错误的,理由是。

(4)小红让钢球A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滚下,撞击木块,这是为

了探究物体动能与的关系。

1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观察杠杆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

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某次实验在杠杆右侧8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如图乙所示),此时在杠杆左侧A

第4页,共16页

处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就能恢复水平平衡。

(3)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至杠杆水平平衡,此时弹簧测力

计示数为1.5N,则每个钩码重为N。

(4)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图丙中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左倾斜,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探究

用到的装置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钩码上绳端移

实验钩码升拉力的动机械

次数重G/N高度大小/N距离效率4

h/ms/m

甲乙丙

120.11.20.355.6%

220.21.20.655.6%

340.11.90.370.2%

440.11.30.561.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3)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与重物上升高度(选填“无关”或“有关”)。

(4)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

械效率越高。

(5)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

械效率(选填“越大”或“越小”)。

1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底面

积S=1.5x10-27n2o边长为10c%的正方体物块通

过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对

细线竖直向上的拉力F=4N,此时容器中水深九=

40cm。g取10N/kg,求:

(1)此时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

(2)此时物块所受浮力;

(3)剪断细线后,物块静止时浸在水中的体积。

19.图示为某工地的货物提升装置,该装置通过固定在水

平工作台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拉动

绳子,使货物实现升降,卷扬机总重G物=600N,与

水平工作台接触面积S=250cm2。某次提升过程中,

货物重G=1500/V,在30s内匀速上升10加,电动机

拉动绳子的拉力尸=625N。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g°求本次提升过

程中:

(1)拉力F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卷扬机对水平工作台的压强。

20.为将重为2000N的木箱搬运到1.2m高的车厢中,工人师傅将一块长为5机的长板搭

在地面与车厢之间构成斜面,利用绳子将物体沿斜面匀速从底端拉至车厢中,如图

所示。若工人拉动木箱的功率恒为300W,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忽略绳重,g

取10N/kg。在木箱从斜面底端被刚好拉至车厢的过程中,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对木箱的拉力;

(3)木箱运动的速度;

(4)木箱所受斜面的摩擦力。

第6页,共16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的原理,故A符合题意;

8、牛顿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力学的三大定律,为力学奠定了基础,故B不符合题意;

C、帕斯卡发现了帕斯卡原理,在液体压强的研究中做出了贡献,故C不符合题意;

D,焦耳发现了焦耳定律,在热学和能量研究领域取得卓著成就,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我们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了解作答。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物理学史的掌握,我们不仅要知道物理学家的成就,更要学习他们

不断创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答案】C

【解析】解: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较多,总功不确定,机械效

率不能确定。故A错误;

8、功率是做功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做功多,时间不确定,功率大小不能确定。故

8错误;

C、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则做功快,功率小,则做功慢。故C正确;

。、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所以总功一定大于有用功,即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一

定小于1,也就是机械效率小于100%。故O错误。

故选:Co

(1)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大则做功快;

(2)机械效率反映了机械的性能优劣,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做功快慢没有关系;

使用任何机械不可避免地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

正确理解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分析时要充分考虑选项中的条件,

必要时可运用公式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矿泉水瓶底部时,和用等大的力轻推瓶盖处,两次力作

用在了矿泉水瓶的不同位置,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

关。

故选:Co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此题考查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是一道基础性题目,平时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

知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4.【答案】D

【解析】解:A。、树枝给剪刀的力是阻力,故把树枝尽量靠近转轴,是减小了阻力臂,

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变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动力臂不变,则动力减小了,可以

省力,故A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BC、手持剪刀,手给剪刀的力是动力,故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树枝

给剪刀的力是阻力,故把树枝尽量靠近转轴,是减小了阻力臂,与动力臂无关,故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尸2乙2,阻力和动力臂不变,动力随阻力臂的增大而增大,减小

而减小。

剪树枝时,用剪刀口的中部,而不用剪刀尖,减小了阻力臂,在阻力、动力臂一定的情

况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减小了动力、更省力。

5.【答案】C

【解析】解:当用力推开门时,“门吸”内的空气被排出,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

作用下,手把上的“门吸”会被紧紧“压”在墙上起到固定门的作用。

A、热气球升空,是因为热空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热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故A不符合题意;

8、飞机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

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

越大。所以机翼下方的气压大于上方的气压,便形成向上的升力,即飞机升力是根据流

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原理获得的,故8不符合题意;

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

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大气压,故C符合题意;

。、茶壶的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属于连通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根据大气压的知识分析解答: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

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

现象。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有关问题,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

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

6.【答案】D

【解析】解:A、钉子尖很尖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A错误;

以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故8错误;

C、敲击过程中,锤头对钉子的作用力和钉子对锤头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第8页,共16页

。、敲击过程中锤子对钉子有力的作用,钉子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锤子对钉

子做了功,故。正确。

故选:D。

(1)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

一定的距离。

本题综合考查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惯性、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属于基础题。

7.【答案】B

【解析】解:冰雪五环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冰雪五环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

变;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不变,重力

势能增大,所以机械能增大,机械能不守恒,故B正确。

故选:B。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本题考查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的概念,根据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

势能的大小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浮空艇上升过程中周围的大气压越来越小,故

4错误;

8、浮空艇在匀速直线上升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海拔越高,空气的密度越小,浮空艇排开空气的体积不变,根据尸浮=。穷钾嗫可

知浮空艇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故C错误:

。、浮空艇在匀速直线上升过程中,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拉力、竖直向下的

重力,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浮=6+?身,所以浮空艇所受浮力大于

自身的重力,故。正确。

故选:

(1)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2)受力的物体如果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一定受平衡力作用.

(3)根据F浮=p空气gV排分析浮空艇受到的浮力情况;

(4)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当物体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或者物体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密度时,物体上浮。

本题考查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注重了物理

与实际的联系,综合性较强。

9.【答案】BC

【解析】解:A、顶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

性,故A错误;

以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空气的阻力,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

所以足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故B正确;

C、足球鞋底大都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球鞋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故C正确;

。、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被顶飞出去,足球的速度发生改变,则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错误。

故选:BC。

(1)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到了惯性或惯性力的作用;

(2)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3)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此题考查了增大摩擦的方法、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惯性、力和运动的关系等,熟

悉基础知识,正确理解概念和规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0.【答案】AQ

【解析】解:

A物块在A8段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物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

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拉力为5N,摩擦力大小等于5M故A正确;

B.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接触面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块从AB段运动到

3c段时,接触面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故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5M

故8错误;

C.在C点撤去拉力后,物块会因为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同时物块因为受到摩擦阻力

的作用做的是减速运动,故C错误;

。.物块在BC段受到的拉力为10M摩擦力为5M拉力大于摩擦力,故物块在BC段运

动的越来越快,故。正确。

故选:AD.

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滑动摩擦

力相等;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第10页,共16页

本题主要考查滑动摩擦力的知识,明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AO

【解析】解:

A、木块在甲液体中悬浮,浮力等于重力;木块在乙液体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

甲、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A正确;

BD,木块在甲液体中悬浮,甲的密度等于物体的密度;木块在乙液体中漂浮,乙的密

度大于物体的密度,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相同,由「=

p液g九得,甲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因为容器底面积

相同,由尸=ps得,放入物块后,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

力,故B错误、。正确;

C、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一F向下,则尸何上=尸浮+尸向尸,浮力相等,甲受

液体向下的压力,而乙不受液体向下的压力,所以甲容器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

乙容器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故C错误。

故选:AD.

(1)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两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根据物体的浮沉情况判断出液体的密度关系;然后根据「=pg/i判断两容器底部受到

液体的压强大小,根据公式p=9判断压力大小:

(3)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判断下表面所受压力的大小。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及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能够根据浮沉情况判断出液

体的密度、所受浮力的关系。

12.【答案】AC

【解析】解:A、由图可知n=3,由〃=二二勺四;等二々可知,绳子自由端的拉

W总FsFns物nF

力:尸=2=照7=57,故A正确;

B、物体移动的距离:s^=100cm=I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物=3xlzn=3m,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u=;=驾=0.6/n/s,故8错误;

C、拉力做的总功:加忌=Fs=5Nx3m=15/,

拉力做功的功率:P=f=詈=3勿,故C正确;

t5s

D、有用功:小方=/s物=12NXl/n=12J,

额外功:IV耕=〃总一〃有=15/—12/=3/,故。错误。

故选:AC»

⑴由图可知71=3,利用4="=等=然=看可求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物,利用速度公式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3)利用W怒=Fs求拉力做的总功,利用P=平得出拉力做功的功率;

(4)利用川音=fs物求有用功,利用皿总=勿4+W颁求额外功。

本题考查了水平使用滑轮组时速度、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明确有用功和总功是关键。

13.【答案】解:木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时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

【解析】力的示意图就是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在图上;分析A受到的力,受

重力、支持力,在下滑时还受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沿斜面

向上。

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

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14.【答案】解:(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如下图所示:

(2)由杠杆平衡条件F"i=尸24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

力越小;图中支点在。点,因此连接0A作为动力臂人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过

点A垂直于0A向上作出最小动力居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解析】(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

(2)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F"i=F2乙2),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

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

第12页,共16页

长,动力越小的结论。

15.【答案】B木块移动的距离没有控制速度相同速度

【解析】解:(1)钢球从高处滑下撞击木块,钢球具有动能,所以探究的是钢球撞击木

块时的动能,故选B;

(2)实验中通过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具有动能的多少,应用了转换法;

(3)甲、乙中,钢球的质量不同,滚下的高度不同,没有控制钢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相同,所以无法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4)小红让钢球4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滚下,钢球的质量不变,速度

发生了改变,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1)8;(2)木块移动的距离;(3)没有控制速度相同;(4)速度。

(1)实验时,动能的大小是指小球运动到水平面上,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2)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这用到了转换法;

(3)(4)动能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在探究动能大小跟质量关系时,控制速度大小不变;

在探究动能大小跟速度关系时,控制质量不变。

本题考查了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来探究动能大小跟各因素之

间的关系。

16.【答案】右31变大

【解析】解:

(1)杠杆的左端低,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使杠杆

重心过支点,即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设f■钩码重为G,杠杆一格长为3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nGx2L=2Gx33

解得n=3,故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3个钩码;

(3)由图乙可知,当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43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K=1.5N,B处悬挂重物的重力尸2=2G,力臂,2=34;

依据杠杆平衡条件则有:1.5Nx4L=2GX3L,解得:G=1N;

(4)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左倾斜时,力臂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测力计对杠杆的拉

力会变大,即测力计示数会变大;

故答案为:(1)右;(2)3;(3)1;(4)变大。

(1)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右移,这

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和方便测量力臂;

(2)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一格长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Fa。进行分析;

(3)明确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依据杠杆平衡条件FJi=尸2%即可求解:

(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尸2(2,当测力计倾斜时,动力臂减小,则动力变大;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及其应用,掌握杠杆平衡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基础题。

17.【答案】匀速丙无关1、3越小

【解析】解:(1)为了准确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使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做匀速

直线运动;

(2)在第四次实验中,s=0.5m,h=0.1m,由5=/1九可得〃=5,即承担物重的绳子股

数n=5,所以第4次实验是用丙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3)通过比较实验1、2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物体上升的高度不

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上升高度无关;

(4)1、3两次实验,s=0.3m,h=0.1m,由$=n/i可得n=3,使用同样的滑轮组,即

使用的甲、乙两图,通过得出的实验数据可知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高,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5)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的重力不同,

机械效率不同,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小。

故答案为:(1)匀速;(2)丙;(3)无关;(4)1、3;(5)越小。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物体;

(2)由$=n/i确定"的大小,据此第4次实验是用哪个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3)(4)(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处理、影响滑轮组效率的因素等问题,认真分析实

验数据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8.【答案】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p水gh=1.0x103kg/m3xION/kgx

0.4m—4000Pa;

根据p=?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pS=4000Pax1.5x10-2m2=60W;

(2)物块的体积:V=lOcznx10cmx10cm=1000cm3=1.0x10-3m3,

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p水gV排=1.0x103fc^/m3xION/kgx1.0x

10-3m3=ION:

(3)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的重力

为:G=F浮-F拉=ION-4N=6N;

因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所以剪断细线后,木块会上浮直至漂浮

在水面上,

由于木块漂浮,木块受到的浮力:F%=G=6N,

由尸浮=。水。嗫得此时排开水的体积即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亮=

1.0X103kg/m3xlON/kg_6X]0m

答:(1)此时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为60N;

第14页,共16页

(2)此时物块所受浮力为10M

(3)剪断细线后,物块静止时浸在水中的体积为6xl(r4nl3。

【解析】(1)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pgh求出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再根据p=

(求出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

(2)求出物块的体积就可以知道它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知道了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和水

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可以算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重力和细线的拉力作用,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据此可

求物体的重力;根据物块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可知剪断细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