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教育心理学概述【学习目标】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有何区别?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如何学习教育心理学?引言按能力分班,可以使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具体需要;训斥学生的错误行为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行为;学生听教师讲比自学的效果好些;……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简单地说,教育心理学,即对学习者、学习以及教学的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应用客观的研究方法来检验有关学习的影响因素的各种观点,探讨众所周知的或鲜为人知的某些问题(Gage,1994)。教育心理学是促成教育目的之实现的科学(张春兴,1996)。(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古代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思想——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均系当时智者根据其哲学观点,以思辨方式对人性与教育关系所作的理论阐释,理论之外并不强调如何从受教育者身上加以验证。柏拉图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Republic)和《法律篇》中。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古希腊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师从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首先提出了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做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普及教育。——19世纪心理科学的发展,为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心理测量与心理实验(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早期著作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与《教育学讲授纲要》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著作。赫尔巴特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1)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1776年5月4日生于德国的奥尔登堡。1794年18岁时入耶拿大学,毕业后曾在瑞士主任家庭教师,同J.H.裴斯塔洛齐相识,因而对教育发生了兴趣。1802~1809年又到格丁根大学学了7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任该校讲师。1809年到柯尼斯堡大学继任康德的哲学讲座,历24年之久。1833年他回到格丁很大学任哲学教授,直到1841年8月14日去世时为止。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是康德的信奉者并是康德哲学的继承者,他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ALLgeminePadagog:kausdemZweckderErziehung)被教育史上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企图以心理学的观点来阐述教育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教学的理论问题。全书共三部分:(1)“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目的”(2)“多方面的兴趣”(3)“性格的道德力量”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构建了教育学的逻辑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赫尔巴特还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是心理学和哲学,他说:“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赫尔巴特认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界限,这些界限便为“意识阈”。而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观念的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叫做“统觉团”。赫尔巴特根据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将课堂教学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即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这一理论后来被他的学生发展成“五段教学法”。他提出了多方面兴趣学说,认为人具有多方面的兴趣,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此相联系,他设计了一套内容广泛的课程体系。他首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认为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此外,他还就德育、学校管理、各年龄阶段的教育、课程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早期著作霍普金斯(L.Hopkins)的《教育心理学》(1886)赫黎斯(W.T.Harris)的《教育心理学的基础》(1898)詹姆斯(W.James)的《对教师的讲话》(1899)…
…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早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多数是把心理学知识通过推论,移植于教育的,对实际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很少专门研究。这类著作的主要贡献在于促使人们去关心教育心理学问题,但并不等于很好地解决了教育问题。由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提倡对儿童身心进行实验研究的“实验教育学运动”。实验教育学运动
莫依曼(E.Meuman,1862-1915):把教育学分为研究教育目的的普通教育学和研究儿童身心发展及教育方法的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主要研究:(1)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同成人身心发展的差异;(2)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个性禀赋的差异;(3)儿童学习与疲劳;(4)有关学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实验教育学运动
拉伊(A.Lay):于1903年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描述。他提出教育实验应由假设的成立、实验的计划与执行、在实际上证明所得结果的准确性这样三个阶段构成。他把教学过程设想为“刺激—内化—反应”的过程。他认为教学过程,首先要使学生通过感觉(刺激)去感受外界事物,再通过思维整理所得的感觉映像(内化),最后用行动表达所感受和思考的有关知识(反应)。(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
——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奠基人《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1898)
最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三大卷:第一卷《人类的本性》;第二卷《学习心理学》;第三卷《心智运作、疲劳、个体差异及其原因》。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1903年,他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他早年在詹姆士指导下从事动物学习的研究,后来将动物研究技术应用于儿童,并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人类学习、教育及心理测验诸领域。桑代克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书目包括507项,其中许多是巨著和专著。比较著名的有:《教育心理学》(1903)《智力测验》(1926)《成人的学习》(1931)《人类的学习》(1931)以及与其学生盖茨(A.1.Gates)合著的《教育之基本原理》(1932)。他在美国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桑代克对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开创了动物学习实验与教育测验,从而为教育心理学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石,更重要的是他创建了一个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从而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使教育心理学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派别联结派(S-R):华生、格思里、赫尔、斯金纳认知派:贾德、布鲁纳、奥苏伯尔联结—认知派(S-O-R):托尔曼、加涅人本主义学派:罗杰斯、马斯洛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华生认为,不需要问动物问题,也不需要知道动物在想什么,只需要观察刺激(stimulus)和动物的反应(response)就可以对动物的行为进行研究。因此,也可以用同样的客观方法研究人类行为。
他曾狂热地宣称:“如果给我12个健康并发育正常的婴儿,允许我按我自己的方式把他抚养成人,我保证可以把其中随意挑出的任何一个孩子培养成我想使其成为的任何一类人,不论是医生、律师、艺术家、百万富翁,还是乞丐或窃贼。”
行为主义后期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其中R为反应,S为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因。然而,他对行为的研究只着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斯金纳箱斯金纳箱斯金纳箱斯金纳
育儿箱斯金纳
育儿箱斯金纳育儿箱斯金纳在美国公众中的名声远比在心理学界的名声大得多,一位崇拜者写道:“(斯金纳)是一个神话中的著名人物......科学家英雄,普洛米休斯式的播火者,技艺高超的技术专家......敢于打破偶像的人,不畏权威的人,他解放了我们的思想,从而脱离了古代的局限。”这些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斯金纳在心理学界的贡献仍然是不可磨灭的。布鲁纳(1915-)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适合性》(1971)等。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他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他强调说:"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景的机会。"因此,应该把发现学习作为儿童教学的主要方法,以鼓励儿童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
马斯洛(AbrahamHMaslow)美国心理学家,智商高达194的天才,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伟大的先知,犹太人。他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学,主要著作是《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的境界》等。他没有美学专著,其美学思想是融合在其心理学理论中的。马斯洛1908~1970
著名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还有人这样评价他:"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的确,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发展中存在问题——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研究方法有待改进。心理科学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偏离;教学心理趋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窄化。(二)教育心理学的现状主要成就——已成为一个较发达的学科。——创立了许多学习理论,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的心理学观点。——对教育实践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二)教育心理学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存在着以下几个趋势:①在理论思想方面,外因论和机械论被逐渐克服;②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③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④在传统理论及课题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与方法;⑤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⑥分析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相结合;⑦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关于教育心理学对象的几种观点
心理教育学(psycho-pedagogy)观点:教育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科。它本身并不具有独立性及特殊性,只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关于教育心理学对象的几种观点
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莫依曼等人所提倡的实验教育学运动以儿童的身心发展问题为核心,使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一度成为当时教育心理学的中心内容。
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教育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向人们提供人性变化的知识,而人性的变化是通过学习实现的,所以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中占中心地位。(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教育作为人类个体更新、产生新一代人的独特的社会机制而存在,具有下列特点:
——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
——教育系统以经验传递、造就人才为其主要内容。
——教育系统以促进人类个体社会化、满足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需求为根本职能。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教师、学生、经验(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可以确定为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全人化取向:
——研究身心发展(终身发展)
——研究学习心理(知、情、意、行)
——研究个别差异(以全部学生为对象)(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首先,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其次,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应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主要内容——发展心理理论——学习理论——差异心理——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四)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分支学科
——学科教学心理学
——教育测量学、教育技术学、心理辅导与咨询等邻近学科
——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同儿童心理学(年龄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同其他教育学科的关系二、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基础称职的教师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掌握教学技能。他们具有热情、热忱、关爱之心,能够完成有效教学所涉及的所有活动。他们是有意识的教师,他们在做出决策时,在教学中都会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他们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其常识结合起来。
研究+常识=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自我知识与自我调节决策反思教育研究的应用学生及其学习的知识教学与沟通技能学科和教学资源的知识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技能图:有效教学的成分二、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对学习者、学习以及教学的系统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关注课堂中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等通过何种过程与方式在师生之间得以沟通,关注心理学基本原理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这些研究影响着教育政策的制定、教师职业培训以及教材等。二、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实验室实验、随机现场实验、个案实验);
—相关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调查与访谈、人种志法);
—行动研究。(一)科学研究的6个步骤:观察、界定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检验假设、发表或验证研究结果。观察:心理学家苏珊观察到,某些经理所体验到的工作压力似乎低于其他经理。界定问题:高压力经理和低压力经理在哪些方面有差异?补充观察:苏珊仔细询问经理们有关他们体验到的压力程度,发现,低压力经理感到他们在更大程度上能够控制自己的工作。提出假设:在完成困难任务时,如果能控制压力,就能更好完成自己的工作。收集证据和检验假设:苏珊设计了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里,人们将解决一系列困难的问题。她把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被试在苏珊的指挥下按规定的速度解决问题,另一组被试自己控制解决问题的速度。在解决问题中,第二组被试报告感到压力程度低于第一组。(苏珊正确)发表研究结果:苏珊一篇学术论文的形式仔细描述了他所研究的问题、使用的方法和试验的结果。收集证据和检验假设的技术自然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临床法调查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经过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观察法主要有两种方式:
1.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过程,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员;
2.在旁观察而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珍妮·古德尔对黑猩猩进行自然观察:一只黑猩猩用一根草梗从白蚁窝中抽出食物。
2.珍妮和助手从1960年,一直在坦桑尼亚观察黑猩猩。很好的调好双瞳望远镜,我发现那是一只黑猩猩,而恰在此时它转向了我......它蹲在一个红土白蚁窝的土墩旁,我看见他小心的把一根长草梗插进土墩的一个洞里,过了一会,抽出来,并用嘴从草根的末端舔食一些东西。观察法的局限性——观察者效应——观察者偏差——拟人化错误(2)相关研究法
相关研究是发现人的人格特质、行为或事件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相关研究既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开展,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其基本步骤是通过测验获得两个因素,然后运用统计处理技术揭示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关程度,并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两个因素相关的强度和方向。父母和子女智商外貌和受欢迎程度焦虑与测验分数犯罪与气温相关程度与方向
相关系数在-1.00到+1.00之间,如果相关系数是+1.00,说明两者存在完全的正相关;反之,如果相关系数是-1.00,则说明两者之间完全负相关。
相关系数越接近1和-1,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卵双生子,智商相关系数为:0.86父母与子女相关系数为:0.35说明同卵双生子的智商相关程度高,几乎具有相同的智商。正相关与负相关正相关:同增减负相关:气温越高,动物园里的动物活动越少。相关≠因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中含有某种常人未见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引起精神分裂精神分裂引起化学成分二者都是由于另一因素引起美国城市教堂数量和酒吧数量正相关不能说,二者有因果关系因为二者都是由于城市人口数量引起的
(3)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因果关系的方法。
自变量。由实验者安排、控制、操纵和实施的实验条件,又称独立变量。自变量是引起被试行为差异的原因,其范围、大小、欲取值均由实验者决定,而不依赖任何其他条件。因变量。实验者要观察、测量和记录被试做出反应的变量,又称依从变量,它们是实验者要收集和研究的真正对象。验结果受到它们的影响。
例如,探讨学生阅读速度和记忆的关系,那么要求学生阅读的材料数量及速度等是自变量,而学生对材料的记忆成绩则是因变量。控制变量。实验者欲排除的某些条件实验组与控制组
实验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被试为实验组,另一组被试为控制组。
控制组和实验组的被试除了在接受主试要求时不一样外,其他的实验过程与条件都是一样的。
音乐对学习的影响实验组:接受自变量
实验组听音乐控制组:不接受自变量
控制组不听音乐结果实验组的成绩高于控制组说明?控制组的成绩高于实验组说明?两组成绩没有差异说明?目睹了他人互助情境后,人们是否更倾向于帮助别人。假设:在刚刚目睹了他人互助情境后,人们不倾向于帮助别人。实验组:控制组:实验结果实验组:2000辆汽车中有58位司机帮助控制组:2000辆汽车中有35位司机帮助统计分析:个案法临床研究法1868年哈洛博士的研究大脑额叶损伤者研究:盖奇在一次事故中,挖掘机一支重6公斤的钢钎从大脑穿过。性格改变:不再像以前诚实可靠了,变得粗暴无礼、满口谎话。时隔120年,木匠梅尔尼克也遭遇了如此不幸,从一个工地的二层楼上掉下来,头被一根钢棍刺穿,竟然,难以置信的完全恢复。三重人格:黑艾维和白艾维艾维住在郊区,温柔、拘谨——白艾维心理治疗时:恶作剧、风骚——黑艾维
黑艾维知道白艾维许多秘密,公开谈论她喝酒、背着父母做丑事,然后黑艾维又恢复为白艾维状态。但是,由于黑艾维的越轨行为,白艾维要面对惩罚,承担后果,但对此,她很迷惑,因为她不知道黑艾维的存在。最终当第三重人格出现,双重人格的问题才被解决——珍妮。珍妮与白艾维的丈夫分手,开始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5)测验法测验法是使用标准化测验工具度量个体间对同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间或情境中的反应差异。典型的心理测验,要求书面回答一系列问题,得到数据进行分析后再得出某些结论。一般把测验分为两类:直接心理测验和间接心理测验。直接心理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个体能意识到的知觉、记忆、思想和行为等。间接心理测验如投射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个体不能意识到的动机、情感等人格特质。(6)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意见或态度,以此来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调查法虽然是以个人为研究对象,但其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应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心理趋向。调查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问卷调查,另一种是晤谈法。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欺骗侵犯个人隐私持久性伤害被试的权利动物研究中的伦理问题5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比较一览表方法优点缺点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
个案法调查法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行为;可获得大量的信息,并提出问题,形成进一步研究的假设。表明相关的存在;可进行预测;可用于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学概论战略布局试题及答案
- 掌握敏捷开发流程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铝箱手挽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实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络管理员考试的考生心理辅导试题及答案
- 劳动技术试题及答案
- 儿科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时间管理技巧试题及答案
- 考研医学试题及答案
- 会计老师测试题及答案
- 盘扣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表
- 《拒绝熬夜》演讲PPT模板-熬夜危害、怎样不熬夜、熬夜调查
- 部编小学语文三下识字表无拼音
- 《家用食品粉碎机设计》11000字
- 【课件】4.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 产四万吨甲乙酮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 课程思政的认识、实践与思考课件
- 工程结算催告函
- 第一种、第二种工作票
- 办公室业务培训提纲课件
- 深入解读-3种方法来配制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