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传统_第1页
古代文化传统_第2页
古代文化传统_第3页
古代文化传统_第4页
古代文化传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传统文化鄞州五乡中学杨奕信课堂目标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贯穿知识点,形成众多知识链学会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评价文化现象;了解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通过课堂复习明确高考在文化史方面的趋势与今后复习方向;知识梳理

规律认识课堂程序直击高考知识归纳值得重视的小专题历代文化特征知识梳理历代文化特征春秋战国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宋元文化明清文化文化异常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百花竞艳文化大发展,对先秦文化的总结和升华文化宗教色彩浓厚,科技领先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文化高度繁荣,科技水平突出文化承古萌新知识点归纳古代文化科学技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技术史实四大发明、天文历法、物理学、医学、数学、农学、地理学、建筑业、认识古代科技以古典科技为主,没有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古代科技以农业应用为主要目的,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古代科技在明清之前一直领先于世界,而明清科技走向衰落

哲学/宗教①各种思想相互影响、渗透,糅杂于一体;②古代哲学思想具有革新进取精神,关注社会现实;认识:①儒、法、道、墨②佛教、道教③朴素唯物主义思想④反封建民主思想史实:③对传统思想应批判继承;文学/艺术2史实:文学体例及作品、书画艺术/雕塑艺术1认识:古代文学艺术成就是各族人民的结晶;是汲取前代成就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与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教育春秋战国的私学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西汉的封建官学制度隋唐科举教育北宋教育改革明清八股取士1、教育方式以官学为主形成完备体系,辅以私学;2、教育目的以培养官吏为主,辅以专业教育;3、教育内容以封建伦理为主,并日益僵化;值得重视的小专题1、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对创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启示;2、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3、古代传统思想与历史文明的传承;

规律性认识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存在决定意识文化现象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科技发展或停滞的历史原因对文化遗产的基本态度例题1(05全国1)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例题2(06苏州)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说:“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该思想反映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新兴地主要求建立中央集权

B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

C出现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D法家思想已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例题3(06全国1)第37题

材料一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例题4(07考试大纲题型示例)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技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括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科学技术处于古典科技的总结阶段并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特征原因:一方面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另一方面明清时期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直击高考一、历年高考文化史的分值及涉及内容分值涉及内容200014分明清时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20014分北宋教育20028分唐外来文化、敦煌莫高窟、间接涉及清明上河图20032分间接涉及明朝科技特点和长城200416分农学、唐诗、宋代科技200516分建安文学、唐诗、话本及毛泽东诗词200632分春秋战国到秦汉的文化发展特点、汉唐、两宋时期少数民族文化表现二、文化史的考试倾向及思考倾向性的内容依据2001以园林建筑艺术为题材,考查圆明园的建筑风格;2002以清明上河图和丝绸之路为题材,考查开封的城市兴衰和西北地区的人文地理;2003以长城为题材,考查与之有关的古代近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史实;2004以“文字资料和文物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为主题考查魏晋、唐宋文化2005以“文学作品的风格、形式和内容反映时代特点”为主题考查建安文学、唐诗、话本及毛泽东诗词2006全国卷Ⅰ以“中华文明是各民族文化的融汇”为主题全国卷Ⅱ以“10~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