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特点文章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服饰改革的背景: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社会的变革也反映在服饰上。礼制的清规戒律被打破,深衣流行;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革命,对后世服饰产生深远影响;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佩饰,革带、玉勾、玉佩的改革做了简介。
春秋战国;深衣;胡服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背景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即位,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和手工业快速进展,使服装材料得以进展,纺织材料、染料的流通领域得以扩大,齐鲁一带急速进展成为当时我国丝绸生产的中心地区,齐国获得“冠带衣履天下”的美称。其次,服装色调观念变更,稳重、华贵的紫色,被视为权贵和富贵的象征,取代朱色成为正色。第三,服装配套布局产生变革,一方面,社会上层人物的服装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依旧是宽衣大袖的服装;另一方面,军人和普遍劳动者的服装那么废除传统的上衣下裳,下身单着裤而不加裳。这一变革要归功于战国的赵武灵王,他对我国后世服装的进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百家争鸣与诸子百家的服饰观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展现了大批的有才之士,在思想、政治、科技、文学等领域造颇深。他们各自坚持本学派的理论见解,百家争鸣,产生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杂家等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中有好多内容涉及到服饰审美。儒家提倡:“质胜文那么野,文胜质那么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真正的君子要达成质文兼备,内部质素和外在文饰相统一。道家看法“被褐怀玉”,强调真正的君子虽然身穿粗布衣服但品质高尚,有真才实学。墨家看法“节用”,强调服装不必过分豪华,只要能得志人的日常温饱所需即可,提倡俭朴。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特点
深衣是西周以来传统的贵族常服,平民之礼服。至春秋战国时期,深衣的样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在民间广泛流行。深衣的特点是上衣与下边的裙裳连成一体,形如连衣裙,通常为续衽钩边、交领右衽、下摆通直不开契,分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种。为了表达传统的“上衣下裳”观念,服装在裁剪的时候,把上衣与下裙分开,然后在腰围线处缝合起来,表示对祖宗法度的崇敬。裙子用6幅布制作,每幅布还会分解为二,共裁成12片,以对应每年的12个月。这12片布是采用斜角对裁,裁片的一头宽、另一头窄。在裙子的右衽用斜裁的布料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的时候从前向后绕于腰间,然后用腰带系扎。深衣是君王、文臣、诸侯、武将等都能穿的服装。深衣被赋予了好多儒家理念,如:袖圆似规,领方似矩等,符合规、矩、绳、权、衡五种原理,所以深衣是比朝服仅次一等的重要服装。深衣的用料一般为高档丝织物,纹样绚丽多姿,深受当时人们的爱好。
“胡服骑射”与中国服装史上的第一次服饰变革。胡服是指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装,与中原地区传统的宽博式汉族服装不同,一般为短上衣、长裤子配高筒靴,衣服偏窄瘦,便当活动。商周以来,中国传统的服装样式为上襦、深衣配下裙,或者上襦与下裙配套;下裙通常穿于上襦和深衣的外面。裤是没有裆的开裆裤,只有两个裤管,穿的时候,将两个裤管套在小腿上,也称为胫衣。这种服装的穿着搭配分外繁复,虽然对于表达人的身份地位发挥了确定的功能,有着独特的审美功能。但穿着的时候很麻烦,而且不便当人体运动,更加是不适应山区作战骑射时的猛烈运动。战国时期,位于河北的赵国,经常与东胡(今内蒙古南部、热河北部及辽宁一带)、娄烦(今山西西部)两个相邻的民族发生军事冲突。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抉择举行军事改革,训练骑兵制敌取胜。而要进展骑兵,就需举行服装改革,概括的做法是学习胡服,吸收东胡族及娄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将传统的套裤改为有裆裤,有裆裤能够养护士兵在骑马的时候,大腿和臀部的皮肤少受摩擦,而且在裤子外边不用穿裙裳,干脆便当,在服装的功能上是极大的提升。赵武灵王举行的服装改革,在中华服饰史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创了中国服装史上第一次变革,但是,当时的人们受到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不能采纳这种穿裤子的服装样式,有身份地位的人依旧是穿宽大的袍子和裙子,只有劳动者和军人才穿短上衣和裤子。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造型夸诞,通常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来表现整体划一,严峻狞厉的服饰风貌。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的造型由变形走向写实,艺术作风由静止向活泼生动转变,服饰纹样不受几何骨骼的约束,图案纹样可以超越几何框架的边界生动处理,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的高度成熟。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饰品
春秋战国时期,首饰和佩饰更加强调造型美,通常选用贵重的材质加工制作,制作工艺技巧也更加精湛,饰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商周时期的腰带多为丝帛所制的宽带,因在这种宽丝带上挂钩或装饰佩饰极不便当,所以后来人们开头束革带。最初,在革带的两头用短丝线系结或系环,但是却不美观,因此,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把革带藏在服装的里面,然后在上衣外面系绅带,只有困苦的劳动者才把直接把革带束在服装外面。直到春秋早期,由于提升了带钩,上层人士才开头把革带露在服装外面。经过革新的革带的一头用铜带钩固定,另一头设计为环状或在革带上打孔眼,这样带钩勾勾住环或孔眼就能把革带勾住,使用起来便当、美观。除此之外,带钩在当时还作为区分身份地位的标注。在《淮南子·说林训》中有这样的记载:“满堂之坐,视钩各异”,这说明,此时人们都已经将革带露在外面,并且革带上的带钩成为区分人们身份地位的标记。人们不但把革带漆成各种颜色,还在其上镶嵌金玉等各种装饰。春秋早期山东蓬莱村的墓葬考古资料就证领略这一点。战国时期,也有带钩出土。战国时期的带钩,材质典雅,造型精致,制作工艺也特别讲求。带钩的材料有玉质的、金银的、青铜的、铁的,形式有多种变化,但钩体都作S形,下面有柱。制作工艺除了雕镂花纹之外,还在青铜上镶嵌各种绿松石,或者在铜或银上举行鎏金、在铜、铁上举行错金嵌银的金银错工艺。春秋战国的统治者,一般都有佩玉,当时的佩有全佩、组佩等各种装饰性玉佩。全佩是由琚、珩、璜、冲牙、瑀等组成,由于其佩制失传已两千余年,其组合方式至今仍难以定论,只能借助出土文物做相关了解。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玉佩,全长达成42厘米,造型为对称的舞女,并以金链子贯穿玉质舞女,另外有璜、管、冲牙等共同组成佩饰。两个舞女为短发、两鬓有装饰,衣长及地。在河南辉县也出土过两件战国的全佩,其形为在玉瑗上悬挂左右两个珩,在左右两个珩下各挂一个璜,从瑗中央悬挂一个冲牙,垂于珩和璜中间。另外,装饰性玉佩还包括生肖形玉佩,如龙纹佩、人纹佩、兽纹佩、鸟纹佩等,这类玉佩更为细腻精致。
五、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衰微,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礼治”制度走向崩溃。诸侯争霸战役加快了统一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体验了前所未有的变动。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百家争鸣”局面。社会的变革也在服饰文化中反映出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礼制的清规戒律被打破,深衣广泛流行。战国的赵武灵王推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康复设备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中国自动驾驶高精地图标准制定与商业生态构建研究
- 2025中国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分析及商业化落地与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中国脑机接口技术突破分析及医疗应用与伦理边界探讨报告
- 2025中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评估及医疗应用与风险资本布局报告
- 2025中国考古文物保存环境恒湿过滤系统解决方案研究
- 2025中国美妆行业虚拟试妆技术应用前景报告
- 2026年中国温灸器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中国美妆行业季度性促销效果评估与优化报告
- 2025中国美妆私域流量运营模式与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DeepSeek核心技术白话解读报告
- 企业合规整改方案标准化研究与实践
- 防雷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清版)DB15∕T 1314-2025 洋葱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 桥梁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 专项费用支出管理制度
-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讲课件
- 护理技能大赛课件
- Manuale d'uso bit One HD Virtuoso-rev3.3-1-97-translate完整用户手册中文
- T/CECS 10110-2020排污、排水用高性能硬聚氯乙烯管材
- 五年级上数学家长会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