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基因测序发展对药物经济学影响,基因工程论文内容摘要: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不断获得突破性进展,基因测序技术也经历的技术也更新换代,使得测序精度不断提高,成本和测序时间也大大下降。2020年1月,美国Illumina公司发布HiSeqXTen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标志着人类真正进入1000美元一个基因组的时代,基因进行解读变得不再遥远。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疾病有了更多的认识,根据患者不同基因型,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往往能够降低治疗成本,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对药物经济学研究产生影响。本文关键词语:基因测序,药物经济学,成本,个性化治疗方案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本身的认识不断加深,而关于人类本身基因信息对健康的影响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完成以来,基因测序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原先需要花费27亿美元巨额资金,由全球最顶级科学家共同协作多年才完成的全基因组测序变的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这不仅加快了对人类基因组信息研究,同时也让人们更多的了解了疾病的原理,给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思路。1基因测序的发展基因测序(GeneSequencing),是指分析特定DNA片段的碱基序列(A、G、C、T)的排列方式。基因测序技术最早能够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4年Whitfeld等科学家就利用化学降解法测定了多聚核糖核苷酸的序列,遭到技术发展的限制,这种方式方法未被广泛应用。1975年,FrederickSanger发明了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ChainTerminationMethod,简称CTM)。该测序经过通过聚合酶连锁反响(PolymeraseChainReaction,简称PCR)将双脱氧核糖核酸随机地参加到正在合成中的DNA片段里。被参加了双脱氧核糖核酸的DNA链将不能继续增加长度,于是便得到了所有可能的不同长度DNA片段。通过将双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不同的荧光标记,并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由PCR反响获得的所有DNA片段,再用激光作用使跑到最末端的DNA发出荧光,计算机便可根据颜色自动判定该位置上的碱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着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内的所有的DNA测序操作几乎全部采用了半自动化毛细管电泳Sanger测序法。但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基因测序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基因测序技术无论在效率上还是成本上,己经远远不能知足如今的需要。2005年以后,以高通量基因测序为中心的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不断成熟,与之前相比,新一代测序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需要样本量小、仪器和分析方式方法先进等特征。当前应用最多的新一代基因测序平台有3种:Roche公司的454测序系统、Illumina公司的Solexa测序系统及ABI公司的SOLiD测序系统。这些新型测序系统都使用了一种新的测序策略循环芯片测序法(Cyclic-arraySequencing,简称CAS),所谓循环芯片测序法,简言之就是对布满DNA样品的芯片重复进行基于DNA的聚合酶反响以及荧光序列读取反响。2018年,PacificBiosciences公司推出了以单分子DNA测序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即单分子实时DNA测序(singlemoleculerealtimeDNAsequencing)技术。该技术采用一种新的荧光类似物标记脱氧核苷酸,通过显微镜实时记录单个碱基的荧光强度变化,根据荧光的波长和峰值判定碱基类型,进而克制了前两代测序技术必须进行PCR扩增的缺陷。与之前相比,该项技术最大优点就是单分子测序,无需进行PCR扩增,可直接读取序列信息,快速简便。尽管当前具有读长有限、碱基错配率高等一些缺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良,该技术通量高、速度快、价格低、起始测序拷贝量低等优点在将来将会得到很好的应用。2测序技术在临床上开展应用的关键因素基因测序技术之前主要还是在科学研究领域开展应用,但近年来该项技术开场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下面几点因素:2.1测序成本大大降低1986年开场开展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最早对人类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该项目由美国(54%)、英国(33%)、日本(7%)、法国(2.8%)、德国(2.2%)和中国(1%)共同完成,耗资到达27亿美金。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降低了测序的成本,但相对应用于个人医疗领域,还是过于高昂,普通患者难以承当。华而不实最着名的案例为已故苹果公司CEO斯蒂夫.乔布斯患癌期间,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当时所花费的费用约为10万美金。2020年1月,美国Illumina公司发布HiSeqXTen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具估算,其主要成本为仪器运行所需的试剂成本(797美元/基因组),仪器的折旧成本(137美元/基因组),加上技术人员准备样品进行测序的人力成本(55-65美元/基因组),该技术初次将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控制在1000美金以内,基因测序应用于个人医疗领域变得不再遥远。下表对基因测序的成本进行了比拟,只要当测序价格变得适宜,这项技术才有可能会进入到日常医疗中来。2.2测序的效率大大提升每个人的基因组约包含30亿个碱基对,在测序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通常要进行屡次测序,在这一经过中产生大量数据,使得测序工作需要消耗损费较长的时间。同样以当前普遍以为最先进的HiSeqXTen测序平台为例,每台测序仪能够在三天时间内生成1.8terabases的数据,相当于16个人类基因组。据Illumina介绍,每台HiSeqXTen每年能够对18000人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保证每个基因组都能到达平均30x的测序深度,这意味着每个碱基平均被读取30次。2.3疾病和基因组关系疾病与基因的关系主要基于对基因致病点位的分析,十分是对特定致病基因序列挖掘和关联进行分析,这往往需要特定的分析手段来研究和预测不同疾病,并依靠大量的数据进行验证和比照分析。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能够获得大量基因变异位点信息,以及位点之间的构造信息和基因变异的群体特征,进而能够在群体水平上进行群体遗传分析,即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通过选择遗传变异的点位进行基因分型,比拟病例和对照组间每个变异频率的异差,进而计算变异与疾病的关联强度,选出最相关的变异进行验证并确认变异位点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只要对基因信息愈加全面的解读,才能有效的将这一技术运用到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去。3测序技术的发展对药物经济学的影响药物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各类预防、诊断、治疗和疾病管理等干涉措施的成本效果。基因测序技术不仅在上述领域都有所应用,而且在药品研发,疾病研究,优生优育等方面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测序成本的迅速下降和效率的提高使这项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变得可能,它能够给人们带来了更全面的个人信息。通过基因测序能够了解本身遗传状况,提早对某些疾病进行预警,并根据本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这些具有针对性的举措,结合了每个人的特异性及受不同疾病或药物影响差异性,能够很大提高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降低药物副作用,减少不良反响,并能有效的控制治疗成本,减少过度医疗。对基因测序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能够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疾病成本的评价(costofillnessassessment),可以以称为疾病的经济负担(burdenofdisease,BOD)。二是经济学评价,主要是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和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3.1疾病负担的研究疾病负担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流行病学负担,另一方面是疾病的经济负担。前者主要从流行病学角度,讲明通过基因检测能够提早预防的疾病的危害程度,包括疾病的发病概率、患病率、死亡率和因病造成的伤残率。能够使用增加一个生命年或增加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成本。通过基因检测能够预防疾病的成本包含直接成本(直接医疗费用及个人和家庭的投入)、间接成本(因病造成的劳动力经济损失)和无构成本(因失去生存质量、紧张、疼痛及忧虑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唐氏综合症为例,唐氏综合症即21-三体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症,是由于21号染色体的异常导致的疾病系。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而只需对孕周12周以上的高危孕妇外周血血浆中的游离基因片段进行基因测序,即可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21-三体综合症、18-三体综合症和13-三体综合症进行提早诊断,该项检测避免羊水穿刺的流产风险。当前我们国家已正式批准该项技术应用于临床检测。在考虑疾病成本时,不仅能够从个人角度考虑,可以以从社会角度考虑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由于预防治疗疾病所消耗的医疗资源。3.2基因测序的成本效果分析但凡在基因测序后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某些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都能够采用成本效果分析。以乳腺癌为例,遗传性乳腺癌(BreastCancer)直接与人体细胞核第17号染色体上的BRCA1和位于13号染色体上的BRCA2有关,它们具有调节人体细胞复制、对遗传物质DNA的损伤修复、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等作用,假如这两个基因的构造发生突变,它所具有的抑制肿瘤发生的功能就会遭到影响。BRCA1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风别为50%-85%和15%-45%,BRCA2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为50%-85%和10%-20%。2020年5月,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进行了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手术,正是由于朱莉的BRCA1基因缺陷,而她的母亲就是由于乳腺癌而死。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在计算成本时,不能仅仅考虑基因测序的成本。基因测序,尤其是全集因组测序,与传统的预防措施不同,在测序经过中带有无目的性,测序经过并不针对某一疾病,且测序本身并不能产生任何本质性的预防作用。这一特性类似于健康检查,但与健康检查不同,测序结果更多的是指向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但这些疾病尚未出现任何相关的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而仅仅仅是预示了将来可能出现的异常感觉和状态,假如通过某些途径提早预防,能够降低将来出现该疾病的概率,这一点又与疫苗相类似。所以在估计成本时需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因测序的成本,二是采取预防措施的成本,三是直接治疗成本和分摊的间接成本。通过基因测序来预防某些疾病所产生的效果,能够是减少发病率、死亡率、增加期望寿命(LE)、健康期望寿命(经校正后的期望寿命DALE),延长生命年(yearsoflifesaved)或增加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效用值来表示。3.3基因测序的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基因测序应用的目的不同,能够是在疾病出现前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以以是在疾病出现后根据个人基因特性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后者更合适使用成本效益分析。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近年来,临床试验发现对于发生EGFR突变和EML4ALK融合的患者,靶向激酶抑制剂的疗效要优于传统的化疗方案;EGFR酪氨酸激酶区域的突变与非吸烟的非小细胞肺癌密切相关,并且对EGFR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很敏感;存在ALK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对ALK抑制剂(克里唑替尼)高度敏感;KRAS的错义突变会导致对EGFR抑制剂的拮抗。通过这些案例,在治疗疾病时,尤其是治疗复杂疾病,能够先通过基因测序,了解患者的个人基因信息,进而根据测序结果提出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这些方案考虑到了患者的个体特异性,能够很大提高疾病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降低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响发生的几率。当前这一方式方法在多种疾病的治疗经过中已经得到运用,更多靶向药物的出现也使得对疾病的治疗变得更精到准确。在对这些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的临床表现上往往效果更好,且成本能得到更好的控制。4基因测序技术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当前基因测序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从应用角度上讲还为时髦早。主要原由于:4.1成本和测序效率仍然知足不了市场需求尽管Illumina的HiSeqXTen已经将测序的成本降至1000美元,但高昂的设备购买和维护费用以及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操作阻碍了该项技术向日常应用的普及。当前全基因组测序仍以科研使用为主,将其应到到日常医疗中来,还需要降低设备的成本,提高测序的效率,简化测序的操作程序。4.2需要对人类基因组做更多的认识人类当前对基因的认识还特别有限,从2001年第一次揭开人类基因组神秘面纱至今,科学家对基因的认识仍然缺乏,当前对人类基因80%90%的内容尚不了解,真正明确其原理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当前做的很多测试仍然只是基于统计学来进行分析和预测,其生理学角度的相关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4.3测序精到准确度缺乏现前阶段基因测序的准确率仍然不高,即便在美国构成产业的基因测序机构中,其准确率也不过维持在85%左右,这使得测序结果中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结果。加之基因测序结果很多用于表示出和某些疾病的关联性,但这些疾病可能还尚未发生,又缺少其他验证途径,使得基因测序的结果也遭到很多人的质疑。4.4测序结果与疾病的关联性问题基因是一串遗传密码,但其并永久不变,假如环境发生改变,基因所表现的功能就有可能发生改变。事实上很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并不仅仅和基因有关联,生活环境、个人习惯等等很多诱因都会导致基因突变。即便不发生突变时,某些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基因使携带者本身患病的概率也不是一定的,据统计,携带BRCA1和BRCA2突变基因的人群中,仍然有20%的人在不接受干涉的情况下不会患乳腺癌。除此之外,基因检测没发现问题的也非一劳永逸,不注意营养和运动,生活没规律一样会生病。所以,关于基因与个人健康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论证。4.5基因测序的伦理学问题基因是每个人最深层次的机密,揭开这层机密将带来不可估量的伦理学问题。如对将来配偶进行测序,确定两人后代能否会结合父母的隐性致病基因,进而判定将来后代可能存在的遗传性疾病,这关系到选择性生育的伦理问题,已上升到社会角度。再设想有人通过基因测序得知自个将来可能患有某种疾病,而这种疾病可能再经过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发生,但接受测序的人在得知结果后的生活中可能都被这一结果影响,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总结基因测序这项技术在过去几十年获得了宏大的发展,但这项技术的完全应用还需要人们对基因有更多的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玉米粉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方案
- 钢结构高空作业危险点识别与应对策略
- 新商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
- (2025年标准)公司退股份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养宠协议书
- 租赁房屋安全责任协议众筹范本
- (2025年标准)诊所上门输液协议书
- 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 企业内部培训合同模板及注意事项
- (2025年标准)组建合作协议书
- 《循证医学》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
-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论治厥阴病”-课件
-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报告
- JJF 1847-2020 电子天平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人工智能遥感解译介绍课件
- 大信审计执业问题解答-存货监盘审计指引
-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
- 婚育情况证明
- 皮肤知识与问题性皮肤分析(入行必看)
- 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报告(模板)
- 江西之江化工“7.2”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