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期末复习学生版_第1页
化学期末复习学生版_第2页
化学期末复习学生版_第3页
化学期末复习学生版_第4页
化学期末复习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从实验学化学复习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适用范围

实验名称装置图主要仪器注意事项

实例

1烧杯、玻璃棒、滤分离固体与液体,

1.一贴、二低、三靠

溶解过滤纸、漏斗、铁架台、如氯化钠溶液中的

2.在定量实验中要洗涤

铁圈泥沙。

:——

1.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

分之二分离溶液中的溶

3/酒精灯、蒸发皿、2.不断搅拌质,如从氯化钠溶

蒸发结晶*

1玻璃棒、铁架台3.利用余热蒸干液中得到氯化钠固

4.溶质不易分解、水解、体

氧化

1.分液漏斗中塞子打开或

寒子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分离互不相溶的液

14锥形分液漏斗、铁

分液斗中的小孔体,如分离水和苯

圈、烧杯、铁架台

2.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的混合物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萃取剂要与原溶剂互不

相溶不反应,溶质在其中

V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

萃取1分液漏斗大,溶质不与萃取剂反应从碘水中提取碘

、.一

2.萃取后得到的仍是溶

液,一般要通过蒸馈等方

法进一步分离

分离提纯胶体,如

渗析半透膜、烧杯分离淀粉溶液中的

1E1氯化钠

酒精灯、铁架台、

1.加沸石,防止暴沸

石棉网、蒸储烧分离沸点不同的液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蒸储%瓶、温度计、冷凝体,如从石油中得

13.冷凝管的水流方向

管、弯角导管、锥到汽油

4.不可蒸干

形瓶

其它方法:升华,利用某些物质易升华的特性,如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碘单质.盐析,盐析后

过滤分离,利用加入盐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来分离,如分离肥皂与甘油,胶体中胶粒的分离

【例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必须迅速用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

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记

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

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

【例2】石油分储实验中,需用到的反应容器是,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到

冷凝管中的冷凝水的流向是。

【例3】(2004年江苏,9)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筑氧化铁胶体

B.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C.用溶解、过掳.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钢的碳酸钏

D.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例4】下列药品能存放在同一橱柜中的是

①NaOH②浓硫酸③浓盐酸④KMnO,⑤活性炭⑥甲苯⑦苯酚⑧KC10:,

A.⑤和⑧、④和⑧B.②和③、①和②

C.②和③、⑥和⑦D.④和⑤、④和⑥

2、除杂总结

提纯样品除杂方法及试剂提纯样品除杂方法及试剂

C12(HC1)饱和食盐水FeCl2(FeCl3)通入足量CI2

FeCl3(FeCb)加足量Fe粉、过滤FeCl2(CuCl2)加足量Fe粉、过滤

NaHCO3(Na2cO3)通入足量CO2Na2CO3(NaHCO3)加热至固体质量恒重

Na2soJNa2sO3)通入足量。2Na2CO3(Na2SiO3)通入适量C02,过滤

NaCl(Nai)通入足量Cb,灼烧CO2(HC1)饱和NaHCO3溶液

SO2(HCI)饱和NaHSCh溶液CO2(SO2)饱和NaHCCh溶液

O2(CO2)NaOH溶液或通过Na2O2CO2(CO)通过灼热CuO

NO(NO2)排水法收集

3.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

离子选用试剂主要实验现象有关离子方程式

C1

2

SO4

2

SO3

NO3-

2

CO3

Mg2+

Al3+

Fe3+

Fe2+

+

NH4

Na,

K+

【例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Mg2+,S(V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

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

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溶液;⑤加过量BaCh溶液(C)

A.④②⑤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①④②©③

4.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以配制0.5mol•L'的NaCl溶液250mL为例):

十字诀具体步骤所需仪器注意事项及其他说明

①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故计算时

只能保留一位小数。若用量筒,计算液

计算:需要体量也要保留一位小数,即准确到

药匙、

NaClO.5mol•L-1X0.1mL;若用滴定管时,计算液体量也要

算250mL容

0.25LX58.5g•mol-保留二位小数,即准确到0.01mL②容量

量瓶

'=7.3g瓶选择是应本着“宁大勿小,相等更好”

的原则,即如需配制450mL溶液,应选

择500mL容量瓶

①若是称量固体,则用托盘天平、药匙;

托盘若是溶液的稀释,则选用量筒(有时要

称量或量取:用托盘

里天平、求准确度比较高时可用滴定管)②对于

天平称量7.3gNaCl

药匙易腐蚀、易潮解固体的称量应在小烧杯

或玻璃器皿中进行

溶解或稀释:将NaCl烧杯、玻在烧杯中进行,而不能使用容量瓶;溶

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璃棒、量解时不能加入太多的水,每次加水量约

适量蒸储水溶解筒为总体积的1/4左右;玻璃棒的使用注

溶意事项:①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烧杯壁

②不能把玻璃棒直接放在实验台H

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搅拌促溶)

冷却:将溶解(或稀对于溶解或稀释放热的,要先冷却至室

(冷)释)后的液体冷却至温。如浓硫酸的稀释、NaOIKNazCOs溶

室温液的配制

转移:将NaCl溶液沿250mL容①必须要指明容量瓶的规格,即形式为:

移玻璃棒小心转移到量瓶、玻XXml,容量瓶②第二次使用玻璃棒:引

250mL容量瓶璃棒流,防止液体溅出(引流防溅)

洗涤:用蒸储水洗涤

烧杯及玻璃棒2~3次洗涤目的:保证溶质完全转移,减少实

再转移:将洗涤液也验误差

移玻璃棒

转移到容量瓶中

定容摇匀:向容量瓶

中加水至容量瓶处,

轻轻振荡(摇动)容

①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防止加入液体过

量瓶;然后继续加水胶头滴

(摇)、多或过少②第三次用到玻璃棒:引流防

至离刻度线l-2cm管、玻璃

定溅③注意定容时眼睛应平视,不能俯

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棒

视或仰视。

滴滴加,使凹液面的

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

湘平或相切。

再振荡摇匀:把瓶塞

摇盖好,反复倒转、振

荡摇匀。

(装瓶贴最后将配好的溶液容量瓶仅用于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是

签)装移到指定试剂瓶的溶液不能用于储存、溶解、稀释、久

中,贴好标签备用。存溶液。

2、主要仪器介绍:容量瓶

容量瓶是细颈平底玻璃瓶瓶上标有温度和容量,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常用规格

有:100mL,200mL、250mL、500mL、1000mL等。为了避免在溶解或稀释时因吸热、放热而

影响容量瓶的容积,溶质应先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并冷却至室温后,再将其转移到容量瓶

中。使用范围: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注意事项:

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检漏):加水-塞塞-倒立观察-若不漏-正立旋转180。-再倒立观

察-不漏则用。

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

不能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根据所配溶液的体积选取规格

使用时手握瓶颈刻度线以上部位,考虑温度因素

3、误差分析

由计算公式c=,可知要对该实验进行误差分析,关键是抓住n、v的分析:

若实验操作使得溶质的nt(增大),则浓度ct(偏高),若nI(减小),则浓度cI(偏低);

因变量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cmol/L

nV

天平的祛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

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了刻度线的右端

托盘药品、祛码左右位置颠倒

天平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时间过长

用滤纸称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

溶质含有其它杂质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

量筒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烧杯溶解前烧杯内有水

及玻搅拌时部分液体溅出

璃棒未洗烧杯和玻璃棒

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

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

定容时,俯视读刻度数

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数

配好的溶液转入干净的试剂瓶时,不慎溅出部

分溶液

【特别提醒】:在判断仰视或俯视引起的误差时•定注意看清是定容时,还是用量筒量取

待稀释溶液时引起的误差,两者结果相反。定容时若俯视容量瓶,则所配浓度偏高;若仰

视,则偏低,即俯高仰低。

[例6]欲配制100mLI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

(1)必须用到的仪器是(填写序号)

①50mL量筒②50mL容量瓶

③100mL量筒④100mL容量瓶

⑵NaOH有腐蚀性,称量NaOH固体,正确的方法是(填写序号)

①将固体放在称量纸上

②将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

③将固体放在烧杯中

⑶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储水,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

小”或“没有影响”)。

(4)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填

序号)

①吸出多余的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②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④重新配制

二、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阜尔质篁+溶液体积+以+溶液体积

1、物质的量

(1)定义:科学上用来研究一定数目微粒集体的一个物理量。符号:n.单位:摩尔

(mol)o

(2)基准:以0.012kg[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基准,即阿伏加德罗常数。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符号:NA。单位:mol-1.

(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可以用实验测出的准确值,只是目前的科学手段有限,只测

出6.0221367X1023mo|)在应用中用6.02X1023moP1作为它的最大近似值用于计算。

(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只适用于表示微观粒子。

注意:(1)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微粒时,要用化学式注明微粒的名称;

(2)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

3、摩尔质量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常用).

4、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体积相等

5、气体摩尔体积:

①定义: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单

位:L/mol.

②标况下,l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即标况下,Vm=22.4L/mol.

③计算公式:标况下,n=V/(22.4L/mol).

④气体摩尔质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aM=nVn;b标况下,M=22.4Xd(d是气体的密度,单位是g/L)

C相对密度口=乂|牝2(Ml是未知气体的摩尔质量,M2是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

6、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浓度.符号:CB,单位:mol/L.计算

公式:C=n/v.

(2)常见的几种计算类型:

①气体溶于水求所得溶液浓度

例:在标况下,1体积水中溶解500体积的HC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22g/ml,求该溶液的物

质的量浓度.(15mol/L)

②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公式:C=w%XdX1000/M(w是溶质质量分数,d是溶液密度g/mL)

例:98%1.84g/ml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18.4mol/L.)

③溶液加水稀释的几个规律:

密度大于1的溶液{加等体积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

加等质量水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小于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一

半.

密度小于1的溶液:{加等体积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

加等质量水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半.

【例7】(2005•全国I,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ONA

【例8】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和COB.同温度、同体积的乂和Nz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1和C3H6D.同压强、同体积的弗0和CO?

【例9】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CH4②3.01x1()23个HCI分子@136gH2S©o.2molNH3,下

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下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abcB.bedC.abedD.cba

【例10]在等体积的NaCl、MgCb、AICI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AgNCh溶液,恰

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B.3:2:1C.1:1:1D.6:3:2

【例11】有六瓶白色固体,它们是A1B、A1CL.Ba(OH)z、MgCk、(NHI)2SOI>无水CuSO,。

请用蒸储水及已被检出的物质对它们作出鉴别。

提示:A1◎不溶于水,CuSOi蓝色溶液

【例12】在标准状况下,将VLA气体(摩尔质量是M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

的密度为d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V-d1000VJW00V-d-MM-V

A.-----------B.-----------C.-------------D.--------------

MV+2240MV+2240MV+2240240(V+0.1)J

专题二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部今、离3关府离3反危

一、离3•存,

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的问题。若在溶液中发生反应,就不能

共存。看能否发生反应,从前面总结的已经了解到不仅是因为有沉淀、气体、

水、难电离的物质产生,还涉及到溶液酸碱性、有色、无色,能否进行氧化还

原反应等。一般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弱酸根离子:如:81、HC/、种、HS-、

时、SO'AK>~F-等,也不能有大量的OH-o

②在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弱碱金属离子。如:鹿"、我产、"”、

及咽等,也不能大量存在H♦及酸式根离子:H8;、HSO:、HS-、

Hapo4等。

③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也不能共存:如:Fe"*、Cu*与%.H+、Fe*

与即可H*与31ct8-与/OCX与田、OO-与F『*。H*、F

与城4,R*、『与SOj■或三■等。

④能形成络离子的也不能共存:如:与SCOT,Ag’与

鸟。蓝片产与qHQ-,等

⑤有色离子:常见的Fe"(黄色)、Fe*(浅绿色)、5”(蓝色)、>4*1。]

(紫红色)、〜中(桔红色)等。

二、离3方程K的书写

①初学则按三步法:a.先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b.改写成离子的形式;c.

削去没有参加反应的(反应前后微粒一样),即得离子方程式。

A

如:(1)Mh.O4*4HOdl0MnO4+QaT+2H4O

A3

(3)MM3,*4H*»2Q--Ifa*+0,t*2HaO

②注意题干的要求:即要注意反应物的用量,有的也要注意反应的顺序。

如:碳酸氢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

Ca*+2HCOj<-2OH--CdCO,X+CO^+2H,O

-

b.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贝hC**+HCOj+OH-CaCO,1+HaO

又如:硫酸铝钾溶液与氢氧化饮溶液反应:

a.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则:

1-

2A1*+3SO丁+3Ba**6OH-3BaSO4J+2AKOB)ti

b.生成沉淀的质量最大,则:

-

Alx+2SO1-*2Ba***4OH-2BaSO41+A»51-2HtO

再如:向碳酸钠溶液中滴稀盐酸,随着酸的增多,连续发生的反应是:

8小+H*-HCO^HCO;+H*-COaT短/)

③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注意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个数是否相等,还要注意

离子总电荷是否相等,才能完成配平。

如氏”★Zr-Fe"*",只注意了个数配平是错误的,还要配平电荷,即写成:

2Fe**21--2F』*+%才是正确的。

(3)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这类问题在进一步学习有关离子在水溶液里的知识

(化学平衡、水解等知识)再进一步阐述。

X溶液中K3摊否亡量共存同世

1.离子间相互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有:

1.相互结合生成沉淀.如:Ba*和SO-.Ag+和Cl.Cu2t和OH.

2.相互结合形成挥发性物质.如:H*和小一.HSCO产.HCQ'SO/.HSO3等

3.离子间相互结合成弱电解质.如:H*和OH.POL.弱酸根等

4.弱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会发生双水解反应.如:S”和Al*.Fe"和C0/离子间发生

2

氧化还原反应.如:Fe"和S'T,MnO;和Fe"、S'F、S03'等

6.离子间相互结合形成络离子.如:Fe"与SCN形成[Fe(SCN)F络离子

二.特殊条件要求某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2.无色溶液中,则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Cu"、Fe'F/、MnO“均是有色离子.

有色离子:常见的氏"(黄色)、(浅绿色)、6”(蓝色)、"皿彳

(紫红色)、、叶(桔红色)等

3.强酸性溶液中,则非强酸根离子.(ST不能大量共存:如PH=1的溶液中,0H、S2'HS\

CO产、HCO3、SO:、HSOB、CIO、F、PO/、HPO-、SA2-等不能大量存在。

4.强碱性溶液中则H*、酸式根(如HCOcHSO:,、HS)、非强碱的阳离子不能

大量共存:如PH=13的溶液中,H*、Cu2'.II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4.具有较强氧化性微粒的溶液中,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有MnO;离子大量存在的溶液中,1、Fe"、S2\Br和SOs”等不能大量共存。

5.具有较强还原性微粒的溶液中,氧化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在有F离子大量存在的溶液中,Fe"、MnO,、H+NO3和C10等不能大量共存。

6.其它特殊条件:如:

①“加入铝能放出乂的溶液中”

②“水电离产生的[的水=1X10*mol/1(或[0H]水=1X10*mol/1)的溶液中”

③“水电离产生的口]水[01门水=1X10%mol/1的溶液中”④“在水的电离度为1.8X

10噪的溶液中”

以上条件均可有两种情况,即既可是强酸性溶液也可以是强碱性溶液。

④稳含条件:如“PH=1的溶液中,Ca".Fe".K*.N0-”,粗看它们相安无事但酸性溶

液中有N03即相当于有HN03,具有强氧化性,Fe?+不能大量存在。

(附:1.中学阶段中涉及常见的强酸和强碱有:强酸:HC1、HBr、HI、HN0H2sol

3、、

HCIO4»除此外常见的酸为非强酸强碱:巾0山岫0山1(0爪处01,$014、,2(0期2、1^(011)2。

除此外常见碱为非强碱

2.溶解性口诀:解释:

钾钠镀硝样样溶指:所有的钾盐.钠盐.钱盐和硝酸盐均溶于水.

磷酸二氢盐相同指:所有的磷酸二氢盐均可溶于水.

氯盐不溶银亚汞指:氯盐除了银盐和亚汞盐不溶外,其它氯盐均溶于水

硫酸铅钙钢和银指:硫酸盐除了铅钙刨盐不溶外,其它硫酸盐均溶于水

其它末及也不溶指:以上没有提及的各种盐也不溶于水)

1.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AKAg'N0:,ClB:Mg'NH/NO)cr

C:Ba2'K'S2ClD:Zn2'Na'NO3so『

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222

A:Na'Mg'ClAIO2B:S03SO,H*Cl

3+2-

C:Fe/Fe*Ct?'ClD:HNa*SOrS203

3.下列各溶液中的离子,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IICO;K*OHB:Fe"SCNNH;K-

C:Fe"H'SO,"N(hD:A102OHNa,NH;

4.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Na'K'S2'ClB:Al3tMg2>SO?Cl

32-

C:INaAl+N03D:K*Na'S01S2O3

5.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B:Na*Ba2++

A:NH/NO3CO/NaMg"HC03

C:N0Ca2"K+Cr

;1D:NO3K,A102OH

6.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为()

A:K+Na*HSOClB:Na'Ba"

3AIO2N03

C:NII,'K*ClNOaD:K*Na4CIOs2-

7.下列离子组中,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

++

A:Na*N03AIO2S05B:NaNO?SiOFK

+2+2+

C:KClA10JC03'D:NaClHCO3Ca

8.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2B:NaK4NH;Ba2+

A:rAIO2crs-

C:Brs2-ClC(V一D:SO32NO3SO42HCO3

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2-

A:Na'Ba"Cl-S04'B:K*A10,NO3OH

C:H+NH;Al3+SO?D:H+crCH3C00N0「

10.某溶液中含有大量Fe*Fe"Mg"H’和NH/,其=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

存在的阴离子是()

2

A:SO:B:N0:iC:SCN'D:C0;(

在山水电离的出的[OH]木=1X10“mol/1的溶液中,一定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2

A:A102SO.,'Na'K"B:Mg"Fe"NO:,Cl

C:Ba"ClNa'H2PO1D:K*ClNa*N03

1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2+

A:FkO-NQ,Fe+Na'B:Ag'N03ClK

22

C:K'Ba'OHSO,D:CtTNH.(BrOH

13.下列各组离子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A:Na'Ba2+ClSO1B:H+NHJA产SO,2-

C:K-A10;NO:tOHD:WClCHsCOONO;

第二部今策化逐展攻京与题台航-W要的耙化制和逐展剂

一.重点、难点

1,熟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3.熟练使用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子转移情况。

二.具体内容(一)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的角度来说是指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的化学反应;从本质上来看则是指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涉及氧化剂、还原

剂、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

(1)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它们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关系,及其本质变化及外在表现。

氧化剂是指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表现为反应后所含某些元素化合

价降低。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本身被还原,其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还原剂是指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表现为反应后所含某些元素化合

价升高,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本身被氧化,其生成物是氧化产物。

(2)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性质相反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把电子转移给氧化剂,

即还原剂是电子的给予体,氧化性是电子的封藕物反应物

(3)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间的关系或现性质Mn表现性质

也।还原性।

-p-4

反应本质|失去|反应本质

IS

反应表现他合用反应表现

1降低1

反应类型鹿回反应类型

1原良应11化反应1

4

生成物|生成还|[Soil生成物

1原产物11化产物1

相互依存、相互对立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常根据反应中有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有升

有降)来判断。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技巧:

①当有单质参与反应,或有单质生成时可认为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有机物发生的反应,当分子中引入氧或失去氢可认为被氧化,反之分子中失去氧或

得到氢可认为被还原。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里,除了可用箭头表明同一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外,

还可以用箭头表示不同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

用箭头表明同一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即大家熟悉的“双线桥”。如:

得2x化金价*性罡些原

失6x2e-化金价升高.极氧化

用箭头表示不同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单线桥”。如:

%一

MnO,+4HCl(*+f+2坨0

更好地体现了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的关系。

4c-

I△

再如:NH<N6-2H2。+N20t

①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可简单表示为

电子转移致me-

II

接受电子的元索X+给予电子的元索丫一

(化合价降低)(化合.升一)

‘―一剂‘'还原剂’

-sjiij-

②反应中电子转移总数等于还原剂给出的电子总数,也必然等于氧化剂接受的电子总

数。

3.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总、

才。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

04

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和

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

(2)重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b、Br2,Ch等。

②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含氧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型HN03;KMnO4,

KCIO3,FeCh等。③过氧化物,如NazCh,丛。2等。

(3)重要的还原剂

①活泼的金属单质,如Na,K,Zn,Fc等。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

③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z等。

(4)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HC1(:浓),HBr,HI,H2s等。

⑤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11Na2SO3,FeSCXj等。

(二)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1.实验分析(1)Cl2,Br2,I2氧化性的比较。

卤素单质氧化性顺序按F2,C12,Br2,12的顺序逐渐减弱。

[问题讨论]当把Cl2和HBr混合会有何现象?若将碘化钾淀粉试纸置于盛Cl2的集气瓶

上一定有变化吗?若想观察到期望的现象应如何操作?若熏久了又会有何现象?

[简析]Cl?可与HBr反应:Cl2+2HBr=2HCI+Br2,可看到有橙红色液滴生成,且Cb的

黄绿色变淡,干燥的碘化钾淀粉试纸与Cl2不反应,因为该反应为离子反应,需在溶液中

进行;故需将试纸先用蒸储水湿润,但熏久了,山于潮湿的Cb还有另一重要性质——漂

白性,会使变蓝的试纸又褪色。

(2)Fe,Fe2+,Fe3+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Fe与强氧化剂(足量)直接反应可被氧化为晶,而与弱氧化剂(如H+,S等)反应被

氧化为良;且胃可被强氧化剂(如Cb,Br2,HNO3、也SQ(浓))等氧化为晶。

[问题讨论]

①Fe与浓硫酸反应一定只能得到Fe2(SC>4)3吗?

②FeSC>4溶液中加溟水可氧化Fe?+为Fet改用氯水、碘水行吗?

③铁盐(Fe?*)如何转化为亚铁盐(Fe?*)?向FeC%溶液中力I」Cu粉行吗?通入SO2

行吗?

④FeCb溶液可与KSCN溶液反应而使溶液呈血红色,还有什么溶液也可与FeCh溶

液反应而发生颜色变化?

答:

①铁过量时得FeSO4»

②氯水可代替溪水,碘水不行,因:2Fe3,+2「=2Fe2++l2。

3+2+

③加入还原剂可还原Fe,Cu粉和SO2均能还原Fe3+得到Fe0

2.氧化剂、还原剂之间反应规律

(1)对于氧化剂来说,同族元素的非金属原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

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因此,它们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弱。

(2)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顺序相一致。

(3)元素处于高价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还原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

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4)元素处于低价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

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5)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时,是氧化剂,起氧化作用的是H,被还原生成H2,

浓硫酸是强氧化剂,与还原剂反应时,起氧化作用的是S,被还原后一般生成S02。

(6)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是氧化性极强的强氧化剂,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或非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