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272021北京理工附中分校初二(上)期中物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A.m/s B.kg/m³ C.kg D.km/h2.如图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树叶上的白雪融化 B.冰冻的衣服变干C.阳光下露珠变小 D.树枝上形成雾凇3.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 D.霜叶红于二月花4.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B.北京5月份的平均气温约40℃C.教室课桌高度约0.8m D.人步行的速度是10m/s5.下列运动中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刚刚开动的汽车 B.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C.被抛出去的石块从空中落向地面 D.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6.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A.密度 B.硬度 C.凝固点 D.沸点7.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8.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的质量不变B.水结冰时,质量变小C.一瓶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D.1kg铁比1kg棉花质量大9.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10.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11.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是300m.在这三分钟内该物体做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运动 C.变速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12.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金属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理是()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鏡头上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 D.金属升华到玻璃镜头上13.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B.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大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15.把一个实心铁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是5g,若把铁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则溢出酒精的质量是()(,)A.5g B.4.5g C.4g D.36g二、多选题(每题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10分)16.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C.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D.用地膜覆盖农田17.下列列举的语句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过程中密度减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质量减小18.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如图所示四个图象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9.小莉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kg/m3)(常温常压下)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煤油08×10³铜1083纯水1.0×10³铝660铜8.9×10³铅328铝2.7×10³锡232A.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作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C.400℃的铅是液态D.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和铝球,铝球质量较大20.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下列哪些物质,已知()A.煤油 B.酒精 C.汽油 D.水银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50分)2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22.请你读出图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cm。23.如图所示,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室内赛男子60m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力挫美日欧几大高手,以6秒41夺冠,创造了赛季世界最佳成绩。比赛开始时,观众通过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跑步的快慢,终点裁判通过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跑步的快慢。2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固定的是_______(填“A”或“B”)的装置。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89898(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此时当地的气压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4)细心的同学发现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白气”,“白气”是_______形成的;请推测被水蒸气烫伤比被相同温度的水烫伤严重的原因:_______。(5)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周围的水不断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的变化情况如图2中的_______图。(6)如图3所示是小明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图,老师发现他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请你指出他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②_______。(7)甲、乙两位同学做相同的实验,乙同学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原因可能是_______。(8)用“水浴法”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则试管中的水_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可能是_______。25.如图甲是某物质凝固时的图像,由图像可知:(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图甲中的这种物质是_______;(2)物质在BC段这个过程中要_______热;(3)这种物质在某点时,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26.老师讲了“物质的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___g,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cm3,则柑橘的密度为_____kg/m3.(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_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___.(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是:_____.(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________.27.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的温度计甲和“﹣20℃~102℃”的温度计乙,应选择温度计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浓度(%)369121518212427凝固点(℃)﹣2﹣4﹣6﹣8﹣15﹣18﹣17﹣1.8其中浓度为15%时盐水的凝固点如图温度计所示,其凝固点为__________℃.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将__________.(3)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当盐水浓度为21%时,盐水的凝固点最低.你认为该结论是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如果你认为是错误的,你将通过怎样的实验来说服小明,请在下面横线上简要地写出实验方法;如果你认为是正确的,下面横线空着不填写.__________(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去冰雪,原因是撒盐后冰雪的熔点变__________了.(选填“高”或“低”)
.28.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数字钟(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测量过程中小车在A、B、C三个位置的情形及其对应的时刻。(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_______;(2)实验中,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适当_______(填“大一些”或“小些”),目的是_______;(3)请计算vAC=_______m/s;(4)分析可知,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A位置后才开始计时,则测量出的AB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6)图2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该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和时间关系的是_______。29.现有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雨花石,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测出雨花石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做溢水杯用的烧杯、木块、小玻璃杯、细线、水、待测雨花石。(1)实验步骤如下,请将缺少的两步写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雨花石的质量m;②_______;③把木块和烧杯按如图所示组装,向烧杯中注水直至有水溢出为止,待水不再流出;④将小玻璃杯放在烧杯的出水口下方,用细线系住雨花石轻轻放入水中,待水不流时拿开小玻璃杯;⑤_______;⑥收拾器材,整理数据。(2)用所测得的物理量,写出计算雨花石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四、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4分)30.阅读材料:电子秤是目前城市商店应用较为广泛的称量、计价工具。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够自动、快速、准确地称量和计价,另外,它还有累计顾客购买的不同货物金额、累计总金额、去皮等多种功能。如图是一般电子秤外形图,前面的三个数字显示窗:最左边的为质量显示,中间的为商品单价显示,右边是计价显示。右边的装置为指令键盘,上面的平板秤盘是放商品的地方。当接通电源并开机后,单价显示窗口显示出“0.00”;如果商品单价是12.24元,就分别按数字键1、2、3、4,即可将商品单价自动输入。把商品放在秤盘上,左边窗口就显示出商品的质量数,右边计价窗口就显示出商品的金额。例如,如果质量为“0.195”,单价显示窗口的数字如果是“12.34”,那么计价窗口就显示出“2.41”。如果该顾客同时还买了另一种商品,则需要重新输入该商品的单价,然后按一下“累计”键,把商品放在秤盘上,即可在金额显示窗口显示出累计金额值。当给另一位顾客计价时,必须先按一下“清除”键,即清除前一位顾客的金额,才能开始新的金额计价。如果要查看前一天的营业额,可以先按“功能”键,再按“累计”键,在金额显示窗口就会显示总金额累计值。(1)电子秤最大优点是_______。(2)它称量时,称出的是下面哪个物理量_______。A.长度B.温度C.体积D.质量(3)若某次买苹果时,质量显示窗口示数为“4.500”,单价显示窗口示数为“1.60”,那么计价窗口显示的数应为:_______。(4)如果某顾客在买了苹果之后又要买梨,接下来售货员该如何操作?_______。这时用到电子秤的什么功能?_______。五、计算题(每题3分,共6分)31.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108s.求:火车的运行速度。32.一个空心铜球的质量为89g,体积为30cm3。将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05g。已知铜的密度为ρ=8.9×103kg/m3,求:(1)这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2)注入液体的密度。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A.m/s B.kg/m³ C.kg D.km/h【答案】A【解析】【详解】A.m/s是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故A符合题意;B.kg/m3是密度的单位,不是速度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kg是质量的单位,不是速度的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D.km/h是速度的常用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如图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树叶上白雪融化 B.冰冻的衣服变干C.阳光下露珠变小 D.树枝上形成雾凇【答案】B【解析】【详解】A.白雪融化是固态水变成液态水的结果,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B符合题意;C.露珠变小是液态水蒸发“消失”的结果,属于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雾凇是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的结果,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 D.霜叶红于二月花【答案】D【解析】【详解】A.水向东流,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孤帆一片日边来”船的位置在纺纱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物体的颜色,不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4.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B.北京5月份的平均气温约40℃C.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 D.人步行的速度是10m/s【答案】C【解析】【详解】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以A不符合题意;B.人的正常体温为36~37℃,北京5月份中处于春末初夏阶段,平均气温不可能达到40℃,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课桌的高度约为身高的一半,故C符合题意;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下列运动中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刚刚开动的汽车 B.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C.被抛出去的石块从空中落向地面 D.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刚刚开动的汽车速度由慢到快,所以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被抛出去的石块从空中落向地面,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不变,所以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6.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A.密度 B.硬度 C.凝固点 D.沸点【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意:地沟油在7℃时,由液态变为固态,而花生油在7℃时仍为液态,由物理学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所以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凝固点。答案选C。7.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答案】B【解析】【分析】运动方向和快慢都相同的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详解】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接棒人在传棒人接近接力区时应及时起跑,当两人都奔跑,速度接近一致,基本保持相对静止时开始交接,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8.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的质量不变B.水结冰时,质量变小C.一瓶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D.1kg铁比1kg棉花质量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中物质减少,质量变小,故A错误;B.水结冰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随状态而变化,故B错误;C.一瓶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故C正确;D.1kg铁和1kg棉花所含物质多少相同,即质量相等,故D错误。故选C。9.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答案】C【解析】【详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都市蚂蚁”概念车相对于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都市蚂蚁”概念车是运动的,相对于车内的驾驶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故C正确.10.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答案】D【解析】【详解】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故选D。11.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是300m.在这三分钟内该物体做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运动 C.变速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答案】D【解析】【详解】虽然三个一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为300m,但并不能说明一分钟的速度没有变化,所以不能确定物体所做的是什么运动,故D符合题意.12.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金属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理是()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鏡头上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 D.金属升华到玻璃镜头上【答案】C【解析】【详解】金属在高温、低压下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遇到玻璃镜头后温度降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均匀地附着在镜头上.,整个过程包括两个物态变化,先升华后凝华,故C正确,ABD错误.13.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答案】C【解析】【详解】AB.由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V甲=V乙时,m甲<m乙,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m甲=m乙时,V甲>V乙,故D错误;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B.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大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可知,当时间一定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故A错误;B.由可知,当速度一定时,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大,故B错误;C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5.把一个实心铁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是5g,若把铁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则溢出酒精的质量是()(,)A.5g B.4.5g C.4g D.36g【答案】C【解析】【详解】酒精的密度为水的密度为由于实心铁块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所以溢出酒精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由得所以即解得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二、多选题(每题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10分)16.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C.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D.用地膜覆盖农田【答案】ABD【解析】【详解】A.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同时避免了空气流动的影响,可以减慢饮料的蒸发,故A符合题意;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避免了空气流动的影响,同时还降低了温度,可以减慢饮料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C.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加快了汗液表面的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汗液的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用地膜覆盖农田,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同时避免了空气流动的影响,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ABD。17.下列列举的语句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过程中密度减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质量减小【答案】BCD【解析】【详解】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是水的位置变了,而水的密度没有变.故A错误.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小.故B正确.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质量和体积都变小了,但密度不变.故C正确.D.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铁棒磨成针,所含铁的多少变少了,所以质量变小了.故D正确.故选BCD.18.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如图所示四个图象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A.①的图象是s-t图象,说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②的图象是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说明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C.③的图象是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④的图象是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19.小莉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kg/m3)(常温常压下)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煤油0.8×10³铜1083纯水1.0×10³铝660铜8.9×10³铅328铝2.7×10³锡232A.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作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C.400℃的铅是液态D.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和铝球,铝球质量较大【答案】BC【解析】【详解】A.锡的熔点是232℃,低于铜故的熔点1083℃,将两者放在一起加热,锡先于铜熔化,所以熔化铜的器皿不能用锡来做。A错误;B.由表中数据知,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由可知,质量相同的纯水和煤油,水的体积较小。故B正确;C.铅的熔点是328℃,400℃时铅已熔化,为液态。故C正确;D.铜的密度大于铝,由m=ρV知,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与铝球,铜球质量较大。故D错误。故选BC。20.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下列哪些物质,已知()A.煤油 B.酒精 C.汽油 D.水银【答案】D【解析】【详解】由可知,A、B、C选项中的物质密度都小于水的密度,而D选项水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可得,故能装下500g的水银,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50分)2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答案】38.2【解析】【详解】由图可知,体温计的一个大格是1,一个小格是0.1,所以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8.2.22.请你读出图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cm。【答案】4.50【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6.5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23.如图所示,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室内赛男子60m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力挫美日欧几大高手,以6秒41夺冠,创造了赛季世界最佳成绩。比赛开始时,观众通过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跑步的快慢,终点裁判通过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跑步的快慢。【答案】①.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②.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解析】【分析】【详解】[1][2]比较物体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二是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运动员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裁判员则是根据运动员在相同路程(60m)内比较时间来比较运动快慢。2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固定的是_______(填“A”或“B”)的装置。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89898(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此时当地的气压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4)细心的同学发现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白气”,“白气”是_______形成的;请推测被水蒸气烫伤比被相同温度的水烫伤严重的原因:_______。(5)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周围的水不断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的变化情况如图2中的_______图。(6)如图3所示是小明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图,老师发现他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请你指出他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②_______。(7)甲、乙两位同学做相同的实验,乙同学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原因可能是_______。(8)用“水浴法”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则试管中的水_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可能是_______。【答案】①.B②.98③.低于④.保持不变⑤.液化⑥.液化放热⑦.汽化⑧.a⑨.温度计触碰到容器底⑩.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⑪.乙同学用的水的质量比甲同学的大⑫.不能⑬.试管中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解析】【分析】【详解】(1)[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B的高度。(2)[2][3]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在图中,水的沸点为98℃;因为沸点低于100℃,所以此时的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4]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4)[5][6]烧杯上方出现了“白气”,“白气”是由大量的小水珠组成,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被水蒸气烫伤比被相同温度的水烫伤严重的原因:这是因为水蒸气先液化成同温度的水,液化过程放热。(5)[7][8]水在沸腾过程中,汽化的水蒸气会形成气泡,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会逐渐变大,气泡的变化情况如图2中的a图。(6)①[9]②[10]如图3所示是小明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图,他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他的错误之处:①温度计触碰到容器底;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7)[11]乙同学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原因可能是乙同学用的水的质量比甲同学的大。(8)[12][13]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25.如图甲是某物质凝固时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图甲中这种物质是_______;(2)物质在BC段这个过程中要_______热;(3)这种物质在某点时,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答案】①晶体②.放③.76【解析】【分析】【详解】(1)[1]读图甲可知,该物质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凝固点,因此属晶体。(2)[2]BC段物质正在凝固,这个过程虽然温度不变,但仍是放热的。(3)[3]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4℃,其示数为76℃。26.老师讲了“物质的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___g,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cm3,则柑橘的密度为_____kg/m3.(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_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___.(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是:_____.(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________.【答案】①.水平②.左③.220.8④.0.96×103⑤.偏大⑥.柑橘表面沾有水,导致测量的质量偏大⑦.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小楠借助牙签使柑橘浸没在溢水柘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得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⑧.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解析】【详解】(1)天平是物理学中用来测量质量的仪器,使用天平时应先调节,一般遵循“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规律.在调节平衡螺母之前还要注意,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质量:m=220g+0.8g=220.8g,体积:V=230cm3,密度:ρ==0.96×103kg/m3.(3)实验中,测柑橘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时,柑橘会带出一部分水,使排开水的质量变大,因此影响到最终的密度测量值偏大.(4)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柑橘的体积,(5)实验中,测柑橘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时,测量值偏小.27.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的温度计甲和“﹣20℃~102℃”的温度计乙,应选择温度计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浓度(%)369121518212427凝固点(℃)﹣2﹣4﹣6﹣8﹣15﹣18﹣17﹣1.8其中浓度为15%时盐水的凝固点如图温度计所示,其凝固点为__________℃.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将__________.(3)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当盐水浓度为21%时,盐水的凝固点最低.你认为该结论是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如果你认为是错误的,你将通过怎样的实验来说服小明,请在下面横线上简要地写出实验方法;如果你认为是正确的,下面横线空着不填写.__________(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去冰雪,原因是撒盐后冰雪的熔点变__________了.(选填“高”或“低”)
.【答案】①.乙②.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③.-11④.先降低后升高⑤.错误⑥.取浓度在21%周围的盐水测出其凝固点进行比较⑦.低【解析】【详解】(1)[1][2]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主要考虑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时,便于测出盐水的凝固点;(2)[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在0℃以下,示数为-11℃;[4]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的浓度一直在变大,而盐水的凝固点是先降低后又升高;(3)[5][6]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盐水浓度在21%到24%之间还有22%、23%或者是22.5%,都有可能在以上盐水浓度时盐水的凝固点比-18℃还低,然后再升到浓度是24%的-17℃,所以他的判断不准确;(4)[7]寒冷的冬季,向积雪撒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28.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数字钟(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测量过程中小车在A、B、C三个位置的情形及其对应的时刻。(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_______;(2)实验中,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适当_______(填“大一些”或“小些”),目的是_______;(3)请计算vAC=_______m/s;(4)分析可知,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A位置后才开始计时,则测量出的AB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6)图2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该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和时间关系的是_______。【答案】①.②.小些③.便于测量时间④.0.11⑤.vBC>vAC>vAB⑥.偏大⑦.C【解析】【详解】(1)[1]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通过速度公式计算出平均速度,所以实验原理是。(2)[2][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便于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3)[4]由图1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小车在AC间的运动路程sAC=80.0cm=0.800m小车在AC段运动的时间tAC=7s,小车在AC段运动的速度(4)[5]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sAB=80.0cm-40.0cm=40.0cm=0.400mAB段的时间是5s,AB段运动的速度BC段的路程sBC=40.0cm=0.400mBC段的时间是2s,BC段运动的速度所以vBC>vAC>vAB(5)[6]过了A点开始计时,会导致所测时间偏小,根据可知得到的速度会偏大。(6)[7]小车在斜面上是做速度越来越大的加速运动,由此可知,能正确反映出该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和时间关系的是图C。29.现有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雨花石,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测出雨花石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做溢水杯用的烧杯、木块、小玻璃杯、细线、水、待测雨花石。
(1)实验步骤如下,请将缺少的两步写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雨花石的质量m;②_______;③把木块和烧杯按如图所示组装,向烧杯中注水直至有水溢出为止,待水不再流出;④将小玻璃杯放在烧杯的出水口下方,用细线系住雨花石轻轻放入水中,待水不流时拿开小玻璃杯;⑤_______;⑥收拾器材,整理数据(2)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结构工地现场协调管理计划
- 交通保险理赔协议书
- 绿色节能型算力中心建设方案
- 乙方店铺入股协议书
- 位监控维护合同范本
- 产业规划制订协议书
- 三人闺蜜合同协议书
- 兄弟分家协议书样本
- 住宅出售写合同范本
- 与学校批墙合同范本
- 智能科技引领未来
- 多组学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 糖尿病治疗新进展
- 少数民族撒拉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教学课件
- 中建幕墙吊装方案
- 广东省通用安装工程综合定额(2018)Excel版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教学设计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教学课件
- 21ZJ111 变形缝建筑构造
- (新版)中移动初级解决方案经理认证考试复习总题库-上(单选题-上部分)
- 第六章-simulink模块库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