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本”文化实践探索-读《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有感 论文_第1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本”文化实践探索-读《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有感 论文_第2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本”文化实践探索-读《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有感 论文_第3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本”文化实践探索-读《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有感 论文_第4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本”文化实践探索-读《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有感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本”文化实践探索——读《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有感【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情景中,教师依循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达成教学任务,却常常忽视了对学生们的人文关怀情愫。在落实好语文课堂要素的前提下,如何夯实双基教学要求,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却是现实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伟大精神,是我们教育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周德藩主编周德藩主编:《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24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关键词】学生语文教育幸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格言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我们教育人。用科学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让教学焕发出人文色彩,让学生在诗意的谛听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学陶、师陶永不过时。现在班级里的“小先生制”就是得益于陶先生的教育智慧。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平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念也一直贯穿在当今教育生活的始终。站在前人教育智慧的肩膀上,笔者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收获颇丰。教学做合一行走的语文课堂。戴着口罩的一群小娃娃,怎么甘心一直团坐在教室里呢?娱乐和学习也是同样重要的。简化学生活动程序后,上午的大课间却是快乐多多。第一节课铃声刚敲响,孩子们便欢呼着跑出教室,那得意的神情简直比中了大奖还幸福。伴着这股热度,我让孩子们拿着古诗或是故事书一并去感受浓浓的春意。这时我好像体会到了“孔子游春”的画面:杏花开满枝头,校园里的石楠白花簇簇,好像也在春风中展示自己婀娜的身姿。女孩们或是拈花一笑,或是嗅嗅花香,或是眺望远处,或是托腮冥想……几尾翠竹掩映着孩子们的笑靥,像极了朵朵盛开的鲜花,也向大家昭示着满满的春意!男孩们调皮多了,几个“小猴子”在石级上追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更多的孩子们抓紧时间温习昨天新教的古诗,等着提问时一展身手!在光影交错中,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当我们集合时,孩子们也都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好快啊!”一场春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晰!窗外的花草树木也都着上了明媚的颜色。踏着铃声,我们班级的风水宝地——小花园已经被若干班级占领了。不过没关系,趟过一个个小水洼,我们往操场上行进。路过校门口的测温门,感觉又是那么地熟悉!列队行进中,孩子们无拘无束,有的小声在念叨着:“好可惜!要是早点下来就好啦!咱们的好地方给人占了吧!”还有激动地嚷嚷:“老师,到底去哪呢?”我边笑边应承着:“猜猜啊!看,我们往哪去呢?”其实,我心里知道,这些个小毛孩,他们肯定是有点不耐烦走了,想快点到达目的地去快活地耍一耍。果不其然,刚说:“自由活动吧!”话还没落音,小家伙们已经迅速占领了单杠、软梯、秋千架、双杠、乒乓球台……他们三五成群地自顾自玩起来,如同放飞的鸽子一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光芒!连平时有些胆怯的孩子,也在同伴的鼓励下,乐颠颠地参加各种尝试。以学定教。试想,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可以拿什么来教给孩子?想到大阅读观在周围的广泛宣传,耳濡目染之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阅读习惯系列化方面有了一些新的阅读思考和计划:

(1)课前三分钟

记得在低年级的时候,课前三分钟以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故事为主。一开始,是看图写话小故事。再后来,是童话、成语或是寓言故事。现在,已经以名言警句或是成语为主了。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学生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记得在寒假里学校布置了“飞花令”,本学期还没有来得及实行检测。班级里也尝试着实施过一次现场初赛。当时刚说了“春”字,许多学生就脱口而出,“春风又绿江南岸”,“春色满园关不住”,“杏花春雨江南”,“红杏枝头春意闹”……后来分组抢答,也是此起彼伏,好不热闹。现在班级里的孩子已经超过十岁了,在本该读书的年级里又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荒废在玩电子游戏、看漫画小说中呢?想想“脱口秀”、“演讲与口才”也许都是下一个三分钟不错的主题呢!学生们最喜欢的是新鲜感,如果也像我们的打卡主题一样,周周翻新不重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累的积极性,又是平时学习写作的好素材,何乐而不为呢!课堂渗透生活部编教材的双螺旋上升结构,梯度设置和情感熏陶都很适合孩子的年龄段。如以四年级下册语文为例,在趣味性设置方面,在单元整合观念上也能前后关联。如第二单元为科学小品文,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以“讲故事”的方式贯穿整个单元,《飞向蓝天的恐龙》与时俱进,当代的古生物学家徐星以慢镜头切入的方式,慢慢拉开恐龙演化为鸟类的推理过程,论证严密,语言准确,开启了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大门。《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中,把高新技术纳米融入生活,将纳米技术直观的优越性植入学生脑海,更能启发学生创新的热情与欲望。课后的习题中也有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健康”查找资料,说说自己的理解。由此也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深度与广度。“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以此为例,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也与生活相关联。那么在课堂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热爱阅读、热爱生活也就水到渠成了!

(3)名著导读初探

以本册的阅读推荐《雪地寻踪》为例,推荐学生阅读目的在于激发其对真善美的渴求,再逐步形成自己的阅读观。起初,只是浅层次地阅读,让学生带着考试的目的去读。结果很遗憾,背的题、考的题学生们瞬间记住,可是没过多久就遗忘得一干二净。那么只有关注过程,才能形成阅读的长效机制。于是我开始尝试给孩子们上阅读推荐课,虽然较为粗糙,但是一堂课分享下来,孩子们甘之若饴。如选取本书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兔子不怕人的地方》,学生们都对文中新奇的故事情节感到惊异:兔子不怕人,狼却怕人。公牛群向“我”本来,却也不是为了攻击“我”。故事读到这儿,学生们似乎不用多说什么就明白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当读到《从餐桌上逃生的虾》时,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地为虾的命运所牵挂,命悬一线的虾就像《绝地逃生》中描绘的那样,一处处陷阱一处处焕发新的生机,不灭的希望是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每一个故事虽短,但是其中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情绪却一直感染着学生们,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在阅读中渐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培养学生的幸福感“让孩子获得幸福与乐观的同时,父母和老师必须由外而内地接纳才行。”马丁·塞利格曼:《教出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经典》,13页,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在分数面前,孩子的幸福显得黯然失色。因此,很多原本活泼可爱的学生一提到学习,则突然间变了一个人。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出了问题?正如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我的世界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伟人还大。”马丁·塞利格曼:《教出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经典》,13页,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周德藩主编:《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24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细节处见真情。面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家庭教育种种问题,养而不教,宠溺失度,相互抵消等等,有责任心的教师必然是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与家长取得妥善沟通,保持教育的有效性。如我班有个小澎同学,虽说动作慢,但是很有个人的思想,凡事不走寻常路,很喜欢别人夸他。于是有机会我就会在全班孩子面前表扬他,有错误就会把他拉到一旁悄悄指正。“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个孩子的改变特别明显,慢慢地克服了畏难情绪,作业渐渐能正常完成了,学习也越来越出色了。不经意间常常能看到他自信、阳光的笑容。熟悉的场景,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味道。课间,我会在班级里与孩子们一起聊天。一次,班级里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孩,跑到我跟前,说:“老师,这包口罩送给您。”我说:“不用啦!办公室还有呢!”他说:“老师,你口罩都起毛了……”当时我的心里暖暖的,孩子还真是心细如发啊!“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也是幸福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一堂卓有成效的课,是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感受、感动,渐入审美佳境的过程。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努力将有活力的教学形式和新鲜的教学内容统一起来,让学生切身感受语文学习的‘有意思’。”《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页,吕虹:《“情趣”让教学设计更鲜活》,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9年3月上旬刊。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与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使自己的教学有实效性。记得语商课上学了唐朝刘禹锡的古诗《同乐天登栖灵寺塔》:“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以诗传情,这首诗写出了诗豪刘禹锡旷达、乐观的一面。

(1)温故知新导入环节里我加入了许多学生们熟知的刘禹锡的诗句,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连接点上继续学习,使课堂切入自然,不至于太突兀。

(2)找准节奏古诗的节奏是223式,应让学生在朗读的前提下明了诗歌的节奏感。于是我首先标好了节奏:“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诗歌大意虽然浅显,但也可以标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有视觉冲击力。

(3)融情入境品诗韵,悟诗魂,又怎么能少得了音乐呢?于是,我针对原有的课件,在网络上寻找类似音视频资源,很遗憾,只有喜马拉雅上有朗诵和背景音乐。于是,我用了录课的方式导出mp3,先用童声朗诵,再选成人诗词讲解,最后用纯音乐让学生配乐吟诵。在音乐的渲染下,孩子们读书声入情入境,这很让我意外。在小组PK、男女生PK下,大多数同学都能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味,最后的齐声朗诵环节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标准化考试要求:你必须是知道你任教的年级或教授的学科中,有哪些特定的教学内容;你必须了解需要达到的标准;然后,在上述基础上进行教学安排。”[美]贝丝·赫斯特、金尼·雷丁:《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三版),9-10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美]贝丝·赫斯特、金尼·雷丁:《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三版),9-10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分层教学。部编版四下语文教材更侧重于单元整合策略,在语文园地中总结本单元要素,而第三单元的诗歌教学是一大难题。以前学生们也零星接触过现代诗歌,但像这样整个单元式的学习还是头一次。本单元的导语是“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单元目标在于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在收集资料时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在《10绿》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许多补白的环节。如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想一想:有()的校园,()的操场,()的花园。在以画面为依托的情境下实施分层化教学,对于一般的学生,让他们根据画面补白,而中等的学生则让他们使用贴切多样化的语言来表述,优生则让他们发挥想象,说得更加细致生动。这样课堂的梯度也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诗歌在韵律和画面感上,我也着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体会“绿”,如说一说、画一画、想一想的方式,最终让学生体会到“绿”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在阅读链接中,宗璞的《西湖漫笔》也写了灵隐寺道旁的绿,在比较诗歌和散文的不同特点中,让学生在读——品——悟的过程中感悟诗情,体会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在《11白桦》的教学中,侧重点又与前面两课不同,它在于用“白桦”挺拔、高洁的形象赞美了俄罗斯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诗歌教学中抓住“白桦”的外形美,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发挥想象来体悟白桦的形象。课后习题中的短语和选做摘抄也是对学生分层教学的关键。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秀的学生摘抄具有象征意义的写植物的现代诗,一般层次的学生摘抄含有植物的诗即可。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我们旧式家庭往往把小孩子当作‘小成人’看待。无怪国中多‘少年老成’的小孩子了。我们教小孩子当折其衷:一方面予以充分机会以发展自动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围使他不得随意乱动,以免侵犯他人的权利。教育若能日此折衷施去,小孩子未有不受其惠的。”陈鹤琴:《家庭教育》(第二版),27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所以,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很有必要。

1.别开生面的写作课

以中低年级的学生为例,好多学生每到下午就欢呼:“啊!有这么多好课!”“欧耶!又是一节室外课!”上学期本班级课程表里就有了“游泳课”!因为是活动课,正好也是一个绝好的写作题材。第一次孩子们在游泳池里扑棱水花,映着欧式的建筑风,宛若仙境中的顽童在嬉戏。游泳教练和老师们又有所不同,他们先讲规则,一声哨响,一切活动停止,这时候顽劣的孩子也不得不接受“群体约束力”的制约。虽然是室外课,然而也是上得风起云涌,活色生香,不能不说这样的课不是一节“好课”!后来让学生写命题作文随笔《记第一次学游泳》,在作文评讲时学生们的妙词佳句信手拈来。课堂的画面切入也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

2.改编课本剧

还记得去年上学期四年级时有一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候》,我让孩子们自编自演,在元旦晚会上演出。期间我并未多作指导,完全是几个孩子自娱自乐,自己周末排练,最后的效果也很出彩!虽然无缘登上学校的大舞台,但是当天学校的新闻里也有他们的剪影!相信这一刻快乐的影子一定会深深地镌刻在孩子们的心田上!

3.放慢脚步,挑战趣味游戏

宋代的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