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论文_第1页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论文_第2页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论文_第3页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摘要: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学困生,运用科学教育方法引导后进生获取最佳的转化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会有个觉醒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相信后进生总有一天会像花朵一样绽放,开出绚丽的色彩。关键词:爱心鼓励学困生自信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是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增长、知识量的增长、学科知识的拓展,班级中逐渐出现了一些缺乏信心、缺乏自主性的“学困生”。案例:上个星期五的下午,放学比较早,我将几个平时学习有点困难的学生留了下来。其中那几个孩子都默默的看着英语书,其中一个男孩则对我表现出了他的“不满”:“老师,为什么今天又要留下来?我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吗?”我笑了笑,对他说:“你很努力的,最近也进步了,老师是非常喜欢你的.……”接着,我便给孩子们讲起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每个儿童在上帝面前都是一个可爱的苹果,可能我们看到了有的苹果又红又圆,而有的则有了缺口。但你并不用抱怨自己身上的‘缺口’,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吃那些苹果,于是便多咬了几口,因而才有了这些缺口的。只要自己肯努力,再加上老师平日里的帮助,一定能成为上帝喜爱的苹果!”孩子们听了以后显得有点兴奋,刚刚被“留晚学”笼罩的阴云也消散了,在随后的补习过程中,这些孩子们听得特别地认真。一、“灵动”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教育不应该用固定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制和羁绊人的自由发展。教育的对象是人,要把孩子们之前所已有的知识、经验、世界观作为基础的课程资源,敬仰“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充满天性的过程。但是如今以学科为本位的学习过程,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理解和掌握,而并不把关注点放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思和情感体验。学习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主动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孩子们在学习时是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还是被动接受、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这门科目学习的自主性是越来越主动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这门科目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所有的这一切都必须是任课老师所用心关注的重点。二、“走进去”,就有你的位置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竭,像山泉枯竭一样。”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教师要把自己的爱心和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心里,尤其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通过与这些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们的情感沟通去拉近师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坎。曾经看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把路人的大衣吹掉。于是北风呼呼地使劲吹,不断加码。可是,行人为了抵御北风呼呼的寒气,不但不把衣服脱下来,反而把外衣裹得更紧了。而南风却不像这样,缓缓吹动着,暖洋洋的,渐渐地行人觉得热,自己脱掉了大衣。显然,对于我们的学困生来说,急于求成是行不通的,我们倒不妨静静地俯下身来倾听他们,走进他们。教师要善于倾听他们,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对学生已经有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从爱出发,了解学生真实的感情需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的为孩子们着想,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平等对话,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愿地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三、理解、尊重学生,点亮心中的明灯在班级里,学困生总是处于“边缘”地域,与这此孩子们的日常接触中就会发现,越是学困生其本质越希望被肯定。对于他们而言,长期的被否认、受抑制,这就是一个精神惩罚。他们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极其自卑,下意识地将自己的心灵关闭,不与人交流。另一方面,心里又时时刻刻期望,期望改善自己的“遭遇”。这时,我们如果能够更多的信任他们、并加以关注他们、肯定他们的进步,那么将会有力地鼓励他们奋起,激励他们前进。所以,我们在与学困生交流时首先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加倍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带激励性的语言肯定他们的进步,并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梳理对学习的信心。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要仔细观察,做到对每一个学困生的情况清楚于心,以便在他们向后退时用力推一把,即将摔倒时用心扶一把,遇到困难时用意帮一下,失去信心时鼓励一下。教学片段1:在六年级刚接六(3)班的时候,我任教这个班存在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而且《牛津小学英语》5B到6A的教材内容跨度较大,而且有些孩子家庭的特殊性,完全没有人可以辅导他们,所以班上有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而他们遇到问题以后,不去询问,做错了也不去寻找原因,雪球越滚越大,其中甚至有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他们对待英语学习十分漠然,课堂上沉默寡言,作业拖拉,单词的默写质量很差。为了给他们“补差”,我每天都很晚下班,可是效果却不佳。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偶然有一次,我看到一篇关于学困生转化的文章,里面提到:给学困生补习,还是得先补补“心理”……我很受启发。于是,我便更加“关注”他们,课堂上尝试着让他来回答较简单的问题,课余时间除了帮助他们补习外还经常与他们聊聊学习、谈谈心。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建立了良好的朋友情谊,他们什么事情都喜欢跟我说说。几个星期下来,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都大打折扣。我相信,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孩子的转型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四、搭建学困生表现的舞台,重建自信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自信心是影响学生进步的重要因素,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是他们学好英语的基础。学困生的自信心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家长及同学的评价。如果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游戏比赛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来自老师和成人的奖励,他们将以成功、褒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勤勉。如果多次遭遇来自各方的挫折,或成就受到忽视,孩子们容易形成自卑感。我们教师要正视学困生的这种强烈的情感需要,激励他们,发掘学生的潜力,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积极搭建学困生表现的舞台,从而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上重建自信。教学片段2:在我任教的班级里有一名女学生,说话结巴,成绩常挂“红灯”。有时候她积极起来发言,却因为说话结结巴巴而招来班上其他同学的冷嘲热讽。为此她没少哭鼻子,自卑的心理也越来越强,以至到后来上课都不敢发言了。针对这样一个充满热情、渴望进步的女孩,我想了不少办法:课堂上,我总是经常让她回答一些她能力所及的问题,并给予大力表扬;同时我也常常将她整洁、正确率高的作业挂到“优秀作业”栏,及时给予肯定。渐渐地,她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在大家的微笑、掌声、关注和鼓励中渐渐唤回了自信,赢得了自尊。因此,她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日渐升温,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之下,英语学习有了很大的起色。对学困生而言,他们更加需要的是能够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进步,这是最能激起士气的,因此,教师的所必须要做的、燃眉之急是对他们进行确确实实的指导,改变他们的“糟糕境遇”,这才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当务之急。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别人笨,自己一定能够学好。自信心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和鼓励中增强,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就会出现良性循环。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学习动机习惯的养成是以情感认同为前提,靠意志来维持,细化到日常行为,进而内化为一种自身需要、行为的过程,它最终体现在学习行为的改善上。由于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是在矫正不良习惯的基础上建立好习惯,这不可能通过几次活动、几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在长期的、曲折的不断反复过程中培养与矫正的,要靠顽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外界舆论导向和督促机制形成合力才能逐步实现的。锻炼意志,巩固新的行为习惯学困生的不良行为,总是由于某些不良的外部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因素而引起的。所以,要转化学困生,既要控制外部不良诱因(如不良的场所、旧伙伴、迷恋的对象等),又要重视消除后进生不合理的欲念、嗜好、兴趣等内部因素。当他们改正了错误,新的正确的动机与行为习惯比较牢固地形成以后,在适当的时期,在有把握的条件下,可以进行信任性考验,给予他们同诱因接近的机会,以锻炼他们同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进一步帮助他们巩固新的正确的行为习惯。因为孩子的意志力有限,容易反复,所以老师要正确引导,从学习习惯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入手来进行指导,主要可以从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作业等日常学习环节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坚持改进,直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他们的学习效果得到强化。结语我知道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我也深信身为教师的我们都会不遗余力地为他们进行及时的辅导和指引,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重新激发起学生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