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复查与非专项编码工作_第1页
登记复查与非专项编码工作_第2页
登记复查与非专项编码工作_第3页
登记复查与非专项编码工作_第4页
登记复查与非专项编码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记、复查与非专项编码工作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2010年4月东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之二1一、登记

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在人口普查试点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由村级人口普查小组、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在当地派出所、基层组织协助下进行。2人口普查登记工作的组织实施(一)人口普查登记工作从2010年4月20日开始,4月26日以前结束。(二)登记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普查员必须严格按照《普查表填写说明》的规定,对普查表中的各个项目进行询问,并根据申报人的回答填写普查表。3(三)普查员登记时,应先填写《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对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期间有死亡人口的户,还应填写《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4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以下简称境外人员)的普查登记使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供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使用)》(以下简称境外人员普查表)。5(四)普查员应根据《普查小区图》和《户主姓名底册》及事先安排的登记时间和顺序逐户登记。每登记完一户,应在《户主姓名底册》中做好标记,以免出现户的重登或漏登。6(五)普查员登记普查表时,先登记户记录的各个项目,然后按照户记录中“本户应登记人数”,逐人逐项登记人记录的各个项目。(六)登记时,如有与《户主姓名底册》所列情况不一致的,应认真核查,据实登记。在入户登记时要注意:71.如发现该户为空户,应在《户主姓名底册》的备注栏内注明“该户为空户”。同时,将该户摸底时填写的其他内容用铅笔划一条横线,该户的“户编号”作废。在填写普查表“户编号”时,其他户也不得使用该户的“户编号”。(这些主要是流动人口的户)82.如发现该调查户内还有其他户,且该户为登记普查表短表的户,该户继续登记普查表短表,户编号不变;其他户也登记短表,并将相关内容补填到《户主姓名底册》最后位置,同时,按顺序编写“户编号”。如该调查户为登记普查表长表的户,处理方法同上(也填长表)。9(七)在一个普查小区内,登记普查表短表和普查表长表的户是分别独立的,两者不许交换登记。(八)对经反复核实确实无法落实到普查小区的户籍人口,普查指导员负责组织登记,填写普查表短表。10(三)复查的内容主要内容(二)复查的组织实施(一)复查的目的(五)遵守保密规定二、复查(四)复查的方法11(一)复查的目的

为使人口普查做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在普查登记后要进行复查工作。(二)复查的组织实施普查登记工作结束后,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完成。由相关部门及熟悉本小区情况的其他人员协助进行。复查时间:4月27—28日。12(三)复查的内容本普查小区的户数、人口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是否准确普查表中每个项目的填写是否有错漏,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普查表中的跳填项目是否错填、漏填和多填1314重点核查的内容:集体户有无漏登;外来人口有无漏登;全户外出的户和空挂户有无漏登;境外人员有无漏登;未报户口的孩子,特别是超计划生育的孩子有无漏登;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期间,出生后不久即死亡的婴儿,特别是在医院出生后随即死亡、医院未发出生证的婴儿,是否漏登了出生和死亡人口;14全户死亡或孤寡户死亡,是否漏登了死亡人口;按人填报的项目是否严格按普查表上所规定的年龄界限填写;

户口登记地和普查时点居住地地址的填写是否完整正确;普查表上除按户和人填报的项目外,其它应填的项目(如签字、日期等)是否填写齐全。1516

1.自查:普查员对自己登记的普查表进行检查。自查可与登记工作同时进行,普查员对当天登记的普查表进行检查,发现疑问及时入户核对,并据实更正。17根据《普查小区图》和《户主姓名底册》检查所登记的户是否有遗漏和重复。根据“人工逻辑检查规则”逐户、逐人、逐项地审核各个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182.互查:指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对普查表的填写情况进行相互检查,互查应在普查员完成自查的基础上进行。19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按专项分成若干组,根据“人工逻辑检查规则”进行专项检查。互查中发现的差错或疑问,普查员应认真做好记录,并由普查指导员与原普查员联系核实,或统一组织再次入户核对,并据实更正。20自查、互查完成后,普查指导员要对每个普查员负责登记的普查表进行抽查。如果发现某普查员登记的差错较多,应责成该普查员重新复查所登记的全部普查表,并将复查结果向普查指导员做出报告。

213.议查:普查指导员或普查员召集由基层干部和熟悉本普查小区情况的人员座谈,议查登记的质量。议查的重点是外来人口和户籍外出人口、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有无重、漏。对议查发现的差错,要进一步核对,并据实更正。议查应在自查和互查完成的基础上进行。22(五)遵守保密规定

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及其他普查工作人员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对申报人家庭和个人不便公开的情况,如: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的;未婚先育的;从小领养的孩子等,要注意保密,复查时不进行议查。同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对各户申报的情况,必须保守秘密,严禁公开个人和家庭的登记资料。23人工逻辑检查规则一、普查表短表人工逻辑检查规则户记录:(一)“H3.本户应登记人数”中的两部分人数相加,应与表中填报的人记录条数相等。24(二)“H4.本户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出生人口”,应等于本户人记录中生于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的人口与《死亡表》中属于本户并生于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的死亡人口之和。25(三)“H4.本户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死亡人口”,应与《死亡表》中属于本户的死亡人口数相等。26人记录:(一)本户人记录中的第一人必须是户主,一户必须有一个户主。(二)户主的配偶也在本户登记的,应填写为第二条人记录,且配偶的性别必须与户主相反。(三)集体户内每个人与户主的关系均为“其他”。27(四)户主与其配偶的年龄差,一般不应大于30岁;父母双方与子女的年龄差,至少一方应大于15岁;祖父母双方与孙子女的年龄差,至少有一方应大于30岁。如不相符,应加以核实。(五)子女应与父母双方或一方所填民族相同。如与父母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相同,应加以核实。28(六)“R6.普查时点居住地”圈填答案2-6中任意一项的人,“R7.户口登记地情况”必须圈填答案1;圈填答案5的人,需填写普查时点居住地所在省(区、市)、市(地)、县(市、区)的具体名称。(注意)29(七)“R7.户口登记地”圈填答案2-4的人,“R6.普查时点居住地”必须圈填答案1;圈填答案4的人,需填写户口登记地所在省(区、市)、市(地)、县(市、区)的具体名称(注意);圈填答案5的人,跳填“R11.是否识字”。30

(八)“R8.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圈填答案1的人,跳填“R10.户口性质”。(九)“R6.普查时点居住地”圈填答案1-2的人,并且“R7.户口登记地情况”圈填答案1,“R8.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必须圈填答案1。31(十)R11-R12项必须是6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十一)“R11.是否识字”圈填答案2的人,“R12.受教育程度”必须圈填答案1或2。32二、普查表长表人工逻辑检查规则户记录:(一)“H3.本户应登记人数”中的两部分人数相加,应与表中填报的人记录条数相等。(二)“H4.本户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出生人口”,应等于本户人记录中生于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的人口与《死亡表》中属于本户并生于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的死亡人口之和。33(三)“H4.本户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死亡人口”,应与《死亡表》中属于本户的死亡人口数相等。(四)“H5.住房用途”圈填答案3的人,户记录填写结束。(五)“H16.住房来源”圈填答案3-8的人,户记录填写结束。34人记录:(一)本户人记录中的第一人必须是户主,一户必须有一个户主。(二)户主的配偶也在本户登记的,应填写为第二条人记录,且配偶的性别必须与户主相反。(三)集体户内每个人与户主的关系均为“其他”。35(四)户主与其配偶的年龄差,一般不应大于30岁;父母双方与子女的年龄差,至少一方应大于15岁;祖父母双方与孙子女的年龄差,至少有一方应大于30岁。如不相符,应加以核实。(五)子女应与父母双方或一方所填民族相同。如与父母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相同,应加以核实。36(六)“R6.普查时点居住地”圈填答案2-6中任意一项的人,“R7.户口登记地情况”必须圈填答案1;圈填答案5的人,需填写普查时点居住地所在省(区、市)、市(地)、县(市、区)的具体名称。(注意)37(七)“R7.户口登记地”圈填答案2-4的人,“R6.普查时点居住地”必须圈填答案1;圈填答案4的人,需填写户口登记地所在省(区、市)、市(地)、县(市、区)的具体名称(注意);圈填答案5的人,跳填“R12.出生地”。(八)“R8.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圈填答案1的人,跳填“R10.户口性质”。38(九)“R6.普查时点居住地”圈填答案1-3的人,并且“R7.户口登记地”圈填答案1或2,“R8.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必须圈填答案1。(十)“R13.五年前常住地”必须是5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十一)R14-R16项必须是6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39(十二)圈填第14项“是否识字”中答案2的人,“R15.受教育程度”必须圈填答案1或2。(十三)“R15.受教育程度”圈填答案1的人,跳填“R17.上周工作情况”。40(十四)“R16.学业完成情况”中圈填答案1的人,当“R15.受教育程度”圈填答案2时,其年龄一般不能超过15周岁;当“R15.受教育程度”圈填答案3时,其年龄一般不能超过20周岁。如果年龄明显不符合常规的学龄界限,普查员要核实情况,进行确认。(十五)R17-R24项必须是15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41(十六)“R17.上周工作情况”圈填答案1的人,需填写上周工作时间;圈填答案3的人,跳填“R20.上周未工作原因”。(十七)凡填写第19项“职业”的,跳填第23项“婚姻状况”。(十八)“R20.上周未工作原因”圈填答案1和2的人,跳填第23项“婚姻状况”。42(十九)“R22.能否工作”圈填答案1的人,需填写连续未工作的时间。(二十)“R23.婚姻状况”圈填答案1的人,未满60周岁的,此条人记录结束;满60周岁的,跳填“R27.主要生活来源”。(二十一)“R2.与户主关系”中圈填答案1“配偶”的人,该人与户主的“R23.婚姻状况”应圈填答案2“有配偶”。43(二十二)“R24.初婚年龄”中的年数减去该人的出生年数一般不应小于15,若小于15,应进行核查确认。(二十三)R25项必须是15至64周岁的妇女填报。(二十四)R27-R28项必须是60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44三、境外人员普查表人工逻辑检查规则(一)R1—R8为所有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填写,R9—R11仅港澳台人员填写。(二)圈填R8项4、外国人的,必须填写国籍,不用填写R9—R11。45(三)R7受教育程度,没有年龄限制,不到6岁的儿童也要填写,可圈填1、未上过学。(四)全户为境外人员的户,第一人必须填写户主,户主的配偶也在本户登记的应填写在第二条人记录上。46四、死亡人口调查表人工逻辑检查规则(一)户编号应与该户在普查表中登记的户编号一致。(二)登记的死亡人数应与普查表户记录第4项登记的死亡人数一致。(三)死亡时间应大于或等于出生时间,且死亡时间应在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之间。47(四)填写第7项“受教育程度”的,必须是死亡时满6周岁的人。(五)填写第8项“婚姻状况”的,必须是死亡时满15周岁的人。48注意1、按年龄要求登记。(每个人填报,五周岁以上,六周岁以上,十五周岁以上,十五—六十四周岁、十五—五十周岁妇女填报、六十周岁以上老人填报)7项492、注意要跳填的地方。(“R7.户口登记地”,“R8.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R15.受教育程度”,“R17.上周工作情况”,“R19.职业”,“R20.上周未工作原因”,“R23.婚姻状况”)7项3、分清男性和女性。(有些项目只有女性才登记)50三、非专项编码摸底登记复查

复查工作结束后,普查指导员要组织普查员对负责登记的普查表及封面进行非专项编码。51主要内容普查表为什么要编码

编码的分类

编码的方法

编码的书写要求编码中须注意的问题

编码工作的复查

52(一)普查表为什么要编码

码数据处理什么是编码?普查表为什么编码?编码错误导致的后果?53普查表编码就是把普查登记的每个项目以数字的形式填写到普查表给定的编码格内。计算机“读入”这些数字后,才能对这些数字进行计算、汇总处理,最终得出普查所得到的全部资料。如果编码有误,普查资料就会产生“再生性误差”。所以,编码工作关系到普查登记的信息能否准确地传递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光电录入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54(二)编码的分类

普查表编码分为“专项编码”和“非专项编码”。

专项编码员负责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负责非专项编码专项编码55专项编码包括:普查表长表中“R18.行业”、“R19.职业”及境外人口普查表项目中“国籍”的编码。非专项编码包括:普查表短表、普查表长表(除“R19.职业”、“R18.行业”)、境外人口普查表(除“国籍”)及死亡人口调查表内各编码格,以及这四种表封面上各编码格。56(三)编码的方法(非专项编码)571.对“圈定项”编码

圈定项:圈填答案的项目。对“圈定项”编码,就是将登记时圈中的答案填入编码格内。如短表中R.8—R12项。3III3582.对“填数项”编码

填数项:填写数字的项目。对“填数项”编码。就是将普查表登记的数字填写在编码格内。如普查表长/短表中“户编号”、“本户住房建筑面积”、“出生年月”等项目。0100I0

102I02196010I0960I593.对“代码项”编码

按给定的地址码及普查小区图中的“建筑物”编号填写。如:普查表长表中“本户地址”。

蜀山井岗

00104I0000I

00I蜀山社区I

00160(四)编码的书写要求1.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禁止使用钢笔、铅笔和圆珠笔。2.一律用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填写。手写数字规范示例如下:

61

数字书写中注意事项:

字体不要太小

数字位置要居中

数与数之间不要相连

一个编码格中一个数字

字体不能超出编码格不要对字体进行修饰

6263

3.必填的项目必须编码,数字靠右填写,中间不为空,且

高位补“0”。示例1:

错误的填写

正确的填写

×√63

示例2:

错误的填写正确的填写

×√644.不必填写的项目不需编码,不必补“0”,不得画“横线”。

II655.尽量避免填错,一旦错填需要纠正时,用“三横两竖”划掉编码格(不得影响邻近编码格),在格上方相应位置改正。不得使用橡皮涂擦,严禁使用涂改液或贴条。

6.保持普查表的整洁,不要折叠、污损普查表。

6.保持普查表的整洁,不要折叠、污损普查表。

8I4040×I32266(五)编码中须注意的问题问题一:

普查表中有些项目的编码类型不是单一的,如普查表长表中“R17.工作情况”、“R22.能否工作”,在一个项目中既有圈定项又有填数项,编码时注意不要遗漏。

40I4067问题二:普查表中有些项目既有汉字识别项又有圈定项,如普查表长/短表中“R6.普查时点居住地”、“R7.户口登记地”,普查表长表中“R12.出生地”、“R13.五年前常住地”,不要漏掉圈定项的编码。I浙江浙江宁波宁波吉林吉林3北京北京2徽安安徽蚌埠蚌埠怀远怀远I468问题三:凡是已登记的项目,如果其中有的小项没有登记,空码格都要补“0”。如普查表长表中“R35.2009年3月20日至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