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件2_第1页
《故都的秋》课件2_第2页
《故都的秋》课件2_第3页
《故都的秋》课件2_第4页
《故都的秋》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阅读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故都的秋郁达夫诗人说:“秋天就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荡漾着我心思。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

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1、朗读,有情感的朗读,深入领悟语言和语感。

2、联系背景,深入理解主旨。

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

4、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领会意境。

5、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解题:“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

郁达夫(1895~1945)原名郁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

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

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郁达夫、郭沫若、成仿吾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本身对秋有偏爱,写下了很多关于“秋”的作品:《雁荡山的秋月》、《天凉好个秋》、《立秋之夜》、《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

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心中之秋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听读课文,思考:揣摩散文的总体结构和作者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基本感情。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关键词语:清、静、悲凉思考题:故都的秋是怎样的?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文眼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思考题:真正写故都秋的在什么地方?3到11段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思考题:1到2段写的是什么?用什么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北国秋和南国秋的比较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北国秋——清、静、悲凉

(文眼)

南国秋——慢、润、淡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思考题:结尾怎么写的?这样可以看出本文的思路了,全文可以分几部分?也是用对比手法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南国的秋北国的秋本体喻体黄酒白干甘甜可口回味不永稀饭馍馍食之有味不浓易饿鲈鱼大蟹黄犬骆驼玲珑如意逗玩邀宠味美细腻剔刺而食清香后劲足如秋之内蕴有味耐饥如秋之隽永可大快朵颐得秋之爽气跋涉千万里有秋之阔远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总起故都之秋清、静、悲凉,令人向往江南之秋色味不浓,赏玩不足分写总写记叙议论虽国有异,秋感略同故都之秋,别有深味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浓故都秋好,宁可减寿也要留住清、静、悲凉(五幅秋景图)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划分层次段落

一、总起(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二、分写(3-12)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三、总括(13-14)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解读秋景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五幅秋景图解读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

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啼唱闲话秋雨秋果奇景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清晨静观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秋槐落蕊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槐树落蕊“微细”“柔软”“细腻”“清闲”“落寞”

静清悲凉描写角度:视觉触觉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秋蝉残鸣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秋蝉哀鸣“衰弱”“残声”“啼唱”(清、静、悲凉)描写角度:听觉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秋雨话凉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秋雨话凉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一层雨过,云渐渐……”写出了环境的静,悲凉。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秋日胜果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秋日胜果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时......”“淡绿微黄”,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故都的秋总写(1~2段)北国的秋:清、静、悲凉江南的秋:慢、润、淡分写(3~12段)记叙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佳日秋果观秋色:清听秋声:静品秋味:悲凉议论人皆感秋非到北方不可中国文人尤甚总写(13~14段)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

向往品味赞美

眷恋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清、静、悲凉”的特点是通过什么手法体现的?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

冷色调(清)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以动衬静(静)秋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

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

主观感受(悲凉)“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自然而然地也能感到十分的秋意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描写结合,加以主观感受的抒发,渲染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深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本文通过描写故都秋景,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怀念与眷恋之情,又寄寓了作者深远的忧思与孤独的落寞之感。(主旨)

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思考题1: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主观方面,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五幅画面都染了冷色调,表现作者心中的悲凉,也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

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思考题2:从文章中找到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拓展练习:

1、拿起相机,去拍下故乡秋景中最美的画面,加以文字描述,记录下这个秋天最美丽的情怀吧!如需更多资料:请添取拓展练习

2、根据课文仿写:

透过你笔下牵牛花的蓝朵我感到了你内心的落寞透过你笔下____________

我感到了你内心的________

透过你笔下_________

我感到了你内心的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