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行业焙烧、成型、煅烧、组装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炭素行业焙烧、成型、煅烧、组装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炭素行业焙烧、成型、煅烧、组装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炭素行业焙烧、成型、煅烧、组装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炭素行业焙烧、成型、煅烧、组装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师级炭素焙烧工试题2分/20分〕速度应适当掌握,不然简洁产生大量废品。2〔冶金焦10左右。3、燃烧气体,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过剩空气。4、硫分对炭素生产来说是一种有害元素,一般规定石油焦的含硫量小于(1%)。555Ω/m〔32mp。〔升温需要〕的前提小,负压应调整到最小程度。〔石油焦〕或石墨作为主要固体原料,辅以其他原料,经过特定的生产工艺过程而制得的无机非金属材料。8、自然界中存在的单质碳,只有三种同素异体,即金刚石,(石墨)和炔碳。同时增加〔填充料〕在制品外表结焦的可能性。〔不溶化能指标。2/20〕〔杂质〕含量多少,将原料分成少灰和多灰原料。[杂质、有机物、碳]〔半金属。[半金属、半导体、金属物]〔树脂。[树脂、甲苯不溶物、奎啉不溶物]承受〔延迟焦化方法〕生产。[延迟焦化方法、釜式焦化方法、平炉焦化]5、填充料温度过高易造成产品变形,温度不要超过〔60℃。[40℃、60℃、80℃]〔高〕于焙烧温度。[高、小、相当]〔长〕些。[长、短、适度]8、GB4912-85规定建焙烧炉沥青烟污染物废气排放浓度<〔50〕mg/ 。m3[50、70、100]9、在正常燃烧的状况下,煤气燃烧的火焰在白天看是〔黄色状,略有白色,夜间则发白亮。[稻黄色、白亮色、发暗]1〔慢速升温〕高残炭量。[慢速升温、快速升温、中速升温]1/10〕1〔×〕2300-600〔×〕3、试验说明,经过1200℃煅烧的炭质原料已到达充分收缩,因此煅烧温度一般1200℃〔×〕4〔×〕5、试验说明,经过1200℃煅烧的炭质原料已到达充分收缩,因此煅烧温度一般1200℃〔×〕6、焙烧过程中,制品电阻率由10000×10-6Ωm,降至最张的40-60×10-6Ωm。〔√ 〕7、加压对制品的石墨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8、石墨化制品的真密度大于焙烧后制品的真密度〔√ 〕91.97g/cm31.76g/cm3〔×〕〔√〕10/20〕14187KJ0.233m3,需发生炉煤气焦炉煤气和1m3发生炉煤气可产生多少热量?解:①4187:0.233=Y:1 Y=17970KJ②4187:0.846=X:1 X=4949KJ答:1m317970KJ;1m34949KJ。2299209.92T〔1〕成品块的单重209.92÷299=702kg/块〔2〕焙烧生熟比750÷702=1.0691.069。5/10〕1、填充料质量对产品质量有什么影响?〔1〕60℃。1%。使产品在挥发分阶段,挥发分不易排出,易产生裂纹废品。2、电捕收尘法捕集焦油的原理?动的过程中与焦油雾滴相碰,并使之带电,雾被电极吸引,从而被除去。10/20〕1、制品在焙烧过程中各种理化指标有哪些变化?1.97g/cm3;2〕1.68g/cm3下降到1.50g/cm3;3〕16661×10-6Ω·m40-55×10-6Ω·m;4〕58.8Mpa49.7Mpa;5〕3.0623.79%;6〕10.8%;7〕2-3%。2、为什么制定焙烧曲线肯定要遵循“两头快,中间慢”的原则?答:焙烧各个阶段的加热速度打算着制品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它应200℃以前,制品无明显物理化学变化,可适当加快,否则产生空头废品;700℃以后粘结剂焦化过程根本完毕,可以加快;焙烧关键阶段,特别200—500℃挥发分大量逸出,升温速度应当掌握,不然易产生大量废品。一、填空题:

技师级炭素成型工试题1、炭单质常见的三种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 、石墨、 炔炭2、糊料在成型过程中,不仅有塑性形变,还有弹性形变 。7、混捏后糊料凉料的目的,是使糊料均匀冷却到肯定温度,充分排出加在糊料中的〔烟气〕削减生坯的废品率3、改质沥青中甲苯不溶物百分含量实际上是喹啉不溶物和树脂 和4、预焙阳极在电解中的作用,一是传导电流;二是参与电化学反响5、在配方中参加残极有利于有利于提高炭块的机械强度6、颗粒间的接触外表将随着粉末的硬度和塑性变形应力的降低而 增加 。7、炭素原料粉碎过程中,原料粒度与产物粒度的比值称为〔粉碎比 〕〔,然后启动振动台〔机械〕强度10、为增加沥青对固体炭素原料的润湿作用,干料〔干混温度〕必需与参加液体沥青的温度相接近11.振动成型机模具的温度应〔140 左右12、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的原料中的煅后焦的真比重要求不小于2.06 。13、糊料在成型过程中,不仅有塑性形变,还有弹性形变 。14、煤沥青的粘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削减 。15、成型时,粘结剂用量少则糊料的可塑性差,需要〔增加压力〕导致产生裂纹废品的可能性增加〔冶金焦10%左右。二、选择题:1成型方法对粘结剂用量也有直接影响,挤压成型要求糊料塑性好,所以粘结剂用量比振动成型或模压法( A、增加; B、削减; C、不变;混捏质量的因素以下工程中的〔C〕项A、混捏时间; B、混捏温度;C、粘结剂用量; D、骨料外表性质;3、生制品经焙烧后其真密度和体积密度分别〔A、缩小,增大;B、增大,缩小;C、不变,不变 D、增大,不变4、碳材料的体积密度中所指的体积是〔C〕A、实体的体积 B、孔隙体积 实体碳与孔隙的总体积5、沥青的润湿角随温度上升而〔B〕A、增大 B、变小 C、不变〔塑性〕要求稍差一些,故粘结剂用量比挤压成型略少一些。[弹性、塑性、强度、韧性]QI,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碳制品的质量。[少、多、适中]8、10-20剂软化点略〔高〕的温度后,参加粘结剂湿混。[高、低、相等]9、炭尘有〔导电性起火灾。[导电性、绝缘性、导热性]G2与入筛物料中所含粒度〔小于筛孔尺寸〕G[全部、大于筛孔尺寸、小于筛孔尺寸]11、中温煤沥青中的甲苯不溶物【BI】国标规定含量〔 A。A12-25% B、≤10% C、>15%1、成型品,对糊料进展凉料的目的是排出夹在中间的〔烟气坯废品。A烟气 B、水气 C、热量 D、煤气要降低糊料的流淌性,就得 A 。削减糊料中的粘结剂的含量 B.提高糊温C.提高糊料中的粘结剂的含量 D.增加粉料量振型的生块废品,不包括以下那种B 。变形 B.空头 C.假比重低 D.裂纹成型品,对糊料进展凉料的目的是排出夹在中间的〔 A 止产生生坯废品。A烟气 B、水气C、热量 D、煤气16〔 B 碳的一种同素异构体。A无烟煤 B、金刚石 C、石油焦17、混捏好的糊料中的烟气主要通过 B 排出。振型机的振动 B.重锤的压力C.凉料时 D.抽真空时的吸力18、煤沥青中主要的粘结剂组分是〔树脂。A树脂 B、甲苯不溶物 C、奎啉不溶物、振动成型对糊料的〔B 一些,故粘结剂用量比挤压成型略少一些。A弹性 B、塑性 C、强度 D、韧性20配料的目的时得到较高的 B 和较小的气孔率的原料。A.强度 B.积存密度 C.导电性 D.耐磨性三、简答题:1、影响混捏质量的因素有哪些?轻馏分跑掉,使沥青对干料潮湿性变差,使糊料塑性变差;、浸润和渗透,改善糊料质量。子粒度大小对糊料质量也有肯定影响;,亦不能充分填充颗粒内的孔隙,糊料塑性较差,反之,用量过大,糊料流淌性较差,且会增加焙烧废品。2、粘结剂的作用?渗透入孔隙内,形成密度较大且具有良好塑性的糊料;B、成型后生块稍加冷却即可硬化,防止变形;起来,形成一个结实的整体。3、简述影响振动成型产品质量的因素有那些?1、激振力和振幅.2345〕立振与卧振4、沥青过多时,为什么不能用干料调整?料中,而是在糊料局部集结,消灭中干料现象,导致整个糊料质量不均匀。四、论述题试论述以振动成型法生产预焙阳极生块中产生生块假比重偏低的缘由及解决方法。1〕由于物料的纯度,导致糊料粘结剂用量的过少。解决方法:把握好物料的纯度,掌握好沥青的参加量。2〕粘结剂的质量差,解决方法:对进厂原料要严格掌握、把好质量关。3〕设备状况成型机的振频率、重锤的重量及振动时间,严格掌握在工艺参数范围内。4〕混捏时间及模具太良,解决方法:把握好混捏时间和模具的温度。〔1020分〕按技术要求中限,确定工作配方百分比。、原料比:混合焦82.5-84% 煤沥青16-17.5%、粒度组成:㎜ +4 -4+2 -2+1 其中-0.075% ≯3 25±3 20±3 45±3 30±2、筛分纯度:名粒称粒度范围度+4210.150.075-0.075混4-24.280.514.5合2-13.371.524.8焦1-06028.89.3粉子325.871解:1〕造工作配方百分比:4-2:25÷80.5×100%=31%2-1〔20-14.5*31%〕÷71.5×100%22%粉子:30÷71×100%=42%1-0:+100%-31%-22%-42%=5%826Kg16%,又沥青在焙烧过程中挥38.6%,问此生块焙烧后有多重。(计算结果取整数)826-826*16%*38.6%=775技师级炭素煅烧工试题〔110分〕预焙阳极在铝电解槽中起着导入电流的作用。 〔 ×〕试验说明,经过1200℃煅烧的炭质原料已到达充分收缩,因此煅烧温度一般选择在1200℃左右比较适宜〔× 〕3、煅烧炉6层火道温度越高越好。 〔 ×〕烧生产中,经预热的空气量要调整适当,假设空气量过多,会使火道的温度过高,从而影响炉体寿命〔 ×〕式煅烧炉火道负压过小,罐内挥发份抽不出来而产生正压,会使挥发份从炉顶冒出〔√〕烧炉火道温度可通过调整火道负压,预热空气温度,及挥发份的合理利用来掌握。〔 √〕7.全部碳质原料煅烧后体积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 ×〕烧过程中煅烧料的真密度随煅烧温度的变化呈很好的直线关系,因此,真密度可以评价煅烧工艺的好坏〔 √ 〕烧炉火道温度可通过调整火道负压,预热空气温度,及挥发份的合理利用来掌握。〔√ 〕10、炭素原料按杂质有机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成少灰和多灰原料〔× 二、填空1、无烟煤〔冶金焦 ,自然石墨等属多灰原料,它们的灰份含量在10%左右。煅烧炉就是把石油焦在根本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展 热处理 备。炭质原料煅烧的质量一般用比电阻和〔 真密度 〕两项指标来掌握硫分对炭素生产来说是一种有害元素,一般规定石油焦的含硫量小于( 1% )。石油焦依据外形和质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海绵状焦蜂窝状焦〔 状焦 〕煅烧炉中,经预热的的空气量要调整适当,才能保证燃料的〔 充分燃烧〕以及足够高的煅烧温度。式煅烧炉的火道温度受很多工艺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罐式煅烧炉的火道温度的主要因素为 负压 、挥发份 、 空气 。8、煅烧过程中煅烧料真密度随煅烧温度的变化呈很好的〔 化 。9〔1200~1500℃〕热处理的过程称为煅烧。〔针〕11、煅烧过程中煅烧料真密度随煅烧温度的变化呈很好的〔 化 。12、罐式煅烧炉由于加热方式的不同分为逆流式和顺流式两种。13〔少灰原料〕中。预焙阳极的生产工序主要有: 煅烧 粒度分级、配料、混捏、成型 、焙烧 。罐式煅烧炉煅烧带的火道温度必需掌握〔1250-1380 之间低于1280℃时要停产调整。碳质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展高温〔1200~1500℃〕热处理的过程称为煅烧。目前国内外承受的煅烧炉主要有:罐式 、回转窑 、电煅炉 焦炉。自然界中存在的单质碳,只有三种同素异体,即金刚石,(石墨 )和炔碳罐式煅烧炉的火道温度受很多工艺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罐式煅烧炉的火道温度的主要因素为 负压 、挥发份 、 空气三、选择题:1、传热的根本方式有D。A.传导B.对流C.辐射D.以上全是〔〕含量多少,将原料分成少灰和多灰原料。ABC、碳3.原料的煅烧质量一般用〔 C 。A水份B、灰份C、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5.罐式炉和回转窑的最大优点分别是 。A.产量大,投资少 ,投资少C.产量大,烧损少 ,产量大6、正常生产中,原料在煅烧时产生的挥发分是〔 B〕的主要局部,要充分利用并严格掌握。ABC、工艺7、顺流式罐式煅烧炉,燃气的流淌方向与原料的运动方向〔 b A相反B、全都C、平列8、石油焦的挥发份凹凸说明其〔b ,对煅烧操作有较大影响A石墨化程度B、焦化程度C、脱水程度烧生产中,假设〔空气量〕过多,会把火道内的热量带走,导致火道温度降低,从而影响煅烧质量。 [煤气、石油焦、空气量]〔密封〕性能不好,煅烧物料就会烧损,火道温度会降低。[耐火、设计、密封]四、问答题1、什么叫煅烧,煅烧的目的是什么?原料煅烧质量指标有哪几项?1200-1300高温进展热处理的过程叫煅烧。1〕排出原料的水份和挥发份2〕提高原料的密度和机械强度3〕改善原料的导电性能4〕提高原料的抗氧化性能2、煅烧炉罐内结焦的缘由是什么?如何处理?〔1〕原料挥发份多; 〔2〕料面不稳定,一次加料过多;〔3〕加排料不连续,引起料面过深,一次加料过多;再排料。3、煅烧炉早期破损的缘由。1〕炉砖的质量差;2)3〕烘炉时没掌握好,升温速度造成炉体膨胀不均,严峻时产生炉变形和裂纹;4〕生产操作违规,5〕损坏炉体4、石油焦可分为哪几类?三类,即海绵状焦、蜂窝状和针状焦。5、提高煅烧炉燃烧温度的有效途径有哪些?高燃烧温度。承受合理的燃烧技术,实现燃料的完全燃烧是提高燃烧温度的根本途径。尽可能做到绝热好,保温好,气密好把炉体热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预热燃料和空气是提高燃料温度有效途径。在保证完全燃烧下承受尽量小的空气过剩系数,有利于燃烧温度的提高6、什么是少灰原料和多灰原料?〔无机元素含量多少,将原料分成少灰和多灰原料,少灰原料灰分含量一般小于1%,石油焦是少灰原10%左右,无烟煤、冶金焦、自然石墨是多灰原料。五、计算题计算物料在一个12罐6层煅烧炉中的逗留时间,煅烧罐的尺寸:长×宽×计。178*36*340〕*0.9/80000=24.〔小时24.5小时。技师级炭素组装工试题〔10题〕1、进展阳极组装块浇铸作业时,出铁水的温度要求掌握在〔1300--1400〕℃。2、钢爪涂石墨高度要求为〔120mm。3P〔0.81.6。4、钢爪与碳碗必需同心,偏差不大于10m。5、导杆弯曲度小于〔5m。6、还击式裂开机裂开过程中要常常检查裂开料状况,粒度应为〔20m。7、中频炉在烘炉期间,应仅可能承受低功率送电,其最大送电功率为额定功率的5—60。8、自然界的单质碳包括〔〔石墨〕和〔碳炔〕三种。9、碳的原子量为〔12。10、阳极在电解槽中有两种作用,一是起〔导电〕(参与)。二、选择题:1、硼酸〔硼酐〕在化铁炉砌筑时是作为石英砂的〔B 。A、主要原料B、粘结剂C、耐高温原料D、稀释原料2、阳极一级品灰份含量要求〔A 。A、≤0.5% B、≤0.8% C、≤1.0% D、≤1.5%3、阳极组装块在电解槽上使用后,被返回阳极生产流程处理后循环使用的有〔D 。A、残极及电解质 B、导杆爪架 C、浇铸铁环D、以上都是4、残极灰份的来源主要是〔A。A、电解质 B、焦碳 C、沥青D、生碎5、搅拌好的筑炉料应在〔B〕小时内使用完。A、12 B、24 C、36 D、48用于组装阳极浇铸用的铁水中,一般需添加〔 A 〕来调整铁水的流淌性和冷却后的脆性。A、硅和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