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2022•济宁)如图为将天丝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光合作用探究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b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B.步骤d遮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为淀粉 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D.暗处理的作用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尽叶片中的原有淀粉【答案】B【解析】A、步骤b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A正确。B、步骤d中,叶片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色,还是黄白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后变蓝色,B错误。C、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变是: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能量转变: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所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C正确。D、步骤a暗处理的作用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确保后续的淀粉是实验时光合作用产生的,D正确。故选:B。2.(2022•眉山)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于早晨、中午、傍晚、深夜四个时间段在同一株绿色植物上摘下生长部位、生长期及长势大小相同的四片绿叶,经酒精脱色处理后,分别滴加等量的碘液进行染色处理。其中染色最深的应该是哪个时间段摘取的叶片()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深夜【答案】C【解析】植物在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是消耗有机物。傍晚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最深;深夜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一些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不会很深。故选:C。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①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光——摘下叶片,去下纸片——酒精脱色——滴加碘液——显色;②暗处理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脱色后叶片呈黄白色;加碘检验的结果是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因为绿叶在光下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不变蓝(没有产生淀粉)。③结论: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用数字记忆法巧记“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步骤实验步骤可概括为“一昼夜,两面遮,三步走”。具体地说,“一昼夜”就是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两面遮”强调用黑纸板遮盖叶片的一部分,要把上下两面都遮盖住;“三步走”是“隔水加热→清水漂洗→碘液检验”三个连续的操作步骤。2、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①步骤:取适量的金鱼藻放在盛满清水的烧杯中,用一只短颈漏斗反扣住水中的金鱼藻,再在漏斗颈上反扣一只装满清水的试管。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试管内液面下降。②待试管内的液面下降到比烧杯液面低时,慢慢移出试管、用拇指按压住试管口,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松开拇指,把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地插入试管口内。实验现象:带火星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起来。实验结论: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制订和实施计划:①将一盆植物放置在黑暗处48小时,摘取其中一片叶,通过滴加碘液鉴定淀粉的方法,证明叶片中已经不含有淀粉。按照右图所示装置对植物进行处理:③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阳光下2小时。④采用滴加碘液鉴定淀粉的方法对叶片a、b分别进行鉴定。实验现象:叶片a呈现蓝色,叶片b呈现黄白色。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4、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实验设计①将绿色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②选择一片叶子,不将叶片摘下,只是将主叶脉切断。然后将整株植物放置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③取下那个叶片,放入酒精内脱色。④将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没有切断叶脉的部分呈现蓝色;切断叶脉的部分呈现黄白色。实验结论:水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5、光合作用的应用在生产上应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使营养物质更多地积累在人们需求的植物器官中,使农作物获得丰收。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持适量的水保持适宜的温度充分利用光照归纳总结归纳总结途径措施延长光照时间补充光照增加光照面积间作、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控制适宜温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合理施肥暗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叶片内的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免影响实验效果,因而暗处理的时间要长。用黑纸片遮盖部分叶片时,必须保证叶片同一部位从上下两面同时遮盖。注意上下纸片要对齐,然后用曲别针将纸片固定。叶绿素容易溶解在酒精中,因而要将叶片放在酒精内,同时由于酒精的燃点较低。若直接加热,容易引燃酒精,故要将叶片放在酒精内隔水加热。4、使用碘液染色后,需要用清水冲掉碘液后再观察,避免碘液颜色影响观察结果。5、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及在菜棚内夜晚增加光照和补充二氧化碳浓度,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有机物的形成,从而提高产量。(2)卷心白菜外面的叶子是绿色的,而里面的叶子是黄白色的,这是因为缺少“光照”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这说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6、叶片不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唯一器官: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7、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在一定光照范围内,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当光照过强时,光合作用反而减弱,如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部分气孔会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光合作用反而下降。基础练1.(2022秋•峄城区期中)近年来利用蔬菜大棚种植蔬菜,为了使蔬菜增产,菜农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A.合理密植 B.延长光照时间 C.夜间适当降低大棚温度 D.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2.(2022秋•靖江市校级期中)近两日,我市万亩香沙芋喜获丰收。作为靖江的特色美食之一,香沙芋块茎中的淀粉含量高,口感细腻,有股独特的香味,素有“芋中板栗”之称。这些淀粉主要来自()A.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由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D.由根细胞合成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3.(2022秋•徐州期中)下列与光合作用的生态意义,无关的是()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 B.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缓解温室效应有一定的作用 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光合作用提高了空气的湿度,使气候湿润4.(2022秋•徐州期中)如图为叶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是()A.图中④表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图中③表示水,由导管运输到叶片 C.图中②表示氧气,人们称它为“气肥” D.图中A表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5.(2022秋•泰兴市期中)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①③代表气体,③为氧气 B.④中的化学能来自于光能 C.每一个细胞都进行光合作用 D.②由导管运输,④由筛管运输6.(2022秋•天桥区期中)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以下有关该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说明金鱼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B.乙装置的作用是排除金鱼藻和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甲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D.光照强度改变会影响甲装置内单位时间气泡的产生量7.(2022秋•通州区期中)BT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在自然状态下呈蓝色,遇到二氧化碳后先变绿再变成黄色,阳光不会使其变色。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BTB溶液,分别用吸管吹入10次气体。再分别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密封。A试管放在光下,B试管用黑纸包住,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吹气10次后,溶液最终变成黄色 B.一段时间后,A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C.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光8.(2022秋•青州市期中)1648年,荷兰医生海尔蒙特通过“柳树实验”指出:“水参与植物体有机物质的合成”。1699年,英国伍德沃德改进了海尔蒙特的实验。他利用大小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为实验材料,把苗种在水里,控制给水量,并将装置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他选用不同水源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水源(控制水量)实验次数实验时间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普通水2次56天126普通水+少量土壤2次56天309蒸馏水2次56天36A.比较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不能作为得出实验结论的依据 B.不用柳树而选用薄荷苗的主要目的是节省实验的时间 C.分析伍德沃德实验数据可知,植物质量的增加不仅与水有关,还与土壤有关 D.伍德沃德的实验不能证明植物质量的增加与大气成分中的二氧化碳有关9.(2022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实验前可以向图①中吹气,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 B.进行该实验前,需要进行暗处理,消耗原有淀粉 C.实验装置①放在温暖且阳光充足的环境里,②中的气泡会更多 D.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出现如图③所示的现象,说明②中的气泡为氧气10.(2022春•烟台期中)如图是某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做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操作能使叶片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叶绿素能够溶解在丙图的酒精里 C.丁中叶片滴碘液后所有部分均变蓝 D.实验结论是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提升练11.(2022•翔安区模拟)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的银边叶片,探究光合作用实验(B处两面遮光)。分析正确的是()A.A和B形成对照,变量是叶绿体 B.A和C形成对照,变量是光 C.B和C形成对照,变量是叶绿体 D.A、B、C三部分中,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C12.(2022•沂源县一模)如下表实验中,实验器材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实验名称实验材料使用目的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酒精脱色2测定种子中的有机物双缩脲试剂测定种子中含有脂肪3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4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生理盐水保持细胞正常形态A.1 B.2 C.3 D.413.(2022•三亚模拟)海南某市中学生为了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利用生物课堂上所学习的光合作用的知识制作了以下叶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冬奥”字样处在进行实验前只对叶片正面进行遮光处理 B.实验过程中用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可直接进行染色 C.在脱色过程中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 D.该叶片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主要来源于气孔从空气中吸入的水蒸气14.(2022•瓯海区一模)下列实验中能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是()A. B. C. D.15.(2022•福建模拟)如图5是生物小组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取同一棵植物茎上的叶片,将其分别放入甲、乙、丙、丁四个瓶中,其中丁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探究了水、光和二氧化碳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B.在进行本实验前需进行暗处理,最终滴加酒精对淀粉进行检验 C.该装置中,只有丙瓶中的叶片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丁瓶上方的玻璃弯管中,红墨水会沿着图中箭头方向移动16.(2022•北京一模)如图是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B.实验前需要进行暗处理 C.实验现象中,滴加碘液会变蓝的是甲叶片 D.用氢氧化钠的目的是提供二氧化碳17.(2022•海曙区模拟)经过多年研究,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分析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来检验淀粉 B.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合成淀粉 C.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D.植物合成的淀粉通过筛管运输18.(2022•韩城市二模)关于“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应在温暖的环境中进行 B.进行实验前,该装置需要进行暗处理 C.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乙中收集到的气泡越多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后,木条复燃19.(2022•牡丹区三模)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假设A、B、C、E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 B.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E区形成对照 C.若设置B区和C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D.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20.(2022•东莞市模拟)兴趣小组在一密闭环境下利用仪器探究金鱼藻释放氧气的情况,测量并计算后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B点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C.C点产生氧气的量等于消耗氧气的量 D.D点之后金鱼藻不再进行光合作用真题练1.(2022•滨州)如图是某同学用银边天竺葵做探究实验的部分步骤,有关实验的分析不切合实际的是()A.甲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中叶片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实验 C.丙中①、②内分别盛有酒精和清水 D.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22.(2022•绵阳)黑暗条件下,将金鱼藻放在4支盛有水的试管中,再分组放置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打开白炽灯,一段时间后统计到的气泡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试管与灯的距离代表光照的强度 B.每组实验需重复多次,求平均值 C.产生的气泡数与距离大小呈正比 D.若关闭灯源,所得数据将有变化23.(2022•娄底)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模仿海尔蒙特做了如下实验:他们把一株0.05kg的白菜幼苗种在花盆里,只用雨水浇灌,3个月后,白菜重量增加了1.45kg,而土壤重量几乎没有减少,下列有关分析全部正确的是()①白菜重量增加的1.45g水全部来源于水分②白菜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做出了微薄的贡献③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④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全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⑤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其中干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A.②⑤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4.(2022•安徽)将天竺葵放在暗处48h后,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生长健壮的叶片A和B,按照如图连好装置(锥形瓶用软木塞和棉花封口密闭,氢氧化钠溶液用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移到光下2﹣3h,然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放在暗处48h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叶片A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装置的对照 C.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 D.实验结果是叶片B变蓝而叶片A不变蓝25.(2022•大庆)如图为探究光合作用某一产物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试管中装满水,一段时间后,等气体充满试管容积的12A.此实验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都可进行 B.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C.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 D.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有机物26.(2022•云南)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步骤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暗处理的目的是增加淀粉的含量 B.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形成对照 C.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 D.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有无淀粉产生27.(2022•遂宁)下列“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及目的分析错误的是()A.植株黑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原有淀粉 B.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 C.水浴加热这一步骤目的是脱去叶绿素 D.两次用清水漂洗的目的均是洗去色素28.(2022•自贡)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时,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这说明()A.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B.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叶绿体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D.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29.(2022•营口)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无数生物,在呼吸过程中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工厂中燃烧各种燃料,也大量地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为什么能维持相对稳定呢?于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为此,他们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a)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暗室中“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此过程绿色植物进行的是作用。(b)如图所示,剪取大小、生长状态等都相同的两枝条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装置甲烧杯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法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自己解除劳动合同书(19篇)
- 四年级上册班主任培训计划
- 手术前后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流程
- 农业生产疫情防控措施与农场管理
- 文本与数据挖掘的著作权合理使用研究
-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数学(必修四)《11.2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 员工福利活动心得体会
- 矿区农用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评估及EK修复研究
- 基于GIS的登封市武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小区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的监督流程课件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A卷+B卷+C卷)三套
- 自主智能系统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 2019版 浙科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MOOC期末】《介入放射学》(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
- 防灾减灾培训(安全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 2024年《BIM技术介绍》课件
-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 花键计算公式DIN548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