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流域内协调发展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高中地理】流域内协调发展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高中地理】流域内协调发展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高中地理】流域内协调发展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高中地理】流域内协调发展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流域内协调发展澜沧江—湄公河干流上修建的水电站分为两种类型:蓄水式水电站(即水库库容较大的水电站,如小湾和糯扎渡水电站)和径流式水电站(即没有水库或水库容量较小的水电站,如漫湾和大朝山水电站)。下图示意澜沧江部分水电站分布。据此完成1~2题。1.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开发,实现流域整体效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流经国家经济落后,资金短缺B.缺乏权威性的开发合作组织C.沿岸森林密布,环保要求高D.基础设施不足,开发成本高2.澜沧江—湄公河上游修建蓄水式水电站对下游的影响有()①增强农业灌溉能力②改善鱼类生存环境③减轻旱涝灾害④增加淹没面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1浙江温州高二期末)我国黄土高原最新的水土保持生态考察结果显示,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减少到21世纪初的3亿吨左右,减幅达80%。据此完成3~4题。3.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反映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A.水资源综合利用 B.上游水能开发C.中游生态建设 D.下游堤坝加固4.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变化有利于()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减轻B.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形成C.华北平原洪涝灾害的缓解D.黄河入海口附近三角洲的发展下图为澜沧江干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从统筹全局的角度考虑,下列关于澜沧江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可行的是()A.大力进行河流梯级开发,发展内河航运 B.大力开发水电,促进经济发展C.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 D.开发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能耗工业6.为降低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和综合污染程度,在流域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快梯级电站建设,提高防洪能力 B.扩大沿河地区水稻种植规模,提高水稻产量C.大力发展工业,促进经济发展 D.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根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黄河小浪底于2018年7月3日下午开闸泄洪,进行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黄河激流从坝上的洞群喷涌而出,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巨瀑”,呈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景,也使库区泥沙淤积现象得到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黄河调沙调水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A.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D.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8.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来自()A.上游的青藏高原 B.中游的黄土高原C.下游的华北平原 D.所有的支流9.为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下列建议和措施中合理的是()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③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999年底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治理成效更加显著,促进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下图分别为1975~2015年汛期(7-10月)与非汛期(11-6月)黄河下游径流量(下左图)和输沙量(下右图)变化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2000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最稳定的水文特征是(

)A.汛期径流量 B.非汛期径流量 C.汛期输沙量 D.非汛期输沙量11.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拓宽,变深 B.拓宽,变浅 C.缩窄,变深 D.缩窄,变浅河床的冲淤与河流含沙量和输沙能力有密切关系,当河流的含沙量小于其输沙能力时,河床就会被冲刷,当河流的含沙量大于其输沙能力时,河床就会淤积。三峡大坝蓄水后对其下游荆江河段的径流量和含沙量产生了明显影响,也影响到河床的冲淤过程。宜昌站和螺山站是荆江河段上游和下游的两个水文监测站,下图为两站在三峡大坝蓄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关于三峡大坝蓄水前后荆江河段冲淤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蓄水前,丰水期以冲刷为主 B.蓄水前,枯水期以淤积为主C.蓄水后,全年以冲刷为主 D.蓄水后,全年以淤积为主13.三峡大坝蓄水后,荆江河段(

)A.流速减慢 B.河床加深 C.水位上升 D.洪涝加剧2022年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此次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中央气象台预计,8月25日之前,四川盆地、江南、江汉及江淮等地高温天气还将持续,8月26日起上述地区高温范围减小、强度将有所减弱。为抗旱保供水,水利部自8月16日起,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洞庭湖水系水库群、鄱阳湖水系水库群,加大出库流量为下游补水,已累计向下游补水9.8亿立方米。三峡工程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其运行后水沙和河床形态变化备受科研人员关注。三峡水库2003年开始运行,采用蓄清排浑调度方式。下图示意三峡水库运行后入库和出库泥沙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三峡水库运行后,三峡水库库区总体(

)A.以侵蚀为主,河床变深 B.以堆积为主,河床变浅C.以侵蚀为主,河床变浅 D.以堆积为主,河床变深15.造成此轮大范围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①大气环流异常②拉尼娜气候事件③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增多④全球气候变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6.三峡水库运行后,三峡水库下游河床变化总体趋势是(

)A.缩窄变深 B.拓宽变浅 C.拓宽变深 D.缩窄变浅长江源区水文站点稀少,仅有沱沱河、新寨、直门达3个具有长时期连续观测数据的水文站。研究发现,沱沱河站径流量和输沙量各季呈上升趋势,以夏秋两季最为显著;新寨站径流量各季无明显变化;直门达站输沙量无显著变化。下图为长江源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长江源区水文站点稀少,主要是因为(

)A.自然环境恶劣 B.水文变化不大 C.流域面积狭小 D.地质灾害频发18.推测直门达站输沙量无显著变化的关键是(

)A.径流量减少 B.水土保持较好 C.气温快速上升 D.降水保持稳定19.沱沱河夏秋季节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①大气降水②湖泊水③地下水④冰雪融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题。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年来,中国和东盟正在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沧江位于中国境内,是湄公河的上游河段。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河床落差达4600米,其干流水能蕴藏量约为2700万千瓦,极具开发潜力。按照规划,中国将继续在澜沧江上修建六座大型水电站,形成八座梯级水电站的系列开发群体,总装机容量可达1555万千瓦。(1)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若在该河上修建大型水库,其综合效益有哪些?(2)澜沧江河段在开发水能资源时,应注意的环境问题是什么?(3)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和地形特征,分析澜沧江—湄公河在北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范围有什么不同。(4)湄公河下游栽培有世界著名的“浮稻”(该稻谷可随水位涨落漂浮),分析浮稻反映的该河的水文特点及水文特点的形成原因。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淮河上游多山区,中游较平坦,下游入海通道较多,是新中国成立后治理的第一条大河。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入海(以淮河河道作为出海口),导致淮河下游洪水排泄不畅。近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打通淮河流域洪水排泄入海通道,大幅提升洪泽湖防洪滞洪标准,减少淮河沿岸滞洪区使用。下图示意淮河入海水道及苏北、苏中地区海岸线的变迁。(1)分析历史上6~9月淮河下游洪涝多发的原因。(2)简述黄河多次夺淮对淮河下游地貌的影响。(3)说明淮河入海通道修建的有利影响。BCCCCDABADACBBDCABCD21答案(1)原因:流域内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效益:改善航运条件;增加梯级发电能力;减轻下游洪涝灾害。(2)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3)北回归线以北因流经高山峡谷,山高谷深,支流汇入少,所以流域面积狭小;北回归线以南因地势平坦、开阔,汇入支流较多,所以流域面积较宽阔。(4)特点: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大。形成原因: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解析第(1)题,水能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河流流量和地势起伏(河流落差)。大型水库的修建,可对河流径流进行调节,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方面产生综合效益。第(2)题,该河段流经我国横断山区,山高谷深,若开发不当会导致水土流失;该地区生态脆弱,生态平衡易被破坏。第(3)题,读图可知,该河北部流经地区山高谷深,受地形影响,流域面积狭小;南部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流域面积宽阔。第(4)题,稻谷随水位涨落漂浮反映了水位和流量的季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