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
80~90年代小说
2023/2/22概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小说——知青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女性主义小说2023/2/22一、伤痕文学2023/2/22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发轫于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得名于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它以“文革”为批判对象,揭露其在各个方面对人民造成的伤害,给人民留下了难以愈合的精神和身体的创伤。兴起原因:思想内容:一是精神意识的荒芜与畸形;二是心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三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
历史意义:(1)恢复“人”在文学中得主体地位,开启了新时期文学得悲剧意识。(2)恢复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突破了长期以来创作领域的许多禁区。伤痕文学所指称的创作包含有诗歌、散文,但大多数情况下,伤痕文学即是伤痕小说。2023/2/22《班主任》——伤痕文学的滥殇刘心武,《人民文学》1976年11月。两个学生形象:时代畸形儿宋宝琦与“好学生”谢惠敏。“一表一里,一显一隐,一浅一深”地揭示精神创伤,提出“救救孩子”的问题。《伤痕》——“伤痕”文学浪潮的掀起卢新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主人公王晓平。从人伦关系叙述一个普通“文革”中的悲剧,写一位母亲带着满身伤痕地离去与一位女儿永远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以母女生离死别的情节进行政治的控诉。2023/2/22二、反思文学2023/2/221、概念:
反思文学出现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转折时期,在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大潮中,作家们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极“左”思潮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标志了新时期文学理性的觉醒。2、兴起:伤痕文学的深化和发展:哲学思考的介入2023/2/224、内容
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左倾”思潮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
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
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对扭曲的人格或不健全的文化心理以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
3、作品古华《芙蓉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路遥《人生》王蒙《布礼》《蝴蝶》张贤亮《绿化树》《灵与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韩少功《西望茅草地》谌容《人到中年》刘真《黑旗》叶蔚林《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鲁彦周《天云山传奇》2023/2/225、方式:历史反思——现实反思——生命反思6、特征:
从社会、政治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历史经验的高度揭示文革的荒谬性和对“人”的全面伤害;主题深刻,具有很强的理想色彩;在一个有着沉郁氛围的大背景中,常常会出现一个主人公,通过主人公坎坷的人生道路来连结当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社会政治事件,通过人物命运的展示对历史反思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2023/2/22王蒙的小说一、生平与创作
王蒙,1934年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
1、干预生活:革命+青春
处女作《青春万岁》
成名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2023/2/22
2、历史反思
《夜的眼》《布礼》《春之声》《风筝飘带》《海的梦》《蝴蝶》《相见时难》《杂色》等
3、文化批判
《活动变人形》《坚硬的稀粥》
4、人生感悟
《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王蒙小说的思想内核:少共情结
1、“生活多美好”——心灵中的主旋律
2、困惑、痛苦和省悟——深刻的历史反思
3、达观和宽容——沟通理想与现实的桥梁2023/2/22王蒙对小说艺术的探索
1、开创东方化的意识流:突破了传统的小说结构方式,大胆借鉴西方“意识流”的表现形式,在作品中形成了一种“心理活动结构”。
放射性结构如《春之声》有意淡化情节,突出人物的意识流程。在岳之峰的心理活动中,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满天开花放射性线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是万变不离其宗,放出去的又都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坐在80年春节前里的闷罐子车里的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
2023/2/22交叉式结构情节和心理的糅合,如《如歌的行板》《相见时难》“便是以人物和故事为经,以心理描写——包括意识流为纬而构成的”交错结构。
主题象征化如《布礼》的黑夜,《春之声》的闷罐子车,《蝴蝶》中的蝴蝶,《杂色》中的老马等王蒙小说的意识流与西方意识流的不同西方重潜意识与直觉,排斥理性,王蒙既重主观又面向客观。西方小说的感情色彩是主人公的,王蒙小说的感情色彩既是主人公的,也是作家自己的。西方表现的是朦胧、神秘、孤独、绝望,甚至有卑劣的兽性味道的纯内向的潜意识,王蒙避开了病态、颓废的意识内容,表现健康情操和纯洁情感。2023/2/222、营造多维的艺术空间:
王蒙突破线性思维模式,把文与野、雅与俗相交织,既带棱角又不乏圆熟,杂语喧哗,尽情狂欢,形成亦庄亦谐、亦悲亦喜的美学效应。
1、立体化王蒙小说用色彩和情调构建了一个历史与现实、心理与情节的浑然统一的艺术空间。
2、游戏化王蒙认为“幽默感就是智力的优越感”,创造了游戏体语言。如《失恋的季节》
3、狂欢化反讽、象征、调侃、戏谑随意交叉,信息量大,蕴涵丰富,构成杂语喧哗的多维空间。如《踌躇的季节》2023/2/221、苦难历程上的跋涉者
自身经验类型:《土牢情话》《灵与肉》《初吻》《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
社会经验类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浪漫的黑炮》等。张贤亮的小说当一个人已经不能在他的同类中寻求到友谊与关怀,而要把他的爱倾注到一条四足动物的身上时,他一定是经历了一段难言的痛苦和正在苦熬着不能忍受的孤独。2023/2/22电影《牧马人》剧照2、《灵与肉》:对人生的理性探索2023/2/22片名:牧马人导演:谢晋编剧:李准主要演员:朱时茂、丛珊、牛犇出品年代:1982年出品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张贤亮小说《灵与肉》改编。
1980年,旅居美国的华侨企业家许景由在女秘书宋蕉英的陪同下回国旅游,并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许灵均。经过中国旅行社的帮助,许灵均从西北的敕勒川牧场赶到北京饭店,同父亲许景由见面了。由于包办婚姻,许景由与妻子一直不和,后来丢下妻儿离家出走。在许景由走后的第4天,许灵均的母亲就病故了。从此,他孤苦伶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30年过去了,许景由为没尽父责,深感内疚,他决心把儿子带回美国,继承遗产。这时,许灵均想起了贤惠能干的妻子秀芝和活泼可爱的儿子清清。他们一家人是那么的亲热、和睦,他怎能离开妻儿去国外呢?夜晚,许景由向儿子倾吐思念之情,许灵均也向父亲倾诉自己的坎坷经历: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那时,他感到孤独、绝望,曾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他还是活下来了。是大自然纯净了他的思想,是劳动陶治了他的感情,是质朴、善良的牧区人民温暖了他的心。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牧场的那些岁月。2023/2/22他解除劳教后,因无家可归,被留在牧场放牧。老牧民董大爷给他钉上门帘子挡冷风,董大娘送来了热腾腾的面条。十年动乱中,郭子等牧民想方设法保护他免遭横祸。在他们之中,他找到了父亲和母亲,找到了温暖和希望,找到了勇气和力量。
“文革”中,从四川逃荒到敕勒川牧场的农村姑娘李秀芝,举目无亲,无处安身。善良的郭子将她带到许灵均的小破屋里。秀芝不嫌许灵均是“右派”,许灵均感激秀芝对他的信任。秀芝把他破旧的小屋,收拾得焕然一新,并养起了鸡、鸭、鸽,成了“海陆空”司令。不久,他们又有了儿子清清,为这个幸福的家庭又增添了新的欢乐。粉碎“四人帮”后,许灵均被错划的“右派”帽子得到“摘除”,他又走上讲台,把知识奉献给牧场的后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在祁连山麓回响,也在身处北京饭店的许灵均的心中回响。他又想起离别的前夜,妻子的无限信赖和深刻理解,使他激动万分。他不能离开祖国,这里有他的亲情、他的爱、他的根。许景由不再勉强儿子跟他走了,他嘱托儿子在大陆为他买好墓地,死后他想葬在祖国。送走了父亲,许灵均又踏上了他用汗水浸过的土地,又回到患难与共的亲友中间,回到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身边。影片获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牛犇)、最佳剪辑奖(周鼎文),获1983年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男配角奖(牛犇),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2023/2/223、《绿化树》: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现实性的艺术批判
作家从人的本质的失落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揭示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时期整个社会的痛苦与荒谬。哲理化的人生主题
章永磷在苦难的岁月里,自觉地寻找生活的真理和人生的目的,这是通过灵魂的搏斗、内省与升华来表现的。肉体和精神的救赎
马樱花貌似放荡不羁,实则朴实善良。整体性的历史反思
《绿化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失去自我的知识分子,怎样在人民群众的爱护哺育下,在对真理的追求中,逐步恢复自我到超越自我的变化过程。局限:神圣的蒙难者2023/2/224、《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一部有争议的小说
《绿》侧重从物质的角度、从饮食、饥饿角度揭示了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存环境;《男》则从精神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揭示了人的本质及人性的扭曲、异化和还原。章永磷:真诚与虚伪、正义与狡诈、超越与庸俗
黄香久:真诚、热烈、奔放,又带着鄙俗、自私和愚味的缺陷。2023/2/221、生平与创作:农民灵魂的透视者1)小人物命运的悲喜剧2)对农民精神重负的挖掘代表作:“陈奂生”系列2、陈奂生的性格特征1)在吃苦耐劳的韧性中,搀和着逆来顺受的奴性。陈奂生勤劳淳朴,又有点自私、精明,缺乏主人公意识,具有浓重的自卑感。2)小生产者的短视习性和狭隘心理。3)容易满足,自我陶醉。陈奂生的身上有着阿Q的影子,攀附寄生得到虚荣心的满足。高晓声的小说2023/2/223、陈奂生形象的意义1)陈奂生的形象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的没有自主权的小生产者的画像,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建国后中国农民命运和心理变化的过程。2)陈奂生的思想性格,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具有现实感和历史感。3)继续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对于“国民性”的探讨。
2023/2/22三、改革文学2023/2/221、改革文学的兴起与特色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现的文学现象。改革文学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2023/2/22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何士光《乡场上》冯幺爸张洁《沉重的翅膀》郑子云、陈咏明——田守诚、孔祥柯云路《三千万》《新星》李向南——顾荣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男人的风格》张炜《秋天的愤怒》王蒙《坚硬的稀粥》路遥《平凡的世界》2、主要作家作品2023/2/22
蒋子龙,1941年生于沧州。1965年从部队复员后回天津重型机器厂,当过厂长秘书、生产工段长、车间主任。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1976年以短篇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引起强烈社会反响。1979年以《乔厂长上任记》再次轰动社会。短篇《乔厂长上任记》《一个工厂的秘书日记》《拜年》,中篇《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3、蒋子龙的小说2023/2/22创作:开改革文学的先河《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小说关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以及带来的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改革者的形象塑造。
1、追踪与捕捉工业生活领域中新的前进步伐。
2、塑造出“开拓者家族”的人物系列形象:乔光朴《乔厂长上任记》
车篷宽《开拓者》
解静《赤橙黄绿青蓝紫》
牛宏《锅碗瓢盆交响曲》
武耕新《燕赵悲歌》2023/2/22四寻根文学
2023/2/22
1.“寻根文学”的概念
寻根文学是指1985年前后出现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的文学思潮。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阿城的《棋王》等。2023/2/22
(1)文学自身的发展——反思文学的延伸和深化(2)文化热潮的影响——社会“文化—心理”结构(3)异域文学的推动——《根》与《百年孤独》2.寻根文学兴起的原因2023/2/225、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1)对民间文化习俗和生活韵味的诗意展示
代表作家作品:汪曾祺:《受戒》邓友梅:《那五》冯骥才:《神鞭》陆文夫:《美食家》贾平凹:《五味巷》2023/2/22汪曾祺:对人性善和人性美的讴歌与赞美1、《受戒》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小和尚和村姑的故事,把纯洁的爱情引入诗的境界。小和尚明海和村姑英子相爱的过程描写是一种返朴归真的象征,表明了对健康人性的礼赞。2、道家的清静与儒家的温情,打破人与宗教之间的隔膜。3、散文化的小说:寓人生哲理于凡人小事的叙述之中,寓真善美于平庸琐碎的事件描写之中,散漫、随意、淡泊,却又令人回味;注重气氛,淡化情节,铺开一幅幅水乡风俗画;运用诗化语言,简洁明快,流畅自然。2023/2/222)对中国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揭示和批判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丙崽2023/2/22
3)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品质的认同和肯定。王安忆:《小鲍庄》——捞渣阿城:《棋王》——王一生2023/2/224)对非规范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发掘和弘扬莫言:《红高粱》郑万隆:东北边陲文化李杭育:葛川江文化系列2023/2/22《红高粱》人物:“我奶奶”戴风莲:极具生命意识、包含生命的张力、充满野性色彩的叛逆的人物形象。“我爷爷”余占鳌:粗野、狂暴充满土匪习气的抗日的草莽英雄。主题:
1、主题:原始生命才是中华民族最强悍最有生命活力的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
2、评价:莫言将民间的世界作为一种理想生存状态加以展示描绘,目的是寻找民族的生命之根蕴含一种生命人文的关怀,事实上,民间也是有其粗鄙丑陋的一面,对此不加选择的描写,失去理想的支撑,丧失了它所应有的人文关怀。2023/2/22艺术特色
写作上的新颖之处: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时空表现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运用了大量的充满想象力且总是违背常规的比喻和通感等修辞手法。1、全知全能的叙述人称2、儿童叙述视角3、溢恶的叙述姿态
“十六岁那年,奶奶已经出落的秀丽丰满,走起路来,双臂挥舞,身腰扭动好似风中招扬的杨柳”
“轿车夫身上散发出的汗酸味,奶奶有些痴迷的呼吸着着男人的气味,她老人家心中肯定漾起一圈圈春情波澜”
4、写实与象征满野的红高粱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写实是指它为书中许多重要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场所,象征是指它红彤彤无边无际的景象,象征着雄强的有生命活力的民族精神与性格,所以描写时充满主观色彩:2023/2/22
每一穗高粱都是一个深红的面孔,所有的高粱合成一个壮大的集体,形成一个大度的思想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着他一穗一穗被露水打得精湿的高粱在雾洞里忧郁的注视着我父亲,父亲也虔诚的望着它们。父亲恍然大悟,明白了它们是活生生的灵魂,扎根黑土,受日月精华。得雨露滋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5、夸张与变形太阳:金色的太阳“齿轮般旋转”,“残缺的杏黄色的阳光,从浓云中,撕叫着射向道路”子弹:“子弹在低空中悠闲的飞翔”
耳朵:“在瓷盘里活泼得跳动,打的磁盘叮叮咚咚响”喇叭:“喇叭里飘出暗红色的声音,暗红色的声音碰得高粱棵子瑟瑟打抖”牺牲:“一股焦黄的尿水从两腿间一窜一窜的龇出来”2023/2/22民间文化立场一、《红高粱》的民间立场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情节框架和人物形象:情节由两条线索交织而成—主干为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副线为余占鳌与戴凤莲的爱情故事;人物形象塑造除去了传统意识形态二元对立的正反人物概念,表达了对真正的民间尺度的认同。二、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了一个鲜活的民间世界。讲述了作家在民间话语空间里的某种寄托。三、把民间世界认同为一种理想状态,使描绘其中粗鄙丑陋的一面变得自然起来,对新历史小说后来的走向起了副面影响。2023/2/22五先锋小说2023/2/22
先锋小说又称“现代派小说”、“拟现代派小说”、“实验小说”或“新潮小说”。1985年前后,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的发展80年代现代派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影响
先锋作家“五虎将”:“北丐”洪峰、“南帝”苏童、“东邪”余华、“西毒”马原,“中神通”格非2023/2/22马原
马原,中国先锋派小说代表人物之一。1953年生,辽宁锦州人。中学毕业后到农村插队。1974年入沈阳铁路运输机械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学习。毕业后到阜新当钳工。1978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进藏,任记者、编辑。1989年调回辽宁,任沈阳市文学院专业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虚构》等,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等。现为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2023/2/22马原的小说创作:
1982——1984初试阶段,《海边也是一个世界》《海的印象》《新忏悔录》;1985——停笔成熟期。《冈底斯的诱惑》《叠纸鹞的三种方法》《虚构》等。特点:对小说的叙事艺术有独特的探索与建树,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
a、马远小说中的两种人物:叙事者形象——
“马原小说中的马原”
b、叙事方式
c、叙事“本体价值”观。2023/2/22刘索拉
刘索拉,作家,音乐家。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文学作品有《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行走的刘索拉》《语音画》《女贞汤》《醉态》等。《你别无选择》是新时期“先锋小说”的首批作品。小说以音乐学院的学生生活为素材,采用“黑色幽默”的笔法,表现当代中国80年代的现实,笔下人物多为“精神贵族”或“迷惘的一代”。《山上的小屋》写出了生存中恶与丑陋的景象。在这个梦魇般的世界里,人是孤独的、痛苦的,人与人之间互相戒备、仇视。非常态的语言和审美空间,语意上的含混和不合逻辑、审美上的恶感与虚幻性,表达了生存令人厌恶,没有意义,刻画出人们找不到救赎与解脱的焦虑体验。2023/2/22残雪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湖南长沙。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小说有《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突围表演》等,被视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关注女性内心的状态为特征,以后的林白、陈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她的影响2023/2/22徐星
徐星,1956年生于北京。1977年当兵并开始写作。1981年,复员后到全聚德烤鸭店工作。1985年,小说《无主题变奏》由《人民文学》杂志刊发,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由传统转入现代的标志性作品之一。2023/2/22洪峰
洪峰,1957年生于吉林通榆县;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生命之流》《湮没》《瀚海》《极地之侧》《走出与返回》等,被誉为先锋文学代表人物。2023/2/22格非
格非,原名刘勇,1964年出生,江苏丹徒县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迷舟》《褐色鸟群》《敌人》《欲望的旗帜》
《人面桃花》等,是闻名的“先锋作家”之一。2023/2/22孙甘露
孙甘露,1957年生于上海,祖籍山东荣城。1977年进入当地邮政局工作,1986年发表成名作《访问梦境》,随后的《我是少年酒坛子》和《信使之函》则使他成为一个典型的“先锋派”。1988年孙甘露发表中篇小说《请女人猜谜》,被视为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呼吸》,随笔集《在天花板上跳舞等。有人认为,孙甘露使写作变成一次“反小说”的修辞游戏,因而令文学爱好者望而却步。2023/2/22余华1、80年代中、后期的创作及特点:
《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年》《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特点:冷酷与残忍的叙述风格,即偏嗜暴力与死亡的主题和流畅的叙述风格。此时期的作品展示了极端化的生存景象,揭示人性中的残暴于冷酷,呈现历史与文明中的血腥本性。偏嗜暴力与死亡的原因:
a、余华成长的社会性背景原因
b、自己个体成长的环境与经验的特殊性。
c、对死亡、暴力的迷恋是后先锋的群体性取向。2023/2/223、90年代的创作及特点:
《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a、情感上,悲悯与温情代替了冷酷、暴力、死亡。
b、人物塑造上,人物从梦境回到现实中来。
c、叙述风格上,重返民间与传统,又开始象惯常一样讲故事安排情节。语言朴素、简约,呈现日常话、口语化
转换的原因:
a、世俗利益的诱惑
b、世俗的生活经历的诱惑2023/2/22先锋小说的类型1、向度之一:马原、格非等人叙事革命
以马原为起点,先锋小说重视小说“文体的自觉”,强调小说的虚构性,重视小说叙事方式的试验。这种形式主义的小说实践,通过敞开小说叙事的虚假性,切断了小说与真实现实的对应关系,从而揭示出任何有关时代、现实的表述都是一种叙事,是一种主观的虚假叙事。这就是先锋小说形式革命中的“意识形态涵义”,它揭穿了现实的意识形态性质。
2023/2/222、向度之二:孙甘露等的语言试验3、向度之三:残雪、余华等的生存探索借用现代派手法表达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复杂体验和感受。1)徐星《无主题变奏曲》、刘索拉《你别无选择》2)残雪的变形世界里的“恶”与“暴力”3)性、死亡、暴力:余华的生存极端状态中对人性的拷问2023/2/22先锋小说特点
在小说形式上往往打碎了传统小说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拆解、变形和错动,并竭力构造一种与“现实”不同的虚构的语言世界。而在叙述内容上,则着意于展示性、暴力、死亡等抽象主题。1)以游戏消解意义2)从经验到体验:
3)叙事圈套的营构2023/2/22六新写实小说2023/2/22
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一种文学创作现象。1985年之后,在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处于低落状况之时,刘恒《狗日的粮食》(1986)、池莉《烦恼人生》(1987)、方方《风景》(1987)等小说,以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不同的题材取向、叙事方式、情感表达等(指抽掉了启蒙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写实手法),对1949年以后中国人生存状态进行客观叙述,呈现出一种新的气息和风格。2023/2/22“新写实”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区别1)用小写的“人”取代大写的“人”:“新写实”小说描写的是各类小人物的生存困境,表现他们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烦恼,以对人的行为和生活境遇的描述替换关于生活的终极价值判断,放弃对人生意义的正面阐说。如刘震云的“官人”系列。《一地鸡毛》。2)传统现实主义中的“生活”故事为“生命”故事所取代“新写实”小说表现人的顽强的生命欲望和本能冲动,以最基本的生命欲望的满足来阐说生存的意义,消解政治和文化的阐说。如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等。2023/2/22:3)传统现实主义的典型化为零散化所取代:传统现实主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新写实小说罗列琐碎的日常生活片断和细屑的感性经验,对平庸的世俗人生作不厌其烦的现象描绘以图还原“生活本相”。如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等。4)传统现实主义的细节“真实”为自然主义式的真实“细节”所取代:“原生态”、新写实小说不避粗俗、猥琐的场景描写,用艺术画面展示出大量卑污、鄙陋、晦暗但又闪烁着真实火焰的细节。如方方的《风景》、苏童的《米》、余华的《活着》等。2023/2/225)传统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为冷静的客观主义态度所取代:新写实小说作者回避激情,避免主观介入,抑制对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作出直露的评价,“零度情感”观照人物和情节。如李晓的《相会在K市》、叶兆言的《枣树的故事》、《日本鬼子来了》等。2023/2/22(二)代表作家作品池莉:1957年生于湖北沔阳。当过知青、小学教师和医护人员。1983年到武汉大学进修。2000年起任武汉市文联主席。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数量较多。已出版《池莉文集》(修订版)(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2023/2/22池莉:人生三部曲
《烦恼人生》印家厚《不谈爱情》庄建非——吉玲《太阳出世》赵胜天——李小兰2023/2/22
池莉的小说主要取材于普通市民的平常生活,以冷静客观的笔调来描绘生活原生状态。池莉笔下的生活是平庸、琐碎而充满温情的,平淡如水却又不乏命运的峰回路转;人物往往远离英雄主义的光辉,在事业爱情、婚姻家庭的凡俗里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语言朴实晓畅,故事真实可感。“大俗”之中并非全无崇高感的生存状态。
1)最贴近平民生活,最贴近时代变迁,拥有最广大的读者群。2)“汉味”小说:泼辣、粗鄙的武汉方言,南北杂糅,刚柔相济的市民性格,地道的武汉景观。3)反崇高、反浪漫、反精英4)缺乏对人性的深度刻划和文化底蕴2、特点:2023/2/22
刘震云,1958年生于河南。1973年服兵役。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入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现为《农民日报》社编委、一级作家。1982年开始创作。主要作品有:《新兵连》,“官场系列”:《单位》《官场》《官人》;“故乡系列”: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一地鸡毛》是《单位》的姐妹篇,“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发表于《小说家》1991年第1期。刘震云——日常生活的诗性消解2023/2/22《一地鸡毛》1、日常生活的纠缠和磨损
《一地鸡毛》以非常冷峻而又略带微讽的笔触,叙写出了极其平庸琐碎的当代日常生活景况豆腐变馊、夫妻吵架、老婆调动工作、孩子入托、排队抢购大白菜、拉蜂窝煤以及每天的上班下班、吃饭睡觉等日常琐事,组成了小林的全部生活内容,也是小说情节的起始所在。对所有这些琐事的叙写就构成了这篇小说的全部情节。2023/2/22
“一地鸡毛”的标题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小说结尾处通过小林的一个梦境直接表述出来。小说揭示出作者所理解的生存本相:生活就是种种无聊小事的任意集合,它以无休无止的纠缠使每个现实中人都挣脱不得,并以巨大的销蚀性磨损掉他们身心、个性中的一切棱角,使他们倍感扭曲、疲惫,在昏昏若睡的状态中丧失了精神上的自觉。2023/2/22
1)学习——买豆腐。
2)看足球——买蜂窝煤
3)人生追求——生存妥协
4)两个影子①妻子小李——失去诗意:②同学“小李白”——丧失诗才诗情生活是如此的无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任由自己的意愿,生活中要紧的是吃喝拉撒睡,唯有物质要求牵动着人的一举一动,其余所有精神层面上的内容都可抛开不顾;是一切繁琐小事造就了人生,而不是任何浪漫的理想或精神的追求。小林的精神发展轨迹,就是他的精神世界逐渐抽空、个性逐渐消退的过程,人生的过程也就意味着丧失自己的过程。2、理想的放弃和诗意的消解2023/2/22
1、成熟——圆滑世故
2、“加入其中”——同流合污小说以冷峻的笔调展示了主人公小林在平庸琐碎的日常生活的纠缠和磨损中一步步地放弃理想、消解诗意,不断沉论的生存轨迹,从而完成了艺术上的双向透视:严峻丑陋的生存环境的针砭和无奈琐屑的生存本相的显现。考察小林的精神发展轨迹,可看出《单位》是写生活迫使小林在公共生存空间中(即工作场所)放弃了自我的个性追求,而在《一地鸡毛》中,这种生活的严峻性和销蚀力则更渗透进他的私人生存空间,使他在更本己的层面上也必须彻底摈弃自我意识。3、原则、操守和良心的丧失2023/2/22
1、在人物塑造上:超越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对艺术典型刻画的追求,而展现生命个体的在世界形态和生存本相,开掘其深层内隐的心灵世界,从而使人物的个性和共性达到了最大程度的统一。
①传统现实主义:社会学(认识)——典型论(反映)——某一集团、阶层的概括(结果)——“共名”(审美特征)——别人的故事(旁观)
②新写实:哲学——存在论(被抛在世——烦(烦忙:物;烦恼:人)沉沦:本真——常人)——超越群体,还原为“这一个”,凸现人之本性(立体多棱,原色本味,不再过滤提纯)——更广的涵盖性——自己的故事(亲历):小林的无奈尴尬有我们自己。艺术分析2023/2/22
2、叙事策略上:将小说的重点由抒情写意转向了对日常生活、琐碎事件的如实记录。创作主体的情感、意念几乎排挤干净,价值判断近于中止,让生活事实以原生态的形式直接呈示出现,从而给人一种原汁原味的真实感受。
①观念的转变:现象即真实:反拨“本质现象对立”的传统的反映论,契合现象即本质的现象学理论。全篇七节,完全是生活流的罗列;豆腐事件——妻调工作——老家来人——给孩子看病——孩子入托——卖鸭子——抢购白菜。
②并非记流水账式的不加选择实录,而是独具匠心的创新。
A、以豆腐始,以白菜终,呼应一地鸡毛,构思独特。
B、每节均以一事件切入,然后连环套般展开,并在自然叙述中融入哲思。2023/2/22方方的《风景》
方方,本名汪芳,1955年生于南京。1974年高中毕业,曾当过四年装卸工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9年调入湖北作家协会,现任湖北作家协会主席。1987年所发中篇小说《风景》在全国引起反响,并因此而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他作品有《祖父在父亲心中》《桃花灿烂》《落日》《埋伏》《奔跑的火光》等。2023/2/22《风景》
小说写汉口河南棚户区的一个码头工人的家庭生活,全家11口人挤在13平米的小屋里中令人窒息的生存状态。
粗鄙丑陋、野蛮冷酷的生存景象。小说以纯客观叙述来实录凡俗人生中的种种本相,不动声色地揭示了生存本身的严峻性。七哥式的生存手段揭示了生存境况对人的异化。当现实的逻辑成为反抗现实的唯一方式,异化将在不察觉中发生。透入骨髓的荒谬感和悲剧感。奇特的叙事者2023/2/22(三)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色1、庸常人生的平实叙写。2、描摹凡俗卑微的小人物。3、冷漠客观的叙述态度。4、生活流的叙事结构。5、世俗化的平易语言。6、自然悲婉的审美风格。2023/2/2290年代的重要小说现象(一)新写实小说(二)新历史主义小说(三)新体验小说(四)新市民小说(五)新生代小说(六)新现实主义小说(七)女性作家的创作2023/2/22新体验小说一、概述: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坛的创作明显存在着脱离生活的倾向。《北京文学》从1994年第1期起,接连推出“新体验小说”,引起了文坛的关注。“新体验小说”的倡导者对文坛的这种现状深感不满,从而倡导一种具有亲历性、可读性的“新体验小说”的创作。2023/2/22新体验小说二、作家作品(1)毕淑敏:《预约死亡》《预约财富》等(2)陈建功:《半日跟踪》等(3)王愈奇:《房主》等(4)关仁山:《落魂天》等(5)母国政:《在小酒馆里》等(6)许谋清:《富起来需要多少时间》2023/2/22新体验小说三、新体验小说的艺术特色(1)亲历性:新体验小说的创作基点。(2)现时性:新体验小说的叙事方式。(3)体验性:新体验小说的情感内涵。(4)平易性:新体验小说的审美风范。(5)得与失:新体验小说的历史审视。2023/2/22新市民小说1、背景(1)市民是中国白话小说的主要读者。(2)二十世纪乡土文学的繁盛而市民文学的创作就显得十分薄弱。(3)市民文学浓烈的趣味性、消遣性受到强烈反对和批判。(4)新时期以后,依然把关注乡村关注农民的题材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相对地忽略了都市文学市民文学的创作。2023/2/22新市民小说2、作家作品(1)邱华栋:《手上的星光》《城市狂奔》《钟表世界》《环境戏剧人》(2)凡一平:《女人漂亮男人聪明》(3)胡丹娃:《假面女人》(4)何顿:《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不想事》(5)张欣:《爱又如何》2023/2/22新市民小说3、新市民小说基本内容和艺术特征(1)手上的星光:市民社会的奋斗与挣扎。(2)爱又如何:市民社会的性爱与欲望。(3)放飞的希望:市民社会的思考与批判。2023/2/22新生代小说
一、概述新时期文学创作步入九十年代以后,一些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方案设计评审意见医院
- 股权激励方案咨询维权
- 咨询婚介方案
- 三山区营销解决方案
- 河流护坡护底施工方案
- 产品咨询策划方案模板
- 建筑产品运营方案设计模板
- 企业咨询薪酬管理方案
- 股权设计方案咨询
- 连锁餐饮店营销管理方案
- 公路养护技术管理与实施细则
- 2025-2030留学培训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与商业合作机会研究报告
- 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部经理个人工作总结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教学计划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高尔夫人群消费及行为习惯调研报告-课件
- 天气预报的发展历程课件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 西方法律思想史教案课件
- 电镀基础知识介绍-课件
-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版)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