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A.盖度B.频度C.密度D.重要值
2.生物个体间竞争剧烈,正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成丛分布D.群集分布
3.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A.石油农业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D.机械农业
4.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A.衰退型B.增长型C.稳定型D.混合型
5.群落常规速度的特点是()。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B.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C.演替越来越慢D.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6.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燥红土B.黑钙土C.灰化土D.红色石灰土
7.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
8.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9.白桦、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是由于()
A.水分的限制B.低温的限制C.高温的限制D.养分的限制
10.从人类的食性来看,我们所处的营养级是()
A.第一、二级B.第二、三级C.第三、四级D.第二、三、四级
11.狗在夏天经常伸长舌头喘气,是什么原因()
A.天气太热B.呼吸困难C.散热D.过于劳累
12.下列选项中,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作用最大的物种是()
A.伴生种B.建群种C.亚优势种D.罕见种
13.下列各项中属于正反馈的是()
A.湖泊污染→鱼死→再污染B.动物增加→植物减少→动物减少C.兔子多→草少→兔子少D.田鼠增加→粮食减少→虫子增多
14.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
A.种群平衡B.种群大爆发C.种群衰退D.周期性波动
15.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A.快B.慢C.相等D.依具体情况而定
16.农业生产中玉米地中的玉米螟卵块,常呈()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
17.坡向会影响森林的生长,对于森林来说,坡向因素是一种()。
A.直接因素B.间接因素C.主导因素D.限制因素
18.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著名“十分之一”定律的生态学家是()。A.奥德姆B.林德曼C.谢尔福德D.克列门茨
19.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气相型的是()。A.磷B.钾C.碳D.铁
20.人工栽种西瓜、果树等,常呈()。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
21.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_____为主。()
A.禾本科B.豆科C.莎草科D.菊科
22.下列植物中,生长型不同于其他的一种是()。
A.松树B.红杉C.棕榈D.芦荟
23.物质循环指的是()。
A.生物为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将这些元素在各个营养级之间传递,并合并起来构成物质流
B.物质存在于大气、水域或土壤,通过以绿色植物为代表的生产者吸收进入食物链,然后转移到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等消费者
C.物质被以微生物为代表的还原者分解转化回到环境中
D.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循环运转
24.天敌这一生态因子属于()。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生物因子
25.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直接作用的因子是()
A.光能B.水分C.养分D.以上三者皆是
26.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生物循环C.沉积型循环D.气相型循环
27.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A.初级生产B.次级生产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量
28.下列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B.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C.老龄个体少,幼龄个体多D.幼龄与老龄的个体数大致相等
29.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B.环境C.生态系统D.生物圈
30.森林砍伐迹地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看属于()
A.内因演替B.外因演替C.原生演替D.次生演替
31.某二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在生态学上可称为一个()。A.群系B.群落C.群丛D.种群
32.下列动物中,进行夏眠的是()。
A.青蛙B.蜗牛C.蛇D.鳖
33.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34.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35.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A.生物个体B.生物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36.进入海洋的物质重新回到陆地上,通过的方式是()。
A.海水中的各种元素被浪花飞沫带进大气中
B.一些海洋生物进入陆地生态系统
C.由于生物的死亡,不断会有一些物质进入海底沉积层,在分解者还来不及把它们分解之前,就被淤泥和泥沙所覆盖
D.海底沉积物被冲积到陆地上
37.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是()。
A.单独作用B.限制作用C.综合作用D.主导作用
38.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是()。A.净化环境B.涵养水源C.保护生物多样性D.增强温室效应
39.提出“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划分方法的是()。A.德鲁提B.克列门茨C.奥斯汀D.布朗-布兰奎特
40.阳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41.生物群落分类实质都是()。
A.对所研究的群落按其属性、数据分组
B.按照群落自身固有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之间的相关关系分组
C.按照对群落实体的不同看法分成不同学派
D.按照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分类群落的生态关系
42.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43.从土壤质地来看,对作物生长最有利的土壤是()
A.黏土B.壤土C.粉砂土D.砂土
44.农业生产中玉米地的玉米螟卵块,常呈()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
45.同种植物的不同群体长期分布和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形成适应各自环境的特征,产生()
A.相同的生态型B.相同的生活型C.不同的生态型D.不同的生活型
46.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A.干扰竞争B.共生C.利用竞争D.竞争排除
47.艾维因肉鸡,生长速度快,体形大是一种优良品种肉鸡,它的形成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根据人类需要定向选择的结果
C.人工根据肉鸡生长需要定向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和人]:选择的共同结果
48.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A.海克尔B.坦斯利C.马世骏D.竺可桢
49.下列食物链属于碎屑食物链的是()。
A.太阳→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分解者
B.哺乳动物、鸟类→跳蚤→细滴虫
C.枯枝落叶→分解者或碎屑→食碎屑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D.动物尸体→丽蝇
50.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块状结构B.片状结构C.团粒结构D.柱状结构
二、填空题(20题)51.
52.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______。
53.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______和人为因子。
54.橡胶植物、树脂植物、糖料植物、蛋白质植物、饲料植物和绿肥植物是______种类植物。
55.热带雨林分布区的土壤是()。
56.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长期超载放牧,使某些优质草类大大减少,有毒的、带刺的劣质草类增加,草原生态系统草的种类改变,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载畜量下降,这是生态平衡的失调在其______上的表现。
57.地球环境是指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______。
58.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根据其来源途径不同,可分为太阳辐射能和______两大类型。
59.植物叶面积(单面)总和与其所覆盖的土地面积之比,用______来表示。
60.在大气上空的______能吸收过滤掉紫外辐射中最强的波段,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61.生态系统中的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
62.与r对策生物相比,K对策生物的出生率______。
63.______是研究生态学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6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______两个部分。
65.人在突然遇冷时起鸡皮疙瘩,而在炎热时会出汗,这是人对“极端”温度的一种_______。
66.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______,食物链的长度一般只有四、五级。
67.根据对光照强度的适应,陆生植物可分为阴性植物、耐阴植物和______植物三种类型。
68.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称为__________。
69.西坡更接近于南坡常称为__________。
70.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_______、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等。
三、判断题(10题)71.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为了利于被捕食者(如羊)种群的生存,最好将其捕食者(如狼)全部消灭。()
A.正确B.错误
72.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壤土。()
A.正确B.错误
7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但是,由于自然界对毒性物质分解,从而减轻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毒害作用。()
74.
75.各类原生生物群落遭到破坏后都会引起次生演替。()
A.正确B.错误
76.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77.当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稳定的阶段时,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组成及数量比例就没有明显变动了。()
A.正确B.错误
78.陆地生态环境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组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A.否B.是
79.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是利用了它们之间原始合作的共生关系。()
80.世界植被的水平分布的经度地带性规律,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大地形的影响无关。()
四、简答题(5题)81.水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与光、温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82.丹麦植物学家饶基耶尔(ChristenRaunkiaer)按照更新芽或休眠芽的位置,把高等植物分为哪几种主要的生活型?
83.简述二氧化碳使气候变暖的原理。
84.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85.什么是物种多样性?包括哪几个层次?
五、论述题(2题)86.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87.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六、单选题(0题)88.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A.逐级递减B.逐级增加C.保持不变D.先增后减
参考答案
1.B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F1(频率)=ni(某物种出现的样本数)/N(样本总数)×100%。
2.B
3.C
4.B
5.D
6.D
7.B顶级格局假说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8.A
9.C
10.D
11.C
12.B
13.A
14.B
15.B
16.A
17.B解析:对于森林来说,光、水、温度都是直接生态因子,而坡向的不同影响了光、水、温度的变化,从而影响森林,故坡向是一种间接因子,故选B。
18.B
19.C
20.B
21.A
22.D
23.D
24.D生物因子指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种群结构、密度、竞争、捕食、共生和寄生等。
25.D
26.B生物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的循环。
27.A
28.A
29.B
30.B
31.D
32.B解析:蜗牛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夏季高温条件下,经常躲进壳里夏眠,选B。
33.D
34.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35.D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36.B
37.C
38.D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①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枢纽;②是环境的净化器;③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④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⑤是巨大的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库;⑥提供大量木材、水果及中药材。
39.B
40.D
41.A
42.D
43.B
44.A
45.C
46.A竞争可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相互干涉性竞争如动物之间发生格斗。
47.B
48.B
49.C
50.C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与矿质土粒相互黏成的小团块,它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51.光
52.生长植物生长植物
53.生物因子
54.经济经济
55.群丛
56.结构结构
57.生物圈生物圈
58.光补偿点
59.叶面积系数叶面积系数
60.臭氧层臭氧层
61.环境环境
62.低低
63.种群种群
64.生物小循环
65.生理适应
66.严重损耗
67.阳性
68.社会等级
69.半阳坡
70.种群种群
71.B
72.A
73.N
74.Y
75.A
76.N生态学研究的具体情况视研究目的而定,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
77.A
78.N
79.Y
80.N
81.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1)水平结构:其中包括镶嵌性、复合性、群落交错区。(2)垂直结构。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1)水平结构:其中包括镶嵌性、复合性、群落交错区。(2)垂直结构。
82.(1)一年生植物。(2)隐芽植物或地下芽植物。(3)地面芽植物。(4)地上芽植物。(5)高位芽植物。(1)一年生植物。(2)隐芽植物或地下芽植物。(3)地面芽植物。(4)地上芽植物。(5)高位芽植物。
83.二氧化碳影响地球能量平衡,即热量的辐射。能量主要是以光线的形式到达地球,其中大部分被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热量,热量最后以红外(热)辐射形式,从地球再辐射出去。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对光辐射是透彻无阻的,但要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辐射的通过,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能量进来容易出去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热外流越受阻,从而地球温度升得更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除二氧化碳以外,大气中的甲烷、氮氧化合物等气体浓度的增加,都能引起类似的效应,但在全球增温作用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约占60%以上。
84.有效积温法则的含义是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全年的农作物茬口必须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总有效积温进行安排,否则,农业生产将是十分盲目的。在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中,也要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以及某害虫的有效总积温进行预测预报。
85.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遗传多样性二是物种多样性三是生态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遗传多样性,二是物种多样性,三是生态多样性。
86.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树人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物理八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2026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联网报警值班管理办法
- 肇庆节能管理办法细则
- 船员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 节支增效奖励管理办法
- 芜湖罚没物资管理办法
- 《融资攻略》课件
- TCTBA 005-2024 TCECA-G 0326-2024 合同能源管理招标规范 轨道交通
- 火灾救援中的心理辅导与应对策略
- 项目质量保证措施及进度保证措施
- 2024公路水运工程工地建设标准化指南
- 打架斗殴安全教育
- 档案数字化工作实施方案
- 短视频在互联网媒体与在线游戏行业的应用研究
-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指南2023版
- 已充氧的医用氧气瓶产品供应链分析
- 新版加油站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