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历史,着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通过认识中国国情,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理解新中国取代旧中国的历史逻辑以及新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总趋势。
2.时空观念:通过梳理建国初期的历史发展线索,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整体把握新中国成立后各种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3.史料实证: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证意识,在新的情境下对新中国的历史进行探索,培养学生史料实证。
4.历史解释:将本单元的内容与前面几个单元联系起来思考,从而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并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作出符合历史发展实际的解释,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巩固新生政权的主要举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
导入新课
[引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第二步:讲授新课
[讲]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为筹备新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
[投影]材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各单位代表名单
(共45个单位及特邀人士,正式代表和候补代表共计662人)
(甲)党派代表(十四单位,正式代表一百四十二人、候补代表二十三人)
一、中国共产党(正式代表十六人、候补代表二人)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陈云彭真郑位三王稼祥陆定一吴玉章徐特立刘澜涛李维汉李克农安子文候补代表:邢西萍(徐冰)齐燕铭
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代表十六人、候补代表二人)
李济深何香凝(女)柳亚子李德全(女)张文李锡九陈劭先朱蕴山
三、中国民主同盟(正式代表十六人、候补代表二人)
张澜沈钧儒章伯钧张东荪罗隆基史良(女)周新民楚图南丘哲周四、民主建国会(正式代表十二人、候补代表二人)
黄炎培章乃器胡厥文施复亮胡子婴(女)孙起孟陈巳生章元善盛康年
[问]从参加的人员名单来看,这次政治协商会议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讲]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具有广泛性、民主性、权威性。
[问]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有哪些重要的内容?
[学生回答]略。
[讲]会议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投影]《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是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军事上,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统一的军队;在经济上,实行“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的根本方针;在文化教育上,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建设人才为主要任务;在民族政策上,实行团结互助,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原则。
[问]《共同纲领》是什么性质纲领?体现了哪些原则?
[学生回答]略。
[讲]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体现出来人民民主、政治协商原则。
[问]经过精心筹备,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略。
[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人新纪元。
[问]新中国成立后,各方敌对势力企图采用各种方式颠覆新生的政权,新中国是如何反击这些颠覆行动的?请同学阅读教材,从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归纳总结。
[学生回答]略。
[讲]军事上剿匪镇反,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切反革命武装。
经济上一是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底,全国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二是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对外方面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问]二战结束以后,冷战接踵而至,世界分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的外交环境不容乐观,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采用哪些外交方针政策?
[学生回答]略。
[讲]总原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时实行三大方针,一是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二是按照“另起炉灶”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芬兰等国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三是按照“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问]新中国在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指导下,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了哪些著名的外交成就?
[学生回答]略。
[讲]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新中国坚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和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二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3年12月,中印两国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此问题举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三是提出求同存异,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避免了会议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
[引入]新中国建立之初,尚属于新民主主义国家,那么,新中国是如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体系三方面来归纳。
[问]首先,我来看新中国在经济方面是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学生回答]略。
[讲]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内容是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到1957年,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问]其次,我们来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学生回答]略。
[讲]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以上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问]再次,我们当时思想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学生回答]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讲]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面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建国以后,不断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问]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略。
[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然气管道防腐技术实施方案
- 桥梁沉降监测与评估方案
- 江河生态修复与管护策略研究
- 给水净水厂工艺优化与提升方案
- 产品制作技术协议书
- 以息代租合同协议书
- 伐树责任协议书范本
- 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与管理方案
- 1747.2026-2031年舞台设备行业企业市场分析与建议报告
- 体育部门协议书范本
- 输卵管结扎术操作规范
- 电商概论课件 04交易机制设计与电子支付01
- GB/T 14916-2022识别卡物理特性
- YS/T 409-1998有色金属产品分析用标准样品技术规范
- 阻尼复合材料课件
- 微生物农药细菌
- 正交试验设计与均匀试验设计课件
- 放射医学考试题库与答案
- 《伺服电机讲解》课件
- 《国际商务谈判》第二章 国际商务谈判理论
- 新版GMP验证总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