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河南济源市第二初级中学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淡薄∕薄荷狄港∕获得歼灭∕纤细馈赠∕溃退B.绥靖∕精彩阻遏∕歇息苇塘∕纬度撺掇∕逃窜C.执着∕著述纳粹∕荟萃点缀∕辍学挣扎∕挣钱D.提防∕提纲杀戮∕戳穿趴下∕扒手倾斜∕顷刻【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多音多义字的积累的,日常学习中要根据词语的意思判断其读音,对于比较容易混淆的要强记。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伎俩煞风景张皇失措锐不可挡B.狼藉碍面子骇人听闻晴天霹雳C.赃物文绉绉长途跋涉前扑后继D.琐屑渡难关各行其是大廷广众【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正确辨析汉字的字形,所给的词语都是常用词语,易错的字,做题时,还需要辨析同音字。平时复习要把字形与字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字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如果能乐此不疲,持之以恒,就能出成绩,见成效。B.警察处理完了这起交通事故,及时疏散了堵塞的车辆和拥挤的人群,然后扬长而去。C.立秋过后,各商场的空调价格大拼杀开始有偃旗息鼓的迹象。D.他父亲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怎么能不忧心忡忡呢?【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古诗文默写。(共8分)
(1)《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语句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移情于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桃花源记》中的“
,
”一句对此作了印证。
(4)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其中颔联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答案】略【解析】
试题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的题型。这四个小题均属于理解性默写。日常学习中要对诗意理解透彻,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能选择出正确的诗句。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5、修改下面句子的语病。(4分)
(1)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往往决定着他成就的大小。
(2)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答案】(1)在“捕捉有效信息”后加“的能力”
(2)删掉“令”【解析】
试题分析::(1)中的语病是成分残缺,应该在“捕捉有效信息”后加“的能力”。(2)中的语病是成分残缺,应该删掉“令”。因此,考生在备考前,要熟练掌握病句的类型。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_______,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___。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_______。(3分)【答案】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小说或所学课文中小说的片断,根据题目的要求判断即可。此题是比较简单的名著考查形式,对于名著应该整本读。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7、综合性学习: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
(1)、你知道哪些文学作品是描写战争的?请你举两个例子,写出书名和作者。(2分)
(2)、写出四个关于战争的成语。(4分)【答案】(1)《战争与和平》《三国演义》《水浒传》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解析】
试题分析:小题(1)此题考查内容比较简单,回答出两本文学作品是描写战争的即可。需要学生在平时多积累相关知识。小题(2)考查学生的日常读书积累的,这是学习语文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要做好读书笔记,最好是分类积累。此题要求学生多积累有关战争的古诗词句.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共15分)
美丽的邂逅
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③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④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⑤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⑥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
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⑧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⑨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作者:朱东锷有删改)
【小题1】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2分)
【小题2】结合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品析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3分)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小题3】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4分)
【小题4】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4分)
【小题5】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你一定也搜集了不少名人读书名言,请你写出一则来,并标明作者。不得和本试卷读书名言重复(2分)【答案】
【小题1】这本被一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十多年的书,是“我”相当熟悉和喜欢的,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了“我”枕边的读本,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感受。
【小题2】以形象(或生动)的语言来表现阅读环境的优美,以精练的语言(或多方面的呈现)来表现阅读内容的丰富,以此来凸现阅读的愉悦和充实,从而表现“邂逅”的美丽。
【小题3】(1)因对“慧”爱书形象的猜想,产生了欣赏(喜爱、赞美)的感情;
(2)因对“慧”弃书原因的猜测,产生忧虑(遗憾、惋惜)的感情。
【小题4】答对两个要点即可
(1)希望人们能爱书(珍惜书),静心读书。
(2)希望人们能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读书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
(3)希望我们的社会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风气,以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小题5】如:开卷有益。
——【宋】赵光义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章的句子含义的题型。先理解“邂逅”一词,再理解“美丽”一词。“邂逅”,不期而遇,偶然相见,“我”喜欢的书也曾被人喜欢过,这是志趣情感的“邂逅”。喜欢读书,兴趣高雅,感受美好,所以用“美丽”一词来形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从这段文字的内容上去总结,即读书环境和书的内容。环境很诗意很静谧,书得内容很丰富。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细品第六段可知,作者的情感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正面的,另一种是反面的。将这两种感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从文章七、八段中寻找答案,并注意分值的设置,总结出三点来。此题需要较强的总结能力和对文章作者情感的领悟能力。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的日常读书积累的,这是学习语文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要做好读书笔记,最好是分类积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9、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共14分)
脚步声(节选)
陆文夫
(1)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我暗自吃惊,害怕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间碰上了剪径。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来自于自己的脚步。
(2)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过此种脚步。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只有二里路外的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授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那位塾师要求学生们苦读,即使不头悬梁,锥刺股,却也要“闻鸡起舞”,所谓闻鸡起舞就是在鸡鸣时分赶到学塾里去读早书。农村里没有钟,全靠鸡报时。“雄鸡一唱天下白”,那是诗句,实际上鸡叫头遍时只是曙色萌动,到天下大白还有一段黎明前的黑暗。我在这黑暗中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走去,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那时以为是鬼,吓得向前飞奔,无论你奔得多快,那声音总是紧紧相随,你快它也快,你停它也停。奔到学塾里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塾师,塾师睡在床上教导我说:
(3)“你不要怕鬼,鬼不伤害读书人。你倒是要当心人,坏人会来剥你的衣裳,抢你的钱。”
老师的教导我终身不忘,多少年来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时从来不怕鬼,只怕人,怕人在暗地里给你一拳,或者是背后捅你一刀。不过,这种担心近年来也淡忘了,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4)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有嘁嘁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有舞厅里重低音的轰鸣,也有警车呼啸着穿城而过……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5)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
(摘自《北京文学》)
注释:①剪径:旧时指拦路抢劫。
②塾师:指旧时的私塾先生。
【小题1】“闻鸡起舞”典出《晋书》,说的是祖逖早起舞剑的故事。后来演变为成语,其含义是
(2分)
【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第三节画横线句子的含义。(10字以内)(2分)
【小题3】文中写了作者少年时和现在两次被自己的脚步声惊吓。根据下面提示,具体分析这两次的“怕”有何不同。(3分)
①“怕”的对象不同:
②“怕”的程度不同:
③“怕”的感悟不同:
【小题4】文中第一节文字写湖畔山林的寂静,第五节文字侧写城市的“喧嚣”“轰鸣”,这是怎样的写法?这样来写有何用意?(3分)
写法是
;用意是:
【小题5】文末画波浪线句中的“你”指的是谁?其中“从哪里来”说的是过去,“在何处”说的是现在,“走向何处”则指向未来,将这三点贯连起来,你认为作者的所谓“走”路,指的是什么?(4分)
“你”指的是
“走”路,指的是
【答案】
【小题1】⑴形容胸怀大志的人,读书或工作非常勤奋。
【小题2】坏人比鬼更可怕(防坏人应甚过防鬼)
【小题3】①少年时怕的是鬼,现在怕的是人。
②少年时怕鬼一路飞奔,现在害怕只是回头来看。
③少年时怕后知道“鬼不可怕”,现在怕后明白“我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了”。
【小题4】对比(比照、衬托)
城市的“噪”和山林的“静”形成对比,噪中显静,说明我们只有心静才能自省。
【小题5】“你”指的是读者,泛指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作者。
这里的走路,指的是探索人生之路。【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学生日常积累的考查,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大量阅读和熟练背诵,此类题便很好解答。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经常被用到,更要了解其含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句子的含义的题型。此题难度不大,鬼不伤人,坏人会来剥衣服,抢钱,因此塾师这句话是教导我要放坏人,坏人比鬼还要厉害。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答题时应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作者在文章各段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透过文字的表面内容理解其深层含义。解答此题切记脱离文章内容答题。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法及作用的理解与掌握。答题时要分析两段的内容,继而根据全文内容揣摩作者的用意。解答时针对两个问题,首先要辨认出作者所用的写法,然后对其作用(表达效果)进行分析,分析时要注意与具体内容结合。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第一问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第二问考查考生的自主发挥能力。文章中的“你”,既指每一个读者,也指文学形象的典型,即常被综合概括为普遍意义上的“我”,在文中指作者本人。分析时要抓住作者的基本思想,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在此基础上作准确概括。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10、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后面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香远益清(
)(2)亭亭净植(
)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3】【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小题4】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答案】
【小题1】(1)更、更加
(2)立
【小题2】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2分)
【小题3】菊花、牡丹;
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4分)
【小题4】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到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如本题中“植”是动词。“益”是副词,更加。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染”“濯”“清涟“妖”,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结合课文分析即可,本题相对比较简单。由于是课内文章,因此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甲】文中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乙】文中梅花在风雨中开放,笑迎风雪,因此可知莲花和梅花共同的精神品质是: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阅读杜甫的《望岳》,回答后面的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下面是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小题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
【小题1】D
【小题2】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全诗紧扣“望”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景色。D项中说作者登上泰山的感受,仔细品味这首诗可知,诗人并没有登上泰山。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情感的把握。一般尾联最能体现诗歌的主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誓要攀登人生顶峰、实现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凌绝顶”、“众山小”,注意体会其寓意。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2、请把“我从来没有这么____________”补充完整再作文,如补充成“后悔”、”“幸福”和“自豪”等。
(2)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认定这是上帝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位教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盲人按摩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迹也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这件事至少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2)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答案】
【参考例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控加工中心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高柔性不锈钢金属软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合同法 我国合同法是否适用于中外合作项目
- 2025年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无菌包装用包装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5-2030年高速拉丝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贡弹呢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羊毛脂去屑洗发膏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高效照明电器产品合作协议书
- 麦克维斯电磁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啤酒厂精酿生产线安全操作规程
- 2024年秋季学期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上册课件 Unit6 Part1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 前程无忧测评题库及答案
- 桩基础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 岗位职责会议组织模板
- 《边防检查法律法规》课件
- “高中主题班会系列化研究”开题报告
- 颂钵疗愈师培训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