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_第1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_第2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_第3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_第4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验名称:植物含水量的测定试验目的:把握测定植物组织的含水量的方法试验原理:利用水遇热蒸发为水蒸汽的原理,可用加热烘干法来测定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植物组织含水〔〕表示。后者更能说明它的生理意义。试验材料与设备:〔一〕材料:植物鲜组织。1/1000g〕;烘箱;枯燥器;剪刀;搪瓷盘;塑料袋;纸袋;吸水纸等。试验步骤:⒈鲜重测定 植物材料,装入重量的容器〔或塑料袋〕中,带入室内,用分析天平称取鲜重〔FW〕。100~105100~10510min70~80℃左右,烘至恒重。取出纸袋和材料,放入枯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干重〔DW〕。值。⒋取得以上数据后,按公式计算组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思考题:试验名称: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试验目的:学会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将植物组织分别放在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溶液中,当找到某一浓度的溶液与植物组织之间水分保持动态平衡时,则可认为此植物组织的水势等于该溶液的水势。因溶液的浓度是的,可以依据公式算出其渗透压,取其负值,为溶液的渗透势〔ψπ〕,即代表植物的水势〔ψw〕。ψw=ψπ=-P=-iCRT试验材料与设备:〔一〕材料:小白菜或其它作物叶片〔二〕仪器设备:1.122.带有橡皮管的注射针头;3.镊子;4.5.培养皿。〔三〕试剂:1.0.05、0.10、0.15、0.20、0.25、0.30mol/L2.甲烯蓝粉末。试验步骤:一〕60.05~0.30mol/L4ml〔约为青霉2/3〕,另取60.05~0.30mol/L1ml和微量甲烯蓝粉末着色,上述各瓶加标签注明浓度。〔二〕取待测样品的功能叶数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约50片,放至培育皿中,混合均匀。用镊子分别夹〔乙组〕。盖上瓶塞,并使叶圆片全部浸30~60min,为加速水分平衡,应常常摇动小瓶。〔三〕经肯定时间后,用注射针头吸取乙组各瓶蓝色糖液少许,将针头插入对应浓度甲组青霉素瓶溶液中部,留神地放出少量液流,观看蓝色液流的升降动向。〔每次测定均要用待测浓度的甲烯蓝蔗糖溶液清洗几次注射针头〕。如此方法检查各瓶中液流的升降动向。假设液流上升,说明浸过小圆片的蔗糖溶液浓度变小〔即植物组织失水〕;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高于该浓度糖溶液的渗透势;假设蓝色液流下降则说明叶片此糖溶液的浓度即为叶片组织的等渗浓度。ψw=ψπ=-iCRT。式中:ψw=植物组织的水势〔单位:Mpa〕;ψπ=C=等渗浓度〔mol/L〕;R=气体常数〔0.008314MPa·L/mol/K〕;T=确定温度;i=解离系数〔蔗糖=1,CaCl2=2.60〕。在干旱地方生长的植物其水势较高还是较低?为什么?试验名称: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试验目的:学会用质壁分别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渗透势试验原理: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假设将植物细胞放在各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时,由于细胞液的浓〔或水势〔者说ψ <ψ 即ψ <ψ〕时,细胞则吸水,使细胞处于紧急状态;当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外溶scell

s

wsol液的浓度时,〔或者说ψ >ψ

即ψ >ψ

〕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则往外渗透,严峻时则引起质壁scell

s

wsol分别;当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时,〔或者说ψ =ψ

即ψ =ψ

〕。细胞内scell

s

w

wsol外水分交换处于动态平衡。此时细胞既不紧急也不引起质壁分别,这时外溶液的浓度即为等渗浓度〔即细胞内外ψψs

相等的浓度〕。本试验是以细胞的初始质壁分别〔即一视野中有半数细胞产生初始质壁分离〕确定为等渗浓度。依据公式,即可计算出外溶液的ψs

,即ψiCRTsc:等渗浓度;R:气体常数,0.0083MPa·L/mol·K;T273+t〔试验时溶液的温度〕由于ψ=ψ

=0,即ψ

=ψ ,所以ψ

ψ

)=ψssol wψ).

sol

pcell

scell w

scellwsol ssol大红花、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移液管10ml2蔗糖溶液〔1mol/L〕试验步骤:1mol/L〔母液〕0.1、0.2、0.3、0.5、0.6mol/L10ml。置于培育皿中,摇匀加盖。2.撕取带有色素的植物组织〔如花瓣、洋葱鳞片等〕表皮,分别投入各种浓度的蔗糖液中,〔每浓度约放5〕,使其完全浸入。1C。4.测量液温5.依据公式ψ=-iCRT,计算出所测材料的ψ(ψs w s思考题:试比较洋葱和大红花花瓣水势的凹凸。试验名称:单盐毒害和离子间拮抗作用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使学生生疏到离子平衡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离子间的现象的本质是简单的,它可能反映不同离子对原生质亲水胶粒的稳定性,原生质膜的透性,以及对各种酶活性调整等方面的相互制约作用,从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试验材料与设备:烧杯、纱布、石蜡、小麦试验步骤:1、试验前3~4天选择饱满的小麦种子100粒浸种,在室温下萌发,待根长1cm时可做材料。24〔1〕A〔2〕B〔A100ml+B1ml〕〔4〕E〔A100ml+B1ml+C12.2ml〕10里,使根系接触到溶液,然后放到光照培育箱中进展培育,随时补加蒸馏水以保持杯内溶液的水平,7后观看结果。可看出在单盐溶液中,小麦幼苗生长受阻,特别是它们的根部消灭畸形。调查幼苗生长状况〔每株鲜重/mg、每株根数/个、每株根的总长度/cm〕思考题:试验名称: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取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植物对离子的选择吸取特点试验原理:植物根对不同离子吸取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盐类,对其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吸取量也不PH该试验也使我们了解什么是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和生理中性盐。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小麦〔洋葱〕、PH计、广口瓶、、量筒、烧杯、洗瓶、吸水纸、移液管试验步骤:1、材料预备试验前20天培育具有完整根系的植物2、测定溶液的原始PH试验开头时吸取0.01mg/L浓度的〔NH〕SONaNO150ml分别置于两个200ml的广口瓶中,另一个广4 2 4 3150ml,然后用PH〔或周密PH〕测定以上溶液或蒸馏水的原始PH。333—7PH测溶液的PH,试验结果按下表记录。处处PH理放植株前放植株后0.01mg/L〔NH〕SO4 2 40.01mg/LNaNO3蒸馏水思考题:思考题:从试验结果分析中得出什么结论?试验名称:光合作用淀粉的形成试验目的:了解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试验原理: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取太阳光的能量。同化CO和HO为机物质,并释放出O2 2 2过程,其中光、CO2、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由于一般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故以淀粉能否生成即知光合作用是否进展,可借助于淀粉与I—KI产生蓝色反响检查出来。试验材料与设备:1%NaHCO溶液、饱和KOH溶3液、95%乙醇、酒精灯、外表皿、滴管、锡薄或黑纸片、I-KI溶液的配制:2gKI溶于5ml21gI595ml。2〔菜豆等叶子均可〕,用黑纸将叶子的一半〔上、下面〕遮光〔留意:遮光局部不能漏光〕,让植株在阳光下照耀约5—695%乙醇,放在水浴锅里煮沸〔〕,直至叶绿素全部浸出,叶片呈白色为止,此时用镊子取出叶片,并将其开放于外表皿上,滴上I—KI〔注意:假设在试验前一天将叶子先遮光处理,效果则更好〕。思考题:叶子遮光的目的是什么?试验名称: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别试验目的:学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别的方法,了解叶绿体色素的性质。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通过研磨法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假设无丙酮亦可用酒精代替)。色素。试验材料与设备:20ml2ml1ml天平、研钵、烧杯、量筒、滤纸、外表皿、剪刀、95%乙醇、漏斗、滴管试验步骤:〕,5ml成匀浆,过滤,该滤液即为色素提取液。10cm1cm两个角。〔约距这一端的1cm处〔用牙签〕,4~5〔1cm〔留意:色素线要略高于层析液面,且滤纸条下端最好不要遇到烧杯壁〕,盖上培育皿。经几分钟后,观看色素带的分布,最上端为胡萝卜素,其次是叶黄素,再次是叶绿素a,最终是叶绿b。思考题:Chla、Chl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在滤纸上的分别速度不一样,这与它们的分子量有关吗?试验名称: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测定试验目的:学会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测定方法试验原理:TTC〔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的氧化态是无色的,可被氢复原成不溶性的红色三苯甲月替〔TTF〕。应用TTC可以将TTC作为受氢体使之复原成为三苯甲月替而呈红色,假设种胚死亡便不能染色,种胚生命力衰退或局部丧失生活力则染色较浅或局部被染色,因此,可以依据种胚染色的部位或染色的深浅程度来鉴定种子的生命力。部染色。所以可依据种子胚部是否被染色来推断种子的生命力。试验材料与设备:〔一〕材料: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待测种子。〔二〕仪器设备:1.小烧杯;2.刀片;3.;4.温箱;溶液〔TTC可直接溶于水,溶于水后,呈中性,pH7±0.5,不宜久藏,应随用随配〕。 5%红墨水〔5ml+95ml自来水〕。TTC将种子用温水〔30℃〕2~6h,使种子充分吸胀。100将预备好的种子浸于TTC〔30~35℃〕30min。染色完毕后要马上进展鉴定,因放久会褪色。倒出TTC1~2被染色的状况,凡种胚全部或大局部被染成红色的即为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种胚不被染色的为死种子,假设种胚中非关键性部位〔如子叶的一局部〕被染色,而胚根或胚芽的尖端不染色都属于不能正常发芽的种子。二、染料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min。思考题:比较TTC试验名称: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试验目的:学会用简易测定法测定植物的呼吸强度试验原理:萌发的种子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呼吸作用消耗容器中的氧放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为容器中的碱液所吸取,致使容器中气体压力减小,容器内外产生压力差,使得玻管内水柱上升。水柱上升的高〔量要全都〕,即可从水柱上升的高度或玻管内上升的水的体积,相对地比较它们的呼吸强度。试验材料与设备:游标卡尺 天平 广口瓶 橡皮塞 小烧杯 玻璃管 纱布 移液管10%NaOH 凡士林〔石蜡〕试验步骤:⒈烧杯内装水〔可加数滴红墨水〕,20ml10%NaOH。〔小麦或大豆〕15广口瓶塞弯钩上。然后盖紧瓶塞,并用凡士林密封瓶口,记录开头的试验时间,期间轻轻摇动数次有利于CO2⒊经肯定时间〔30min〕后,测量水柱上上升度。⒋用下述方法表示呼吸作用强弱。⑴以上升水柱的高度表示相对呼吸强度:cm/植物组织鲜重·h。⑵以水柱中上升的水量〔ml〕表示相对呼吸强度:水柱高〔cm〕×π(cm),式中=3.1416rcm,可用游标卡尺量得。影响此试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萘乙酸对小麦根芽生长的影响试验目的:了解生长素及人工合成的类似物质如萘乙酸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试验原理:植物生长物质指调整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活性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整剂。激素分五大类,都有独特的生理效应,生长素及人工合成的类似物质如萘乙酸等对植物生长有很大影响,但不同芽要低些,本试验就是依据这一原理来观测萘乙酸不同浓度对植物不同局部生长的刺激和抑制作用。试验材料与设备:露白的小麦种子,10mg/L萘乙酸〔NAA〕溶液〔称取10mg萘乙酸,先用少量95%乙醇溶1L〕。试验步骤:预备7套干净培育皿,用记号笔编号。1②~⑦9ml10mg/LNAA10ml,然后从①号皿中吸取NAA1ml0.1mg/L1ml1ml9mlNAA101.00.10.01、0.001、0.0001、0mg/L。⑦为比照。给每皿放入一张干净滤纸。70〔饱满、大小全都、刚露白〕1025℃恒温箱培育。3NAA对根、芽生长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浓度。留意事项:培育皿用前先洗刷干净。配制的各溶液浓度要准确。且要混匀,吸取时,将移液管先在所取溶液中润洗几次。摆放种子时,将种子沿培育皿周缘整齐摆放,确保种子浸在溶液中。用记号笔将记号标在培育皿的底部或侧面。试验名称: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验证试验目的:学会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验证方法试验原理:NaHCO3

溶液在肯定温度下,放出或吸取肯定量的CO2

与空气平衡,最终溶液稳定在肯定的PH值上,依据溶液中指示剂甲酚红的颜色变化〔PH7.2—8.8,在较低时呈黄色,在较高时呈紫红色〕,即可CO2

还是光合作用吸取的CO2试验材料与设备:试验步骤:1、取试管30.0005mol/LNaHCO3

2ml.〔不要浸入溶液〕,加塞,第一支放在光下,其次支放在暗中,第三支不放叶片放在光下。1—23思考题:1、与第3支试管相比,第1支试管中的溶液颜色为何变紫色?证明白什么?2、与第3支试管相比,第2支试管中的溶液颜色为何变黄色?证明白什么?试验名称:叶绿素a、b含量测定试验目的:学会Chla、b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叶片中Chla、b的含量。试验原理:a、b663nm645nm,同时在该波长时叶绿素a、bKLambertBeer定律,列出浓度C与光吸取AA=82.04Ca+9.27Cb (1)663A=16.75Ca+45.6Cb (2)645(1)(2)式中的A

663

645

663nm645nmCa、bg/L。82.04、9.27a、b663nma、b645nm解方程式(1)(2),则得:Ca=12.7A

—2.69A663

……………… ……(3)645Cb=22.9A

—4.68A645

………… …………(4)663C=Ca+Cb=8.02A

+20.21A663

………(5)645此时,CCa、Cba、bmg/L,利用上面〔3〕〔4〕〔5〕式,即可a、b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25ml〕、漏斗、滤纸、乙醇〔95%〕方法步骤:0.110ml〔80%丙酮〕CaCO3

和石英砂,共研5ml25ml。取一光径为1cm721663nm645nm计算结果:Ca×25ml÷1000ml/L÷0.1g=0.25Cab〔mg/g.FW〕=0.25Cb思考题:测定叶绿素a、b含量为什么要选用红光的波长?测定叶绿素ab试验名称:谷物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的转化试验目的:了解谷物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的转化状况转变成各种糖类,淀粉贮藏量削减,于是与碘作用显色较浅。而转化成的糖中还有复原糖,因此转化的多少可用裴林试剂测定。在碱性溶液中,复原糖能将酸。

,Hg

2+ ,Cu2+

,Fe3+

等金属离子复原,而糖本身则氧化成各种糖仪器设备:发芽和未发芽的小麦籽粒、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研钵、烧杯、水浴锅、试管、I—KI溶液。I—KI1.5KI0.3100克CuSOO501004 250100存,使用时等量混合。试验步骤:淀粉的消化〔1〕3—5〔3〕,将其胚乳汁液挤出少许,涂I—KII-KI。比较发芽与未发芽的小麦籽粒的淀粉外形及染色状况。淀粉种子萌发时复原糖的形成〔1〕1030℃温水冲10—20〔2〕510—20比较发芽的与未发芽的小麦籽粒中复原糖的含量。试验名称:可溶性总糖的测定试验目的:把握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试验原理:强酸可使糖类脱水生成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糖醛与蒽酮脱水缩合,形成糠醛的衍生物,620nm10-100ug仪器设备:150m1×1、大试管950rnl×2、刻度吸管:1m1×3,2m1×1,5ml×1、水浴锅.试剂:葡萄糖标准液:l00ug/ml、浓硫酸、蒽酮试剂:84ml浓HSO +16mlHO=88%HSO2 4 2 2 40.15g蒽酮溶于100ml88%HSO2 4

中,棕色瓶可保存数日。.材料:小麦叶片试验步骤: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取7支大试管,按下表数据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取7支大试管,按下表数据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管号1234567葡萄糖标准液〔ml〕00.10.20.30.40.60.8蒸馏水〔ml〕10.90.80.70.60.40.2葡萄糖含量〔ug〕01020304060803.0m1葡萄糖含量〔ug〕0102030406080.植物样品中可溶性糖的提取2mm1g〕10ml5ml20min,冷却后过滤,滤液收集在50m1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测定3ml620nm,记录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葡萄糖的含量〔ug〕。4.结果处理:植物样品可溶性总糖%〕=[C*V/a/W*10]*100C:标准曲线上查得的糖含量〔ug〕V: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a:显色时取用的样液量〔ml〕W:样品重〔g〕10g留意事项:.该显色反响格外灵敏,溶液中切勿混入纸屑及尘埃。.HSO 要用高纯度的。2 43.试验名称: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本试验主要测定低温对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并把握用电导仪法测定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原理及方法。植物细胞的细胞质由一层质膜包围着,这种质膜具有选择透性的独特功能。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发生的一切物质交换都必需通过质膜进展。各种不良环境因素对细胞的影响往往首先作用于这层由类脂和蛋白质所构成的生物膜。如极端的温度、干旱、盐渍,重金属离子〔Cd+等〕和大气污染物〔SOHFO2 3抗性愈强。仪器设备:1.仪器:电导仪;电子天平;冰箱;青霉素瓶;医用注射器;电炉;试管;纱布;表皿;滤纸条;打孔器;玻棒;滴管。2〔杨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