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派遣(qiǎn)

热忱(chén)漠不关心(mò)B.狭隘(yì)

殉职(xùn)

晋察冀(Jì)C.纯粹(cùi)

鄙薄(bó)

麻木不仁(rén)D.佩服(pèi)

拥护(yōng)拈轻怕重(zhā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隔壁

消耗

隐约

妄下断语B.讨厌

忧郁

安祥

若有若无C.预警

偶然

挣扎

提心掉胆D.愤恨

辨护

衔着

畏罪潜逃3、下列各句中,加下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不愿留姓名的热心人长久以来照顾着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他衣食无忧。B.在图书馆里,他无所顾忌地大声讲话,受到了读者的批评。C.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D.保持不败战绩的队员们神采奕奕地走进赛场,准备进行最后的决战。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B.这位建筑师的独特设计和出色业绩,已被有关单位采用。C.在本届世乒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默写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乡书何处达?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是故_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嘉肴》)

⑤水何澹澹,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⑥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默写朱熹的《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野有麦场

顾:看,视B.其一犬坐于前

犬:狗;这里用作状语,“像狗一样”C.一狼洞其中

洞:洞穴;这里用作状语,“从洞里”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隧道”2.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久之,目似瞑C.又数刀毙之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学习古文要注意积累与梳理,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虚词“以”梳理的表格,其中关于例句的填写有错误,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词性解释例句以介词可译作“把、拿、用”①屠惧,投以骨连词,相当于“而”连接两个成分,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译作“来,用来”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动词认为③静以修身A.第①③句填写错误B.第①句填写错误C.第①②句填写错误D.第③句填写错误4.对原文句子的解释,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场主积薪其中”,这句话省略了介词“于”,补上后为“场主积薪于其中”,译作“场主在麦场中堆积柴草”。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译作“两只狼都不敢走在前面,瞪着眼互相看着对方”。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这里省略的主语是那只“犬坐于前”的狼。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朗读时停顿应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在这里是“多少”的意思。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父亲的长笛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都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儿?”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里。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有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上哭了。那一刻,她恨父亲没出息!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儿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亲。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听不到笛声了。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呀,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笛子的事儿。⑨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孩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里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⑩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子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11)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蔓延开来,飞扬在屋子里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2.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4.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根据要求答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借用“杨花”“子规”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凄凉伤感的气氛。B.第二句写出得知友人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担忧与关切。C.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愁心”,给诗歌增添了浪漫的色彩。D.中国古代“迁”指的是职位调动,“左迁”指降职调动。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传不习乎(

)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世界/他们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