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化学题源解密1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详解)_第1页
2023年高考化学题源解密1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详解)_第2页
2023年高考化学题源解密1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详解)_第3页
2023年高考化学题源解密1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详解)_第4页
2023年高考化学题源解密1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乙卷

【母题题文】常温下,一元酸HA的Ka(HA)=L0xl(y3。在某体系中,H*与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

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溶液I膜溶液口

i

pH=7.0pH=1.0设溶液中c总(HA)=c(HA)+c(A。,当达到平衡时,下

+

H+A~j-—►HA=H++A-

1

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I中c(H+)=c(OH]+c(A)

(c(Aj1j

B.溶液H中的HA的电离度"、为尔

(c总(HA)J101

C.溶液I和n中的C(HA)不相等

D.溶液I和n中的C总(HA)之比为10口

【答案】B

【试题解析】

A.常温下溶液I的pH=7.0,则溶液I中c(H+)=c(OH-)=lxlO-7mol/L,c(H+)<c(OH)+c(A-),A错误;

((H((A3

B.常温下溶液H的pH=1.0,溶液中c(H+)=0.1mol/L,Ka=^''^l.OxIO-,c,式HA尸c(HA)+c(A)则

c(HA)

0.1c(A-c(A)_1

=1.0x10-3,解得B正确;

c总(HA)-c(A-)%(HA)一而

C.根据题意,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和II中的c(HA)相等,C错误;

D.常温下溶液I的pH=7。溶液I中时)=30-。匹,K“=**=L0xWcEHA)=c(HA)+c(A)

10[c©(HA)-c(HA)]=]ox10-3,溶液i中c或(HA)=(10,+1)c(HA),溶液n的pH=1.0,溶液H中c(H+)=0.1mol/L,

c(HA)

c(H+)c(A),0.1c%(HA)-c(HA)……

K3L

-=z;=1-0x10>cEHA)=c(HA)+c(A),——心----------=1.0xl0\溶液II中c总

c(HTA)c(HA)

(HA)=1.01c(HA),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和H中的c(HA)相等,溶液I和II中co(HA)之

比为1(104+l)c(HA)]:[1.01c(HA)]=(l04+1):1.01~104,D错误;

答案选B。

【母题来源】2022年湖南卷

【母题题文】室温时,用O.lOOmolL的标准AgNO,溶液滴定15.00mL浓度相等的CL、Br.和「混合溶液,

通过电位滴定法获得lgc(Ag+)与"(AgNOj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沉淀对离子的吸附作用。若溶液中离

10

子浓度小于l.OxlOTmolL」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sp(AgCl)=1.8xlO-,K£AgBr)=5.4x10*,

Ksp(Agl)=8.5x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原溶液中I的浓度为O.lOOmolL'

C.当母一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CL沉淀

D.b点:c(Cl)>c(Brj>c(r)>c(Ag*)

【答案】C

【试题解析】

向含浓度相等的C1-.Br-和r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根据三种沉淀的溶度积常数,三种离子沉淀的

先后顺序为「、Br\C1-,根据滴定图示,当滴入4.50mL硝酸银溶液时,C「恰好沉淀完全,此时共消耗硝

酸银的物质的量为4.50mLxl0-3L/mLx0.1000mol/L=4.5xl0-4moi,所以Cl\Br和1.5xl0-4mol«

A.1-先沉淀,Agl是黄色的,所以a点有黄色沉淀Agl生成,故A错误;

B.原溶液中r的物质的量为1.5xl04mol,则r的浓度为=0.0100molLL故B错误;

0.01500L

C.当Br-沉淀完全时(B「浓度为1.0x105moi/L),溶液中的c(Ag+)='坐萼=咎粤〒=5.4xl(y8mol/L,若

c(Br)1.0x10

cr已经开始沉淀,则此时溶液中的c(C「)==3.3X10-3moi/L,原溶液中的c(C「尸

c(r)=0.0100mol.L',则已经有部分C「沉淀,故C正确;

D.b点加入了过量的硝酸银溶液,溶液中的「、Br\C「全部转化为沉淀,则Ag+浓度最大,根据溶度积可

+

知,b点各离子浓度为:c(Ag)>c(Clj>c(Brj>C(r),故D错误;故选C。

倒题窗圈【命题意图】

结合图象考查沉淀的溶解平衡、溶液的酸碱性、pH的相关计算及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等,通过图像分析、

反应条件控制等考直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很好的落实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命题方向】

电解质溶液是高考的必考题型,涉及的内容很多,如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水的离子积的变化、电离

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液pH的判断、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水解的应用、电荷守恒规律、物料

守恒规律、质子守恒规律的应用,加入其他试剂对水解平衡的影响、稀释规律等。高考试题对本部分能力

点的考查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能力、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等为主,试题难度适中。在高考试

题中经常将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沉淀溶解平衡等内容相结

合,以图象的形式出现。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仍将以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的影

响,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既与盐类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关,还注重溶液中的各

种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关系的考查,从而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技巧性;

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关于溶液pH的计算,题设条件可千变万化,运用数学工具(图表)进行推理的试题

在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推理性会有所增强,应予以重视。展望2023年高考仍然将以考查以电离平衡

常数为载体考查电解质的强弱及对应盐的水解强弱和相关计算;以酸碱中和滴定为载体,考查"强''滴"弱"

过程中微粒浓度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以图像为载体,考查粒子浓度关系和三大守恒定律的运用;以

某些难溶电解质为命题点,结合图像考查溶度积Kp的应用和计算。

【得分要点】

电解质溶液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该部分内容从知识点的角度来讲,考查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问题,特别是多元弱酸弱碱分步电离平衡问题、多元弱酸弱碱离子的水解问题及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是命

题的生长点;从解题方法的角度讲,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等恒等变形是命题的热点;从能力的

角度讲,考查学生发散思维和思维的深刻性是命题者一贯坚持的原则。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涉及的问题很复杂,其中主要涉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

水解、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移动等。常用解题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微粒浓度大小比较的理论依据:

①弱电解质电离理论:电离微粒的浓度大于电离生成微粒的浓度。如H2cCh溶液中:c(H2co3)>

c(HCO;)»c(COj)(多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②水解理论:水解离子的浓度大于水

解生成微粒的浓度。例如,Na2co3溶液中:c(CO:)>

c(HCO;)»c(H2co3)(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三个守恒关系:

①电荷守恒: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

的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电荷总浓度。例如,NaHCCh溶液中

c(Na+)+c(H+)=c(HCO;)+2c(CO;­)+c(OH)»

②物料守恒:物料守恒也就是原子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如0.1mol-L।NaHCCh溶液中:

c(Na+)=c(HCO;)+c(CO;)+c(H2co3)=0.1mol-L1。

③质子守恒:由水电离出的c(H+)等于由水电离出的c(OH-).在碱性盐溶液中OH守恒,在酸性盐溶液中

H+守恒。例如,纯碱溶液中c(OH-)=c(H+)+c(HCO;)+2c(H2co3)。

(3)四种情况分析: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在H3P03溶液中,c(H+)>c(H2P0;)>c(HP0j)>c(P0:)。

②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Ch溶液中:c(Na+)>c(COj)>c(OH-)>

c(HCO~)o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产生的影响。例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下列溶液中:①NH4NO3溶液,②CH3co0NH4溶液,③NH4HSO4溶液,c(N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

>②。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如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例如,在

1

0.1mol-L的NH4C1和0.1mol-V的氨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H;)>

c(Cl)>c(OH-)>c(H+)o在该溶液中,但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c(OFT)

>c(H+),同时c(NH;)>c(Cr)。

1.(2022•北京市H"一学校三模)室温下,向20.0mL0.100mol.L"的某

弱酸HA的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NaOH,过程中怆空」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A)

c的过程中,[c(HA)+c(A)]为定值

B.a到c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

C.b点时,c(Na+)>c(Aj

D.c点时加入碱的体积为20mL

2.(2022•北京育才学校三模)常温下,向20mL0.2moi/LH?X溶液中滴力口0.2mol/LNaOH溶液,溶液中各微

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数H2X为弱酸

2

B.滴加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H2X+OH=HX+H2O,HX+OH-X+H2O

c.水的电离程度:a点与b点大致相等

2

D.若常温下K,(HY)=1.Ixl(y2,HY与少量Na?X发生的反应是:2HY+X-H2X+2Y-

3.(2022•河南•模拟预测)25℃时,用0.lOmoLL」的氨水滴定lO.OOmLO.O5moiLi二元酸H2A溶液,滴定

c(OH)

过程中加入氨水的体积(V)与溶液中1g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

B.N点溶液中,水电离c(H+)=1.0水申6moi4/

5585

C.P点溶液中,c(NH3-H2O)=(10---10-)mol-L-'

D.25C时,该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产三

a-10

4.(2022・河南开封•三模)谷氨酸[HOOC(CH2)2CH(NH2)COOH,用H?R表示]是人体内的基本氨基酸之一,

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zR7~■HR\I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H2R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混合溶液中lgx[x表示器^或喘号]随pOH[pOH=-lgc(O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2

B.pH=7时,C(HR)>C(H2R)>C(R)

c.曲线n表示pOH与1g嚅2的变化关系

c(R-)

D.M点时,c(H+)+c(Na+)=c(OH)+3c(HR)

5.(2022♦河南郑州♦三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完温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后,测定了O.lmolL-Na2cCh溶

液的pH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常温下,0.1molLNa2cCh溶液中:c(Na+)>2c(C0f)+c(HCO;)

C.温度升高,Na2co3水解程度增大,溶液pH增大,故图1实验数据一定错误

D.降低温度,Na2cCh水解平衡移动和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对溶液pH的影响一致

6.(2022.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预测)溶液中各含氮(或碳)微粒的分布分数6,是指某含氮氨(或碳)微

粒的浓度占各含氮(或碳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25℃时,向O.lmolLi的NH4HCO3溶液(pH=7.8)中滴加适量

的盐酸或NaOH溶液,溶液中含氮(或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8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中的CO2

和NH3分子)。

3

A.KMNH3HzOAKMH2co3)

B.n点时,溶液3c(HCO;)+c(OH)=c(NH:)+c(H+)

C.m点时,C(NH3H2O)>C(HCO3)

D.反应HCO;+NH3-H2O喳诊NH;+CO;+H2O的平衡常数为K,lgK=-0.9

7.(2022•安徽.合肥市第八中学模拟预测)MA2是一种微溶盐,M(0H)2是二元强碱,HA是一元弱酸。25℃

时,实验测得随着c(H+)变化,MA?饱和溶液中pM与3(A)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点对应的pH=5.0,[已知

C.Ksp(MAz)的数量级为IO,

D.b点对应溶液中c(0H)=9xIO?

8.(2022•安徽•合肥一中模拟预测)实验室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mL0.lmol.LT的HN,溶液。溶

A.x点对应溶液的pH约为5

B.p点对应的溶液中,2c(H+)+c(HN,)=2c(OH)+c(N;)

C.微粒b为N;该滴定可选酚酰作指示剂

D.滴定到q点时,溶液中C(HN3)>C(OH-)

9.(2022•陕西•西安中学模拟预测)常温下,用O.lO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

O.lOmolL'CHj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H3coOH的电离常数约为IO?

B.水的电离程度:点①〉点③〉点②

C.在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N)>c(CH3co0-)

D.在点③和点④之间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10.(2022.江西师大附中三模)已知SrF2属于难溶于水、可溶于酸的盐。常温下,用HC1调节SrF?浊液的

pH,测得在不同pH条件下,体系中-lgc(X)(X为SF+或F)与1g[箸,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i代表-36产)与1g[器号]的变化曲线

B.Ksp(SrF2)的数量级为IO'

C.a、c两点的溶液中均存在2c(SF+)=C(F)+C(HF)

D.c点的溶液中存在c(Cl)>c(Sr2+)=c(HF)>c(H+)

11.(2022.辽宁・东北育才学校模拟预测)Cd+与NH3可结合生成多种络合物,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2+2+2+2+2+

LCU(NH3)4]LCu(NH,)3]LCU(NH3)2][Cu(NH,)]Cu(KHK2>K3、1分别为

每一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向某浓度的CuSO4溶液中滴加浓氨水,实验测得含Cu微粒的物质的量分布

分数(3)与溶液中游离氨的lgc(NH3)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曲线a表示[CU(NH3)4F+的物质的量分布分数曲线

CU2+CU2+CU2+CU2+

C.lgc(NH3)=-3时,(C)+{[C(NH3)]}+{[C(NH3)2]}+{[C(NH3)3]}+

2++

c{[CU(NH3)4]}=0.5[C(OH-)-C(H)-C(NH:)]

D.M点时,lgc(NHj=矍&喈广剧&

12.(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预测)MB是一种难溶盐,H?B是一种二元弱酸(KM=1.3X10L

15

Ka2=2.6xl0),M?+不发生水解。室温下,将MB溶于一定浓度的一元强酸HA溶液中,直到不再溶解,

所得溶液中c2(H*〉c2(M2+)有如图所示线性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x/6J6=2.6,忽略溶液体积的

A.在图示实线对应的pH范围内,溶液中

2+

c(M)«c(H2B)

23

B.MB的溶度积Ksp(MB)«1.0?10-

C.溶液中存在c(HB)+C(H+)+2C(H2B)=C(A)+C(OH)

口.将0。211101血溶于1.01皿溶液中,所需HA的最低浓度为OSOmoLL」

专题1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乙卷

【母题题文】常温下,一元酸HA的Ka(HA)=L0xl(y3。在某体系中,H*与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

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溶液I膜溶液口

i

pH=7.0pH=1.0设溶液中c总(HA)=c(HA)+c(A。,当达到平衡时,下

+

H+A~j-—►HA=H++A-

1

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I中c(H+)=c(OH]+c(A)

(c(Aj1j

B.溶液H中的HA的电离度"、为尔

(c总(HA)J101

C.溶液I和n中的C(HA)不相等

D.溶液I和n中的C总(HA)之比为10口

【答案】B

【试题解析】

A.常温下溶液I的pH=7.0,则溶液I中c(H+)=c(OH-)=lxlO-7mol/L,c(H+)<c(OH)+c(A-),A错误;

((H((A3

B.常温下溶液H的pH=1.0,溶液中c(H+)=0.1mol/L,Ka=^''^l.OxIO-,c,式HA尸c(HA)+c(A)则

c(HA)

0.1c(A-c(A)_1

=1.0x10-3,解得B正确;

c总(HA)-c(A-)%(HA)一而

C.根据题意,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和II中的c(HA)相等,C错误;

D.常温下溶液I的pH=7。溶液I中时)=30-。匹,K“=**=L0xWcEHA)=c(HA)+c(A)

10[c©(HA)-c(HA)]=]ox10-3,溶液i中c或(HA)=(10,+1)c(HA),溶液n的pH=1.0,溶液H中c(H+)=0.1mol/L,

c(HA)

c(H+)c(A),0.1c%(HA)-c(HA)……

K3L

-=z;=1-0x10>cEHA)=c(HA)+c(A),——心----------=1.0xl0\溶液II中c总

c(HTA)c(HA)

(HA)=1.01c(HA),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和H中的c(HA)相等,溶液I和II中co(HA)之

比为1(104+l)c(HA)]:[1.01c(HA)]=(l04+1):1.01~104,D错误;

答案选B。

【母题来源】2022年湖南卷

【母题题文】室温时,用O.lOOmolL的标准AgNO,溶液滴定15.00mL浓度相等的CL、Br.和「混合溶液,

通过电位滴定法获得lgc(Ag+)与"(AgNOj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沉淀对离子的吸附作用。若溶液中离

10

子浓度小于l.OxlOTmolL」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sp(AgCl)=1.8xlO-,K£AgBr)=5.4x10*,

Ksp(Agl)=8.5x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原溶液中I的浓度为O.lOOmolL'

C.当母一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CL沉淀

D.b点:c(Cl)>c(Brj>c(r)>c(Ag*)

【答案】C

【试题解析】

向含浓度相等的C1-.Br-和r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根据三种沉淀的溶度积常数,三种离子沉淀的

先后顺序为「、Br\C1-,根据滴定图示,当滴入4.50mL硝酸银溶液时,C「恰好沉淀完全,此时共消耗硝

酸银的物质的量为4.50mLxl0-3L/mLx0.1000mol/L=4.5xl0-4moi,所以Cl\Br和1.5xl0-4mol«

A.1-先沉淀,Agl是黄色的,所以a点有黄色沉淀Agl生成,故A错误;

B.原溶液中r的物质的量为1.5xl04mol,则r的浓度为=0.0100molLL故B错误;

0.01500L

C.当Br-沉淀完全时(B「浓度为1.0x105moi/L),溶液中的c(Ag+)='坐萼=咎粤〒=5.4xl(y8mol/L,若

c(Br)1.0x10

cr已经开始沉淀,则此时溶液中的c(C「)==3.3X10-3moi/L,原溶液中的c(C「尸

c(r)=0.0100mol.L',则已经有部分C「沉淀,故C正确;

D.b点加入了过量的硝酸银溶液,溶液中的「、Br\C「全部转化为沉淀,则Ag+浓度最大,根据溶度积可

+

知,b点各离子浓度为:c(Ag)>c(Clj>c(Brj>C(r),故D错误;故选C。

倒题窗圈【命题意图】

结合图象考查沉淀的溶解平衡、溶液的酸碱性、pH的相关计算及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等,通过图像分析、

反应条件控制等考直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很好的落实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命题方向】

电解质溶液是高考的必考题型,涉及的内容很多,如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水的离子积的变化、电离

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液pH的判断、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水解的应用、电荷守恒规律、物料

守恒规律、质子守恒规律的应用,加入其他试剂对水解平衡的影响、稀释规律等。高考试题对本部分能力

点的考查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能力、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等为主,试题难度适中。在高考试

题中经常将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沉淀溶解平衡等内容相结

合,以图象的形式出现。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仍将以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的影

响,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既与盐类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关,还注重溶液中的各

种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关系的考查,从而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技巧性;

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关于溶液pH的计算,题设条件可千变万化,运用数学工具(图表)进行推理的试题

在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推理性会有所增强,应予以重视。展望2023年高考仍然将以考查以电离平衡

常数为载体考查电解质的强弱及对应盐的水解强弱和相关计算;以酸碱中和滴定为载体,考查"强''滴"弱"

过程中微粒浓度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以图像为载体,考查粒子浓度关系和三大守恒定律的运用;以

某些难溶电解质为命题点,结合图像考查溶度积Kp的应用和计算。

【得分要点】

电解质溶液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该部分内容从知识点的角度来讲,考查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问题,特别是多元弱酸弱碱分步电离平衡问题、多元弱酸弱碱离子的水解问题及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是命

题的生长点;从解题方法的角度讲,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等恒等变形是命题的热点;从能力的

角度讲,考查学生发散思维和思维的深刻性是命题者一贯坚持的原则。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涉及的问题很复杂,其中主要涉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

水解、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移动等。常用解题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微粒浓度大小比较的理论依据:

①弱电解质电离理论:电离微粒的浓度大于电离生成微粒的浓度。如H2cCh溶液中:c(H2co3)>

c(HCO;)»c(COj)(多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②水解理论:水解离子的浓度大于水

解生成微粒的浓度。例如,Na2co3溶液中:c(CO:)>

c(HCO;)»c(H2co3)(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三个守恒关系:

①电荷守恒: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

的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电荷总浓度。例如,NaHCCh溶液中

c(Na+)+c(H+)=c(HCO;)+2c(CO;­)+c(OH)»

②物料守恒:物料守恒也就是原子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如0.1mol-L।NaHCCh溶液中:

c(Na+)=c(HCO;)+c(CO;)+c(H2co3)=0.1mol-L1。

③质子守恒:由水电离出的c(H+)等于由水电离出的c(OH-).在碱性盐溶液中OH守恒,在酸性盐溶液中

H+守恒。例如,纯碱溶液中c(OH-)=c(H+)+c(HCO;)+2c(H2co3)。

(3)四种情况分析: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在H3P03溶液中,c(H+)>c(H2P0;)>c(HP0j)>c(P0:)。

②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Ch溶液中:c(Na+)>c(COj)>c(OH-)>

c(HCO~)o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产生的影响。例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下列溶液中:①NH4NO3溶液,②CH3co0NH4溶液,③NH4HSO4溶液,c(N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

>②。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如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例如,在

1

0.1mol-L的NH4C1和0.1mol-V的氨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H;)>

c(Cl)>c(OH-)>c(H+)o在该溶液中,但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c(OFT)

>c(H+),同时c(NH;)>c(Cr)。

1.(2022•北京市H"一学校三模)室温下,向20.0mL0.100mol.L"的某

弱酸HA的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NaOH,过程中怆空」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A)

c的过程中,[c(HA)+c(A)]为定值

B.a到c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

C.b点时,c(Na+)>c(Aj

D.c点时加入碱的体积为20mL

【答案】B

【解析】A.根据物料守恒,[n(HA)+n(A1]是定值,a到c的过程中,溶液溶液总体积增大,所以

[c(HA)+c(A)]减小,故A错误;

B.NaA水解促进水电离、HA电离抑制水电离,NaA溶液呈碱性,c点呈中性,说明c点溶质中含有部分

HA未被中和,a到c的过程中,NaA逐渐增多、HA逐渐减少,所以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故B正确;

C.根据电荷守c(Na+)+c(H+)=c(A)+c(OH),b点0寸,溶液呈酸性,所以c(Na*)<c(A),故C错误;

D.若加入碱的体积为20mL,酸碱恰好反应生成NaA,溶液呈碱性,C点溶液呈中性,所以加入碱的体积

小于20mL,故D错误;

选B。

2.(2022•北京育才学校三模)常温下,向20mL0.2moi/LH2X溶液中滴力口0.2mol/LNaOH溶液,溶液中各微

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3数

2

B.滴力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H2X+OH=HX+H2O,HX+OH=X+H2O

C.水的电离程度:a点与b点大致相等D.若常温下K>(HY)=1.1x10-2,HY与少量NazX发生的反应是:

2

2HY+X-H2X+2Y-

【答案】C

【解析】在H2x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首先发生反应H2X+OH=HX-+H2O,该反应过程中H2X的浓度逐渐

减小,HX•的浓度逐渐增大,然后发生HX+OH=X2+H2O,HX-的浓度逐渐减小,X?-的浓度逐渐增大,根

据反应过程及每个阶段中粒子种类的变化分析。

A.由图和分析可知当X?•的浓度最大时酸碱恰好反应,溶液显碱性,说明盐是强碱弱酸盐,故H2X为弱酸,

故A正确;

2

B.由分析和图像可知滴加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H2X+OH=HX+H2O,HX+OH=X+H2O,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a点的溶质组成为等量的H2X和NaHX的混合溶液,b点为等量的NaHX和Na2X的混合溶

液,KX是酸抑制水的电离,Na?X为强碱弱酸盐促进水的电离,由此可知b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a点水

的电离程度,故C错误;

D.由图可得a点凡他心一⑴)=C(H*)=10-7,b点Ka2(H,X)=^?M2=c(H+)=10-u,若常温下

c(.H2X)c(HX)

Ka(HY)=l.lxlO-2,则酸性HY>HzX>HX-,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则,HY与少量Na?X发生的反应是:

2

2HY+X=H2X+2Y-,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2022•河南•模拟预测)25'C时,用0.lOmolL”的氨水滴定10.OOmLO.05moiL"二元酸H2A溶液,滴定

过程中加入氨水的体积(V)与溶液中炫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N点溶液中,水电离c(H+)=1.0xl(y6mol.L“

1

C.P点溶液中,c(NH3-H2O)=(lO-^-lO-^mol-L-

D.25C时,该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与

a-10

【答案】c

【解析】A.图中当V(NH3-H2O)=0时,1g里?=42,常温下Kw=c(H)c(OH)=个4,解得c(H+)=0.1mol/L,

c(H)

0.05mol-L-1二元酸H2A溶液的c(H+)=0.1mol/L说明H2A完全电离,是二元强酸,A选项错误;B.N点表

示当V(NHTH2O)=5mL时,与H2A的物质的量比为1:1,反应生成NH4HA溶液,但跳髻=10汽此时溶液

中c(H+)=10-3mol/L,溶液因NH&HA电离产生H+而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c(H+)=

+

c(OH)=Kw/c(H)(iS,z)=10"mol/L,B选项错误;

C.P点表示当V(NHrH2O)=10mL时,与二元强酸H2A的物质的量比为2:1,反应生成(NH止A溶液,所得

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式为C(NH3-H2O)+C(OH)=C(H+),此时1g彗学-KW,溶液中c(H+)=10-55mol/L,

c(H)

85+1

c(OH)=10-mol/L,代入得C(NH3-H2O)=C(H)-C(OH)=(lO^-lO^molL,C选项正确;

D.O点表示当V(NH3-H2O)=amL时,所得溶液为(NHQ2A、NH3H2O混合溶液,电荷守恒式为

c(NH;)+c(H+)=c(OH)+2c(A2),此时1g=0,溶液中c(H+尸c(OH)=10-7mol/L,代入上式得

"c(。H?))

c(NH;)=2c(A2-)=2x濯需=e(,”"/L),则混合后溶液中的

-3-3

O.lxaxlOx(10+a)x10.A...,,,*..…配

C(NHH2O)=_________lQ±a_2______=上2_(〃)儿),氨水的电高平衡常数

3(10+a)xl0-3110(10+a)1;

VcM/;?o/rio^x[°_10"八,,上后如,,

Kb=V="I。--io>D选项错i天;

HW2)10(10+,)a

答案选C。

4.(2022・河南开封•三模)谷氨酸[HOOC(CH2)2CH(NH2)COOH,用H?R表示]是人体内的基本氨基酸之一,

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R、%、HR,%、R如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H2R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混合溶液中lgx[x表示携号或噌随pOH[pOH=-1gc(O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C(riK)C(K)

的是

2

B.pH=7时,C(HR)>C(H2R)>C(R)

C.曲线H表示pOH与1g嚅1的变化关系

c(R-)

D.M点时,c(H+)+c(Na+)=c(OH)+3c(HR')

【答案】D

c(HR)

【解析】由题意可知,k〉k2,一级电离时酸性最强,故曲线I表示随pOH和1g关系,曲线II表示

c(R2")

随pOH和1g喘号关系。

C(11K)

A.ki「(H:)当H),当C(H2R>C(HR-),pOH=9.7,则氢离子浓度为l()43moi/L,A项错误;

C(H2R)

B.P3时,POH"由曲线I可知,怆七时‘怆陪>。,则c(HR»g由曲线H可知,

C(HR)

赢于。,贝晨(HR)>cmR),但小R)和eg的大小关系无法判断,B项错误;

C.曲线II表示随pOH和1g关系,C项错误;

D.M点时,1g[2一、=0,c(HR-)=c(R2)依据电荷守恒,c(H+)+c(Na+)=c(OH)+c(HR)+2c(R2),则有

c(R-)

c(H+)+c(Na+)=c(OH)+3c(HR),D项正确。

故选D。

5.(2022•河南郑州三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完温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后,测定了O.lmolLNa2cCh溶

液的pH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升温前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图1升温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图2降温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

是:CO:+2H2。2c。3+2OH-

B.常温下,0.1molUNa2co3溶液中:c(Na+)>2c(COf)+c(HCO,)

C.温度升高,Na2cCh水解程度增大,溶液pH增大,故图1实验数据一定错误

D.降低温度,Na2co3水解平衡移动和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对溶液pH的影响一致

【答案】B

【解析】A.升温前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j+H2O_iHCO;+OH,故A错误;

B.常温下,0.1molL」Na2c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3=2c(CO;-)+c(HCO,;)+c(OH),溶液呈

碱性,c(Na+)>2c(CO;-)+c(HCO;),故B正确;

C.温度升高,Na2cCh水解程度增大,溶液pH增大,但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也正向移动,PH降低,

综合两者作用,温度对水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大于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常数,PH降低,图1提供的信息是升

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故图1实验数据一定正确,故C错误;D.降低温度,Na2cCh水解平衡移动逆向移

动,溶液的PH降低,降低温度,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PH升高,对溶液pH的影响不一致,故D

错误;

故选B。

6.(2022.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预测)溶液中各含氮(或碳)微粒的分布分数6,是指某含氮氨(或碳)微

粒的浓度占各含氮(或碳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25℃时,向O.lmoLL」的NH4HCO3溶液(pH=7.8)中滴加适量

的盐酸或NaOH溶液,溶液中含氮(或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8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中的CO2

和NH3分子)。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H

A.KMNH3H20)>KMH2co3)

B.n点时,溶液3c(HCO.;)+c(OH)=c(NH;)+c(H+)

C.m点时,C(NH3H2O)>C(HCO,)

D.反应HCO;+NH3-H2。窿》NH;+C0;+H20的平衡常数为K,lgK=-0.9

【答案】B

【解析】A.氨水为一元弱碱电离平衡方程式为:NH,.H2O^=iNH:+OH-t

Kb(NH,.H,O)=《N?,x:W1,当c(NH3.HQ)=c(NH;),溶液的pH为9.3,则

C(NH3«H2O)

7+

Kb(NH3.H2O)=c(OH)=lx10^,碳酸为二元弱酸则分步电离的方程式为:H2CO,+H,

C

KXH2COJ=(H?|:(H),当«H2co3)=c(HCO;),溶液的pH为6.4,则

c(H2co3)

勺(乩(203)=d由)=以10<4,可得Kb(NH3H20)>K£H2co3),A项正确;

B.n点时,溶液中c(HCO;)=c(CO;-),n点时加入NaOH溶液反应得到的溶液中有钠离子、铉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由溶液电荷守恒可得:

c(NH:)+c(Na[+c(H+)=c(0H-)+c(HC0;)+2c(C0;),带入c(HCO;)=c(CO;)可得

c(NH;)+c(Na*)+c(H-)=c(OH)+3c(HCO;),B项错误;

C.由图可知虚线表不NH'.HQ,m点表示为HCO;,则由图判断m点在虚线的下方,可得

C(NH3H2O)>C(HCO;),C项正确;

102

D.n点时c(HCO;)=c(COj),K.(H2CO3)=c(H+)=lxlO,反应HCOj+NH3-H2O^?>NH;+COJ+H2O

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c(NH;)xc(COj)=KJN&.HQ),-中q。)=K,NHJH.ON&JH.COJ

--+带入数值进行

C(NH3.H2O)XC(HCO;)c(0H)c(H)-Kw

7

计算可得K="IO^谭-X1O一"2=10<9,则lgK=-0.9,D项正确:

答案选B。

7.(2022.安徽.合肥市第八中学模拟预测)MA?是一种微溶盐,M(0H)2是二元强碱,HA是一元弱酸。25℃

时,实验测得随着c(H+)变化,MA2饱和溶液中pM与3(A)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点对应的pH=5.0,[已知

PM=」gc(M2+),3(A-尸需篇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点对应溶液中有C(NP+)=C(HA)

C.Ksp(MA2)的数量级为IO'

D.b点对应溶液中c(OH)=9xIO'

【答案】D

【解析】A.a点时8(A)=0.5,可知c(A)=c(HA),此时pH=5.0,HA的电离常数Ka=C(A^H)=c(H+)=105.

c(HA)

故A正确;

B.a点,根据物料守恒可知:2c(M2+)=c(A)+c(HA),又此时c(A)=c(HA),则c(M2+)=c(HA),故B正确;

2+32+29

C.a点时c(M2+)=10-3moi/L,c(M)=c(HA)=c(A),c(A)=10mol/L,则Ksp(MA2)=C(M)-C(A)=1Q-,

故C正确;

D.b点时况A-)=0.1,则笔g=瞿=J,由以上已知:心=吟黑警=10-',则田田)=宜黑勺=9*10-5,

c(HA)0.99c(HA)c(A)

149

K1.0x10IO-N43

,9H.尸w危故口错误;故选:口。

8.(2022•安徽•合肥一中模拟预测)实验室用O.l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mL0.lmol.L-'的H$溶液。溶

液中含氮微粒a、b的分布系数3、NaOH溶液体积V(NaOH)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HN,的分布系数

可耐)=而不木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