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皮革工业园区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肇源皮革工业园区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肇源皮革工业园区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肇源皮革工业园区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肇源皮革工业园区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总则 11.1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适用范围 32基本情况 52.1园区概况 52.2周边环境状况 82.2.1自然环境概况 8社会环境概况 112.3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12 13 13 173保护目标 214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224.1危险目标的确定 224.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64.2.1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 264.2.2危险目标对周围环境影响 335组织机构和职责 48 505.2信息管理中心 525.3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53应急咨询专家组 556应急设施(备)与物资 566.1应急设施和物资的配备 566.2应急和救护设备、器材的管理 577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58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58 587.3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内容 587.4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598应急响应和措施 618.1事故分类 618.1.1A级——一般环境污染事故 638.1.2B级——较大环境污染事故 638.1.3C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648.1.4D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 658.2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救援 668.2.1事故救援步骤 668.2.2危险区的隔离 698.2.3危险区内人员避难方式 708.3应急处理一般处置措施 718.3.1火灾、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728.3.2化学品泄漏 748.3.3事故废水和消防废水处理 778.4大气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778.5水体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80污染治理设施应急处理处置措施 818.7抢险、救援及控制一般措施 838.7.1抢险救援方式 838.7.2现场监护及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848.7.3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858.7.4人员防护 858.8应急设施(备)的启用程序 869应急监测 879.1点位布设、采样及样品的预处理 879.1.1布点原则 879.1.2布点采样方法 879.1.3监测频次的确定 889.2监测项目和方法的选择 899.3实验室仪器与器材 9010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 9110.1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 9110.2撤离方式 9110.3撤离路线确定 9110.4周边企业人员的紧急疏散 91 9211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 9311.1净化和恢复的方法 9311.2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计划 9412应急终止 96 9612.2应急终止的程序 9612.3应急终止评估与总结 9613信息报告和发布 9813.1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 9813.2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 9813.3信息发布 9914应急保障 10014.1资金保障 10014.2装备保障 10014.3生活保障 10014.4通信保障 10014.5人力资源保障 10115应急培训和演习 10215.1培训 10215.1.1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10215.1.2培训的要求 10315.2演习 10315.2.1演习的目的 10315.2.2演习的任务 10416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 10617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 10718附件 108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名单 108附件2:园区内主要企业负责人联系方式 110附图1:项目所在位置图 111附图2:项目所在区域水功能区划图 111附图3:临海医化园区总平面图 111附图4:临海医化园区内危险源分布图 111附图5:临海医化园区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图 111附图6:临海医化园区河网道路分布图 111 1总则1.1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大庆市肇源皮革工业园区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环境监测、人员疏散、清洁净化、污染跟踪和信息通报等活动,将事故损失和社会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当地环境和周边水资源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修改);(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修订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9.1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施行);(8)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3.15实施);(9)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4.30实施);(10)安监总危化[2006]10号《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1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危险化学品名录》;(12)环发[1998]089号国家环保局、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公安部颁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1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1)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大庆市肇源皮革工业园区范围内发生的以下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1)因“三废”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导致的废气、废水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2)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在生产、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3)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4)影响周边土壤、水体水质安全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5)其它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2基本情况2.1园区概况大庆市肇源皮革工业园区位于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境内,地处原黑龙江省矿山机械厂(黑龙江省第一监狱),距县城75公里,距大庆市中心125公里,是园区规划面积408万平方米,目前建成区面积100万平方米,政府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亿元,3,300万元,建设了日处理污水处理能力5,000吨,具备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厂区占地面积14,052平方米,主要设备从德国引进,部分设备国产,处理工艺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CAST处理技术,通过分隔+物化+生化的处理方式,对含铬污水加碱沉淀,对含硫污水催化氧化,对综合污水物化和生化。污水处理厂各项设施完善配套,设有中控室、配电室、化验室、综合工房、生化系统、曝气系统、给排水系统、供汽系统等设备设施,及在线监测系统(总铬、氨氮、COD)。距污水处理厂1.5公里处建有3,000亩的蓄水池,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统一进入蓄水池,通过湿地植物再次进行自然降解。园区现已入驻企业32全省《调整和振兴轻纺工业三年规划》六大特色产业和六大特色园区之一、全省《“十二五”轻工产业发展规划》七大工业园区和十大产业基地之一省工信委把皮革产业列入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四个产业之一,并被列为、。各企业基本情况见表2-1。表2-1园区内排污企业情况表序号企业名称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数量(张)折牛皮(张)1大庆市福兴制革牛皮鞋面革1400001400002大庆市君威皮革制品皮带革、箱包革30000300003大庆市玛斯勒皮业羊裘皮革50000100004肇源县雪源皮革加工狐、貉细杂皮275000100005大庆市正源皮革沙发革、箱包革30000300006大庆市金星革业手套革10000100007大庆市向往皮业狐、貉、兔细杂皮300000100008大庆市东山皮业手套革20000200009大庆市豫源皮业体育用品革1000010000合计8650002700002.2周边环境状况2.2.1自然环境概况2.2.1.1地理位置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两江左岸。县境呈带状沿江延伸,东西长143公里,南北最宽处45公里。北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庆市、肇州县接壤,东与肇东市、双城市为邻,南、西以松花江和嫩江为界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大安市、镇赉县隔江相望。全县总面积4072.8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23°57′至125°45′,北纬45°59′至45°59′。大庆市肇源皮革工业园区址位于肇源县义顺乡(原革志矿山机械厂院内),南邻通让铁路,距大庆市区140公里,距肇源县城75公里,距吉林大安30公里,地处东经124°25′,北纬45°48′。2.2.1.2气候特征肇源县属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大陆季风和海洋季风的交替影响,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较大,冬季受极地大陆冷气团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多受副热带海洋气团的控制,天气湿热而多雨;春秋两季因季节交替,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秋季降温急剧,无霜期短。主要特征如下:主导风向:西北、西南年最大风速:15-18m/s年平均绝对湿度:12%年平均相对湿度:65%年平均降水量:400mm年有效积温:2,941℃℃℃年无霜期:150d2.2.1.3水文特征园区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系灰色细沙层中,水位埋深m,高程为m,含水层颗粒较细,结构松散,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及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及含水层间的越流补给。雨季峰水期水位绝对标高为77.90~177.88m,枯水期,平均。2.2.1.4地形、地貌、地质地形:地表为松嫩波状起伏的低平原,海拔高度12-1m,相对高度m。地址类型:冲击、洪积平原。地质结构:由粉质粘土、粉砂、粘土构成。地基土承载力150kpa.社会环境概况⑴肇源县概况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两江左岸,长春、哈尔滨、大庆“金三角”的中心,隶属于大庆市。境内幅员面积4,072.8平方公里,45万人口,21个民族,辖16个乡镇,6个农林牧渔场,135个。地理位置位于北纬45°23ˊ--45°59ˊ,东经123°47ˊ--125°45ˊ。西北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庆市,北与肇州县,东与肇东市接壤。西南以松、嫩两江主航道为界与吉林省镇赉县、大安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扶余县和我省的双城县隔江相望。

肇源县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松嫩平原腹地集粮牧渔油于一体的“塞北江南”、“鱼米之乡”,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省产粮大县、全省牧业大县、全省渔业大县和全省绿色食品基地县肇源县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县境内公路、水路、铁路三路畅达。公路通车里程410公里。通(通辽)让(让胡路)线铁路贯穿全境,与亚欧大陆桥连接。境内水路总长200公里,有“黄金水道”之称。随着松花江大桥和年吞吐量80万吨的大庆肇源新港的建设,肇源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提升,将真正成为大庆、哈尔滨、长春“金三角”和黑龙江西部大通道上的经贸重镇。

⑵肇源县义顺想概况肇源县义顺乡位于肇源县西北部,距县城74公里。全乡总幅员面积43万亩。共辖7个行政村,34个自然屯。全乡总人口13,29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786人,占人口总数的28%。现有耕地5.7万亩。草原12万亩,占总幅员面积的28%。大庆市肇源皮革工业园区坐落于肇源县义顺乡境内,规划面积为408万平方米。现经过近10年的建设,园区已初具规模。目前,园区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建设厂房13.5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32家,年实现产值近40亿元,利税近5000万元。

2.3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1)地面水根据当地环保规划,肇源皮革工业园区区域内地面水执行《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⑵地下水根据当地环保规划,肇源皮革工业园区区域内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该区域地下水主要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根据当地环保规划,肇源皮革工业园区区域内位于Ⅱ类区。(1)水环境质量标准地面水执行《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地下水执行(GB/T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采用(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应执行二级标准,特殊污染物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标准。(3)环境噪声控制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Ⅱ类。⑷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各功能区执行其相应的类别标准。工业企业内土壤可补充参照《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25-1999)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1)污水排放标准园区各企业所产废水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Ⅰ级标准。(2)废气排放标准①锅炉排放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2\*GB3②工艺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Ⅱ级标准。③《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对氢氧化铬、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甲硫醇、硫化氢、甲酸、甲醛等的车间容许接触浓度进行规定。⑶噪声排放标准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Ⅱ类标准。3保护目标根据肇源皮革工业园区所处位置,结合园区周边的环境情况,确定园区周围附近范围主要保护目标如下:大气保护目标:距园区1.2公里义顺乡革志屯,环境空气达到Ⅱ级标准要求。水体保护目标:距园区1公里义顺乡老火烧屯,地下水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要求。噪声保护目标:园区周围,厂界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Ⅱ类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标准要求。表3-1各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点情况一览表序号敏感点名称相对园区方位相对园区距离(km)人口(户)1革志屯E1.23502老火烧屯EN165注:敏感点坐标为靠近园区最近民居点位置。4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4.1危险目标的确定根据园区的环境风险分析结果,确定园区内存在的主要危险目标见表4-1。表4-1园区环境风险汇总表所属区域危险装置涉及的危险物质危险原因环境风险备注大庆市福兴制革生产车间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硫化氢、甲硫醇、二氧化硫、氨1)输送管道、阀门故障引起的泄漏;2)各类违章操作、违章检修等引起各类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毒气产生、火灾爆炸风险/贮存仓库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违规堆放,违章动火引起的燃烧爆炸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火灾爆炸风险/大庆市玛斯勒皮业生产车间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硫化氢、甲硫醇、二氧化硫、氨1)输送管道、阀门故障引起的泄漏;2)各类违章操作、违章检修等引起各类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毒气产生、火灾爆炸风险/贮存仓库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违规堆放,违章动火引起的燃烧爆炸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火灾爆炸风险大庆市东山皮业生产车间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硫化氢、甲硫醇、二氧化硫、氨1)输送管道、阀门故障引起的泄漏;2)各类违章操作、违章检修等引起各类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毒气产生、火灾爆炸风险/贮存仓库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违规堆放,违章动火引起的燃烧爆炸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火灾爆炸风险/大庆市正源皮革生产车间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硫化氢、甲硫醇、二氧化硫、氨1)输送管道、阀门故障引起的泄漏;2)各类违章操作、违章检修等引起各类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毒气产生、火灾爆炸风险/贮存仓库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违规堆放,违章动火引起的燃烧爆炸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火灾爆炸风险/大庆市金星革业生产车间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硫化氢、甲硫醇、二氧化硫、氨1)输送管道、阀门故障引起的泄漏;2)各类违章操作、违章检修等引起各类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毒气产生、火灾爆炸风险/贮存仓库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违规堆放,违章动火引起的燃烧爆炸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火灾爆炸风险/大庆市豫源皮业生产车间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硫化氢、甲硫醇、二氧化硫、氨1)输送管道、阀门故障引起的泄漏;2)各类违章操作、违章检修等引起各类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毒气产生、火灾爆炸风险/贮存仓库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违规堆放,违章动火引起的燃烧爆炸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火灾爆炸风险/大庆市君威皮革制品生产车间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硫化氢、甲硫醇、二氧化硫、氨1)输送管道、阀门故障引起的泄漏;2)各类违章操作、违章检修等引起各类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毒气产生、火灾爆炸风险//肇源县雪源皮革加工生产车间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硫化氢、甲硫醇、二氧化硫、氨1)输送管道、阀门故障引起的泄漏;2)各类违章操作、违章检修等引起各类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毒气产生、火灾爆炸风险/贮存仓库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违规堆放,违章动火引起的燃烧爆炸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火灾爆炸风险/大庆市向往皮业生产车间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硫化氢、甲硫醇、二氧化硫、氨1)输送管道、阀门故障引起的泄漏;2)各类违章操作、违章检修等引起各类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毒气产生、火灾爆炸风险/贮存仓库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违规堆放,违章动火引起的燃烧爆炸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火灾爆炸风险/皮革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车间硫酸铵、硫化碱、氢氧化钠、硫酸、甲酸、碱式硫酸铬、草酸、硫化氢、甲硫醇、二氧化硫、氨、硫酸锰、硫酸亚铁、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1)输送管道、阀门故障引起的泄漏;2)各类违章操作、违章检修等引起各类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毒气产生、火灾爆炸风险/化料仓库硫酸锰、硫酸亚铁、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违规堆放,违章动火引起的燃烧爆炸事故腐蚀品和重金属泄漏、火灾爆炸风险/危险废物贮存库(铬泥库)含铬污泥火灾爆炸、腐蚀品泄漏、有毒物质泄漏风险/4.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2.1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危险目标各主要危险物质的危险特性见表4-2。表4-2危险物质的危险特性表序号危险品名称危险特性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1硫酸铵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长期使用会使土壤出现酸化板结现象。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2]硫化碱该品在胃肠道中能分解出硫化氢,口服后能引起硫化氢中毒。对皮肤和眼睛有腐蚀作用。[6]对环境有危害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硫氢化钠对眼、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中毒和症状可有烧灼感、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与眼睛直接接触可引起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失明。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该品属自燃物品,高毒,具强刺激性。硫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草酸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其粉尘或浓溶液可导致皮肤、眼或粘膜的严重损害。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胃肠道反应、虚脱、抽搐、休克而引起死亡,肾脏发生明显损害,甚至发生尿毒症。可在体内与钙离子结合而发生低血钙。长期吸入蒸气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头痛,呕吐,鼻粘膜溃疡,尿中出现蛋白,贫血等。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本品可燃,有毒,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甲酸主要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症状。接触后可引起结膜炎、眼睑水肿、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浓甲酸口服后可腐蚀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呕吐、腹泻及胃肠出血,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和溃疡。偶有过敏反应。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甲硫醇吸入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及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该品易燃,具麻醉性。氢氧化钠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由于呈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给予特别注意。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乙醇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短期内劫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汽引起以眼、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轻度中毒有视物模糊、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检查可见结膜、咽部明显充血,胸部听诊户吸引粗糙或闻及干性啰音;中度中毒有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胸部听诊有散在的干、湿啰音;可伴有体温增高和白细胞增多,胸部X射线检查有散在的点状或斑片状阴影;重度中毒时可出现喉水肿及窒息、肺水肿、休克、昏迷;皮肤接触本品后出现急性皮炎,表现为粟粒至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周围皮肤潮红或轻度红肿,皱裂部位可见湿润现象,搔痒明显;部分患者皮肤斑贴实验阳性;可引起支气管哮喘/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该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1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容易被空气中的粉尘催化氧化,进而形成硫酸型酸雨。(化学式2SO2+2H2O+O2=2H2SO4)对植物的危害尤为严重。本品助燃,高毒,具刺激性。2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如误食饮用,可致腹部不适及腹泻等中毒症状,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呼吸进入,对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咽炎、支气管炎等。水污染严重地区居民,经常接触或过量摄入者,易得鼻炎、结核病、腹泻、支气管炎、皮炎等。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本品不燃爆。含铬污泥农用或污染水质,会使重金属铬元素在土壤和水中发生累积,并经食物链的富集和传递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积蓄起来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本品不燃爆。3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5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它能溶于水,0℃时1摩尔摩尔左右的硫化氢。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一种弱酸,当它受热时,硫化氢又从水里逸出。硫化氢是一种急性剧毒,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低浓度的硫化氢对眼、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都有影响。[5]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注意对空气和水体的污染。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硫酸锰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有害,具刺激作用。长期吸入本品粉尘,可引起慢性锰中毒,早期以神经衰弱综合征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主,晚期出现震颤麻痹综合征。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本品不燃,具刺激性。硫酸亚铁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引起咳嗽和气短。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误服引起虚弱、腹痛、恶心、便血、肺及肝受损、休克、昏迷等,严重者可致死。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该品不燃,具刺激性。氯化铁吸入该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刺激腐蚀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等。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聚合氯化铝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可引起支气管炎,个别人可引起支气管哮喘。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晕、头痛、食欲减退、咳嗽、胸痛等症状。对水体可造成污染。不具燃爆危险聚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无危害无危害不燃爆5组织机构和职责园区设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下设通讯联络组、现场抢险组、技术处置组、救护保障组5.1组织机构5.2组织机构人员构成5.2.1园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鲁强副总指挥:由兴学成员:王连和刘焕红张明岐赵辉姜国钊陈志国杨利陈琦⑴通讯联络组组长:王连和副组长:赵辉杨利成员:孙志超马平⑵应急抢险组组长:刘焕红副组长:张明岐陈琦成员:李伟王永明齐伟刘永福崔迪寇振宇卢义国张晟昊韩传民由嘉珺⑶技术处置组组长:陈志国副组长:任海生张晓东成员:张广明信恒功徐瑞泽赵立晶刘由江牟桂良申守恒解亚玲⑷救护保障组组长:由兴学副组长:姜国钊成员:蔡奎程泉迟东升孙茂源李海军董博仲马文龙刘金峰李振华5.3机构职责5.3.1应急相应指挥部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2)组织制定、修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3)审批并落实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4)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园区内企业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5)批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6)及时向上级报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8)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协助政府其他有关部门进行环境恢复、事故调查、经验教训总结。(9)负责对园区内企业负责人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园区内各企业提供本园区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负责整个应急事件的通讯、联络、通讯设备抢修、情况综合、信息上报处置。5.3.3应急抢险组⑴抢险组接到指挥部通知后,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形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切断事故源;⑵负责现场抢救人员,消除危险物品,开启现场固定消防装置进行灭火。⑶负责事故现场及有毒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清洗、消毒工作;⑷负责及时了解现场处置情况,并及时上报指挥部,以便视事态变化调整应急处置方案;⑸负责现场抢险中,根据中毒者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准确把握现场动态,快速反应,驾驭现场,控制局面,及时、科学、有序地组织疏散群众,抢救伤员,稳定人心,做好宣传说服工作,防止有人借机闹事,把事态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5.3.3技术处置组负责事故发生现场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应急处置提供依据;对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作出准确认定;对事故处置提出建议和措施,做好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5.3.4救护保障组按照指挥部要求,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后勤及物资供应的组织和调配,负责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所需的车辆、经费和人身安全防护装备的保障,确保应急处置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指挥部要求,及时了解事故的伤亡情况,制定救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负责组织医疗救护队,及时开展现场救护、运送伤员,组织医院治疗;建立动态数据库,对伤亡人员有关资料进行妥善保管,会同其他部门处理善后工作。5.3.5应急检测组根据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事故发生地的气象和地域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环境污染事故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的依据。6应急设施(备)与物资6.1应急设施和物资的配备针对园区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应急响应指挥部必须备足、备齐应急设备与物资。需要配备的应急设备与物资具体见表6-1。表6-1应急设施(备)与物资一览类型名称数量位置通讯设备手提式扩音器5个应急响应指挥部配备无线对讲机10部管委会应急响应指挥部普通、、带上网的电脑以及无线若干企业和应急响应指挥部配备消防设备灭火器(推车式)便携式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消防栓//泡沫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配备园区内企业根据规范配备相应的数量,并分布在危险目标周围水罐消防车//举高消防车//泡沫消防车//泄漏控制设备干沙、活性炭、石灰等吸收物资若干园区内企业根据规范配备相应的数量,并分布在危险目标周围手提式泵2台园区污水处理厂堵漏器材若干园区内企业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数量个人防护设备空气供气式呼吸面具10套园区污水处理厂过滤式防毒面具10套园区污水处理厂防护口罩(防尘)1件/人园区内企业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数量防护服10套园区污水处理厂防护手套1件/人园区内企业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数量安全帽1件/人园区内企业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数量急救物资急救箱(包内应包括消毒纱布、医用绷带、带单向阀人工呼吸面罩、固定夹板、止血带、创可贴等)1套园区污水处理厂监测和检测设备压力表、温湿度计各1台园区污水处理厂有毒气体检测仪2台园区污水处理厂在紧急情况下,应急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其他的设备和器材:救援车辆、推土机、起重机、叉车、破拆机、挖掘机、发电机、强力照明灯、排烟设备、热成像仪器和生命探测器等。一旦需要这些设备,应急响应指挥部可从市政部门和消防中队获得。6.2应急和救护设备、器材的管理所有应急设备、器材应有专人管理,保证完好、有效、随时可用。建立应急设备、器材台帐,所有设备、器材名称、型号、数量、所在位置、有效期限,还应有管理人员姓名、联系,替代人员姓名、联系等。应随时更换失效、过期的药品、器材,并有相应的跟踪检查制度和措施。并及时补充所需的个体防护用品、急救药品、器材,并有相应的跟踪检查制度、措施。

7报警、通讯联络方式企业内部报告程序园区内企业发生火灾、泄漏、有毒有害气体超标事故一经发现及时报警,对于抑制事故事态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情况之一,必须立即报警:(1)企业内的任何人一旦发现火灾、泄漏、有毒有害气体超标事故;(2)企业监视系统一旦发现火灾、泄漏、有毒有害气体超标事故;(3)作业人员发现有泄漏、火灾的可能,采取措施后未能抑制泄漏、火灾事故发生时。报警方式采用现场报警系统或就近利用119报警,一旦发现事故,应立即向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报警,并及时启动企业内部应急救援工作,展开先期救援抢险,为减少事故损失赢得时间。企业作为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单位,一旦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由企业内的应急组织通过固定或移动等联络方式向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办公室(企业环保服务局)报告:正常上班期间第一时间向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下班时间第一时间向当日值班领导报告,然后由带班领导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响应指挥部接到警报后,应在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县政府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和先期处置。7.3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内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位置、类型(火灾、泄漏、爆炸、毒气超标等);(2)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3)直接人员伤亡和财产经济损失;(4)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5)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7.4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园区内的环境事故报警方式,采用固定或移动向应急响应指挥部进行报警。火警:119医疗急救:120一旦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通讯组通过移动或固定向肇源县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周边单位发送警报消息,并根据事故影响范围由救护保障组组织人员的撤离或疏散,随时保持联系。应急救援机构成员之间采用固定或移动进行联系。应急救援机构成员的必须24小时开机。特殊情况下,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应急响应指挥部报告。应急救援办公室必须在24小时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应急救援队员联系和外部救援联系见附件。园区内企业负责人联系方式见附件1。序号企业名称负责人联系固定移动1园区污水处理厂2大庆市福兴制革3大庆市君威皮革制品4大庆市玛斯勒皮业5肇源县雪源皮革加工6大庆市正源皮革7大庆市金星革业8大庆市向往皮业9大庆市东山皮业10大庆市豫源皮业合计

8应急响应和措施8.1事故分类根据大庆市肇源皮革工业园区内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将在园区内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按照其影响的范围划分为四级,定义如下:A级事故——一般环境污染事故:事故出现在企业的装置区域,影响到局部地区。B级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事故:事故限制在企业范围内区域,未影响到周边地区。C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事故超出了企业的范围,影响到了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地区,但影响范围在工业区范围内。D级事故——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事故非常严重,影响超出了工业区的范围,波及工业区外的生活或生产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等级判定条件见表8-1。

表8-1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等级判定条件应急等级判定条件A级危险固体废物泄露或翻撒,1h内可有效控制漏源,并未造成生产中断的化学品泄漏或翻洒,未造成生产中断的B级冒烟起火且初判可以在短时间(<5min)内控制;单一装置或设备起火,且所产生的烟和热在员工未穿防护服的情况下,短时间(<5min)内可以忍受;小面积或局部区域(<2m2)范围起火,火势尚未蔓延扩散,且所产生的烟和热在人员未穿防护服的情况下,短时间(<5min)内可以忍受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10分钟内可确认产生源原因并能有效控制的;非易燃化学品大量泄漏,现场人员无法继续工作的;强烈异味导致人员无法忍受的;化学品泄漏或翻洒且人员无法正常生产的。C级两个以上装置或设备起火或大面积(>2m2)起火,火势正蔓延扩散,但所产生的烟和热,救援人员在穿着防护服的情况下可以安全进入救援现场救援的;B级状态下处置10min后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因火灾造成1人以上受伤且需外送医院医治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造成1人以上受伤且需外送医院医治的。易燃性化学品大量泄漏的;因化学品泄漏造成1人以上受伤且需外送医院治疗的。D级大面积起火且火势已蔓延扩散,且所产生的烟和热在救援人员穿着防护服的情况下进入现场救援有困难或有危险的;C级状况下处置15min后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因火灾造成受伤人员3人以上,需外送医院治疗的;因火灾发生人员死亡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无法立即控制,且有造成环境危害的;因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造成受伤人员3人以上,需外送医院治疗的;因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发生人员死亡的。因化学品泄漏造成1人以上送医院治疗的;因化学品泄漏造成受伤人员3人以上,需外送医院治疗的;因化学品泄漏发生人员死亡的。根据事故发生的级别不同采取的应急响应级别也不同,应确定相应级别的现场负责人,进行指挥应急救援和人员疏散安置等工作。各应急响应等级可能会由于现场形势的发展而发生改变,指挥部具体需根据事故态势变化及时预测与调整。8.1.1A级——一般环境污染事故园区企业厂区内生产装置或车间范围的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由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小,是一般环境污染事故。事故发生后,启动A级应急预案,由企业组织救援力量展开救援。(1)指挥调度程序当发生一般环境事故时,车间必须立即按企业内预案进行处置,并向企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及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报告。企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报后,通知抢险、警戒或医疗方面的应急人员做好准备。(2)处置流程当发生一般环境事故时,应急处置原则上由企业自行处置。8.1.2B级——较大环境污染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事故是对园区内某企业内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造成较大危害和威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建议调度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的相关救援力量协助企业进行应急处置的环境污染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启动B级应急预案,并报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1)指挥调度程序当发生较大环境污染事故时,企业必须立即按企业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报警。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接警后,派出抢险、检测、医疗等方面的应急人员赶赴现场。(2)处置流程当发生较大环境污染事故时,由企业应急力量予以先期处置,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派出应急力量到达现场后,协助企业处置事故。8.1.3C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是对园区内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造成重大危害和威胁,严重影响到邻近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的相关救援应急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的环境污染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启动C级应急预案,由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处置。(1)指挥调度程序当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时,企业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报告,并积极组织企业应急力量进行紧急处置。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接警后,迅速组织职能部门的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同时立即通知工业区内周边企业紧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同时向肇源县政府报告,必要时请求增援。(2)处置流程当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时,由企业应急力量予以先期处置。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派出应急力量到达现场后,各应急力量一律服从应急园区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8.1.4D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是对园区内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造成重大危害和威胁,影响区域波及园区外,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的广泛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需要统一组织、调度肇源县相关公共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联动处理的环境污染事故。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相应的发布D级警报,由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报请肇源县政府处置。(1)指挥调度程序当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时,企业必须立即按企业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报警,并积极组织企业厂应急力量紧急处置。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接警后,迅速组织职能部门做好先期处置工作,同时向肇源县政府报告,由肇源县政府调度相关公共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派出相关消防、治安、医疗等方面的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并立即通知工业区内其他工厂和周边地区群众紧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邀请应急咨询专家组到应急响应中心开会,分析情况,提出现场监控、救援、污染处置、环境恢复的建议,为相关专业应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根据专家的建议,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2)处置流程当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时,由企业应急力量予以先期处置。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派出应急力量到达现场后,与企业共同处置事故。肇源县政府组织有关方面领导、专家组成总指挥部,重大决策由总指挥部决定。8.2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救援8.2.1事故救援步骤(1)事故发生后,最早发现者应立即报告车间(部门)负责人(如经判断,情况严重着可在报告部门负责人后直接报119),并立即向企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警。(2)企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企业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事故救援行动,同时向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报告。(3)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应及时跟踪事故发展状况,如事故超出企业自身控制范围或者事故有扩大倾向,则应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由应急响应指挥部统一指挥组织应急救援行动。(4)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由应急响应指挥部命令各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开展救援,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5)应急抢险组到达事故现场时,应穿戴好防护器具,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根据事故情况进行抢险和人员救援行动。如果发现受伤中毒人员,应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交由医务人员救护。(6)技术处置组组到达现场后,对事故现场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应急处置提供依据;对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作出准确认定;对事故处置提出建议和措施。(7)救护保障组成员到达现场后,负责治安和警戒,立即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并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同时进行救护受伤中毒人员,根据中毒症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包扎或现场急救后,视情况决定是否送医院抢救。(8)通讯联络组负责确保各专业队伍的应急通讯畅通无阻,及时将事故事态发展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根据指挥部的命令下达各类应急通知。(9)救护保障组应迅速、及时组织和提供抢险所需物资、防护用品和运输车辆等,如园区内物资供应困难,指挥部应立即向友邻单位或上级单位请求支援。负责事故发生现场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应急处置提供依据;对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作出准确认定;对事故处置提出建议和措施,做好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10)在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事故专门处置组,调查事故原因和落实防范措施及抢修方案,并组织人员根据抢修方案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并在工艺专家组的建议下,对受污染现场和环境进行恢复处置工作。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程序见图8-1。实时环境监测告知实时环境监测告知报告初期处理上报企业内部应急组织事故发现者外部救援力量专家咨询组气象局公安消防物资供应厂家医院环境监测站肇源县政府环保局安监局水利局电力局自来水厂邻近村镇邻近企业新闻媒体警戒交通管制人群疏散工程抢修人员救护污染控制清洁和净化事故调查解除警戒善后处理启动园区外应急响应园区应急指挥部园区应急指挥部响应上报临海市政府环境污染事故图8-1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程序8.2.2危险区的隔离根据泄漏物质特性以及当时风向和厂区内地面环境状况,由应急响应指挥部划定紧急隔离区域,除污区域和支援区(见图8-2),以便及时开展抢险和救援。图8-2事故处理管制区域划分示意图热区又称禁区、隔离区,为泄漏事故发生地点。其紧急隔离距离,随着化学物质种类及泄漏火灾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可参考北美应急指南2000版上的距离。暖区又称除污区,主要作用是供除污设备架设,可作为指挥部及救护站架设位置所在区域(冷区)的缓冲区域。这个缓冲地带根据现场除污设备的需求,大约需要25米的距离,但考虑大量泄漏、伴随火灾、及大量气体扩散时,必要时可加倍。除污站必须设在事故地点上风处,但仍需注意火灾爆炸的破片以及有害气体扩散的威胁。冷区又称为安全区、支援区或指挥区,是尚未被污染之区域。但由于缓冲区域可能因任务需求而扩大,导致冷区也有部份区域或全部遭污染。指挥人员、救援队伍以及后勤人员,均在冷区集结,必要时可向后撤至适当距离。(1)事故现场隔离方法在事故发生后,由救援保障组组织人员在确定的隔离范围内拉警戒线,并在明显的路段标明警示标志。(2)隔离措施事故现场在主要进出点由救援保障组把守,禁止与事故处理无关人员进入现场。(3)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交通在事故发生后,根据需要由救援保障组协助公安部门对厂区和周边区域的相关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在相关路口设专门人员疏导交通。8.2.3危险区内人员避难方式事故发生时,危险区内人员应急避难方式选择过程见图8-3。

EMBEDVisio.Drawing.11图8-3疏散、撤离方式选择过程确定避难方式是“就地避难”还是疏散主要考虑两个因素:(1)避难地所处区域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如果避难地所处区域有毒物质浓度高于临界浓度值,则采取就地避难是危险的,应考虑应急疏散。(2)允许的疏散时间和需要的疏散时间。8.3应急处理一般处置措施8.3.1火灾、爆炸事故处置措施当园区应急响应指挥部接到企业内发生火灾、爆炸警报信息后,首先,应询问和纪录报警人的位置、姓名,简要的描述紧急情况的程度和所需要的帮助类型。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报警人应重复一遍以确保叙述正确,在叙述清楚之前不应挂断。然后应急响应指挥部进入应急状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指挥调配所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