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炫耀(xuàn)

称职(chèn)

妥当(tuǒ)B.滑稽(jī)

赏赐(cì)

御聘(pìn)C.呈报(chénɡ)

庇护(bì)

榛榛(zhēn)D.澄澈(chè)

掘起(jué)

赫拉(chì)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论是昔日的五连冠,还是如今的一次次绝地反击,中国女排都________了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女排精神是体育人为中华民族奉献的________精神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相信女排精神必将代代相传,________中国人民不断书写新的传奇。A.传承

宝贵

鼓舞B.传承

贵重

鼓动C.传达

宝贵

鼓动D.传达

贵重

鼓舞3、词语积累——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校安全会议上,校长总是絮絮叨叨地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想不出其中的道理。C.当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的消息传到祖国各地时,人们都喜出望外。D.政府部门为被征收户提供了异地安置、就地回迁、货币补偿三种方案,让被征收户们各得其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以掉以轻心。B.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C.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D.这部电影在六盘水市上映,许多学生闻讯纷纷前来观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卿父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②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父法⑤孤,孤法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做,实践。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法:效法,仿效。1.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遥遥无期B.陈元方年十一时/元方时年七岁C.周公不师孔子/可以为师矣D.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尊君在不:你父亲在吗?B.友人惭,下车引之:友人很惭愧,下车去拿好吃的吸引元方。C.期日中,过中不至:约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D.不知卿父法孤,孤法父:不知是你父亲效法我,还是我效法你父亲?3.甲乙两文都讲述了少年陈元方的故事,你认为两则故事都突出反映了他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雨天的狂欢李成①我的家乡在长江北岸,那里雨水较多,尤其是每年的梅雨季节,常常是连月不开。②总是下雨,当然令人讨厌,尤其是我们这些顽皮的小孩子喜欢“闹野”,一旦大雨倾盆,遍地泥泞,更不方便出去玩了,天地间阴阴惨惨,人又无所事事,心情自是很郁闷。我把家里的几本文学杂志都翻烂了,没有新的读物进来,那可真是百无聊赖啊!只好趴在窗户上看外面的行人如何撑着旧伞在雨中伶仃而行,或在泥泞里艰难跋涉,甚至一滑一跌,现出种种让人感到滑稽的怪象,也能开心一下,但稍久仍觉枯燥无趣。③是不是雨天都这样单调苦闷呢?也不是的,也有许多开心的事儿只在雨天才有。比如夏天暴雨如注的当顷,我们会冒雨出去,把奔流的溪水拦起来,用泥巴建一个“水坝”,还用瓦片做个闸门,水蓄积到一定时候提起闸来,看到一片“洪水”喷出老远,自是欢呼雀跃。但最热闹乃至可称为“狂欢”的并不是在夏季,因为夏日村里人常常都很忙,无暇顾及玩乐尤其是集会——而“狂欢”总是需要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才会有的。那么是什么时候呢?是寒冬或春初所谓“春寒料峭”的日子,田间农事已了,而天气已然或仍然寒冷,适合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取暖,欢乐地度过一天时光。④这样的聚会一般是在村里的某间宽敞的公屋里进行。我们那间公屋是叫作“大厅”的,或许在旧时代正是某个“大户”的厅堂,实际上是聚居在一起的几家的过道,平时搁放一点杂物,一到下雨天,人们不自觉地走来闲谈,一开始或许只是几个妇女来此做针线,接着好热闹的孩子们来这里捉迷藏,追逐打闹,又有几个大人来寻孩子,便站下来袖手而观。于是人越聚越多,以致整个大厅里很快就挨挨挤挤,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响亮的笑声,从天井口直冲向云霄——布满雨云的天空。⑤这时候不知不觉形成这样的局面:许多大人站在一边“观场”,而人丛中随时空出一块地儿便做了“舞台”,孩子们登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那便有点类似杂技表演了,有的做空中翻,咫尺之地,竟能原地接连翻出十几二十个跟斗,最后还能稳稳地站立;有的表演倒立,甚至倒着用手行走;有的几个人或一个人踢毽子,那自己扎的羽毛毽子漫天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却总是不会落地。最不济的也想表演跳高或“飞檐走壁”,顺着根柱子爬到高处摸摸屋檐……总之是各尽其能,各施其技,以博得一声喝彩,一阵欢呼,而那些大人站在那里果然也看得兴致勃勃,频频点头,不时嬉笑,有时还加以指点议论。孩子们便玩得更来劲了,花样也更多,即使玩失败了,或差点出险,人们惊喊一声,接下去再让别人上场就是了……欢声笑语不断,仿佛正在欢度某个盛大的节日。⑥不知不觉,我们就长成大孩子了。当然不好意思再过分玩闹,不好意思总表演滑稽可笑的动作,但又还不够格跟大人站在一旁观望。我们成了边缘人,很有点无聊了。忽然有一天,有一个大孩子招呼一声:我们换个地方玩吧!便从大厅里抽身出来,往村头上跑。越过村路,就是打谷场,跑进打谷场,斜插过去,就来到东头的几间队屋,这在冬天主要是生产队储藏农具的地方。哦,这是个好地方!⑦门是简单地锁着的,我们很容易弄开就进去了。里面当然没有人,只有一屋子农具,一间堆得比较满,另两间空地多,正好做了新的游乐场。我们不想把在“大厅”上玩的那些一一搬演,想玩点新鲜的。这时,大孩子看着满地的农具,显然有了主意,便问:这些家伙什谁会使呀?有人说:我们开年就要拿它们种地干活了!于是各个都不自觉地拿起农具操练起来。这个扶起一张梨,模拟着插入土地,推着向前;那个拖来禾桶,拿着掉了柄的大扫帚当稻穗在桶沿掼起来;又有人摇起风车,扇出巨风;还有人挥起木锹扬谷,而我则和几个年龄小些的孩子趴到大水车上,踩着脚踏,车起水来……这一切仿佛都从未做过,多有趣呀,队屋里也腾起了一阵阵欢声笑语……⑧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狂欢,可是我们至多也就玩过两三次就不再玩了。因为我们毕竟长大了,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即将正式展开,生活的重担已经在等着我们去挑起,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要告别童年的一切。冬去春来,伙伴当中就有人再也不去上学了,他们跟从父辈到田野上学做农活,追随的也是与先辈一样的人生。事实上,当初在大厅上参加狂欢“派对”的时候,就有几个大孩子从热闹场上抽身出去,披上雨衣,戴上斗笠,消失在门外雨幕中,帮父辈放水、护苗去了。雨天的狂欢,童年的狂欢,是多么短暂啊。(有删改)1.雨天“我们”有哪些“开心的事儿”?请简要概括。

2.你是否同意将选文第②段画线处删去?请说明理由。

3.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1)而那些大人站在那里果然也看得兴致勃勃,频频点头,不时嬉笑,有时还加以指点议论。(一般什么情况下说“果然”?“果然”用在这里,流露出“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

(2)于是各个都不自觉地拿起农具操练起来。(为什么是“不自觉地”?你如何理解?)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中“狂欢”含义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

2.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恬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感人。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