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畎亩(quǎn)

夯实(hānɡ)

穷匮(kuì)

法家拂士(bì)B.冀州(yì)

迂回(yū)

荷担(hé)

弓弩(lú)C.箕畚(běn)

始龀(chèn)

孀妻(shuānɡ)

胶鬲(ɡé)D.作揖(yī)

傅说(yuè)

门楹(yínɡ)

簪子(zān)2、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ài)

屏息(pǐng)

眼花潦乱(liáo)

震耳欲聋(zhèn)B.畸形(qí)

章显(zhāng)

杳无消息(yǎo)

颔首低眉(hàn)C.脸颊(jiá)

栅栏(shān)

坦荡如砥(dǐ)

维妙维肖(xiào)D.斟酌(zhuó)

濒临(bīn)

粗制滥造(làn)

深恶痛疾(wù)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韩国物流巨头韩进集团总裁赵亮镐的夫人李明姬长期以来为富不仁,仗势欺人的恶劣行径遭到了曝光。B.福彩站主们的生活早已超越了“996”,但他们任劳任怨,真诚用心,把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成就自己的彩票人生。C.每次一提起自己的祖父,他就热泪盈眶,对这位宽厚仁慈的长辈心怀感激。D.每次同学遇到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出彩中国人》栏目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歌声和绚丽的舞台赢得广大观众的点赞。B.邵阳的山水孕育了勤劳善良的邵阳人,也孕育了特有的“霸得蛮”的邵阳精神。C.为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D.为了防止教育“三乱”事件不再发生,市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填空。

(1)《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

)(学派)经典之一。孟子,名(

),(

)(时代)中期思想家、教育家。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

),(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

),(

)。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阅读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圆且陷不义,躬自戏国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吾岂次山之友也!”元子召季川⑤心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节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④卿:公舞,泛指高官。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有戏儿之器

闻:听说B.及见之

及:等到。C.趋焚之

趋:追逐D.长必好之

好:喜欢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悦婴儿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B.投以骨(《狼》)C.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D.静以修身(《诫子书》)3.下列句子,与“及见之,趋焚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与朱元思书》)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D.何陋之有(《陋室铭》)4.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5.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圈,以终身乎?

(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藤野先生(节选)①……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戴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②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③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④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襄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乙】我的戏精老师①我高三时的数学老师姓王,家住在校园南侧的教师宿舍楼,她每晚都到教室转一圈儿,有时课间还给我们讲她家孩子的事。②王老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爱学习,典型学霸。读小学时一次数学考试考了79分,回家后乐呵呵地把试卷交给王老师,王老师瞥了一眼成绩,二话没说,一脚将大儿子从里屋踹到外屋去了,然后一顿狠训。王老师说这话时目光斜睨绕教室一周,我等考试低分徘徊在中下游的同学瞬间感觉自己的屁股也仿佛被王老师凌空踹了一脚,忙低头在心里自我检讨。正在忐忑不安时,王老师突然将目光收回,笑嘻嘻地说,后来俺才知道,那次考试班里最高分就是79分,多数同学都不及格。大儿子这一脚白挨了,骂也白受了,但老娘打骂儿子只凭情绪,没道理可讲。③王老师一说起小儿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小儿子从小不爱学习,技校毕业后进了工厂,老羡慕哥哥坐办公室。王老师谈到这里时目光又斜睨绕了教室一周,总结道:这怨谁呀,上学时不好好学习,工作后后悔了,晚了!现在俺大儿子是镇党委书记。小儿子,哼,早被单位领导开除了。④高考前,王老师动用了题海战术,我们每天做试题都要做吐了,想松懈时,王老师就在耳畔唠叨她大儿子小儿子的事,这鸡汤打下去,我们又满血复活了,有时家长给我们施加压力太大,青春期的小火山刚想爆发时,便想起王老师当年的凌空一脚,那么委屈的一脚,她大儿子都忍了,父母供我们吃喝穿,偶尔吐槽几句,即使说错,也忍了吧。⑤高考前一个月,王老师对我们讲,这几天得保重好身体,这期间万万不能吃坏了肚子。热情邀请住校生去她家吃饭。这话王老师每天都在教室吆喝一遍,有同学小声嘀咕,住校生算起来有四五十位,都去她家吃饭,早饭得吃到中午呀。王老师耳朵灵,听到了,笑嘻嘻地回,俺这是客套话,知道你们不去才这样说的,但有俺这句话,是不是心里感觉很温暖,带着这份温暖好好备战迎接高考吧,孩子们!⑥高考前一天,王老师又来教室谈起了她的大儿子和小儿子。这次剧情有了反转,小儿子因调皮捣蛋被工厂开除后,自己单干,现在已经是公司大老板了,经济上比大儿子强多了。说着王老师抬起手腕让我们看她的玉手镯,得意地说,一万多元呢,小儿子给买的。谁也预料不了未来,尽力考就是了,考完就是胜利。至于考哪所大学,考上与否,都不见得是坏事。考上好学校,将来走大儿子的路,顺顺利利;考不上,将来走小儿子的路,坎坷点,但有可能当大老板呢。两条路都是金光大道,俺看都不孬。⑦嘿,这王老师,捆绑了我们三年,临高考又来给我们松绑来了。⑧高考结束后,天空突降暴雨,校园里的百年老树都被狂风连根拔起,那晚我们班里同学都没回家,聚在宿舍里吃散伙饭。王老师穿着雨衣也来了,她说她不放心,怕有些学生考试发挥失常,考砸了,心里难过想不开。她看到我们每个人脸上都乐呵呵的,她就放心了。牵肠挂肚慈母心,我们哪能想不开呀,大儿子的路走不通可以转小儿子的路嘛。⑨那晚,终于熬完了高考的我们,借着王老师这句鸡汤大醉了一场。1.【甲】文②~④段表现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

2.【乙】文中的老师是个“戏精”,请概括出能表现她这一特点的三件事。

3.体会【乙】文④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4.【乙】文⑨段中加点词语“大醉”蕴含了哪些情感?

5.选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A.两文写作目的相同。【甲】文长于叙事,语言简洁质朴;【乙】文工于描写,语言幽默诙谐。B.【甲】文①段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藤野先生形象:生活简朴、治学严谨。C.【乙】文②段中的“斜睨”表现了老师在偷看我们的反应,想要了解自己教育效果的心理。D.【乙】文对小儿子着墨不多,借他的经历阐明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突出中心。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乙】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的“折”与乙诗的“搔”都是动作描写,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波动。B.甲诗“馨香盈怀袖”中的“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着花枝,站立了很久。C.乙诗的颔联运用移情手法,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对仗精巧,声情悲壮。D.甲乙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2.这两首诗都以写景开篇,都描绘草木茂盛之景,但目的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以

以残年余力(

)

河曲智叟亡以应(

)

(2)焉

且焉置土石(

)

始一反焉(

)

(3)且

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

(4)之

以君之力(

)

虽我之死(

)

(5)其

其妻献疑曰(

)

其如土石何(

)

(6)而

面山而居(

)

而山不加增(

)七、作文(共40分)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半命题作文

题目:其实,我不想

要求:请根据自己的理解,首先补全题目,然后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