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广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
(截至2021年)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
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w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罩酒,谢其邻人,
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
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谓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
(节选自《汉书》)
[注]①突:烟囱。②上行:上座。③录:记录,此处指邀请。
io.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俄画家果失火()②于是杀牛兽酒()
U.失火前,客人给主人提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包含了什么人生道理?
【参考答案】
10.①不久②摆放
H.客给主人的建议是:把直的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到远离烟囱的地方。道
理是:要防患于未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①句意:不久,家里果然失火。俄而:不久。
②句意: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置:撰放。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鉴赏。第一问,结合“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
其薪,不者且有火患”可知I,客给主人的建议是:把直的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到
远离烟囱的地方。这个建议包含的人生哲理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要预料到可能发生的
祸患,提前做好准备,防止危险发生,即“防患于未然”。
【参考译文】
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
“改造为弯曲的烟囱,将柴草移到远处。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主人沉默不答
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
谢他的邻人。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按功劳大小依次排座,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不会有火灾的忧患。
现在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
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人。
(2021广东广州)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
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比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圉,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厚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朔,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汤问》)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河曲智叟笑而比之曰身已半入,小露尻尾
B汝心之困,固不可彻困国不以山溪之险
C操蛇之神犀之菊之爱,陶后鲜有同
D帝感其啰臣雄知不如徐公美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甚矣,汝之不惠!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
B.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
C.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
D.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参考答案】
7.C8.(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你也太不聪明了!9.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A.句意: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止:使……停止,阻止。句
意: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止:通“只”,仅有;
B.句意: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固:顽固。句意:巩固国防不能靠
山河的险要。固:使……坚固,巩固;
C.句意: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闻:听说。句意: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
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闻:听说。二者一样;
1).句意: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诚:诚心。句意:我的确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诚:
的确、确实。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注意:
(1)易:交换。始:才。反:通“返”,往返。
(2)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句,应为“汝之不惠甚矣”。惠:同“慧”,聪明;
不惠,指愚蠢。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B.妻子并没有嘲笑和阻止愚公,她只是“献疑”,“以君
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可见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
提出可能面对的困难,让愚公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和打算。故选B。
【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
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
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
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
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
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
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
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
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
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
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
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2021广东广州)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镶①,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
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算射杀之。广廉,得
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
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注]①微:箭头。②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广亦章射杀之②广之净兵
(2)根据文段,简要概括李广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3)
【参考答案】
(1)终于/率领
(2)①武艺高强,能将箭头射入石头之中。②勇敢,敢于射杀老虎。③廉洁,家中没
有剩余的财物,也不讨论关于家产的事情。④慷慨,将得到的赏赐分发给手下。⑤体恤部下,
在部下士兵没有喝足吃饱的情况下,李广不喝不吃。
解析: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就一箭射去,射中石头箭
头没入其中,近看才发现是石头。于是李广又重复射石头,但是最终也没再有箭能够射进石
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去射。李广在右北平时也射过老虎,老
虎跳起来伤/他,李广最终也射杀了老虎。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
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
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
(2020广东广州)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
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
兵刃,毂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
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
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
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上自方军芳其筋骨B.军士吏彼甲将军身彼坚执锐
C.壁门士吏谓从展车骑曰展予作文以记之D.使人称谢长跪而谢之曰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已而之细柳军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取蒯勺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交代了汉文帝劳军的北京。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汉王朝在霸上、棘门、
细柳三处驻扎军队,此时的边境地区正处于战备状态。
B.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细柳营官兵均严格遵
守军令,周亚夫见到皇帝没有跪拜,而是以军礼参见。
C.汉文帝是一位开明、识大体的国君。虽然在细柳营处处受到约束,不得不听命于手
下将军,内心颇为不满,但他仍然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D.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霸上及棘门的军营,汉文帝长驱直入;而到了细柳营,
入营受到阻碍,在营中只能慢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答案】
8.答案:B
解析:A、犒劳/使……劳累B、同“披”,披着
C、跟从/同“嘱”,嘱咐1)、告知/道歉
9.(1)已经到达了细柳军驻扎的地方。
解析:“已而”“之”为重点翻译字词。
(2)那里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
解析:“固”“袭”“虏”为重点翻译字词。
10.C
解析:C项“内心颇为不满”在文中没有体现,文中“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写出皇帝
的情感是感动的,充满敬意的。
(2020广东广州)
工之侨得良桐焉,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工视之,
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
抱以适市,责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日:“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
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选自刘基《郁离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期年出之
②莫不然矣
(2)工之侨的琴最初不被国工认可,后来为什么又被众人视为珍宝?这一故事揭示了什
么社会现象?(3分)
【参考答案】
(1)①周年,满一年②如此,这样
(2)①原因:工之侨把他的琴仿古化制作了,他人以为此琴为古珍
②揭小现象:很多人都习惯从事物外表判定事物好坏,而不看本质.
【参考译文】
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
属与玉石相互应和。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
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便把琴退还回来。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
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
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
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
不如此啊。”
(2019广东广州)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倚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恶
以为密中之事事无大小,患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神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
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运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曲先帝遗德仿佛若有考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C.悉以咨之已而石细柳军
D.每与臣论此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把“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额也”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无殛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中诸葛亮颇具政治远见,向后主刘禅指出了当前天下三分的形势,并分析了蜀国
面临的不利处境和有利条件。
B.选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
中最核心的是亲贤远佞
C.选文中诸葛亮指出如果他远离国都,“忠谏之路”会被堵塞,内外也会“异法”,结
果必然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
D.选文中诸葛亮提到了很多忠臣良将,认为他们都具有优良的品格,是先帝所器重的人
希望后主刘禅能够信任他们
【参考答案】
8.B
9.译文: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10.C
(2019广东广州)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横无际涯受任于败军之际
B.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
C.去困怀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D.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思硬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
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
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
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
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
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9.C
10.(1)政事通顺,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复兴起来了。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C
(2018广东广州)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欲劳其林所识交乏者得我与
B、者如外人悉以咨之
C、停数日,群去蒙群以军中多务
D、未果,寻病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标记,但当地和太守一起再次寻
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
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
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
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参考答案】
9.选B悉:都
A.穷:穷尽;贫困C.辞:告别,告辞;推辞D.寻:不久;寻找
10.(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着妻子和儿女来到这
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11.选A。渔人不是因为迷路误入桃花源,而是发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觉得很好奇,
“欲穷其林。”而且,根据“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可以知道,太守并没有亲自去找桃花源。
(2017广东广州)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朝服衣冠,窥镜萼而往,暮而归
容之美我者环而攻之而不胜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
【答案】A
【解析】
A早晨;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C过错/到;D名词:集市/动词:买这
考查的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善
于积累总结这些特殊词语的解释和用法。
10.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答案】第二天,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观察了一下,认为自己长得不如
徐公好看。
【解析电句话共有四处得分点:第一处“明日”是第二天的意思,第二处“孰”是仔
细的意思,第三处“视”是观察的意思,第四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学生在翻译时要做
到实词翻译准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特殊句式要符合现代汉语语序用法,语句通顺。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答案】D
【解析】“间”是偶尔的意思,表示偶尔有人进谏,此句理解错误。
(2016广东广州)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己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
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昭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
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逐许先帝以驱驰潭中鱼可百许头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斟酌损益,进尽忠言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0.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望在诸
侯中扬名显达。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诸葛亮追述以往的经历,既表达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也表明对后主的耿耿忠心。
B.诸葛亮认为目前南北已平定,当率领全军复兴汉室,迁回旧都,实现先帝遗愿。
C.诸葛亮主动请缨讨伐奸贼,为了表明决心,郑重立下誓言,如若兵败甘愿受罚。
D.诸葛亮担心后主听信谗言,因此恳切劝后主,要广开言路,接纳治国的良策。
(2015广东广州)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
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亦
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置人所管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丛祠中,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陈胜、吴广借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会天大雨,道不通,非已失期会宾客大宴,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丹书帛曰
D今邈查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此遨危急存亡之秋也
10.把“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陈胜在宗人因雨逾期而面临被杀厄运之时,决定发动起义,可见他决策的果断。
B陈胜能够看出天下百姓对秦王暴政和二世继位的不满情绪,足见他审时的敏锐。
C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足见他某事的睿智。
D陈胜起义钱亲自去占卜,置丹书于鱼腹,派吴广篝火狐鸣,足见他处事的周全。
【参考答案】
9.【参考答案】:B
【思路解析1A编次、编排;临时驻扎和住宿B、适逢C、表判断,是;于是,就D、
假如,如果;确实
10.【参考答案】: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思路解析】关键词:以:因为;数:多次;故:缘故;使:派遣。
11.【参考答案】:C
【思路分析】不是为了复兴秦国。
(2014广东广州)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
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
B、又麝无硕师名人与游故审有所不辟也
C、丛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队也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
10.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再俄的一项是(3分)
A.常常手抄借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礼节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参考答案】
9、C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A.动词,亲手/名词,手(身体器官)
B.动词,担心,忧虑/名词,祸患,灾难
C.跟从,跟随
D.比得上/你
10、参考答案:
(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解释及语句的通顺。援:引、提出。质:
询问。
①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
“信”、“达”、“雅”
②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③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留、补、调、删、换
11、D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乐”。
注重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文章中找到选项出处,再仔细对比分析。
12(1)参考答案:了却:完成。可怜:可叹。
12(2)参考答案: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蕴
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2013广东广州)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
取书,读之竞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
毅果断,未有其比。常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
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
10、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2分)
A、习:(1)少习吏事(2)学而时习之
B、以:(1)跪而拾之以归(2)先帝不以臣卑鄙
C、发:(1)家人笊箧视之(2)国闾左谪戍渔阳
D、明日:(1)普明日复奏其人(2)明日,徐公来,熟视之
11、翻译下列两手。(4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2分)
②太祖乃悟,卒用其人。(2分)
12、出自第一段的成语是:。(1分)
13、赵普面对“太祖怒”,四奏某人为官,而能“颜色不变”,其根本原因
是:,,(用原文回答)。(1分)
14、下面是对画线部分进行联想和想象改写而成的一段课本短剧,请你将未完成的内容
补写在横线处(对话、动作、神态要求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特征)。(4分)
太祖(勃然大怒):此人究竟是什么人?你要屡屡举荐他?
赵普:»
太祖():不得再议此事!
(赵普神色不变,跪下拾起撕碎的奏折,退朝回家,默默将它补好)
(第二天,赵普上朝)
赵普(呈上补好的奏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祖(思索良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参考答案】
10、D
11、①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的时候,处理决断很快。
(“临政处决”理解正确,且语句通顺方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②太祖才醒悟,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乃悟”“卒用”理解正确,且语句通顺方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12、手不释卷
13、以天下为己任
14、可<例:
赵普:此人是国家栋梁,我为国而荐。
太祖(把奏牍撕碎用力扔在地上)。
赵普:皇上啊,天下英才应为您而用,岂可无端……
太祖:朕念你一片赤胆忠心,准奏!
(每空1分,要求填写内容需符合故事场景的发展,且符古人物身份、神态、时代特征)
【参考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
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
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
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嫉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
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
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
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
明白,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2012广东广州)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则素湍绿潭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吴广素爱人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属予作文以记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
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
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青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
上
I).在雨后初晴或秋霜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
【参考答案】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A.则素湍绿潭(白色的),吴广素爱
人(向来)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的确),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好)C、空谷传响,哀转
久绝(消失)夜久语声绝(消失)D、如闻泣幽咽(连续),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10、【答案】(1)假如不是正午或晚上,是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的(2)到了夏天江水
慢上山陵的时候。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
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注意“自非”等字,还要注意到特殊的句式翻译(2)句时注意
“襄”字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D、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012广东广州)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
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食之不能尽其材
B.愿终守之,弗敢易未果,寻病终
C.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否,非若是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陵君识破秦国野心,拒绝了秦王要求后,希望唐睢能去化解秦王的“不悦”。
B.秦王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睢接受“易安陵”.
C.秦王摆出一副施恩加惠的姿态,并指责唐睢竟敢在他面前“逆寡人”“轻寡人”。
D.唐睢申明“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②岂直五百里哉?
【参考答案】
9.C10.C
11.(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
(3)更何况五百里呢?
(2011广东广州)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政厚人和阡陌交旭
B.乃重修岳阳楼讲信修睦
C.予学求古仁人之心未学识书具
D.不以己悲计日以还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进亦忧,退亦忧
1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什么人?这一句所运用的句式,对表
达作者的思想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9、C
10、(1)滕子京被贬为巴陵的太守。
(2)进朝廷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11、“斯人”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句子运用的感叹和反问句
式,强烈表达了作者与“斯人”同道的理想和愿望。
(2009广东广州)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
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
9、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惩山北之塞B、聚室而课日
惩前展后不谋而合
C、寒暑易节,始一反罩D、河曲智叟。以应
不入虎穴,帚得虎子亡羊补牢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1、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
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参考答案】
9.(3分)B(商量。A、苦于/惩罚;C、啊/怎么;D、无/丢失)
10.(4分)首先必须是完整的句子,如果只是单独解词,则不给分。答对得分点,语
句通顺则可满分。
10(1)(2分)“且”,可以翻译为“将近”,“接近”,“快要”,“快到”,“快”,
“差不多”(1分);“面”可以翻译为“面对”,“面对着”,“面向”,“向着”,
“对着”,“朝着”(1分)。
2分示例:(翻译出得分点“且”“面”,则可得2分。)
*北山的愚公,年龄将近九十,面对着大山居住。
*北山有一个叫愚公的人,年龄快到九十岁,时着山居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房产抵押贷款三方借款合同
- 2025年厨房设备租赁与改造工程合同
- 2025版高空作业平台外架工程班组劳务承包合同
- 2025版汽车4S店专用汽车运输服务合同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借款合同
- 2025版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及维护保养协议
- 2025版土建资料承包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控制合同
- 2025年度港口码头施工总价合同模板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土地测绘与规划合同协议
- 2025第一部生物科技药物研发与生产合同协议书
-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支出负面清单
- 2025-2030中国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4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现代教育技术说课
- 2025年广省中考作文《走到田野去》写作指导及范文
- 产品经理绩效管理制度
- 2025年山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慢阻肺非肺部手术麻醉管理策略
- 2025年烟台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一例ICD置入患者的护理查房
- 2025至2030年中国露点传感器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