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微专题训练13纽芬兰岛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纽芬兰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0'W
1.甲、乙两支洋流按性质分别属于
A.暖流暖流B.暖流寒流C.寒流寒流D.寒流暖流
2.受洋流的影响,纽芬兰岛附近海域
A.容易出现海雾B.鱼群分布较分散
C.不会出现浮冰D.污染物向西扩散
1.D甲为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拉布拉多寒流,乙为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墨西哥湾暖流。故选D。
2.A寒、暖流交汇处,暖流给大气带来足够的水汽,寒流的冷空气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悬浮于空中,
形成了海雾,A对;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
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
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B错;暖流会加速附近的海冰融化,形成大量浮冰,C错;根据图示洋流流向,
寒暖流交汇后向西北方向流动,D错;故选A。
每年有大约400座冰山从格陵兰岛始发,最终漂入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威胁着航道上的船只
安全。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4.北大西洋60。N附近,甲海域平均水温比乙海域低,主要是因为
A.盛行风来源不同B.洋流性质不同
C.距大陆的远近不同D.人类活动强度不同
3.D冰山是指从冰川或极地冰盖临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来自
格陵兰岛冰川前缘,春季、夏季和秋季,较暖的天气使冰川或冰盖边缘发生分裂的速度加快,产生的冰
山数量较多,而冬季气温低,冰川或冰盖边缘以凝结为主,不易产生冰山。因此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
数量最少的季节是冬季,D符合题意,排除A、B、Co故选D。
4.B图中显示,甲、乙均位于北大西洋6CTN附近,盛行风以中纬西风为主,盛行风均来自海洋,A错
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海域有东格陵兰寒流流经,具有降温作用,而乙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
具有增温作用,因此甲海域平均水温比乙海域低,B正确。图中显示,甲海域和乙海域离距大陆的远近相
似,C错误。人类活动强度不同对当地海域的水温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冰山是指从冰川或极地冰盖临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通常多见于北美洲的格
陵兰岛周围和南极洲周围海域。冰山大多在春夏两季内形成,那时较暖的天气使冰川或冰盖边缘发生分
裂的速度加快。北冰洋的冰山高可达数十米,长可达一二百米,形状多样。南极冰山一般呈平板状,同
北冰洋冰山相比,不仅数量多,而且体积巨大。
下图示意纽芬兰岛位置,图中甘德国际机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
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条件与纽芬兰渔场形成无关的是
A.河流入海口B.大陆架地区C.寒暖流的交汇处D.上升流分布地区
6.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密集B.渔业资源丰富C.补充燃料D.出境政策宽松
5.D渔场的形成要考虑河流的入海口、洋流、大陆架等因素。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主要是位于河流的入海
口处,且位于大陆架地区,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故D项错误。
6.C该岛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人口数量较少,故A项错误;渔业资源与繁忙的机场之间无直接关系,
故B项错误;由于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补充燃料是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原因,故C
项正确;与出境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
下图为纽芬兰岛及其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关于①②③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洋流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弯曲
B.②洋流流经海域的盐度高于全球平均海水盐度
C.③洋流的成因与赤道逆流相同
D.①③洋流的性质与②洋流不同
8.纽芬兰岛上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天然森林植被有可能是
A.针叶林B.阔叶林C.苔原D.荒漠
7.B从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以确定此图为北大西洋的北部,①洋流为拉布拉多寒流,水温低,表层海水
等温线向南弯曲,A错误;②洋流为暖流,来自纬度较低的副热带地区,水温高,蒸发量大,流经海域的
盐度高于全球平均海水盐度,B正确;③洋流主要受西风影响,属于风海流,赤道流为补偿流,两者形成
原因不相同,C错误;①为寒流,②③洋流为暖流,②③洋流性质相同,D错误。
8.A题中说的是“天然森林植被”,苔原和荒漠不是森林,排除CD;图示纽芬兰岛为大陆东岸,受寒流
影响,气温低,主要为亚寒带针叶林,阔叶林地区气温相对较高,即排除B,所以选A。
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有“踩着蜉鱼背可上岸”的传说。20世纪中
期之前,纽芬兰渔场捕鱼业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虽经历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十分丰饶。然
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过度捕捞,鱼群消失,延续了数百年的纽芬兰捕鱼业彻底破产。下图
为纽芬兰渔场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历经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丰饶的主要原因是
①传统捕捞规模小②因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特别丰富③渔民捕鱼避开了产卵的季节④渔民进行人工养
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纽芬兰渔场的衰落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生物多样性增多B.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富集,水体富营养化
C.加拿大人口迁移规模扩大D.加速了加拿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9.B由材料可知,纽芬兰游渔场主寒暖流交汇形成的,20世纪中期之前和20世家90年代
后纽芬兰渔场的自然条件没有改变,20世纪中期渔业资源富饶,而20世纪90年代后鱼群
消失,②错。纽芬兰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并不需要渔民进行人工养鱼,④错。20世纪中期
之前,纽芬兰渔场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题,捕捞的规模小,且人们注意遵循自然规律,避
开鱼产卵的季节,使鱼类可以不断更新和延续,①③正确。选择B正确。
10.C渔场的衰落,首先的影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A错。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不会导
致水体富营养化,B错。渔场衰落导致很多劳动力失业,为寻找就业机会,会扩大人口迁移
规模,C正确。渔场衰落不利于鱼产品的加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和工业化,D错。选
C正确。
【点晴】纽芬兰游渔场兴起的原因:①寒流、暖流交汇,圣劳伦斯等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
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资源丰富。②临近欧洲、美洲广阔的消费市场。③生产技
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渔场发展。
衰落的原因:随着捕鱼技术的提高,政府政策不利,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数量减少,生态
平衡破坏难以恢复,使渔业资源由可再生资源变为非可再生资源。(由于人类大肆捕捞,破
坏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鱼类资源迅速减少。
二、综合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芬兰岛上广布海拔300米左右的低丘,海岸十分曲折,多60米以上悬崖和海湾、岛屿。纽芬兰岛降水
量丰富,森林资源覆盖率较高。纽芬兰浅滩已发现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图示为纽芬兰岛位置示意
图。
(1)分析纽芬兰岛上多沼泽的原因。
(2)列举两种纽芬兰岛居民所从事的产业并分析成因。
(3)简述纽芬兰岛开发浅滩油气资源可能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降水较多,水源充足;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势平缓,多洼地,排水不畅;地
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2)渔业或水产品加工——纽芬兰东部海域有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底营养盐类受海水
扰动被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衍,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
木材加工业或造纸业——该岛降水较多,蒸发弱,针叶林密布,森林资源丰富;
采矿业一一该岛上矿产资源丰富。
(3)纽芬兰岛周围渔业资源丰富,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会使渔业资源减少;会造成海洋污染,破坏海洋生
态环境等。
【解析】(1)沼泽形成条件主要从降水、蒸发、排水、下渗角度分析。纽芬兰岛上降水较多,水源充
足。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势平缓,多洼地,排水不畅。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2)纽芬兰岛居民所从事的产业有渔业或水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或造纸业,采矿业等。纽芬兰东部
海域有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底营养盐类受海水扰动被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
衍,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形成世界性大渔场,发展渔业或水产品加工业的原料丰
富。该岛降水较多,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针叶林密布,森林资源丰富,利于木材加工业或造纸业发
展。该岛上矿产资源丰富,利于采矿业发展。
(3)纽芬兰岛周围有世界性大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开发浅滩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会使渔业资源减
少。开发过程中的石油泄漏,会造成海洋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等。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芬兰岛位于加拿大最东部,主体为海拔300米左右的低高原(台地),岛上湖泊、沼泽广布,附近浅滩
有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下图为纽芬兰岛位置示意图。
(1)描述纽芬兰岛地形地势特点。
(2)今后是否应加快纽芬兰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形以丘陵台地为主;地势大致中部高,四周低。
(2)赞同。纽芬兰浅滩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提供了一个新的产业部门,可
以带动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就业等。(或不赞同。纽芬兰岛周围渔业资源丰富,开发石油和天然
气会使渔业资源减少;会造成海洋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等。)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形特征的分析,主要从地形类型、分布,地势高低,海岸线等方面进
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主要地形以丘陵台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表明不同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果赞同就从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有
利条件和有利影响来进行分析。如果不赞同,就从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来进行分
析。有资料分析可知,纽芬兰浅滩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同时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提供了一个新
的产业部门,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就业等。但是纽芬兰岛周围渔业资源丰富,开发
石油和天然气会使渔业资源减少;会造成海洋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等。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极地冰川分裂入海,漂浮海上,形成冰山。纽芬兰岛被称为“冰山巷”,每年都会有许多上万年的
大冰山从北极地区漂移至此,引来众多游客观看。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受气温变化影响。随着全球变
暖,纽芬兰冰山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图为纽芬兰岛位置图。
‘60°120
格陵兰岛』
(1)说明纽芬兰岛被称为“冰山巷”的原因。
(2)试分析全球变暖对纽芬兰岛冰山旅游的促进作用。
【答案】(1)纽芬兰岛,距离格陵兰岛冰川近,更容易出现冰山;冰山受到风和洋流的作用,南下漂流
至纽芬兰岛附近;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错汇合形成许多洋流涡旋,(海水受阻,滞留不前)使
大量冰山在该海域附近聚集(不要求具体洋流的名称)(任答2点)
(2)全球变暖加速北极冰川的融化,导致冰川分裂得更多,使冰山出现时间提前、数量增多,吸引更多
游客到访。气候变暖会提高景区气温,增加游客旅游的舒适度。极地冰川消融、数量减少使景观的永续
性降低,促使其旅游价值提高,会刺激游客的出游意愿。
【解析】(1)纽芬兰岛被称为“冰山巷”的原因主要从冰山的来源和冰山的聚集两方面分析。读图根据
纬度位置可知,纽芬兰岛纬度高,距离格陵兰岛冰原带的冰川近,因此更容易出现冰山;海水受阻,滞
留不前,冰山容易聚集,受到极地东风和拉布拉多洋流的作用,南下漂流至纽芬兰岛附近受阻聚集;拉
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错汇合形成许多洋流涡旋,也使大量冰山在该海域附近聚集。
(2)该题考查全球变暖对纽芬兰岛冰山旅游的促进作用,主要从全球变暖对景观影响、对旅游时间影
响、对旅游环境影响和对旅游价值的影响等方面考虑。全球变暖加速北极冰川的融化,导致冰川分裂得
更多,使冰山出现时间提前、数量增多,吸引更多游客到访。气候变暖会提高景区气温,增加游客旅游
的舒适度。极地冰川消融、数量减少使景观的永续性降低,促使其旅游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提高,会刺激
游客的出游意愿。
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纽芬兰岛,原系北美大陆古老阿巴拉契亚山系的延续,是一个大陆岛,面积11.1万平方千米,
主体地形海拔300米左右,该岛夏季大雾天气多,特别是在东海岸。纽芬兰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
佳地点之一,近年来经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来自各地游客。
材料二下图为纽芬兰岛等高线地形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纽芬兰岛东海岸夏季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
(2)分析近年来纽芬兰岛东部海域常有众多漂浮冰山聚集的主要原因。
【答案】(1)夏季气温高,蒸发强;暖流带来了大量的暖湿气流;寒流使暖湿气流降温,水汽易凝结;
夏季风力较小,易出现大雾天气(任答三点即可)(2)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开始逐步融化,被
大西洋的拉布拉多洋流带走,南下漂流至加拿大的纽芬兰岛附近,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错汇
合,形成许多洋流涡旋,(海水受阻,滞留不前)使大量冰山在该海域附近聚集(不要求具体洋流的名
称)
【解析】(1)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这是由辐射冷却形成的;另一种是暖而
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从纽芬兰岛的地理条件看夏季蒸发
强水汽多,暖流带来了大量的暖湿气流,寒流使暖湿气流降温,水汽易凝结,易出现大雾天气。
(2)主要从冰山形成和洋流分析多冰山的原因。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断裂形成冰山,被大西
洋的拉布拉多洋流带走,南下漂流至加拿大的纽芬兰岛附近使大量冰山在该海域附近聚集。
15.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异常丰富的鳍鱼资源,让纽芬兰渔场曾有“踩着鳍鱼群的眷背
就可上岸”的说法,渔业一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但经过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20世纪90年代已无
鱼可捕。1992年,加拿大政府被迫关闭纽芬兰及圣劳伦斯湾沿海渔场,然而,至今纽芬兰水域尚未恢复
从前的状态。
分析禁渔后渔场尚未恢复的原因,以及由此引起的纽芬兰岛社会经济的变化。
【答案】尚未恢复的原因:过度捕捞破坏了鱼的生存环境;过度捕捞导致鱼的种群规模过小,破坏了鱼群
生存、繁殖能力。纽芬兰岛社会经济的变化:渔业及相关产业破产,经济衰退;渔民失业,生活水平下降;
失业人口增多,收人减少,人口向外迁移。
【解析】结合材料便可得到禁渔后渔场尚未恢复的原因,根据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20世纪90年代
已无鱼可捕,说明由于过度捕捞,破坏了鱼群的自我更新能力,导致鱼群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遭到破坏,
且超过了渔群的自我繁殖能力;同时过度捕捞导致鱼类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结合材料至今纽芬兰
水域尚未恢复从前的状态可知,大量的过度捕捞导致了芬兰渔业一蹶不振,以及相关产业破产;导致大
批渔民失业,经济收入下降,导致生活贫困;渔业破产,导致从事渔业及与渔业相关产业的工人失业,
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产业工人的向其他产业的转移,进一步导致区域发展动力不足等。
16.读图,回答问题。
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左图为“搁浅冰山照片",右
图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1)分析费里兰小镇的冰川的来历
(2)纽芬兰岛附近形成了著名的渔场,分析其形成过程。
(3)拉布拉多半岛年均气温比同纬度的伦敦低很多,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格陵兰岛冰川(或北冰洋冰川)崩解形成冰山,顺着拉布拉多寒流(或东格林兰寒流)南
下,到达费里兰小镇。
(2)该地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引起海水扰动,使深层营养物质上翻,
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寒暖流交汇形成谁障,使鱼类在此集聚;因此形成渔场。
(3)拉布拉多半岛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伦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伦敦受盛行
西风控制。
【解析】(1)冰山来自极低地区,主要是格陵兰岛冰川(或北冰洋冰川),费里兰小镇位于纽芬兰岛附
近,受来自高纬度的拉布拉多寒流(或东格林兰寒流)的影响,带来大量的冰山。
(2)该地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引起海水扰动,使深层营养物质上翻,
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寒暖流交汇形成谁障,使鱼类在此集聚;因此形成渔场。
(3)拉布拉多半岛位于大西洋的西岸,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作用明显,气温较低;伦敦位于大西
洋的东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作用大,气温较高,且伦敦受盛行西风控制,受海洋影响大。
17.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
点。图甲为“搁浅冰山照片”,图乙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乙
(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其对附近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
响有。
(2)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暧,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
势有O
【答案】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水温降低;盐度降低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解析】(1)纽芬兰岛附近受来自高纬度的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出现大量的冰山,所以这些冰山来自
极地地区,冰山融化导致附近海水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2)随着全球气温转暖,春季气温回升快,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依据图中洋流信息说明其原因:
(2)D洋流的名称是o
在图中用箭头画出该洋流方向(画在答题卡的图中)。深受该洋流影响的是气
候。
(3)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有利:
不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海道、北海、纽芬兰和秘鲁渔场为世界四大渔场,其中纽芬兰渔场曾流传着“踩着鳄鱼群的脊背
就可上岸”的传说。
简述纽芬兰渔场的成因:O
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秘鲁渔场的成因,应选(选择填空)。
【答案】(1)A寒流经过,水温比暖流经过的C水温低
或C暖流经过,水温比寒流经过的A水温低
(2)北大西洋暖流自南向北温带海洋性
(3)有利影响:顺流可节省时间成本;
不利影响:遭遇冰山,或在纽芬兰岛附近会遇到海雾
(4)寒暖流交汇,带来营养物质B
【解析】(1)图中C地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形成温带落叶阔
叶林植被;而同纬度的A地受拉布拉多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气候寒冷,形成极地苔原植被。
(2)D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向东北方向流;深受该洋流影响的是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3)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一路顺洋流航行,节省时间成本;但是途中经过寒暖流交
汇处,海雾不利于航行,还可能遇到拉布拉多寒流从高纬度带来的海冰威胁航行。
(4)纽芬兰渔场的成因是寒暖流交汇,带来营养物质;秘鲁渔场成因是表层海水离岸运动,上升流带来
丰富营养物质,B符合。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芬兰岛西部的英勒国家公园由一片巨大的红色岩体组成,该岩体含有格铁矿矿物。络铁矿在地球
表面很罕见,一般分布在大洋底部和地幔中。在不远处的加拿大帕斯博勒海滩上,也有一片红色岩体,
这里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它们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的大规模火山活动中。帕斯博勒海滩是世界上
最大的化石群分布地之一。在纽芬兰岛东部的阿瓦隆半岛,发现大量形成于约5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这些生物生存于海洋底部。科学家对莫勒国家公园与帕斯博勒海滩红色岩体成因的关联性,及阿瓦隆半
岛古生物化石分布等进行研究。下图示意纽芬兰岛莫勒国家公园、阿瓦隆半岛和帕斯博勒海滩的位置。
70°
50°
市
0城
闵
x公
灌
0海
河
渡
潮
泊
45°
(1)分析帕斯博勒海滩埋藏大量恐龙化石的原因。
(2)指出科学家为了判断莫勒国家公园与帕斯博勒海滩红色岩体成因的关联性,在莫勒国家公园需要做
的基本工作,试列举两项。
(3)科学家认为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形成的地理环境相同,与帕斯博勒海滩不同。请给出合理解释。
(4)推测莫勒国家公园巨大红色岩体的形成过程。
【答案】(1)约2亿年前,大规模的火山活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气温升
高,生物因生存环境改变而大量死亡;恐龙等生物遗体被火山灰等掩埋形成化石。
(2)采集岩石矿物标本;寻找生物化石。
(3)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形成的时间相同,都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帕斯博勒海滩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
前;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地层形成于海洋环境,受地壳运动作用,从大洋底部隆起抬升;帕斯博勒海滩地
层形成于陆地大规模火山活动的环境。
(4)在距今约5亿年前,纽芬兰岛附近海底发生岩浆活动,来源于地幔含有铭铁矿的岩浆喷发,冷却固
结形成岩石;受板块碰撞挤压,洋底地层隆起抬升,岩体出露;岩石中铁元素遇空气氧化,呈红褐色,
成为巨大岩体红色的来源。
【解析】(1)根据材料,“它们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的大规模火山活动中”可以进行推测大规模的火
山活动造成了恐龙的死亡,最终形成化石;作答时要解答出火山活动造成恐龙死亡的原因和化石的形成
过程。大规模的火山活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气温升高,生物因生存环境改
变而大量死亡;恐龙等生物遗体被火山灰等掩埋形成化石。
(2)为了判断二者成因的关联性就要通过采集岩石矿物标本,分析岩石的特点,寻找相似性;另外,化
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动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
代,因此可以通过寻找生物化石,进行研究比对分析。
(3)根据材料“在纽芬兰岛东部的阿瓦隆半岛,发现大量形成于约5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这些生物生
存于海洋底部”可以得出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形成的时间相同,都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纽芬兰岛东西
两侧地层形成于海洋环境,受地壳运动作用,从大洋底部隆起抬升。材料“在不远处的加拿大帕斯博勒
海滩上,也有一片红色岩体,这里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它们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的大规模火山活
动中。”说明帕斯博勒海滩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帕斯博勒海滩地层形成于陆地大规模火山活动的环
境。故科学家认为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形成的地理环境相同,与帕斯博勒海滩不同。
(4)根据材料“纽芬兰岛西部的莫勒国家公园由一片巨大的红色岩体组成,该岩体含有辂铁矿矿物。铭
铁矿在地球表面很罕见,一般分布在大洋底部和地幔中。”说明在海底岩浆喷发形成岩石,然后地壳运
动抬升地表;铁元素遇空气氧化呈现红色。具体描述其过程为:在距今约5亿年前,纽芬兰岛附近海底
发生岩浆活动,来源于地幔含有铝铁矿的岩浆喷发,冷却固结形成岩石;受板块碰撞挤压,洋底地层隆
起抬升,岩体出露;岩石中铁元素遇空气氧化,呈红褐色,成为巨大岩体红色的来源。
20.根据下图,利用所学过洋流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例
-航向
(1)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推测走哪条线路用时较短,并从
洋流的角度解释其中的原因。
(2)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
海中。洋流会对这次海上石油污染会随带来的影响有、O
(3)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在图中圣约翰斯所在的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撞上冰山而沉没,冰山主要是受到
(填洋流的名称)的影响而进入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
【答案】(1)B线路用时较短。A线路是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洋,花费时间较长;B线路顺加那利寒
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花费时间较短。
(2)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拉布拉多寒流
【解析】(1)读图,两条线路位于大西洋北部中低纬度海域,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北半球中低纬洋
流呈顺时针,B线路呈顺时针,是顺洋流航行,该航线经过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
暖流,而A线路呈逆时针,与洋流运动方向相反,该线路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顺流有利于加快
速度,逆流则会减慢航行速度,因此B线路用时短。
(2)英吉利海峡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泄露在洋面上的石油会随着洋流扩散到沿途海域,扩大了石油污
染的范围,但同时洋流使石油泄漏地区的石油污染物减少,石油分散后使各个海域的石油浓度减小,有
利于加快局部海域的净化速度。
(3)纽芬兰岛位于北美洲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北美洲大陆东部沿岸即大洋西部海域,中低纬地区为墨西
哥湾暖流、中高纬地区为拉布拉多寒流。而冰山来自于北极高纬地区,因此携带冰山南下的洋流是由高
纬流向低纬的拉布拉多寒流。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海域是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异常丰富的渔业产量有着“踩着鳄鱼群的脊背就
可上岸”的美名。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
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产量急剧下降。为此,加拿大政府颁布了禁渔令,但二十年过去了,鳍鱼资
源在纽芬兰渔场几乎没有恢复。下图示意北美洲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鳄鱼是一种冷水性底栖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食量大,生长较快,繁殖能力强,
因群体性生活,捕捉很容易。
8070'60
(1)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四点)
(2)简述纽芬兰渔场兴起的原因。
(3)试分析纽芬兰渔场蜻鱼资源一直没有恢复的原因。
【答案】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气温低);水温低,港口易封冻;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气旋活
动),多阴雨天气;靠近格陵兰岛,冬季多浮冰;寒暖流交汇,多海雾。
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临近欧洲、北美,市场需求量大;生产技术水
平高,渔业产量大。
全球变暖,寒暖流交汇带来的饵料较少;海水升温,生存环境改变;因为群体性生活,采用机械化作业
导致过度捕捞。
【解析】(1)提示回答四点,可以从纬度位置、水温、盛行风、天气、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2)纽芬兰渔场的兴起的原因应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主要是寒暖流交汇处,
海水搅动,把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鱼类饵料丰富;另外入海河流也带来丰富营养盐
类,有助于渔场的形成。社会经济方面,这里接近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生产技术水
平高,渔业产量大。
(3)从鳄鱼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变化、人类过度捕捞等方面分析即可。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16至19世纪,渔民驾着小船在浅海打鱼,腌晒成咸鱼干出售欧
洲。20世纪开始出现拖网大型渔船,1954年后,速冻渔船的使用,使鳄鱼产量猛增,甚至“供养了欧洲”。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鱼群消失,延续了500年的纽芬兰捕鱼业彻底破产。下图1为纽芬兰渔场位
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渔业资源密度与捕捞强度的关系示意图。
Tir
图1图2
(1)指出纽芬兰渔场在冬季渔业捕捞时常遇到的不利气象条件,并分析其成因。
(2)简析纽芬兰渔场曾“供养了欧洲”及目前其捕鱼业破产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出为促进该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①气温低:该地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②多大雾:寒暖流交汇海区,来自暖流海区的暖
湿空气遇寒流流经的冷下垫面,水汽易凝结形成海雾。③多大风:冬季时南北温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
更大,风力更强劲;④白天短: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地区,冬季白天时长较短。(要求分
析成因,答对其中3点即可)
(2)“供养了欧洲”的原因:渔业资源丰富,•捕鱼技术的发展;冷冻技术的使用便于鱼产品长距离运
输,扩大了市场。
捕鱼业破产原因:市场的扩大刺激了渔业生产,造成过度捕捞;破坏海洋生态,造成渔业资源匮乏。
(3)①针对不同鱼类实行不同的休渔制度;②捕捞强度应小于其渔业资源密度增长率;③加强宣传和立
法,提高渔民保护渔业资源的意识;④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水污染。(答对3点即可)
【解析】(1)图中显示,纽芬兰渔场位于50。N附近,该地纬度较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
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弱,因此气温低,不利于渔业捕捞;纽芬兰渔场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
交汇处,来自暖流海区的暖湿空气遇寒流流经的冷下垫面,水汽易凝结形成海雾,当地多大雾,不利于
渔业捕捞。纽芬兰渔场位于西风带,且冬季时南北温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西风风力更强劲,
多大风不利于渔业捕捞;当地纬度高,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纽芬兰渔场白昼时间短,白天短,渔
业作业时间短,不利于渔业捕捞。
(2)纽芬兰渔场曾“供养了欧洲”及目前其捕鱼业破产的原因应从影响渔业的区位因素及变化进行分
析。纽芬兰渔场“供养了欧洲”的原因:纽芬兰渔场为世界著名大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当地捕鱼历史
悠久,捕鱼技术先进,捕鱼量大;捕获的鱼产品经过简单加工(腌晒成咸鱼干)或冷冻技术的使用便于
鱼产品长距离运输,扩大了市场,使得欧洲可以大量食用当地鱼产品,因此纽芬兰渔场“供养了欧
洲”。
纽芬兰渔场捕鱼业破产原因:材料信息表明,20世纪开始出现拖网大型渔船,1954年后,速冻渔船的使
用使鳄鱼产量猛增。由于市场的扩大,鱼产品需求量增大,刺激了纽芬兰渔场捕鱼业迅速发展,捕捞能
力不断增大,造成过度捕捞,捕捞量大于当地的生产量,破坏海洋生态平衡,造成渔业资源枯竭,从而
导致当地捕鱼业破产。
(3)题意表明,为促进该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提出。图2信息
表明,当捕捞强度大于渔业资源密度增长率时,渔业资源密度会迅速下降,因此为了促进该地渔业的可
持续发展,捕捞强度应小于其渔业资源密度增长率;为了海洋生态平衡和渔业资源恢复,应针对不同鱼
类实行不同的休渔制度;为了防止渔业资源枯竭,加强宣传和立法,规范捕鱼行为,提高渔民保护渔业
资源的意识;渔业资源减少与海洋污染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水污染。
2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美局部地区图
120°忖«0»50.
材料二海水冰点与盐度关系图
(1)结合材料一,简述哈得孙湾流域水系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哈德孙湾的水域面积有123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开阔形海湾。该海湾水深很浅,平均
水深只有100米左右(孟加拉湾的平均水深达2600米),可以算作是一片陆间海。
(2)根据材料一、二和三,分析哈得孙湾的冰封期比同纬度其它沿海地区更长的原因。
材料四图中N附近纽芬兰岛海域曾经是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有着“踩着IS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
名。鳍鱼是冷水性底栖鱼类,多生长在水温0b~16C。的寒冷海域。鳍鱼肉质细嫩,肉味清淡,是西方人
爱吃的一种海鱼。风干制成鳄鱼干是一种耐保存又便宜的高蛋白食品。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
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遭到了灭顶之灾;后来虽然采取了休渔、禁鱼以及控制渔网网
眼、捕大放小等措施,也没有挽回渔场渐渐消亡的现实。
(3)根据材料四推测纽芬兰渔场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1)河湖众多,河网密布;大部分河流较短小;河湖相通,大部分独流入海;呈向心状水系从
东、南、西三面注入哈得孙湾。(每小点1分,任答3点得3分)
(2)深入陆地的海湾,且水深浅,冬季降温较外海显著,水温更低;(工分)哈得孙湾海区相对封闭,海
水与外海较温暖的海水交换不畅;(1分)注入哈得孙湾河流多(且海水较封闭,淡水留存湾内),使海水
盐度下降,(1分)从而使该海湾的结冰点较同纬度其它海区更高,使得哈得孙湾海水结冰早,解冻晚,
冰封期更长。(1分)
⑶1鳄鱼在市场上深受欢迎,利润高;2鳍鱼干耐保存「③过度捕捞;④海上冷冻船的发明(冷藏保
鲜运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鳄鱼的捕捞和运输;⑤捕大放小的传统观念,导致鳄鱼物种逐渐退化;⑥全
球变暖,影响了色雪鱼的生存环境等(每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
【解析】(1)哈得孙湾流域水系的主要特点,可以从河流长短、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回答。
(2)哈得孙湾的冰封期比同纬度其它沿海地区更长的原因,可以从纬度、地形、风向等方面回答。
(3)纽芬兰渔场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人类活动、观念、生产活动等方面回答。
24.根据下图,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
斯的气温通常在以下,这是为什么?
(2)图中“△”表示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3)航海家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第一次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第二次走距离较长的B
路线却只用了20天。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4)1978年3月,一艘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这次海上石油污染会
随洋流带来什么影响?
(5)著名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首航并未进入北极海区,却与冰山相撞而沉没。导致该船沉没的冰
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
【答案】(1)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
(2)寒暖流交汇(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3)A路线逆流,B路线顺流。(第一次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洋,花费时间较长;第二次顺加那利
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花费时间较短。)
(4)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5)拉布拉多寒流携带高纬度海区的冰山漂流南下
【解析】寒流、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底层营养盐类泛到表导,鱼类饵料丰富。洋流交汇,冷水
性、暖水性鱼类混在一起,鱼类种类丰富,形成世界性大渔场。帆船时代,要借助洋流、风力航行。顺
风、顺水,航行速度快,花费时间较短。(1)爱尔兰的都柏林位于区域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
温增湿,气温较高。纽芬兰的圣约翰斯位于北美大陆东部,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气温较
低。
(2)该渔场是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寒流、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
富,鱼类种类丰富,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3)当时是帆船时代,要借助洋流、风力航行。第一次走的A路线,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洋,逆风
逆水,航行速度慢,花费时间较长。第二次走的B路线,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顺风、顺
水,航行速度快,花费时间较短。
(4)洋流会将污染物带动其它海域,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5)纽芬兰岛附近有拉布拉多寒流经过,寒流携带高纬度海区的冰山漂流南下,到达事故海域。
25.下面为殖民时代,文明的西方人利用洋流进行的所谓“三角贸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大
北美洲
到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卫生保健管理卫生政策法规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HRBP岗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麻醉科中的镇痛治疗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2025年中学离队入团仪式主持词
- 2025年肾脏疾病诊断与治疗综合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测试练习答案及解析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发展和改革局所属事业单位选调9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神经内科卒中急救处理演练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健康管理制度考察综合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视光学验光验配技能考核答案及解析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2025年版
- 2025定制衣柜安装承揽合同范本
- 2025年MicroLED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彩虹》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麻醉恢复室护理要点
- 水下激光探测-洞察及研究
- 7.2 量身高(课件)-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 DB44∕T 2499-2024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
- GWZBQ-10(6)G 型微机高压启动器保护装置产品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