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年宜宾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演练【带答案】_第1页
2022上半年宜宾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演练【带答案】_第2页
2022上半年宜宾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演练【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上半年宜宾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演练【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是用反面事例来强调学习要()

A.专心致志B.磨炼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

2.《怀念萧珊》中详细描写了关于萧珊的哪件事()

A.在翻译方面成就突出B.努力工作C.为丈夫挨过打D.对巴金产生过误会

3.《氓》中运用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诗句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4.《对广州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设想》属于()

A.计划B.总结C.调查报告D.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5.《诗经》中的风按照地域分为十五国风,《蒹葭》所属的是()

A.卫风B.郑风C.王风D.秦风

6.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生活的时代是()

A.西晋B.东晋C.三国D.刘宋

7.白居易《长恨歌》是一首()

A.七言近体诗B.七言律诗C.七言歌行D.七言绝句

8.《灯下漫笔》的作者是()

A.郁达夫B.史铁生C.余光中D.鲁迅

9.《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对比B.类比C.象征D.烘托

10.下列关于莎士比亚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他一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十四行诗集》最为著名

B.莎士比亚的戏剧写作分三个时期:历史剧和戏剧时期、悲剧时期、传奇剧时期

C.《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合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D.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是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

11.代表我国古代文言长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A.《儒林外史》B.《聊斋志异》C.《红楼梦》D.《阅微草堂笔记》

12.下列诗歌风格中,属于曹操的是()

A.沉郁顿挫B.气韵沉雄C.豪迈奔放D.平易通俗

13.16世纪,与莎士比亚齐名的我国著名戏剧家是()

A.汤显祖B.王实甫C.关汉卿D.孔尚任

14.《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作品,这里的书是()

A.书记B.书籍C.书信D.上书

15.《史记》是一部()史书

A.纪传体B.国别体C.编年体D.志传体

16.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A.季鹰B.桓温C.江南游子D.刘郎

17.艾青《北方》中最富于象征意义的意象是()

A.土地B.小河C.大雁D.沙漠

18.《诗经·氓》中运用赋的手法的诗句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9.朱熹,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号是()

A.元晦B.晦庵C.髯翁D.仲晦

20.曾经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A.茅盾B.巴金C.老舍D.冰心

二、阅读理解(10题)21.阅读《雾》,然后回答问题。

1.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2.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_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3.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

4.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韵味无穷。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爱的,一塌瓜子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5.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

6.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的东西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7.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季羡林卷》,有删节)

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主要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

2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暗含作者哪些方面的伤感?

23.简要分析这段文字的论证

2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文中的喻义是什么?

25.从全文对冯谖的塑造来看,这段文字有何作用?

26.诗中细致描绘了唐玄宗入蜀途中的景色,有何用意?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着力刻画唐玄宗的何种心境?

27.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注]。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淡烟流水:指画屏上的一幅《淡烟流水图》

(1)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概括分析词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

28.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29.本文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请回答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戴望舒由《雨巷》而赢得的雅称是什么?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既隐

33.虏骑闻之应胆慑。

34.可怜白发生。

可怜

35.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7.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38.操吴戈兮被犀甲。

39.此五子者,不产于秦。

40.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通知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第④段说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教养的昂贵体现在哪些方面

42.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五、作文题(1题)43.请根据下面材料起草一份公文。上海装潢材料厂曾于2012年1月与××市钢铁厂签订了一份购买钢材的合同,后来因对方发来的钢材不符合质量要求,而在此之前,装潢厂已经交付20%的货款计8万元。经过多次交涉,最后双方在2012年5月10日协商达成协议:钢材厂在一个月退回货款,并将钢材自行运走,就此终结合同。但是事后钢材厂仍未将货款退还装潢材料厂,曾于2012年6月16日以新艺〔2012〕15号函催讨,未得回音。7月16日该厂再次发函催讨,作为最后通牒。要求:(1)不标注眉首、版记、各项目,其余格式正确。(2)具体时间、日期自定。(3)正文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

2.C章的第一部分提到了但是我并未挨过打,她却挨了‘北京来的红卫兵’的铜头皮带,留在她左眼上的黑圈好几天以后才褪尽。她挨打只是为了保护我,其他事情在文中没有写到

3.CC赋就是铺陈直叙,即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C项的意思是:我们梳着总角会宴,彼此言笑晏晏,两小无猜。使用的是赋的表现手法。A、B、D三项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4.A

5.DD《蒹葭》一诗选自《诗经·国风·秦风》。《秦风》有诗十首,《蒹葭》是第四首

6.AA季鹰指西晋张翰。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鲙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7.C《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体裁属于七言歌行体。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8.D《灯下漫笔》的作者是鲁迅,这是一篇以抨击中国旧社会、旧文明为宗旨的杂文

9.AA《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前期艰苦创业、统一中原,后期因骄纵享乐而导致身死国灭的对比,总结出王朝的兴亡取决于人事的观点

10.C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分别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11.C《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代表。《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纪昀所著,风格与《聊斋志异》近似。而《红楼梦》因其文学价值,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12.B沉郁顿挫是杜甫的诗歌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是李白的诗歌风格;平易通俗是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曹操的诗歌风格是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13.A四位戏剧家中只有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处16世纪,王实甫是13—14世纪的剧作家,关汉卿是13—14世纪的剧作家,孔尚任是17—18世纪的剧作家

14.DD这里的书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

15.A识记类试题,属著述体例类文学常识考查。这道题属于经常考查的试题之一,是历史散文著作体例这一基本常识的考查。自2006年以来,《史记》的著作体例考查已经出现过三次以上。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国别体历史著作还有《战国策》、《三国志》。纪传体历史著作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而日本的《大日本史》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16.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有一句: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江南游子是作者辛弃疾的自称

17.AA《北方》一诗写于1938年2月。因一位朋友感叹北方是悲哀的,触发了作者艾青的思绪。于是,他满怀深情地吟唱对北国大地和人民的悲哀、同情和挚爱;同时也表达了全民族追求进步、渴望光明的理想主义情怀。在诗篇中,土地是最醒目、最富于象征意义的意象

18.CC赋就是铺陈直叙,即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C项的意思是:我们梳着总角会宴,彼此言笑晏晏,两小无猜。使用的是赋的表现手法。A、B、D三项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19.BB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是我国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儒学的集大成者

20.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1.雾的主要特点:模糊性和遮蔽性。细节描写的艺术表达作用:首先,为了突出雾的特点;其次,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再次,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

22.由北雁南飞想到自己因国破寓居南方,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由鸿雁传书想到丈夫早逝,表达了对亡夫的怀念之情

23.运用归纳法论证砥砺德行的必要性;运用演绎法论证大学生要以身作则,肩负起社会责任

24.李广虽不善言辞,但其忠诚的品行深入人心,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百姓与士兵的爱戴

25.欲扬先抑,为表现冯谖的深谋远虑作铺垫

26.诗人细致描绘唐玄宗入蜀途中的景象,是为了以萧索、孤凄、暗淡的景物色彩,渲染其入蜀途中的悲凉气氛,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通过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表现出唐玄宗内心的愁苦凄清

27.1)①交代了地点和时间,奠定了全词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的感情基调。②全词刻画了一位闲居慵懒而又满怀愁绪的闺中女子的形象

28.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29.正反对比、引古证今。本文围绕中心论点,正反论证、引古证今,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正反对照,并以确凿的论据,严密的逻辑,层层深入进行论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