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一次演讲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作业】_第1页
记梁任公一次演讲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作业】_第2页
记梁任公一次演讲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作业】_第3页
记梁任公一次演讲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作业】_第4页
记梁任公一次演讲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梁任公一次演讲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作业】记梁任公一次演讲教学课件—【精品课件】课前阅读

清末时有一位十岁的少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一心想不露声色地训示儿子一番。筵席开始了,父亲灵机一动,便当众对少年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

少年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但凭腹中的才学,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下来。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这少年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采不已。父亲早忘了那件不体面的趣事,他被儿子那字字珠玑、音韵铿锵、对仗工稳的下联陶醉了。他聪颖过人,“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被誉为“岭南奇才”他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他是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他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他是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他是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他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中华民族”这一词语的首创者。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他的他著作颇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合集》。猜一猜他是谁?梁启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是梁启超于戊戌政变逃亡日本后用的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5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如我们熟知的《少年中国说》。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读一读走进作者: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文学周刊》《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编《新月》月刊。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1922年3月10日、17日、24日,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邀,在清华学校作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作者梁实秋记叙的就是清华学校第一次请他演讲的情况。《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听完梁任公演讲之后二十余年,写下的纪念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前思考:1.课文的题目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本文的文体?明确:从“记”字,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记人或记事的散文2.这篇课文主要是记演讲还是记人?明确:以一次演讲写梁任公先生3.他为什么称梁启超为梁任公先生?猜测:是想念老师,是景仰老师,是激励自己,也许是惺惺相惜……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片段、典型的事情来感受一些人记住一些人。那么这篇文章看似记事,实则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出梁任公的性格及特点。学法引导

今天,我们就跟随文坛大家梁实秋先生的文章来品读前辈大家梁启超先生其文其人,走近任公,领略任公的风采,感受他作为一位学者的独特魅力!1、大家都浏览过这篇文章,通过大家的预习,可以发现这篇文章记叙这次演讲是从哪一段开始的?第三段。2、惜墨如金的梁实秋先生并没有开门见山引入到这次演讲,而是从第三自然段开始,那么开头两段写了些什么?有何作用?前两段主要起一个铺垫的作用,点明这是一次动人的演讲。用其他来清华演讲的大家来衬托出任公演讲的精彩,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任公的演讲稿写得整整齐齐,书法秀丽美观,但跟他的演讲比起来,趣味相差很多,这就让我们对任公的演讲充满了期待。以整齐秀丽美观的演讲稿衬托这次演讲极有趣味。在聆听的同时感受和发现自己印象颇为深刻的精彩描写,请大家勾画出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精彩描写。提问:通过这些描写你读出任公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提示:重点从第三段开始)听读课文:学习提示:前后六人为一组,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至少从文中找出三个句子。另外,对其余两个问题至少能找到一个句字勾画出来。并仿照课后习题一,做旁注。并指定一个代表来回答成果。见微知著——为梁任公画像肖像特点——很有精神,智慧,和善

神态特点——自信,洒脱,神采飞扬独特的开场白——谦逊自负,诙谐幽默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

深情的《箜篌引》——

意韵丰厚,感染力强

敲头回忆——自然可爱,生动有趣,旁征博引,博闻强识手舞足蹈、掩面顿足、狂笑太息——自由洒脱,酣畅淋漓,富有感情

茅津渡候船,哀从中来

屏息以待,欢喜,泪下沾襟

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爱好立外貌:描语言:举行动:抓侧面:课文总结

今天我们在一起感受到了一位学识渊博、自由洒脱、拥有真性情、极富感染力的学者。他在用自己的心灵教书,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丰沛的情感渗透到讲座当中,他在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和鼓舞青年一代,是一个有学问、有文采、忧国忧民即拥有热心肠的学者。而让我们感受到这一切的是二十世纪的文坛大家梁实秋先生,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他用如此精辟的语言,寥寥数语,用深、远而高雅的言辞,为我们刻画出一个血肉饱满、鲜活生动的梁任公形象,让我们感受到梁任公那独具个性的外貌、语言和动作;同时我们也通过听众的感受和反应认识到这次演讲的精彩和极具感染力。我们也要学会在立外貌、描语言、举行动和抓侧面当中来展现人物丰富的性格特征,我们也要学会用精彩而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独特的魅力。通过学习本文,谈谈你在写作方面得到了哪些启示?写作启示:1、写人既可以正面描写人物的言谈举止,也可以描写他人的表现来侧面衬托所记人物的性格特点,方法要灵活多样。2、作文立意要深,选材要精,语言表达力要强。常规作业选一个人,把人放在具体的事件中来写,可运用多种表现人物的方法,突出其人物之风貌。例如:运用我们学习的描写人物形象的方面,写一个老师上课时的片段。课后研究性学习:

其实,我也经常听演讲,电视里的百家讲坛啊,立波一周秀啊,等等。但是,我总觉得他们没法和任公先生相提并论。任公解读诗文,①朗诵、解释《箜篌引》——活画出一出悲剧,②讲他最喜爱的《桃花扇》——痛哭流涕不能自己,③讲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很难见到的。扪心自问,我们今天读这些诗文还会感动吗?任公这次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也就是中国古典的诗词歌赋中所表现的情感,一定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可文章只提到了《箜篌引》《桃花扇》和杜甫的诗,这三则材料对于突显任公的形象有什么样作用?梁实秋为什么单单选择这三则材料?(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总结和归纳相关信息完成学案练习)阅读提示:《箜篌引》:最早见于东汉蔡邕的《琴操》,内容如下:“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子高晨刺船以濯。有一征夫,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乃呼天嘘唏,鼓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公堕河死,当奈公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