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戏》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B.《大雁归来》一文,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和对他们命运的关怀。C.今春楼市回暖,房价回升,令许多购房者叹为观止。D.转瞬即逝也好,海枯石烂也罢,只要我们用心感受,一切都是美好的。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拙劣(zhuō)绚丽(xiàn)振耳欲聋(zhèn)B.妩媚(méi)翌日(yì)接踵而至(zhǒng)C.蛮横(hèng)襁褓(qiáng)招谣撞骗(yáo)D.眺望(tiào)霎时(shà)目眩神迷(xuàn)4、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áo)振聋发聩(guì)濒临重峦叠障B.不辍(zhuì)摩肩接踵(zhǒng)躁热诚惶诚恐C.喧嚣(xiāo)深恶痛疾(wù)序幕张目结舌D.秀颀(qí)声名狼藉(jiè)浩瀚催枯拉朽5、下列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保尔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娅,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丽达,以及他的妻子达雅。B.保尔因为在神父家补课时,将一撮烟末撒在神父家的做圣诞节蛋糕的面团上而被校长开除。C.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文学创作回到队伍中去。D.保尔写的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小说是《暴风雨所诞生的》,也使他初次尝试到了创作的艰辛。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些人认为,锋芒毕露才是真性情,谦以待人是虚情假意的表现。B.一说到外国的好就随声附和,其实也谈不上是虚心学习。C.季羡林、钱学森等伟人虽已去世,但他们的音容笑貌、谆谆教导仍然历历在目。D.我国的卫星工程师既忙着解决中德相互间的技术问题,又小心翼翼地保守者中方机密。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8、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就山来说,远山适宜秋天看,色彩斑斓。近山适宜春天看,百花争媚。B.王羲之写出了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C.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D.“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9、古诗文积累(1)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五题只选三题作答。①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②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在文人的笔下,四季盛开的娇美花儿,各具独特的精神魅力:袁枚《苔》中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现了苔花执着向上、积极进取的追求精神;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体现了莲花高洁质朴,不同流合污的君了气质;而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体现了梅花凛然风骨、虽死犹香的高贵品质。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行胜于言,是中国古老智慧的积淀,也是中国最具闪光点。“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开始,以令世界①zhǔ(A、瞩B、属)目的速度走出亚洲,延伸至欧洲、非洲、拉美、南太平洋等区域。犹记得两年前的北京初夏,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开幕演讲令世界动容。“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②缕(A、lǒuB、lǚ),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甲(A、乘风破浪B、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路上,写满了“尚义气、重然诺”的交往传奇,至今烛照着全世界热爱和平、向往发展的人们。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乙(A、发源B、发展)地,千年后,中国秉承古丝路精神,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诚意。(1)为文中①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给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3)画横线处是一个病句,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甲)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有删改)(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根据对太阳和自然界的观察形成的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体系。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物候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七十二物候基于二十四节气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战国至西汉期间《逸周书·时训解》中首次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为七十二物候:以五日为候,_____________,六气为时,_____________。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乙)。(选自陶妍洁《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有删改)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对照图(春季部分)(材料三)德国人伊纳早在1859年就建议把一年分为八个物候季节。其他物候学者也主张这样划分,并且认为它必须从当地植物种属中选出适合于这目的的植物用来说明各季的特征。这样的分季,用之于农业生产,(丙)是显而易见的。以多年日平均气温和多年物候现象的平均日期为指标,北京全年共分为十一个季段。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制定了便于安排农活的一种新的日历——自然历。北京自然历(部分)月份物候现象平均日期(日/月)观测年数最早日期(日/月)(年份)最晚日期(日/月)(年份)多年变幅(天数)仲春4月榆树始花山桃始花加拿大杨始花连翘始花杏树始花玉兰始花探春花始花小叶杨始花碧桃始花19/329/32/42/44/44/45/45/46/4122413724135969/318/325/330/325/325/32/425/32/4(1976)(1963)(1968)(1973)(1975)(1963)(1963)(1973)(1975)29/38/411/44/413/415/410/420/412/4(1964)(1964)(1964)(1976)(1957)(1964)(1976)(1965)(1976)2021175192182610自然历制作后,自然现象的顺序不会改变,人为的耕作制度改变时,只是农活日期有了改变,仍可根据自然现象作农时预测。在没有气象记录的地方,根据自然历和当年的物候观测,即可预测农时。不仅如此,反过来还可由物候现象推算温度的高低。这对于农业生产有很多便利。(选自宛敏渭《论北京物候季节的划分与农时预测》,有删改)1.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只填序号),使文意准确连贯。①必然性②必要性③重要性(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的文字与图片,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两个恰当的句子,分别说明候(物候)和气(节气)、时(季节)和岁(年)的对应关系。(句式要与前文保持一致,每空限4个字)3.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农业气象预报也更加及时准确,但从二十四节气到七十二物候,再到地方的自然历,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生产的指导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析物候观测不可替代的原因。12、现代文阅读。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演讲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①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②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③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④尽管我什么都不想说,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必须说话,那我就简单地再说几句。⑤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⑥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扬扬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⑦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⑧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⑩谢谢大家!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所讲述的三个故事。2.第②段画线句“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中的“花朵”“石块”和“污水”分别指什么?3.有人说:“莫言用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来透视社会疾病和劣根性,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某种不良的社会生态。”请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来谈谈你的理解。4.莫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liè)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节选自岳飞《论马》)注:①介:披上战甲。②鬣(liè):颈上的长毛.③褫(chǐ):解除。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3)其真不知马也(_____)(4)故常奇之(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际都是在议论如何对待人才的。这两段文字表达了怎样的人才观?14、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②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注释)①志:通“识”,记。②冀:希望。③炯戒:警戒。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或谓君不善学或:______(2)吾悉能志之悉:_____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3.请结合选文概括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四、作文(40分)15、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题目一:最好的奖赏要求: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③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题目二:拥抱母亲,我们会享受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热病诗歌吧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拥抱就是享有,拥抱就是开创,拥抱就是感悟。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C【解析】

C.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不合语境。故选C。2、B【解析】

A.“:”应为“——”;C.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D.并非问句,不用问号,第一个改为“,”后一个改为“。”。故选B。3、D【解析】

A.绚丽(xiàn)-(xuàn)、振耳欲聋-震耳欲聋;B.妩媚(méi)-(mèi);C.襁褓(qiáng)-(qiǎnɡ)、招谣撞骗-招摇撞骗。故选D。4、C【解析】

A.“聩”读“kuì”,重峦叠障——嶂。B.“辍”读“chuò”。躁热——燥。D.“藉”读“jí”,催枯拉朽——摧。故选C。5、B【解析】

B.保尔因在神父家补课时,把一撮烟末撒在神父家的做复活节糕用的面团上而被校长开除。不是圣诞节。故选B。6、C【解析】

C.“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用在此处与“谆谆教导”搭配不当。故选C。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A.搭配不当,去掉“和浓浓的师生情谊”;B.正确;C.语意重复,“超过”与“以上”去掉一个;D.缺少主语,去掉“由于”或“使”。故选B。8、B【解析】

A.“远山适宜秋天看,色彩斑斓”与“近山适宜春天看,百花争媚”是同一层面的并列关系,中间的句号要改为分号。C.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去掉“十七、八岁”中间的顿号即可。D.“都到齐了吗?同学们。”改为“都到齐了吗,同学们?”。注意问号要放到句末。故选B。9、(1)寤寐思服豁然开朗气蒸云梦泽自经丧乱少睡眠无为在歧路(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寤寐”“朗”“歧”“碾”等字词的书写。10、(l)AB(2)BA(3)行胜于言,是中国古老智慧的积淀,也是中国最具闪光点的民族品格。【解析】

(1)“举世瞩目”的意思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所以应该是“瞩”,故选A。这里可以根据意思来识记字形。“缕”的读音应为“lǚ”。故选B。(2)“乘风破浪”比喻不畏艰险,奋勇直前。“扬帆远航”升起船帆开始航行之意。根据意思应选B:“扬帆远航”。“发源”意思是(河流)开始流出;起源。“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根据意思此处应选A:“发源”。(3)该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补充“的民族品格”。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甲】③【乙】①【丙】②2.答案示例:三候为气四时为岁3.答案示例:①物候观测用的仪器是活的生物,复杂而灵敏;②物候观测的数据综合全面且应用简便;③物候观测不断发展,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细;④物候观测是对农业气象预报的有益补充和参照;⑤在没有气象预报或记录的地方,物候观测能够预测农时。【解析】1.必然性:指由事物本质决定的事物发展变化的必定趋势。必要性:达到一定目标所需要的条件。是相对于选择性而言的一种事物倾向。是达到一定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因素。重要性:被认为有很大价值和影响的性质。甲处谈的是物候对于农业的价值和影响,所以选“重要性”。乙处是说明七十二物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必定趋势,所以选“必然性”。而丙处谈的是分季是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必要条件,所以选“必要性”。2.要求根据材料二的文字材料与图片材料,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两个恰当的句子。特别要分析好文字材料“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为七十二物候”与“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对照图”。要搞明白,“气”是节气,“时”是季节,五天是一候,三候是一个节气,六个节气是一个季节,四个季节是一年。可以用顶真的结构拟四字句,答案变为“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3.要求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析物候观测不可替代的原因。应学会筛选信息。其方法是:速读材料,整体把握;认真审题,明确目的;缩小范围,提高效率;严密分析,准确把握。如可直接提取材料一“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等句作为答案,还可分析材料二的“七十二物候基于二十四节气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材料三“在没有气象记录的地方,根据自然历和当年的物候观测,即可预测农时”等句,这些语句说明物候观测越来越丰富与精细,物候观测是对农业气象预报的有益补充和参照,物候观测能够在没有气象预报或记录的地方预测农时。【点睛】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材料)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12、1.(1)参观苦难展览,因一位同学没有哭向老师告密。(2)顶撞老长官,扬扬得意。(3)泥瓦匠破庙避雨。2.“花朵”比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得到的荣誉,“石块”比喻人们对莫言作品内容的批评、质疑,“污水”比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作家的污蔑。3.故事1:社会中伪道德的盛行,会殃及淳朴正直的人。社会要允许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和个人生活方式。要提高社会的包容性。故事2:过分的自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伤害。故事3:给别人定性为坏人的,可能才是真正的坏人。不要随意评判他人,更不要强加罪名于他人,不然最后有“罪”的或许反而是自己。4.莫言是一个宠辱不惊、低调谦虚、勇于自省,能够坦然面对争议,潜心写作的人。(意思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注意人物和事件。首先找到三个故事。5.6.7段分别讲述了一个故事。即5段写参观苦难展览,因一位同学没有哭向老师告密;6段写顶撞老长官,扬扬得意。7段写泥瓦匠破庙避雨。要从语段中分析得出人物和事件,概括语言要简洁。2.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上下文你分析。结合“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分析,“获奖荣誉”比喻“花朵”,“获奖后的质疑和污蔑”比喻成“石头”。3.首先要读懂题干所给语句的意思。然后根据所讲的几个故事对题干的观点加以阐述。如因一位同学没有哭向老师告密这一事件,充分说明了“社会疾病和劣根性”,顶撞老长官,扬扬得意的做法是以自己的自尊伤害别人的自尊。也是“某种不良的社会生态”。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如:“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表明莫言有孝心;“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表明莫言坦然面对争议,潜心写作;“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表明莫言低调谦虚。【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受屈辱;同“饲”喂养;表推测语气,恐怕;以……为奇2.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还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4.强调了识别(发现)人才和善待(尊重、正确对待)人才,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必要条件。【解析】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我有两匹马,过去常常认为它们很奇特。它们每天吃豆好几升,喝水十斗,然而不是精细的饲料洁净的水宁愿饿死也不吃,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象不是很快阅读答案附翻译__臣有二马,故常奇之阅读答案。等到跑了将近一百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起四蹄迅速奔跑,从午时到酉时,还可跑两百里;解除鞍甲也不喘息、不出汗,就好象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能够到达远路的良材啊。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通假字词,“食”同“饲”喂养;词类活用词,“奇”以……为奇。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的翻译。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忽略美”以及“遭受不应有的遭遇”这句话的理解来概括相应的语句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甲】文中“千里马的遭遇”以及【乙】文中“对马的赏识”来谈如何对待人才。14、1.有人都2.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3.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解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悉”是“全,都”;“或”是一词多义,这里是“有人”的意思。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敏(聪明,聪敏)、知(了解,明白)、善(好,对)”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筛选相关语句概括作答。从“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可以看出李生认为“善学者”应该“善思”;从“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可以看出李生认为“善学者”应该“不耻下问”和“择善者从”。据此概括作答。【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你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警戒自己。”四、作文(40分)15、最好的奖赏那个带有黑黑斑点的芒果,是我最好的奖赏,那是奶奶浓浓的爱。芒果的芳香每每飘入我的鼻子,索绕在我周围时,我便想起了那最好的奖赏。此时,奶奶的爱就如芒果的芳香,索绕我心中,充盈着我的心房……那年,我趁假余时间到奶奶家玩。在院里,我依偎在奶奶怀抱,指着树上那一个个尚未成熟的芒果叫到:“我要吃这个!”芒果翠绿色的外皮虽带点青色,但已牵引了我的馋嘴味觉。“不,还没熟”奶奶呵呵地笑了,“等你考个第一名回来,奶奶就把它奖励给你,好吗?”我拍着手大叫好,奶奶亲亲我的额头,脸上露出温馨的微笑……回到城里,我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