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寒噤(jìn)怒不可遏(è)出轧(zhá)迂回(yú)B.骤然(zhòu)接踵而至(zhǒng)蠕动(rǔ)演绎(yì)C.翌日(yì)纷至沓来(tà)穹顶(qióng)缭绕(liáo)D.矗立(chù)目眩神迷(xuàn)苍劲(jìn)擦拭(shì)2.(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使一击,使其崩溃。B.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C.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努力去探求人生的道理。D.在鸦雀无声的欢呼声中,C919大飞机稳稳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上。3.(2分)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A.羁绊瞭望翩然格物致知B.亢奋窜掇连翘海枯石烂C.虔诚寒噤帷幕消声匿迹D.踊跃翌日喧嚷目炫神迷4.(2分)下面关于《傅雷家书》表述有误的两项是()()A.在傅雷去世后,他的夫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B.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得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C.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在信中,他列举了旧社会中大量的好逸恶劳、贪生怕死的反面事例来教导儿子。D.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信中常用大量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希望儿子能提高自身艺术修养。5.(2分)《苏菲的世界》里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事情将哲学的原理演绎出来。下面说法符合原作内容的一项是()A.作品中通过光看身体的男人,来表现佛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B.通过苏菲玩积木的过程让人们理解康德的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C.在描述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时,小说中是通过皇帝的新衣来讲述的。D.通过戴眼镜等方式讲述苏格拉底的智慧,以及人类并非万能和无所不知的。6.(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瞭望(liào)漩涡(xuàn)蠕动(rú)窈窕淑女(yǎo)B.萦绕(yíng)拾级(shè)蓦然(mò)接踵而至(zhǒng)C.怅惘(wǎng)撺掇(duō)懈怠(tái)纷至沓来(tà)D.争讼(sòng)彷徨(fáng)沟壑(hè)怒不可遏(è)7.(2分)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法制,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B.《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作者吴伯箫,山东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成果丰硕。C.美国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D.顾拜旦,英国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8.(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略胜一筹闻明遐迩海阔天空苦心孤诣B.长吁短叹任重道远孤注一致恍然大悟C.振耳欲聋自暴自弃见异思迁触目伤怀D.鸦雀无声唯命是从滔滔不绝不能自已9、(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为什么要读书呢?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但我认为不能完全(A.代替、B.代表)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pō()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A.领会、B.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深刻意义的。(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3)上面的文段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的论点。10、填空。(8分)默写填空。(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4)《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会哭的人更健康①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长期以来,传统观念一直教导我们,哭泣是软弱的表现,尤其对男人更是如此。然而,当我们强忍泪水,听凭痛苦和悲伤侵蚀身体时,其实是拒绝了一种健康的宣泄方式。②哭泣自有其奥妙。美国的生化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批志愿者先看情感电影,等他们被感动得哭了,就将泪水收进试管。几天后,再利用切洋葱的办法让同一群人流下眼泪。结果显示,因悲伤而流的“情绪眼泪”和被洋葱刺激出的“化学眼泪”成分大不相同,在“情绪眼泪”中含有儿茶酚胺,而“化学眼泪”中却没有。这是大脑在情绪压力下释放出的一种化学物质,体内有过多的儿茶酚胺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心肌梗死。所以,当我们落下“情绪眼泪”时,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毒”。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心情压抑时,体内还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哭泣时这些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也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这同样也会有效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浓度。④研究还发现,眼泪不仅能把有害物质带出体外,泪腺自身还能分泌出一种活性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全身各部位伤口的修复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一个外伤病人,哭得越厉害,伤口便愈合得越快。反之,忍住泪水,压抑了泪腺工作,就会延迟伤口愈合。在这一点上,眼泪不再是意志薄弱的表现,而是加速伤口愈合的天然药物。⑤可见,哭有其生物学意义。哭是对人体的一种安全保护。⑥哭还是人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遭遇严重不幸时大哭一场,是人体对不幸的自然反应。人在哭泣后,其情绪强度一般也会降低40%,这便解释了为什么哭后人的心情也会变得稍微舒畅。不情愿哭或哭不出来,身心可能就会出毛病。被抑制的紧张情绪若不能及时发泄出去,还会导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风湿、冠心病或者其他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发作。像神经性气喘等疾病,就与隐忍不发关系亲密。而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脑袋涨痛等,都可能与过度抑制情绪有关。还有男人大多没有女人长寿,重要缘由之一就是女人一般比男人爱哭。据考证,女性哭的频度为男人的5倍,女性平均每人每月至少要哭5次,而男人只有1次。看来,经常强忍眼泪等于慢性自杀绝非危言耸听。⑦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或挫折、委屈郁闷的时候,实在没必要绷着脸强装出一副硬汉样。记住:会哭的人,才更健康。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会哭的人更健康的原因。B.开篇先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然后从生理学角度否定了此传统说法对身体的危害,自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C.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女性与男性哭的频度比较,说明哭能使人更健康长寿。D.文章语言平实准确,第②段当中加点的“过多的”就体现出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2.对为什么“会哭的人更健康”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哭泣是软弱的表现,尤其对男人更是如此。B.眼泪能排除体内有害物质,也能有效降低它们在体内的浓度。C.泪腺自身分泌出的一种活性化合物,有助于伤口修复。D.哭是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式之一。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消除人们对“哭泣是软弱的表现”的偏见,为哭“正名”的科普文章。B.当我们因悲伤而落下“情绪眼泪”时,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儿茶酚胺。C.人在遇到困难或挫折、委屈郁闷的时候,适当的“哭”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D.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等,都是由于过度抑制情绪引发的。12、(16分)“秀学习”不等于“装学习”何勇海①生活中,不少人喜欢把自己学习的过程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5名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9.1%的受访者会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自我学习提升,72.2%的受访者会在社交网站“晒”自己的学习成果,56.0%的受访者认为在社交平台“秀学习”是为了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感悟。②对于在社交平台“秀学习”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样的学习往往浮于表面,忽视应用,很像一种“知识装饰品”,会给人一种“装”的感觉。也有人觉得,不管形式怎样,能够坚持学习就好。我是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认识的。不管学习成效如何,“秀学习”者起码能够主动学习,这比起那些不读书、不看报,与知识接触少,与吃喝、游戏等休闲娱乐接触多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进步。如今,社会变化快,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我们每个职场人都要有“知识恐慌”的危机感。③如果硬要说“秀学习”者是在“装学习”,那也有些主观臆断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主观臆断者不是“秀学习”者本人,又焉知人家并没有学习进去,并没有学习收获呢?再说,他人在社交平台“秀学习”的动机并不单一,并非都出于虚荣之心,有的人是想向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有的人是想向别人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人是想在社交平台记录自己的日常动态,有的人则是希望通过“秀学习”督促自己……总之,并不都是想给他人留下“爱学习”的印象。④每一种“秀学习”的行为,也等于将读书活动晒到了公共空间,接受大家的无形监督。晒了,读书活动就不能轻易间断,否则,会受到好友的调侃。无形中,读书的惰性、浮躁化倾向便得以消解,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这有助于读书活动走向深入。⑤甚至可以这样说,在社交平台“秀学习”的人多了,有利于推动爱学习成为社会风气。在现代信息社会,科技迅速发展,创新频率加快,信息与知识急剧增长,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这样的社会更应是学习型社会,需要我们终身学习。于此而言,“秀学习”是在为推动全社会爱学习造势。虽不能完全排除“秀学习”者中确有“装学习”者,但更多的应该是真正的学习者。“秀学习”者多了,是会带动更多人投入到学习中去的。“晒学习”总比晒财富、晒宠物、晒吃喝强得多吧?⑥一位网友曾在知乎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在朋友圈晒美食都是赞,晒读书都是回复“装”?另一位网友对该问题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自称“吃货”,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读书。不是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读书或学习,这恐怕才是我们最应该反思的地方。常言说,“富而不学,富不久;穷而不学,穷不尽”所以无论富贵还是贫困,都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有学历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有可能仍被淘汰,但有学习能力的人是不会被彻底淘汰的。(《中华读书报》2017年12月6日,有改动)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第①段援引调查数据;既指出存在“秀学习”的现象,又支持下文中作者的观点。B.第②段中,有人认为“秀学习”的行为如能促使自己坚持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C.第③段列举关于“秀学习”的多种动机,指出“秀学习”的人都不是在“装学习”。D.第⑤段有人认为晒读书被认为是“装”的现实原因是一部分人无法静下心来读书。2.什么是“秀学习”?结合全文,你认为“秀学习”有什么积极意义?3.第⑤段画线句“于此而言,秀学习’是在为推动全社会爱学造势”中的“此”指什么?4.以下材料能够支持文中哪个观点?请阐述理由。你还别说,我的孩子很上进,一直是同学中最用功的,也是最优秀的。他常常对我说:“妈都在努力学习,我有什么理由放弃?无论以后我从事什么工作,向妈妈学习,做个爱学习的人。我虽然和你隔着那么远,当我打开您的朋友圈,知道你还在努力中,我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还有那些小朋友,偶尔上次网也不忘给我留个言:“阿姨,你是最棒的!向你学习!”(《金华日报》2017年12月3日)13、(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蚂蚁搬家陈胜展①记得小时候,爱看蚂蚁搬家,没有理由,只有好奇。②夏天,几个光屁股孩子,从河里洗澡出来,奔向村边的那棵皂角树,追逐嬉戏时,不知谁叫一声:蚂蚁搬家喽!同伴们便会凑在一起,头碰着头看蚂蚁搬家。③一群群蚂蚁从一条大树根的“老窝”中涌出,奔向青石下的“新家”,距离不过几步,我以为它们在做游戏:排着整齐的队伍,全都一个模样,个个顶着东西,往返不停。我们看得手痒,用细小的树枝拨掉它们的东西,看它们急得团团转,我们真开心。这时,又过来几只蚂蚁和它们碰碰头,帮它们把东西托起。看这一招没有难住它们,我的一个同伴在它们“新家”旁刻了一道“小沟”,灌上水,就像古代的护城河。见蚂蚁找不到路着急的样子,我们便欢快地奔向大河,尽情戏水。④孩提时代,蚂蚁搬东西,我们夺东西,我们挖沟,它们填沟,我们和蚂蚁之间不知重复了多少次这样的故事。不知不觉中,我们从光屁股到穿上了开裆裤,从穿开裆裤又到换上了学生服。⑤在刚学写作文的时候,我就写了篇《蚂蚁搬家》,记得我用现在想起来很幼稚的语言写道:“蚂蚁真勇敢,也是‘大力士’;蚂蚁真勤劳,从早到晚都在做工……它的缺点:不够聪明,每次斗法,它们总失败;明明是直线,可走得弯弯曲曲,不够快捷。”清楚地记得老师的评语是:“生动有趣,要多看它的优点,做一个像蚂蚁一样勤劳朴实的人。”⑥老师的这句话,伴我走出家乡,又返回家乡。不同的是,脱去了学生服的我,由当年的那个光屁股孩子,变成了光屁股孩子的父亲。⑦一天下午,天阴阴的,我带着儿子,再次来到家乡的那棵皂角树下。想是不是还能再看到蚂蚁搬家,没有怀古的凝重,更没有那份赋闲之心,只是想满足孩子的好奇。⑧儿子伸手去捉蚂蚁的一刹那,我又重新注意它们:又一次搬家,肯定不是当年的那些蚂蚁,可为什么还是那种队形?还是弯弯曲曲的路线?忽的,我有了新的发现:它们仍然勤劳,而且聪明,它们能交替着把“巨物”搬走;仍然匆忙,却很懂得规则,各行其道,忙而不乱;还是那样坚强,却不失团结意识和友善之情,劳作中也不忘时不时用触角打个招呼。一个“巨物”的搬运,会有上百只蚂蚁参与,不管前后左右,都能往一个方向合力,全然没有阻隔视线的感觉。⑨我在静静地看着、想着,不幸发生了。儿子用小手捏起蚂蚁正在搬的大虫子,几十只蚂蚁紧抱着那只虫子,在空中也不肯撒手,落到地上后,很快又开始了它们艰难的搬运。⑩儿子一直在笑,我却笑不出来,陡生出一种对蚂蚁深深的愧疚。这愧疚,并不仅仅是因为孩子无知对它们的伤害,更有我对它们心存偏见的反思。⑪穿学生服的那段时光,看蚂蚁搬家,觉得蚂蚁笨:目光太短浅、择路多失误、计划太仓促。今天,再看看这些蚂蚁,豁然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它们来说,搬家是它们和自然抗争的方法,也许就像现代人雨天在屋、晴天晒太阳一样普通而必要。家是它们行路的最终目标,不管多周折,在风雨来临之时,都能胜利走向目标。⑫再看人生,从“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幼稚,到“朝暮烦恼上心头”的成熟,再到“世事沧桑,心如止水”的老成,奋斗历程、心路历程与蚁路行程一样,坎坎坷坷、行行止止。像是穿越在时空的坐标系中,先是找到自己定位的那一点,然后像蚂蚁一样去拼力移动那一点,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点连成的线就叫人生轨迹,而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如蚁路般弯弯曲曲。可喜的是,蚂蚁行路无论多么曲折,始终能够奔向自己定位的那一点。我们也应该向着自己的目标,非至终点,永不停步。⑬路,在脚下;家,在前面……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时间情节“我”对蚂蚁的认识小时候夏天①______目光短浅,笨拙浮躁刚学写作文的时候“我”写了篇《蚂蚁搬家》的作文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坚韧顽强,睿智执着2.请赏析划线句中加点词的作用我以为它们在做游戏:排着整齐的队伍,全都一个模样,个个顶着东西,往返不停。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看蚂蚁搬家,是小时候“我”与小伙伴们常做的一件乐事。B.“我”从小到大,甚至做了父亲了,都爱戏弄蚂蚁,以夺蚂蚁东西为乐。C.“我”对蚂蚁的看法是变化的,由最初的不屑到后来的敬佩。D.人生从少年的幼稚,到长大后的成熟,再到“心如止水”的老成,不是一帆风顺的。E.文章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人生不要走弯路,要选择正确的道路,最好选捷径。4.请结合文章主题和(连接材料)完成下面题目。(链接材料)因为下雨时,雨水会因为地球的重力流向低处,可能会淹没蚁窝,而且下雨时气压较低,蚁窝里没有充足的氧气,蚂蚁必须找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重新安家,才能让蚁后继续繁衍后代。由于蚂蚁洞与外界通风,因此外界空气湿度变化对蚂蚁的活动有影响。(1)蚂蚁为什么搬家?(2)联系实际说说蚂蚁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的坎坎坷坷、行行止止?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告别和煦的三月,步入炎热的六月,身边的事物在悄然变化,小草变得更绿,花儿开得更艳……告别天真的童年,迈入青春的门槛,我们也在悄然变化,我们变得更……请以“变得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C【解析】
A.轧(yà),迂(yū);B.蠕(rú);D.劲(jìng)。2、D【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D项有误,“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不合语境。A“行将就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B“怒不可遏”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C“格物致知”指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ABC三项词语使用无误。3、A【解析】
B.撺掇。C.销声匿迹。D.目眩神迷。故选A。4、AC【解析】
A.《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C.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而非列举了旧社会中大量的好逸恶劳、贪生怕死的反面事例来教导儿子。故选AC。5、A【解析】
B.有误,通过戴眼镜等方式让苏菲理解康德的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C.有误,在描述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时,是通过苏菲玩积木的过程来讲述的;D.有误,以皇帝的新衣讲述苏格拉底的智慧,以及人类并非万能和无所不知的。故选A。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字音,重点考查词语和成语中的字音。字音题重点考查多音字、音近字、形声字、形似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同时,要注意拼写正确。本题A.漩涡“xuàn”应改为“xuán”;C.撺掇“duō”应改为“duo”、懈怠“tái”应改为“dài”;D.彷徨“fáng”应改为“páng”。7、B【解析】
A.“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法制”错误,应改为“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B.正确;C.作家乔斯坦·贾德,挪威人;D.顾拜旦,法国人。故选B。8、D【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闻名遐迩。B孤注一掷。C震耳欲聋。9、(1)颇jǐng(2)AB(3)道理论证读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字音字形。需要注意“颇”的字形,这是一个易错字,要重点识记。(2)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运用。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区分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选择。“代替”意思是以甲换乙,起乙的作用。“代表”意思是人或事物表示某种意义或象征某种概念。据此判断一空应为A“代替”。“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领悟”:领会;理解。据此判断二空应为B“领悟”。(3)此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通常考查到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采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效果(具体有力或生动形象)+论证的观点。文中引用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名言,这是道理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的观点。10、在河之洲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洲、游、澈、庇、可怜、贱、愿”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理解。(42分)11、1.D2.A3.D【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过多的”对数量做出了限制,指超过一定数量的儿茶酚胺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如果不超过一定的量不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故D错误。2.本题考查内容分析。A.结合“还有男人大多没有女人长寿,重要缘由之一就是女人一般比男人爱哭”“经常强忍眼泪等于慢性自杀绝非危言耸听”等句子可知A错误。B.结合“而哭泣时这些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也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这同样也会有效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浓度”可知B正确。C.结合“泪腺自身还能分泌出一种活性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全身各部位伤口的修复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可知C正确。D.结合第六段“哭还是人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式之一”可知D正确。故选A。3.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而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脑袋涨痛等,都可能与过度抑制情绪有关”可知原文比D选项多了一个“可能”,故D错误,选D。12、1.C2.“秀学习”指人们把自己学习的过程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的行为。积极意义:一是监督自己切实深入读书,二是为推动全社会爱学习造势。3.“此”指“在社交平台‘秀学习’的人多了,有利于推动爱学习成为社会风气4.本则材料指出一位母亲在朋友圈“秀学习”对儿子和其他小孩的激励作用,文中作者的观点:“秀学习”者的行为能带动更多人投入到学习中去。【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选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段落,找出不同或相同之处即可。ABD三项正确。C项:第③段列举关于“秀学习”的多种动机,指出“秀学习”的人都不是在“装学习”,与文本中“并不都是想给他人留下‘爱学习’的印象。”不符。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结合第①段的“不少人喜欢把自己学习的过程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概括即可。积极作用可以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概括即可。第④段中可以得出,“秀学习”可以监督自己切实深入读书;第⑤段中可以得出,“秀学习”可以推动全社会爱学习。3.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做此类型的此题,需要先找出划线句子所在段落⑤,然后找划线句子前面的内容,摘录相关语句回答即可。如第⑤段第一句话:甚至可以这样说,在社交平台“秀学习”的人多了,有利于推动爱学习成为社会风气。4.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仔细阅读材料,材料中的妈妈“秀学习”对儿子和其他小孩都有激励作用。材料支持了作者的“秀学习”是为推动全社会爱学习造势,能带动更多人投入到学习中去。13、1.①几个光屁股孩子戏弄蚂蚁②勇敢勤劳,不够聪明③成了光屁股孩子的父亲,一天下午④带儿子在家乡的皂角树下看蚂蚁搬家2.“排”指蚂蚁排队;“顶”指蚂蚁头顶着食物。两个动词写出了蚂蚁搬家秩序井然、团结、坚韧等特点,为下文体现蚂蚁与自然抗争的睿智与执着做铺垫。3.BE4.(1)因为下雨,雨水可能会淹没蚁窝,而且下雨时气压较低,必须找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重新安家。(2)示例:蚂蚁搬家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困难或叫险情——天要下雨了,但它们积极面对困难——搬家,尽管搬家的道路艰难险阻,但它们一往直前。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学习的艰难、考试的失利、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家庭的不幸等等。只要我们不退缩,找到自己的定位,勇敢地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能联系文章、链接材料、实际,符合大意即可。)【解析】1.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时间、情节及认识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的时间、情节和认识。如①空,第2、3段写几个光屁股孩子戏弄蚂蚁;②空,第5段写作文中的蚂蚁勇敢勤劳,不够聪明;③空,第6段写自己成了光屁股孩子的父亲的一天下午;④空,7—10段写带儿子在家乡的皂角树下看蚂蚁搬家。2.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排”“顶”都属于动作性很强的词语,是动作描写。从内容上看,分别描写蚂蚁排队和蚂蚁头顶着食物的情形。赞美了蚂蚁搬家秩序井然、团结、坚韧的精神。从结构上看,为下文体现蚂蚁与自然抗争的睿智与执着蓄势,为下文的抒情和主题的升华做铺垫。3.B.“戏弄蚂蚁,以夺蚂蚁东西为乐”错,应该是“从小到大,甚至做了父亲了”都爱观察蚂蚁。E.文章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应该是:我们也应该向着自己的目标,非至终点,永不停步。而并不是“人生不要走弯路,要选择正确的道路,最好选捷径”。4.(1)问蚂蚁搬家的原因。可提取材料“因为下雨时,雨水会因为地球的重力流向低处,可能会淹没蚁窝,而且下雨时气压较低,蚁窝里没有充足的氧气,蚂蚁必须找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重新安家,才能让蚁后继续繁衍后代”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2)写蚂蚁对人的启示。要联系第11、12段的内容分析。暴风骤雨袭来,蚂蚁们赶紧把家搬到它们认为最安全、舒适的新家里去。眼前这一幕,很令我们感叹,蚂蚁们的很多精神令我们难忘:蚂蚁有很多闪光的品质,那就是坚持不懈,互帮互助,富有团队精神。它们不管路途有多遥远,多艰难,都依然坚持不懈,努力地向终点跑;在搬家过程中,它们也相互协作,一起抬比它们身体还重几十倍的东西。最终战胜了困难,生存下来。我们应该学习蚂蚁的这种精神,坚持不懈,互帮互助,只有这样,才能战胜任何困难,才能坚持到胜利,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三、写作。(50分)14、梦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人人都有梦想。梦想从出生开始就伴随着我们,它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不畏困难,正是有了梦想,我们才有前进的目标,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那是1998年。刚从股票中赚得盆满钵满的马化腾创立了腾讯公司。兴致勃勃,意气勃发的他似乎有无穷的力量支持他的追梦道路——互联网之路。那时的电脑还没普及到每家每户。人们上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储银行无锡市滨湖区2025秋招笔试经济学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烟台市莱州市2025秋招笔试计算机基础专练及答案
- 2025年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学生职业发展路径试题库
- 2025湖北巴东县溪丘湾乡人民政府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甘肃陇南市成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贵州大方县人民医院专项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西百色市平果市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5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exe课件破解教学课件
- 川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说课稿:第一课 认识WPS文字处理软件
- 科普:农药毒性分类
-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1篇3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教学课件
- 练习使用显微镜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执业药师考试】执业药师历年真题
- 2023年高考地理(上海卷)-含答案
- 比重式精选机的使用与维护
- FZ/T 81004-2022连衣裙、裙套
- GB/T 34875-2017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
- 细胞培养技术培训课件
- 故障录波器课件
- 管片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