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海伦市第四中学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海伦市第四中学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海伦市第四中学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海伦市第四中学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海伦市第四中学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的前景。B.该市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C.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城市以上。D.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改进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战略性基础材料。2.(2分)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名人传》中的三位精神巨人,心中也埋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例如托尔斯泰的优柔寡断,使得他一生都在受人摆布,日常琐事的牵绊,影响着他创作才华的发挥。B.《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位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心理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历程。C.在塑造《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这一形象时,海明威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这一场景写得生动逼真。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谈静》一篇认为,许多闲人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必定要闲。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染指台湾的图谋都是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B.美国动辄“退群”、极限施压的霸凌政策,到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C.老师耳提面命的严厉措施,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从心灵上产生敬畏之情。D.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读的过程能给大脑提供灵感,写的过程则是灵感的释放。4.(2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人生如戏,充满讽刺,在拥有时忘却珍惜,在失去时渴望拥有,没人可以真的大彻大悟。B.他以为这件事做得天衣无缝,结果还是露出了破绽。C.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D.咱们跟咱们的祖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忘本罗15.(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朝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继续描写,也可以事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D.“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6.(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您的意见提得很好,我们一定想办法改进。B.感谢你们的热情邀请,我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光临指导的。C.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同学要及时醒悟,努力改邪归正。D.端午节放假,有网友发帖:“真要感谢屈原!如果没有他投江,哪来这么愉快的假期?”7.(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斡旋wò冗杂róng幽悄qiǎo接踵而至zhòngB.寒噤jìn缄默jiān龟裂jūn纷至沓来tàC.瞭望liáo虔诚qián载途zài怒不可遏èD.狩猎shòu腈纶jīng衍射yàn戛然而止jiá8.(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随后,这种省钱、安全、有效的虚拟方法被推广到各行各业中。②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便开始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培训宇航员。③它始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④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更是大步走进工业、建筑设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各方面,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⑤例如,克莱斯勒公司1998年初便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某两种新型车上取得突破,首次使设计的新车直接从计算机屏幕投入生产线,也就是说完全省略了中间的试生产过程。⑥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A.②③①⑤④⑥ B.⑥②③①④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⑥③②①⑤④9、(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读书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了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yáo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鹜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熟(________)读菜yáo(________)扎(________)实(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3)“因噎废食”中“废”的意思是(_______)A.停止B.忘记C.不再继续D.荒芜(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10、填空。(8分)(1)王于兴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子偕作!(《诗经·秦风·无衣》)(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以诱敌。(《狼》)(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5)自是鼠嫌贫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猫儿》)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母亲的羽衣(1)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2)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3)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4)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5)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菜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6)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7)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8)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己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9)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10)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得痴然如醉。(11)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12)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13)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14)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15)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当代世界出版社,有改动)1.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2.揣摩并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①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②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3.精读第(6)至(8)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品味第(6)(7)两段中加点词语“欣悦自足”和“最爱回顾”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2)从第(7)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在小时候倍受宠爱、尽享“美味”,而第(8)段中作者却说“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综观这几段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有着怎样的特点?4.你认为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12、(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饭碗决定饭量①法国的超市里,酸奶的容量一般为125克;美国的超市中,酸奶的容量大多是227克。决定食物摄取量的因素很简单,也十分重要,它就是包装的容量。也就是说,饭碗的大小,决定人食物摄取量的多少。事实上,人使用大碗吃饭时,饭量会较使用小碗时有所增加。对此,有人提出疑问:“自己有多饿,难道心里没数吗?即使碗再大,只要知道自己的饥饿程度,吃不了,就剩下一部分,最终吃下的不就一样吗?”②答案并非如此。③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罗津发现,食物基本单位的大小,是决定食物摄取量的重要因素。罗津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一家公司进行实验。在大厅中,他们准备了一些糖果,告知公司员工可以随意享用。第一天,研究人员准备了80粒小糖果,每粒重3克。翌日,他们将摆放的糖果数量减少到20粒,但是,重量增加到每粒12克。然后,他们每日下午前来统计所食糖果数量。实验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将12克的糖果摆入大厅后,职员们摄入的糖果量相对更多了。④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或许是一种巧合。研究人员在美国一所高级公寓中,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们在公寓大厅放置了装满巧克力的容器及勺子,过往居民可以随意取用。第一天,研究人员在容器中摆放的是小勺,次日换成放大4倍的大勺。每天下午,他们都会统计巧克力的剩余量。结果不出研究人员所料,更换大勺以后,过往居民吃下了更多的巧克力。可以断定,人类的饮食量并不是完全由食欲决定的,还取决于容器的大小,因为“碗”的大小影响了人的心态。⑤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基本单位量认定为“最标准的平均量”。当碗较大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内疚心理,认为吃不完是浪费,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尽量扩充自己的食量;当碗较小时,人们虽然想吃,但会担心“我是不是吃得太多了”“会不会有人笑话我”,在这种不安感的作用下,他们的摄入量相对要少很多。事实上,并没有人强迫他们产生这种想法,只是摆放在眼前的碗的大小,影响了他们的认识,使他们认定,“这个量就是标准”。韩国首尔医科大学刘太宇教授建议,不要区分食物种类,一定只吃一半的量。刘教授的忠告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⑥但是,人们有这样的疑问:“我认为这样很好,可是,怎样才能控制自己只吃一半呢?”答案非常简单,将所有的碗,一律换成容量减半的小碗。1.结合文段分析“饭碗决定饭量”的原因是什么?2.第③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⑤段画线句子中加下划线的“通常情况下”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并结合文段对此提出两条建议。材料一:《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评论说,中国的肥胖问题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加,有近15%的人口体重超标,儿童肥胖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材料二:肥胖与心血管、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相伴,更增加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目前已成为当今的医学难题。材料三:6月份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性的肥胖病学术大会上,一张世界肥胖病发病率排行榜统计图表表明,中国列在全球第10名。13、(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一到寒冷的冬天,有一些动物为了安然度过缺少食物的季节,就会进入冬眠状态,比如蛇、青蛙等都是如此。但是你知道吗?自然界还有一些动物是要进行夏眠的。炎热的夏季一到,它们就会躲起来睡大觉。②非洲肺鱼是最有名的夏眠生物。当雨水充沛的时候,它可以用鳃痛快地呼吸;等到了干旱季节,沼泽地带干涸了,非洲肺鱼便钻进烂泥堆里睡眠。它用嘴打开一个“小天窗”,然后自己又从皮肤上渗出一种黏液,使泥洞的壁变硬。然后通过洞口,改用肺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这样,非洲肺鱼就能在泥洞里不吃不喝地夏眠几个月,直至雨季来临,水位上涨,它又会回到水里生活。③同样躲在淤泥中度过干旱夏季的还有生活在多瑙河沿岸水域里的泥鳅。每当夏天河水干枯时,它便钻进泥浆里进入夏眠状态,依靠它特殊的肠子来呼吸空气,从而维持生命。④有些动物夏眠是因为畏热。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种大蜘蛛,每到夏季,它便自己挖成一口直径2.5cm、深40cm的井,并在井口处吐丝结一张大网,以选挡夏日炽烈的阳光,然后躲进井底开始睡眠。在南非西部有一种个头肥大的野兔子,它体内脂肪丰厚,畏暑怕热。所以,在盛夏的两个多月里,它几乎不吃东西,整日躺在洞里睡觉。⑤大部分动物夏眠是因为缺乏食物,所以采用这种形式来减少消耗。比如非洲马尔加什岛上生活着一种专食蚯蚓的哺乳动物——箭猪,在炎热的夏季,地面灼热发烫,蚯刻不能在较浅的地表层生活了,这也使箭猪难以得到食物。由于食物链的暂时断裂,箭猪也只好进入长时间的夏眠。秋天来临,它才会苏醒。海参的夏眠也有这个原因。因为夏季来临而海水温度超过20摄氏度时,海底的小生物便纷纷浮游到海面上,海参的食物大大减少。再加上它畏热的习性,所以海参就会转移到水深浪小的地方,一头钻进岩石下的黑暗处,用脚紧紧攀住岩石,仰面朝天,开始夏眠。最能证明动物夏眠行为是因为缺乏食物的是在我国大连附近蛇岛生活的蝮蛇,因为它们主要是以迁徙途中在岛上歇脚的鸟为食物来源。但从6月开始,岛上的食物逐渐减少,由于缺少食物,这种蝮蛇就会蜷伏在草丛或石缝里不动,进入休眠状态,直到八月来临。⑥还有一些动物则是冬夏都有休眠的行为,比如蜗牛,每当高温干旱季节来临,它便躲进背在自己身上的壳中夏眠;晚秋季节来临时它又开始搬家,常爬到石缝、洞穴中或钻到地下隐居起来,然后开始冬眠。每次休眠时,蜗牛都能分泌一种黏液,把壳口封闭起来,以抵御外面的酷暑或严寒。⑦总之,这些生活在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动物们夏眠都是大自然“适者生存”法则的体现,是它们为适应生活环境所进化的结果。1.请根据内容为文章拟写标题。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动物夏眠有哪些原因。,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文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所以,在盛夏的两个多月里,它几乎不吃东西,整日躺在洞里睡觉。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感怀的事情、沉醉的美景和启人心智的哲理与我们相伴。这些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请以“相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A【解析】

B.成分残缺,在“致富”后加上“的道路”;C.“逾”和“以上”重复啰嗦;D.搭配不当,将“改进”改为“改造”。故选A。2、C【解析】

A: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B:心理学——哲学。D:“许多闲人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必定要闲”——“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故选C。3、C【解析】

耳提面命:对着耳朵告诉,表示教诲的殷勤恳切。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与“严厉”这一语境不符。故选C。4、D【解析】试题分析:D相辅相成:两件事物互相配合、辅助,互相促成。不能用于两件并不同时存在的事物之间。这里可用“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A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B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C袖手旁观:在这里指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5、A【解析】试题分析:A项“唐朝诗人”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陶渊明是东晋诗人。6、A【解析】

B.“百忙中”“光临指导”一般用于对方。C.“改邪归正”过于夸张。D.不尊重历史名人,拿庄重的节日开玩笑。故选A。7、B【解析】

A.冗杂rǒng、接踵而至zhǒng。C.瞭望liào。D.衍射yǎn。故选B。8、D【解析】

考查句子排序。根据各句内容、代词和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排序。语段说明的主要对象是“虚拟现实技术”,故⑥放首位;③中的“它”指的是“虚拟现实技术”所以③应在⑥之后;然后根据②的内容可以看出它举例证明了③,所以应为②紧接③;再根据表时间的词语“随后”和⑤的内容可看出⑤是举例证明了①,最后根据时间的先后及④“近年来”可得出应为①⑤④。所以正确排序为:⑥③②①⑤④,故选D。9、(1)熟(shú)yáo(肴)扎(zhā)(2)好高鹜远,正确写法是好高骛远(3)A(4)比喻【解析】

(1)对于字音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注意平翘舌等。拿不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如“熟”是翘舌音。(2)对于字形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辨别形似字,特别是同音形似字(音近形似字)。音近异形字要特别注意据义定形,一般的形似字可以以音记形,帮助记忆。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本题要注意“肴”和“淆”的音形区别,“骛”和“鹜”的音形区别。(3)“因噎废食”意为“因为吃东西噎住,索性就什么也不吃了。比喻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把应该做的事情停下来不干了”。所以,“废”的意思是“停止”,故选A。(4)该比喻句的本体是“读书”,比喻词是“好像”,喻体是“吃饭”。10、修我矛戟乃悟前狼假寐朝天阙因跳踉大㘎莫惭尸素在吾庐【解析】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戟”“寐”“阙”“踉”“㘎”等字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母亲”在“决定做一个母亲”前倍受宠爱、无牵无挂、自由快乐幸福的美好生活。好处:形象生动,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内涵和韵味,易引发读者深层的思考。2.①每一位母亲都曾有过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有着对美的天性追求,都曾度过一段天真快乐、自由幸福的美好时光。②女人一旦做了母亲,就肩负起了家庭的责任,肩负起了让孩子尽享母爱、幸福快乐成长的责任,也正因此,母爱才一代代得以延续和传承。3.(1)真实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眷恋,也反映出母亲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美好。(2)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更加凸显出母亲的牺牲奉献精神和母爱的无私伟大;更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3)贤淑节俭,顾家爱家,内心丰富等。4.歌颂了母爱的神圣伟大。【解析】1.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分析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的作用常常有: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点明文章主旨;交代文章写作情感;新颖而独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线索等。通读全文可知,文中回忆了母亲晒箱子,回顾外公对她的宠爱等情节,再结合第十自然段的议论可知“母亲的羽衣”是指她做母亲之前备受宠爱的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引人深思。据此概括出题目的好处即可。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句的含义的能力。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①句上文回忆了母亲晒箱子,回顾外公对她的宠爱等情节,再结合下文内容“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得痴然如醉。”可知,本句告诉我们每一位母亲都曾有过备受宠爱,幸福快乐的美好生活。用反问强调了母亲都有过青春和梦想。②句在文章结尾,结合全文对母亲的回忆和自己现状的思考,运用了语言描写,意思是当自己做了母亲,就担负起了家庭的责任,尽全力让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这句话写出了世代母亲对爱的传承。3.本题考查具有限制性,一定注意针对文章(6)至(8)自然段回答问题,而不是全文。(1)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要结合词语的含义,具体的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的主题去理解。“欣悦自足”意思是很高兴,很知足。“最爱回顾”意为最喜欢回忆。结合(6)段和(7)段内容可知,这两个词语写出了母亲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母亲内心丰富而美好的世界。(2)考查对比手法的作用。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答题格式:通过对比,突出,更好的表现了文章的主题。这两句分别写了母亲小时候和现在的情形,两者对比鲜明,目的突出母亲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无私和伟大,让读者印象深刻。(3)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准确和全面,人物形象的概括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整合。另外,还可以根据情节、环境、作者的客观介绍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概括。(6)段写母亲打开箱子时的表现,(7)段写母亲回忆外公对她的宠爱,都突出了母亲内心世界的丰富;(8)段写母亲一直吃剩菜剩饭,表现了母亲对家人的爱,突出她的贤惠、勤俭持家。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解题时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然后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概括出相应的答案。《母亲的羽衣》从一个新奇的角度讴歌了神圣而伟大的母爱。结合全文内容可知,“羽衣”是本文的“文眼”,母亲的羽衣指的是:任何一个母亲在成为母亲之前也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爱好,父母的宠爱,可是在成为母亲之后,像仙女一样把自己的羽衣收了起来,甘心为子女奉献一切。其实世界上每个母亲在成为母亲之前都像穿着羽衣的仙女一样,有自由有梦想。可是她们有了孩子之后,就把自己的梦想像羽衣般收了起来,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子女。文中说到了母爱的伟大:母亲为了子女放弃了青春少女时的梦想,就像仙女收起了羽衣,女孩和母亲,是一个恍如隔世的蜕变,但她们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一切。12、1.饭碗较大的时候,人们会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扩充自己的食量;饭碗较小时,人们会因为担心吃得太多或怕他人笑话而不安,减少食物的摄取量。2.列数字、举例子。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食物基本单位的大小,是决定食物摄取量的重要因素”。3.不能删去。“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表示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将基本单位量认定为“最标准的平均量”。若删去,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探究结果:中国的肥胖问题日益严峻,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建议示例:①吃饭的时候用小碗来减少食物的摄取量。②制定每天的运动计划,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解析】1.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概括。1)①段引出说明对象:饭碗决定饭量。2)②-④段举出两个例子说明对象。3)⑤段解释饭碗决定饭量原因。“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基本单位量认定为“最标准的平均量”。当碗较大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内疚心理,认为吃不完是浪费,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尽量扩充自己的食量;当碗较小时,人们虽然想吃,但会担心“我是不是吃得太多了”“会不会有人笑话我”,在这种不安感的作用下,他们的摄入量相对要少很多。”可以概括出原因:饭碗较大的时候,人们会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扩充自己的食量;饭碗较小时,人们会因为担心吃得太多或怕他人笑话而不安,减少食物的摄取量。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1)判断说明方法。“80粒小糖果,每粒重3克”“减少到20粒,但是,重量增加到每粒12克”判断是列数字说明方法,“罗津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一家公司进行实验。”判断这里运用了举例子说明方法。2)作用。举出具体数字和例子生动说明了“食物基本单位的大小,是决定食物摄取量的重要因素。”,更有说服了。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1)解释词语。“通常情况下”意思是一般情况下,起限制作用。2)去掉后效果变化。如去掉,变成人们一定会将基本单位量认定为“最标准的平均量”,过于绝对,与原句意不符。3)效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4.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语言表达。探究结果:材料一指出中国肥胖问题日益严重。材料二指出肥胖带来的疾病。材料三指出中国肥胖问题在世界中排名靠前。三则材料都出现了“肥胖问题”这个关键词,两则材料则突出中国肥胖问题。所以,探究结果:中国的肥胖问题日益严峻,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建议示范:(最好结合文章内容指出用小碗吃饭)①制定健康饮食的计划。②少食多餐。13、1.示例:夏眠的动物;动物也夏眠2.①躲避干旱(缺水)②畏热③缺乏食物(意思对即可)3.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举了撒哈拉沙漠大蜘蛛挖井夏眠的例子,用具体准确的数字写出井的宽和深,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有些动物夏眠是因为畏热”。4.不能删去,因为“几乎”表程度,若删去,原句的意思就变成了野兔子夏眠时完全不吃东西,与事实不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给文章拟个标题时,可从以下方面思考:能点明中心或概括文章内容;能反映独特的思想情感;富有诗意,能吸引读者兴趣。结合全文内容“自然界还有一些动物是要进行夏眠的”,所以可据此为本文拟题。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等到了干旱季节,沼泽地带干涸了,非洲肺鱼便钻进烂泥堆里睡眠”“泥鳅每当夏天河水干枯时,它便钻进泥浆里进入夏眠状态”“大部分动物夏眠是因为缺乏食物,所以采用这种形式来减少消耗”,结合题目要求概括答题即可。3.此题考查学生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这类题型,先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再结合句子所写内容、所在的位置及与前后句的关系等来答题即可。“有些动物夏眠是因为畏热。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种大蜘蛛,每到夏季,它便自己挖成一口直径2.5cm、深40cm的井,并在井口处吐丝结一张大网,以选挡夏日炽烈的阳光,然后躲进井底开始睡眠。”举了大蜘蛛夏眠的例子,“直径2.5cm、深40cm的井”是列数字,说明了“有些动物夏眠是因为畏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